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2月19日以来,一段还原去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现场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视频当中,英雄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直面外军高喊:“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那坚定的背影惹人泪目。
“一个战士就是一座界碑!”“戍边英雄面对数倍外军张开双臂阻拦!”“一寸山河一寸血,向英雄致敬!”……微博上,关于祁发宝和其他戍边英雄的热搜一个接着一个。有人说,祁发宝张开双臂,守护的正是万家灯火里的中国。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
从2020年初开始,常与弟弟保持联系的祁发贵,直到6月份都没有收到弟弟的消息。6月18日,他在手机上看到了中印双方在加勒万河谷对峙的新闻,猜到了弟弟可能在前线。
但是,他没想到弟弟会受重伤。“6月20日,有人告诉我们祁发宝在前线受了伤。但因为涉军信息需要保密,我当时不知道他的伤有多重。”祁发贵目视前方,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开口,“当时心里特别着急,这个消息我也没敢告诉78岁的老母亲。”
直到7月19日早上,祁发贵才在重庆某医院见到了头部受重伤的弟弟。两兄弟见面后,什么都没说,只是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经专家们精心救治,祁发宝在2021年春节前伤愈出院。春节期间,祁发贵与武威市和河沿村的干部一起到祁发宝位于乌鲁木齐的家中看望他。当时,祁发宝头上的伤痕还清晰可见。他一只手指着自己的头,另一只手上拿着一个3D打印的颅骨模型,给哥哥和前来慰问的同志介绍伤情说:“可以看到,上面有较大面积的缺损。”
当时,祁发贵既高兴,又心疼:“在母亲眼里,祁发宝‘穿军装,领工资’,一直是让她骄傲的小儿子。”而在光鲜的背后,军旅生涯中的苦,祁发宝很少跟家里人说起。
祁发宝戍边的地方叫阿里。在阿里,氧气含量不及内地的一半,方圆几十里见不到人烟,只有贫瘠到寸草不生的荒漠和雪山。海拔4620米的营区,地处偏远,战士们需要的食材和生活用品只能靠外界补给。
2016年,央视某节目组曾到阿里,跟访了时任营长的祁发宝。在那次跟访中,记者感慨道:“当我们跟着祁发宝踏上边关巡逻路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人迹罕至,什么叫用生命戍边。”有一次祁发宝和战友们在巡逻途中,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某达坂(高高的山口)时,巡逻车的4个轮子深陷在积雪中。当时生病未愈、四肢无力的祁发宝二话没说,拿起铁锹开始挖雪,战士们一个个跟上。整整用了6个小时,他们生生打通了5公里的“生命线”。而祁发宝却突发肺水肿,因抢救及时才保住生命。
戍边18年,祁发宝曾遭遇几十次暴风雪和泥石流,多次与死神擦肩。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16人掉入冰河或雪坑遇险,两人在雪山长眠。一次,在某前哨站,祁发宝带领5名战士在雪山上奋战了4个小时。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体力透支,不幸从300多米高的山上滚下,昏迷过去。当时祁发宝一边流泪,一边给这名新兵擦身体,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你好点儿,不要吓唬我。”后来,在镜头前回忆起这一幕,他又一次忍不住哽咽:“他就光在那里喊‘我疼,我疼’,我也不知道他哪里疼,只能干着急。”他说:“这些战士十七八岁就离开温暖的家庭,来到这艰苦的地方,却从来没有喊苦喊累。这也是支撑我坚持这么多年的主要原因。”
为了照顾战士们,每次站岗祁发宝都会选择最冷的第二、三班岗。为了让战士们喝上热水,他曾连续6个月烧水到凌晨两三点钟,整整烧了6000多瓶开水。虽然身处苦寒之地,但祁发宝还是坚定地表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我们不能对不起肩头的责任,危险再大也要到达点位!”
“这就是自古忠孝难两全”
位于武威市天祝县哈西镇的河沿村,是一个以当兵为荣的村落。河沿村党支部书记吕光祥说,祁发宝所在的村民小组一共200人左右,其中当过兵的就有27人,整个村子里退役和现役军人共有36人。
当兵,是祁发宝从小的梦想,也是机緣巧合下命运的安排。祁发宝的发小任生鹏说:“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军人,他就特别兴奋,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在路边碰见穿军装或警察制服的人,他都要走上前敬个礼,再围着人家仔细打量一番。他房子里的墙上贴的都是军事画报。”
高中时,祁发宝的学习成绩不错,班主任袁龙曾建议他努力考取大学。可惜的是,因为当时家中贫穷,祁发宝没有选择高考。不过,也正因如此,他追随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一名军人。
祁发宝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据任生鹏回忆,祁发宝和父亲的脾气差不多,是个正直且“厉害”的人。小时候他父亲时常教他干农活,干不好立马就批评他,还教孩子们做人要堂堂正正,要走正道,不能说谎。但2009年父亲去世时,他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父亲去世时,祁发宝正在外带兵,大哥给他打了电话,但始终没有打通。等到祁发宝接到噩耗赶回家来,父亲已经快下葬了。任生鹏感慨道:“这是祁发宝人生中很大的一个遗憾,直到多年后我与他聊起此事,他都忍不住伤心。这就是自古忠孝难两全。”
老师眼中的祁发宝
从1994年到1997年,祁发宝一直都是袁龙班上的班长。袁龙说:“每次学校组织大扫除,祁发宝都会把同学们的任务安排妥当。其实,吃苦耐劳、默默奉献、乐于助人早就是祁发宝的人生信条。
发小裴金寿说:“春天时,哈溪河水暴涨,淹没了桥梁,河水冰冷刺骨。但是,这是许多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面对这种情况,祁发宝自发地把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下午放学后再一个一个背过来。”后来因为这件事,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祁发宝。
上了高中之后,祁发宝开始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袁龙回忆道:“有天中午,祁发宝来到办公室跟我说:‘袁老师我要入党。’当时我很感动,但并不意外。平时他做班长工作做得很突出,也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基本上达到了一名党员的要求。我对他说:‘你好好努力,我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高二那年,他成为天祝三中唯一的一个学生党员。”
不过,让袁龙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祁发宝懂得感恩”。
2004年的某天,袁龙正在家里做饭,毕业7年的祁发宝突然来到他家看望他。袁龙至今记得,那天祁发宝进门站得笔挺,然后给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个瞬间,我的心里特别感动、自豪。”袁龙说,“祁发宝没有忘记培育他的老师和学校。一个人越懂得感恩,社会对他的回馈就会越多,这是相辅相成的。”
(摘自《环球人物》,本刊有删节)(责任编辑 张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