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宝鸡市水产养殖的现状,分析了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宝鸡水产养殖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问题;对策;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S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212-01
宝鸡地处关中西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岭以北的渭河及基支流水系占全区河流面积的70%左右,全市有水库104座,水产养殖条件较为优越。
1宝鸡水产养殖的基本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水产养殖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全市年产水产品200t左右,1988年,网箱养鱼产量已赶上网箱养殖技术发达的日本。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6 300t,银鱼、鲟鱼、虹鳟鱼大量外销到周边市场。
1.1特色养殖初具特色
冯家山水库鱼场大胆引进史氏鲟、虹鳟鱼等优良品种,年产250t。石头河水库水产养殖场建成140hm2水库虹鳟鱼亲鱼培养基地,工厂化流水池2 533m2,1个3.7hm2的标准化养殖良种繁育基地。
1.2绿色无公害养殖成效显著
石头河水库鱼场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证书。冯家山水库渔场、陈仓区千河渔场、眉县第五村渔场和槐芽渔场、凤翔县白荻沟水库等6个水产养殖基地,2007年申请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已通过了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测试。千阳草碧渔场、眉县河底渔场、扶风县揉谷渔场和金台区峡石乡水产养殖区4个养殖场,2008年已申请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石头河水库虹鳟鱼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注册了“石头河”牌虹鳟鱼商标。已认定的养殖场累计无公害水产面积1 120.3hm2,年产鲟鱼、虹鳟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7个品种,成品鱼近1 600t。
1.3实用技术得到推广
宝鸡市9县3区建立水产技术推广站,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技术服务体系,推广“80∶20”池塘养殖技术、中小水库精养高产技术、流水养鱼技术和网箱养殖等技术。
1.4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取得成效
2008年9月,全面实行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水产品属地管理、入市登记、现场检验、市场自检、产地准出、公示、退市和包装管理等8项制度。
1.5野生水产种群得到保护
宝鸡市已建立陕西太白胥水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 299 hm2。国家2类濒危保护动物4种(大鲵、秦岭细鳞鲑、水獭、川陕哲罗鲑);省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2种(秦巴北鲵、多鳞铲颌鱼)。
2宝鸡水产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产养殖在宝鸡农业中比重小,科研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科技人才缺,科技创新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全市11个县区、24个乡镇已建成秦川牛、苗木花卉、设施农业、辣椒、乳品加工、农业信息等32个专家大院,布尔羊、秦川牛、苗木、辣椒、草业、果业等11个良种繁育中心和畜牧、果品、粮食、蔬菜4个基地,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但是在水产养殖方面却没有一个大院,致使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人才培养滞后,良种繁育、养殖、鱼病防治等关键技术要从外地引进、吸收、消化。
(2)普通鱼种较多,优势品种少,品种单一,附加值低。水产养殖主要依赖于水库和农户自己承包的鱼塘,养殖比较分散,基础设施较差,集养殖规模较小,规模化程度不高。
(3)地方水产养殖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缓慢。
3建议和对策
(1)借鉴宝鸡市农业专家大院的成功经验,整合“政府、科技、市场、企业、农民”五大要素,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水产研究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协作,建设水产养殖专家大院,加快推进研究、示范、推广、培训一体化,加快成果的转化。
(2)加快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积极引进适合宝鸡养殖的名优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推进区域化布局,提高规模经营水平。
(3)完善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大力推广良种引进、繁育技术,渔业病害防治、监测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高新渔用饲料技术,全面推行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生产。
(4)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加大对水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加强渔药、饲料使用的监管,开展GAP认证。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开展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监管。
(5)加快标准化池塘建设,实施老塘改造,加大中低产鱼池改造,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6)加快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提高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日常安全监管工作。
关键词水产养殖;问题;对策;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S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212-01
宝鸡地处关中西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岭以北的渭河及基支流水系占全区河流面积的70%左右,全市有水库104座,水产养殖条件较为优越。
1宝鸡水产养殖的基本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水产养殖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全市年产水产品200t左右,1988年,网箱养鱼产量已赶上网箱养殖技术发达的日本。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6 300t,银鱼、鲟鱼、虹鳟鱼大量外销到周边市场。
1.1特色养殖初具特色
冯家山水库鱼场大胆引进史氏鲟、虹鳟鱼等优良品种,年产250t。石头河水库水产养殖场建成140hm2水库虹鳟鱼亲鱼培养基地,工厂化流水池2 533m2,1个3.7hm2的标准化养殖良种繁育基地。
1.2绿色无公害养殖成效显著
石头河水库鱼场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证书。冯家山水库渔场、陈仓区千河渔场、眉县第五村渔场和槐芽渔场、凤翔县白荻沟水库等6个水产养殖基地,2007年申请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已通过了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测试。千阳草碧渔场、眉县河底渔场、扶风县揉谷渔场和金台区峡石乡水产养殖区4个养殖场,2008年已申请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石头河水库虹鳟鱼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注册了“石头河”牌虹鳟鱼商标。已认定的养殖场累计无公害水产面积1 120.3hm2,年产鲟鱼、虹鳟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鲫鱼7个品种,成品鱼近1 600t。
1.3实用技术得到推广
宝鸡市9县3区建立水产技术推广站,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技术服务体系,推广“80∶20”池塘养殖技术、中小水库精养高产技术、流水养鱼技术和网箱养殖等技术。
1.4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取得成效
2008年9月,全面实行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水产品属地管理、入市登记、现场检验、市场自检、产地准出、公示、退市和包装管理等8项制度。
1.5野生水产种群得到保护
宝鸡市已建立陕西太白胥水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 299 hm2。国家2类濒危保护动物4种(大鲵、秦岭细鳞鲑、水獭、川陕哲罗鲑);省级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2种(秦巴北鲵、多鳞铲颌鱼)。
2宝鸡水产养殖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产养殖在宝鸡农业中比重小,科研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科技人才缺,科技创新能力较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在全市11个县区、24个乡镇已建成秦川牛、苗木花卉、设施农业、辣椒、乳品加工、农业信息等32个专家大院,布尔羊、秦川牛、苗木、辣椒、草业、果业等11个良种繁育中心和畜牧、果品、粮食、蔬菜4个基地,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但是在水产养殖方面却没有一个大院,致使水产养殖技术发展相对缓慢,人才培养滞后,良种繁育、养殖、鱼病防治等关键技术要从外地引进、吸收、消化。
(2)普通鱼种较多,优势品种少,品种单一,附加值低。水产养殖主要依赖于水库和农户自己承包的鱼塘,养殖比较分散,基础设施较差,集养殖规模较小,规模化程度不高。
(3)地方水产养殖技术规范和标准建设缓慢。
3建议和对策
(1)借鉴宝鸡市农业专家大院的成功经验,整合“政府、科技、市场、企业、农民”五大要素,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水产研究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协作,建设水产养殖专家大院,加快推进研究、示范、推广、培训一体化,加快成果的转化。
(2)加快实施品牌经营战略,积极引进适合宝鸡养殖的名优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推进区域化布局,提高规模经营水平。
(3)完善水产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大力推广良种引进、繁育技术,渔业病害防治、监测技术,工厂化养殖技术,健康、生态养殖技术,高新渔用饲料技术,全面推行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生产。
(4)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加大对水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加强渔药、饲料使用的监管,开展GAP认证。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开展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的监管。
(5)加快标准化池塘建设,实施老塘改造,加大中低产鱼池改造,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6)加快推进平安渔业建设,提高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日常安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