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还是西屋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日本主要电子电气工业集团的东芝,在大量成长性领域取得进展的同时,并没有降低对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投入。在中国,类似的工业集团仍是政府所鼓励的对象。尽管从网络游戏到炒作地产都能聚集相当多的财富,但要累积起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这些投机性相当强的行业是无法胜任的。
  2月6日,日本东芝公司宣布,从英国核燃料公司(BritishNuclearFuelsplc.BNFL)手中全额收购美国BNFLUSAGroup和英国西屋电气(WestinShouseElectricUKLtd.)的股票,从而完全控制了美国的西屋电气公司,收购金额为54亿美元。
  
  东芝的收购与西屋的没落
  
  此次交易在资本市场上属于竞购行为。2005年6月,英国核燃料公司董事局发出股权转让消息后,15家公司及联合体参与了投标。数轮谈判后,东芝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联合体、日本三菱和华盛顿投资集团联合体、美国SHAW集团四家公司进入收购名单。四家公司的收购价格从25亿美元一路升到32亿美元、35亿美元。美国SHAW集团以及GE联合体先后决定退出竞争,GE联合体也随之解散。之后,英国核燃料公司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同意GE重新报价,GE和东芝组成了联合体参与投标。重新报价结果是:三菱和华盛顿投资集团联合体32亿美元,GE东芝联合体35亿美元,东芝公司单独报价近50亿美元。东芝公司由此在竟购中胜出。东芝虽然控制了整个西屋电气,但正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出售46-49%的股权。此举有平衡财务负担、获得稳定盟友、减少政府怀疑态度等多重目的。
  从核电技术上讲,东芝与GE、日立公司采用的反应堆是沸水堆,西屋电气则拥有压水堆技术,并占该堆型市场70%左右的份额,东芝此番收购西屋,可以比作手机世界中的GSM巨头诺基亚收购了CDMA巨头高通。
  尽管作为核能设备的主要提供者,西屋电气的产品一般很少为人们直接接触,但是西屋这个晶牌却为全世界所熟知。该公司的历史就是美国传统电气工业吏的一个缩影。
  1886年,乔治·西屋在匹兹堡建立了西屋公司。乔治·西屋是火车上的空气制动闸的发明者。西屋公司最初的使命是为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电气工业寻找合适的长途电力输送解决方案。该公司最强有力的对手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的公司后来演变成美国东部的一些主要发电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西屋所看好的交流电最终战胜了爱迪生所看好的直流电,成为西方工业世界的主要电力传输和利用形式。
  和通用电气一样,西屋生产电气工业产业链上的各种产品,包括灯泡和收音机。1920年,为了促进收音机的销售:该公司甚至在匹兹堡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广播电台。当然,西屋最主要的竞争力还是来自大型电力设备,尤其是质量巨大的涡轮设备和发电机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其他工业国家(尤其是日本)在电于产品市场的势力扩张,美国工业公司从家用电器市场不断退出。曾为美国家庭提供从冰箱、洗衣机到洗碗机、面包机等各种电器产品的通用电气和西屋电气,到了1970年代都被迫退出这一市场。
  与通用电气相比,西屋的命运不佳。该公司的涡轮发动机在1970年代中期由于质量问题失去了大量市场,西屋被迫走上漫长的重组道路,从1970到1980年代,西屋不断地买进卖出各种事业公司。一段时期多元化,在另一段时期又卖出数十计的子公司。面对来自本土之外的挑战,该公司也曾与外国公司建立各种合资企业,比如与瑞典ABB、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三菱重工建立的电器工程和建设公司等。
  但是这都没有彻底改变西屋的命运。1993年,公司迎来历史上第一位非内部成长起来的CEO——来自百事可乐的麦克·乔丹。乔丹检视了各个运营事业部门,决定对公司进行外科手术,把重点放在广播网络(包括18个广播电台和5家电视台)、国防电子产品、电气控制和电力设备等产业上。为此,西屋展开了一系列收购,包括收购联合技术公司的雷达事业部(该公司生产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的诺顿反导弹雷达)和CBS电视广播网(1995年)。
  大量的收购及与被收购企业换股,令西屋的广播电视业务不断增加,从而逐渐改变了西屋的管理哲学和董事会偏好,例如在1997年以49亿美元收购InfinityBroadcasting后,Infinity的董事长一下子成了西屋最大的股东。西屋还斥资15亿美元收购了TNN和CMT电视频道,这是些综合文艺频道,西屋也是北美最大的西班牙语电视节目供应商。
  被牺牲的是那些本是西屋根本的电气类事业部门,该公司的热电事业卖给了Ingersoll-Rand公司,火力发电事业卖给了西门子公司。最后,西屋集团的名字也被改掉了,用其广播业务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作为集团名称。带着西屋最后的历史遗产的核电事业部门——西屋电气,卖给了英国政府所有的英国核燃料公司。东芝正是从该公司手里买到西屋电气的。
  
