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记忆体”《Read only memory》进入中法五十周年艺术计划,作品的创作者高磊开始走进人们视野。2015年,高磊再次凭借作品《意识的流放》获得第二届亚洲先锋摄影师提名奖,此后颇受艺术圈内外关注。
高磊取得云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平面与多媒体设计学士学位,后赴法国继续深造。他先后在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莱茵省高等艺术学院)学习,现为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
互联网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让个体更好地表达自我,捕捉生活的艺术。高磊认为,艺术从生活中来,他也在尝试用不同的影像介质,如手机,来表达他的艺术理念。
回归纯艺术
高磊的艺术启蒙源于国画。舅舅热爱国画,高磊自小耳濡目染觉得有趣,便跟着舅舅学国画。国画对高磊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国画为他打开了艺术大门,以至于上大学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艺术专业。
去法国深造是高磊人生的重要节点。2010年,高磊入选法国Magnum Photo玛格南图片社大师班,随美籍华裔摄影大师ChienchiChang学习,同年继续留在Magnum Photo随法国摄影大师Antoine d’agata从事相关工作。2012年,他再次入选Magnum - Guy Le Querrec大师班。
从最初入行艺术设计,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停留在点线面与空间结构,到在法国重新回到纯艺术的状态,高磊说,之前对艺术的理解是更为抽象的,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艺术观,而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装饰艺术学院教授的视觉教学法打开了他所有的创意点。“视觉教学法是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对动态、静态,以及儿童呈现的一种视觉表达。”高磊解释道。
相比较东西方艺术作品风格和创作方式的差异化,西方的艺术作品在诠释灵感基础上,还会加入更多的社会思考和方法论,所以 ,“在法国的学习,更多是对方法的学习,它给了我更多的思考,而在我的艺术生涯中,之前学习的绘画和平面设计给我打下了很重要的创作根基。”他说。
在不同环境下找寻自己的价值
用高磊的话来说就是,他对艺术有了正确的认识,也越来越热爱艺术。后来接触影像艺术则源于一次意外。当时,高磊在法国,经历过一次需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他对当时的状态记忆犹新。高磊说,那种全身失去知觉的感觉可能与死亡相差无几,当时他就在思考“生活的意义在哪”。抱着这个想法,他开始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以及更多的不同事物。
2015年,高磊入选亚洲先锋摄影师。2016年,作品《意识的流放》入选“三影堂”摄影中心。2017年,作品《ZOMIA》再次展览于东京Place M艺术中心,并深受三宅一生男装设计师高桥悠介的好评。
尝试不同的形式,让艺术变得好玩起来
艺术似乎总离不开灵感这个话题,对于艺术灵感,高磊认为,在艺术创作中,灵感占少部分。他说,创作更多的是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文学、美学、社会等各种知识的理解,基于此,艺术家将这种个人的理解赋予在作品中。灵感在此之中使得作品更灵感、生动,但不是作品最大的一个核心。“艺术家个人的修养会对作品产生更多的价值,灵感对于作品只是一种提升作用。”他说。
作为新时代的当代艺术家,高磊在保持作品脉络传承的同时,喜欢去尝试、去挑战。他喜欢极限运动、旅行、看书,以及潮流的物件,这些能够使他保持活力,并将这种活跃的东西延伸到作品当中。他说,去玩去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文,再结合书籍上的知识,自己会有新的想法和感受,他的作品都是来源于这些经验和体会。“我的作品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生活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表达在我作品当中会有很核心的东西,比如文学、哲学。”
以往,艺术更多的是“高高在上”、“孤独”的状态,5G时代已经来临,艺术的传播速度更快,科技让艺术变得好玩起来。他在创作时会考虑改变作品形式,增强互动性,比如,从原来的黑白,后来转变成彩色,有装置、声音、新媒体,目前的作品可能会与人工智能结合。
尝试不同的方式会带来很多惊喜。高磊今年在成都荣耀Life举办线下手机摄影分享活动,教大家如何用一台荣耀20,拍出媲美专业器材的作品。他发现其实每一个个体都有旺盛的表达欲望,而作为现代人不可获取的工具,手机大大拓展了影响表达的边界。它触达了更多人的生活,承载了重要的社交内容,更多元、更丰富、更有趣。社交影像也引起了高磊的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