我是一个兵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回顾历史,当中国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以打响反对国民党武装的第一枪为标志,创建自己的军队,并领导革命战争开始时,我仅十岁。
  随着毛主席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在我们江西老家赣南一带,越来越多的人为反抗旧社会地主老财的欺压,参加了红军。我是在1933年9月,国民党以百万大军进攻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时,由于都老家,参加了归红一军团总部直接指挥的少共国际师。
  
  那一年,我十六岁。
  
  我们这些红小鬼初上战场与国民党士兵作战时,没有枪,也不会打枪,每人仅手持梭标而已。当年第五次的反“围剿”,是红军最艰苦的战斗,死伤无数。我们很快不仅学会了用枪,更学会了如何在战斗中更多地消灭敌人。现在很多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但是当不好一个士兵,也绝对成不了好将军。可那时候我们这些放牛娃出身,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苦孩子,何谈将军梦!
  一切都要从当兵这一基础做起,这才是根本。很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但那时候我已经有了一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夺来的枪。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支俗称“汉阳造”的步枪。
  一身灰色的粗布衣,一双草鞋,一杆枪,红军长征时,我们每一个人,除这几样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记得我们天天有打不完的仗。天上飞机扔炸弹,地上敌人围追堵。可我们胜利地走完二万五千里,到达了陕北。
  七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称长征“使中国找到了民族的灵魂,挽救了中国革命,为共和国大厦铺下了最强固的基石”。但长征时,我不满二十岁,并不懂得更多的理论,只知跟着共产党走,就能打败地主老财,天下穷人就不再受压迫。
  
  1937年,我二十岁。
  
  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华战争的步伐。我在115师第343旅旅部警卫连当排长。我们师在平型关和日本鬼子打了一仗,八路军初战告捷。战斗结束后,我被送到延安抗大学习。可以说我人生的文化启蒙、思想启蒙和政治启蒙全部得益于抗大。学习尚未结束,我就奔赴抗日前线,在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任第十二团二营营长。我在同日本鬼子的战斗中,获取了一支驳壳枪,于是我第一次有了一支手枪。
  八年抗战,我们八路军的队伍在战斗中不断壮大,我在不计其数的战斗中也逐渐成长,我们的武器也越来越好。1944年,冀东军区扩大为冀热辽大军区,我任特务团团长,后任二十五旅旅长。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磨难,发展壮大。红军时期没有被国民党打垮,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更是越战越强。我们的队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有一首歌,歌词准确,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都会唱:“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拚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举歼灭了四倍于我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全中国。
  解放后,在我军开始正规化建设的初期,我由陆军调入空军。在空军组建航校的过程中,我克服了文化低年龄大的种种困难,不仅实现了能够驾机飞行的梦想,还担任了多年航空学校的校长。这对我后来在空军领导岗位工作四十余年,为空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我应尽的力量,有着重要作用。
  我从一字不识的放牛娃,成长为会驾驶飞机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当兵、知兵、带兵、领兵,我们就是这样在战斗中成长,在战场中锻炼,从士兵到将军的。那个年代,有许多和我有着相同命运和经历的人。我们这些人的历史,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我军的发展史。
  从十六岁参加红军至今,我始终没有离开过我们军队,甚至连一天一分一秒,也不曾有过。但我还是要说不管我是被称为红军、八路军,还是解放军,我从来没有做过“将军梦”。我也只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在无数次的战斗拼杀中,学会了打仗和带兵。战场和历史造就了我们这些人。与其说我是一名“老红军”、“老将军”,不如更确切地说我自始至终是我们军队最忠实的老兵!相信我对我们军队一往情深的回忆和见证,不仅仅只属于我一个人,更是我们这批从红军时代就和我们军队一起战斗一起成长的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这些丰富翔实的记忆也必定会融入到我们军队厚重的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一部分。
  
  今年是我们建军八十周年,我正好满九十岁。
  
  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我,依旧非常热爱我们的军队,对我们的军队怀有一份赤子之心,《解放军报》更是我每日必读的报纸。透过每日大大小小的信息,我热切地感觉到我们的军队在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中越走越快。我相信在新世纪之初,在我们中国和平发展之时,我们军队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这也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份殷殷期盼!
  