  东芝的均衡战略
  
  再看看东芝吧。这家日本工业公司在中国之所以家喻户晓,主要因为其曾是全球家电业的领导厂商之一。但是近年,受到更具价格优势的中国公司的冲击,东芝的家电业务连续亏损,到2005年才有所好转。
  目前东芝的各项业务中,家电只占10%左右的份额,数码和电子产品则超过65%。要解决家电部门的竞争力问题,除了积极利用中国的生产优势外,东芝还必须向更具科技含量的市场转移。由于全球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已成趋势,东芝将把发展重点放在数字电视、数字DVD、数字广播电视网等领域以及支持数码家电的半导体等产品上。这被东芝称为“成长性事业”。
  东芝看重的另一个领域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市场比较成熟,经营收入稳定,因此成为其“稳定性事业”。目前,东芝已进入中国的火力水力发电、变电器、机车和医疗设备等“稳定性事业”市场并取得了不俗成绩,如在电力市场,东芝参与了三峡等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并通过持股80%的东芝水电设备(杭州)有限公司介入了水利发电设备市场。
  有人士认为,控股西屋电气后,东芝获得中国核电建设项目合同的可能性也将增大。由于日本国内核电市场已基本饱和,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东芝的迫切需要。事实上,由于对能源价格和环保因素的顾虑,许多大型能源公司都在与各国政府积极磋商,并重新获得了兴建核能电站的批准和合同。连地方政府对核能相当敌视的美国,许多州政府都在游说联邦重新为核电站开绿灯。未来,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东芝的核能生意仍然潜力极大。
  
  热衷资本运作还是坚守“工程师文化”
  
  大型工业集团的崛起必然随着本国 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工业化的重要一步就是实现普遍电气化,通用电气、西屋电气、东芝、三菱和西门子等大型电子电气公司,都是从研发出创新的技术如交流电开始,逐渐生产电气化的骨于网络设备,并衍生出为了增加电气、电力需求而进入千家万户的家庭电器设备市场。但是,不同工业民族中的骨干企业命运却不尽相同。
  在美国,绝大多数此类企业都在数十年中不断挣扎,许多制造企业进入内容产业,如通用电气收购NBC(全国广播电视网)、西屋收购CBS。这些行为最初可能是对主业有益的辅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兴的事业就会逐渐占据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兴奋点,当然它们也是令股市产生题材的性感因素。美国大型上市公司的经理们,在MBA、投资银行和管理咨询公司们的协助下,常常很容易信服地进入“资本运作”这一更高层次的管理阶段,从而放弃“工程师”文化。以通用电气为例,该公司虽然保留了飞机发动机、照明设备和工业塑料等产业部门,但在韦尔奇时代,更具光芒的无疑是NBC或通用电气资本公司这样的新兴事业。当然,在伊梅尔特接班后,已经在重新拆解通用电气资本公司,重塑通用电气的传统产业文化。
  而在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大型电子电气公司的社会地位仍然坚如磐石,本国金融机构和政府对它们仍相当支持,令其“工程师”文化得以保留。东芝总裁西田厚聪就表示,他对收购西屋十分满意,因为它会在长期内带来回报。在他看来,这项投资实现收益的时间可以是在数十年后。显然,东芝通过这笔高价交易向世人暗示新能源时代到来,核能在未来将大有作为。因此,《华尔街日报》称东芝此举是为核能的未来下了一个长期的大赌注。而要作这种赌注,如果该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会注重的是短期回报,自然是无法进行的。
  作为日本主要的电子电气工业集团,东芝在大量成长性领域取得进展的同时,并没有降低对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上的投入。这样的公司,在本人看来,仍然是包括中国、印度和韩国等政府的心目中真正期待的“民族工业”。
  显然,尽管从网络游戏到炒作地产都能聚集相当多的财富,但是,要累积起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这些投机性相当强的行业是无法胜任。所谓美国民主社会基石的中产阶级,在过去数十年中也更多是工程师、技术工人,而非摇滚歌星和投资银行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进一步电气化的时代,电子设备生产商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是诞生有世界竞争力的民族工业集团的摇篮。这些基础行业的产出虽然不会戏剧性地暴涨,但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而有稳定的增长。所以就中国而言,东芝类的工业集团仍然将是政府所鼓励的对象。在它们的发展道路上,需要避免的是过早地宣扬资本文化,使高级经理们热衷于“资本运作”而不是埋头生产可靠的技术设备——想想顾雏军们对科龙们的干扰吧。
其他文献
全流通为外资并购A股上市公司提供了良好环境。尤其是股改普遍采用送股的方式后,很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趋向分散,而分散化的股权结构极易引发控制权的争夺。同时,中国A股市场较低的估值水平,低于净资产甚至重置价格的市场价格,都降低了并购成本。    收购主体不限于外资    五部委联合制定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自去年12月31日发布后2月正式施行,它对现有的QFII制度形成有益的补充,股
期刊
陷入困境的广东发展银行通过招标重组的方式也许最终能够获取超出舆论和公众预期的股权出让价格。自2005年7月以来,经过六轮竞标,目前花旗集团、法国兴业银行和平安保险等三家竞标团入围最后的角逐。据媒体报道,最低报价为220亿元,而花旗集团的最高报价达241亿元,寄望获得85%的股权。广发行重组有中国银行业改革提速和外资积极在中国市场抢占“位置”的大背景。如此高的出价除了包含了控股权溢价,也显示出传统的
期刊
思捷环球董事局主席邢李(火原)如何“传位”于现任CE0高汉思?从2002年香港一家老牌电子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退位中或许可以看出些端倪。中国人那种以企业为家产的惯性,被这家公司的大股东一一打破,其中经过甚至比起邢李(火原)的内传高汉思更加激荡。其实企业家传位,最重要的不是所谓的体制问题,企业家的意志及远见才是故事的核心。一日不退,只能如努尔哈赤,战死于商场,任内如缺乏部署,亦只会为下一代制造动乱
期刊
40岁的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立华,自称有着60岁的面孔。“从来就没有轻松的时刻,一天到晚发愁。”有这样沉重的压力,是因为他处于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一方面,国外品牌从中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突破,另一方面,黑手机不断蚕食市场,双重夹击令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盈利艰难。虽然波导股份目前是最大的国产手机生产商之一,徐立华仍把现在的日子称为苦海。    曾经因几次豪赌而使波导得以发展壮大的徐立华,现在变
期刊
在不可预知的市场中,幸运的时机非常宝贵,不容错失。如果管理者们遵循五项原则,在重大机遇和威胁之间的平静期“积极等待”,将能提高抓住时机的概率。  动荡的市场蕴含着机遇,但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机遇出现的时机、属性以及它们的重要程度,既无法预测,也无法控制。市场挑战也是如此。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赌场上,你下了赌注,就会盼望出现最好的结果。但有时候,做得好还不如运气好。  过去6年里,我研究了20多对彼此相
期刊
董秘工作最大的障碍在于克服作为员工对于公司的“偏爱”,以及仅限于从“好”的角度看待公司和表述公司的“冲动”。我尽量细致完备地搜集关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各种信息,并将自己所了解的“七匹狼”客观地呈现给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我们需要真实、及时、公平地将公司的信息传达给他们,以便于他们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在公司内部,需要及时收集到必要的信息,并给公司管理层传达来自资本市场的信息;对于监管机构,需要沟通
期刊
一家优秀的公司一定是股东、客户、员工三方利益的良好平衡,投资者关系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披露,而是一项与公司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作,必须站在公司战略层面上去思考和推进。  “延中实业”(600601,“方正科技”前身)是内地第一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1985年,即发售500万元股票,1990年12月,在刚刚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历史原因,公司的股权结构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具备了全
期刊
上市一年多来,“苏泊尔”面临了多次突发事件波及的市场“危机”,而“危机公关”最紧要的是通过紧密的沟通和交流使投资者确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提出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产品营销的方式来做投资者关系管理。用我的话来讲,就是开展资本市场的售后服务工作。  2004年8月17日,“苏泊尔”在中小企业板上市首日股票就跌破了发行价。“苏泊尔”上市前的一个月,正是国内务大媒体对“美国环保署指控杜邦生产特富龙涂料
期刊
《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是金融领域的一支永恒力量,他们的成长将按照现在的步伐、或者更快些的步伐前进。支撑他们发展的基础远不是暂时的,有些只是刚刚开始发挥作用。因此,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将成为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日益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其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  毋容置疑,最近几年金融市场最大的发展就是储蓄的机构化。这种现象是伴随着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的成长而出现的,它使得越来
期刊
扼守太平洋咽喉的塞班岛与关岛,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见证了美国与日本的交锋,如今,这两个世外小岛已成为热门的高球天堂,每年都吸引数百万人前往观光、打球。    塞班岛  位于西太平洋的北马里亚纳联邦,属于美国自治联邦的成员。她位于关岛北方,包括首府塞班岛(Saipan),天宁岛(Tinian)、罗塔岛(Rota)。其中塞班岛与关岛(Guam)齐名,同属太平洋区的高尔夫天堂,但中国的球手前往关岛,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