  责编/何之
其他文献
1942年12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与新四军在朱家岗(今江苏泗洪县曹庙乡境内)进行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歼灭了日本侵略军平林师团280余人,粉碎了敌人33天“大扫荡”。新四军4师9旅26团有73名指战员为国捐躯。为纪念革命先烈,1943年10月10日,建造了朱家岗烈士陵园,竖碑立亭,修筑公墓。   然而,朱家岗不仅镌刻着革命先烈的热血丰碑,还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当时,由于日本侵略
期刊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重大时刻,回顾总结我军80年发展的经验,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规律,无疑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从而推动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和建设人民军队的一个创举    坚持理论指导,善于理论创新,注重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根本特点和政治优势。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
期刊
读韵记     天地氤氲,阴阳交泰。万物森罗,冲气为和。和乃生韵,韵致万象。故风有风韵;云有云韵;山有山韵;水有水韵;石有石韵;木有木韵;花鸟虫鱼有花鸟虫鱼韵。雅俗之别,在识韵与否之间。韵不可见,唯以心读。去闹市数十里,有云岭深涧,两峡壁立,奇石峥嵘,瀑如玉帘,奔泉生风。黄帝乐臣炼丹之井尚在,唐皇肃宗赐殿之迹待寻;茶圣饮泉称道,学士击石成吟;释迦达摩青峰耸峙,翠岩紫清寒烟缥缈。卓识独具者于涧岸建院
期刊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出席党的十七大的2220名代表已经选举产出,他们将代表全国七千多万党员,出席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我虽然是一名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无职党员,但此时此刻,仍倍感振奋和鼓舞!   我不由想到,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时,参加一大的只有来自全国五十三名党员中的十二名代表。然而,正是他们顺应时代,引来风起云涌,星火燎原。八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已
期刊
十六岁那年,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了。少年的我虽不明“解放”的含义,但对北京城内的陡然变化感到了莫大新奇与兴趣。大家欢呼,扭秧歌,打腰鼓,欢迎解放军进城。在众多的解放军队伍中,那英姿飒爽的女兵,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贪婪地跟随女兵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渴望自己也能穿上这身军装。终于一天在高墙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招生广告,说年龄18周岁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均可报名。文化我没问
期刊
丁九和任旭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他们牵手漫步在人生大道上,历经戎马生涯、和平岁月。无论风和日丽或电闪雷鸣,他俩始终休戚与共,恩恩爱爱。   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医院任务有二:为轻伤员疗伤,把重伤员转移到后方医院。夜间转院的任务很艰难,任旭竟能与男卫生员一样独立出色地完成。面对困难,任旭总是勇往直前,多次死里逃生。停战后,任旭返回祖国,到设在山东滕州(当时叫滕县)的解放军八○
期刊
一次家庭闲聊,使我成为“博客”阵营的一员。一年来,天南海北,长城内外的网友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传统媒体及现代传媒互动,增加了我“博客”的亮点。其实有什么呢,不过就是写了一些豆腐块文章。年龄大可能是我的优势,以致于80老太开“博客”成了新闻,让我这暮年老人在昏花的眼神中、在深深的皱纹里蕴藏了少许喜悦。     ……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特别是老年人,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生老病死本来就
期刊
1949年八九月间,16岁的我作为村里少有的中学生,在我的面前有两条出路:一是继续进学校读书,但当时家里贫困,已经交不起学费;二是离家外出找事做养活自己。这时,萍乡刚好解放,解放军进驻了萍乡。我毅然选择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什么要参加解放军?这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现实而决定的。   1944年,在萍乡境内驻扎着国民党58军的部队。一个炎热的傍晚,村里的父老乡亲都在庭院中纳凉,村口的小
期刊
她身材偏瘦,却总是精神焕发,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她身材不高,却时刻担负着全市老干部大“家长”的重担毫不懈怠。她上为市委分忧,下为老干部解难,人们钦佩地称她是好参谋、好班长,又是老干部们的好服务员。她就是中共萍乡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张焕英。   张焕英从事老干部工作20年,她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走访看望老干部,在清新和煦的晨风中,在落日熔金的晚霞里,留下了她为老干部服务的忙碌身影。     积极主动
期刊
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敢相信父母竟会相伴到老。   父亲有着高涨的工作热情,整天奔波忙碌。从记事起,我们几个孩子就经常接连几天看不到父亲的踪影。每当向母亲问及父亲,她便会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你爸爸单位又加班了。”  偶尔父亲回家,家中也往往充斥着火药味儿,父母都是急性子,天生的火药桶,有一点火星就能引发“战争”。父亲埋怨母亲不会料理家务,母亲责怪父亲把家当成了旅馆。争吵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升级,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