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哲哲小时候和许多小孩一样,爱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他的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方面的,如“鸵鸟为什么喜欢把头扎进沙子里”“为什么夏天白天长而冬天白天短”“宇宙到底有没有边呢”“为什么爸爸长胡子而妈妈不长”“为什么鸟的叫声都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我能给出我的理解,实在拿不准,就到网上查资料,反正基本能蒙混过关。
还有一类问题属于哲学层面的,每每被问及,总像孙悟空被念了紧箍咒一样头疼。例如,哲哲在上幼儿园时就问过我:“爸爸,你说为什么会有人类”“感动是什么意思”“怎样区分好人和坏人”“这个世界真的有奥特曼吗”“为什么刘××家很有钱,而郑×家却很穷呢”“老师说什么社会变化,到底什么是社会”。他上了小学后,这类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井喷态势,让我招架不住,顾不上当爸爸的面子,常常狼狈而逃。
2
后来,看到法国应用哲学家奥斯卡·柏尼菲的“儿童哲学智慧书”系列,我如获至宝,慢慢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哲学提问——哲学的乐趣,在于引发孩子思考;哲学阅读,为的是激发孩子探究世界的欲望,提升思辨能力。有没有最终的答案不重要,只要孩子通过阅读哲学书籍,学会了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如正反、利弊等方面,始终对世界葆有好奇心,就是可取的,值得坚持下去的。
例如,当孩子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而父母不知道时,不必为此感到为难,完全可以像书中所做的那样,先鼓励孩子试着自己给出答案,从几个层面切入,然后再从孩子的回答中找出反例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接着对这些问题再进行质疑、反问。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看似在原地打转,其实问题已经由大变小,被分解成更多细致的、方向更加明确的问题,即问题不再是原来的问题,抑或从遥远的问题变成身边可感的问题,孩子的思考层次更深入,思考角度更多,体悟的东西也更多。
例如,当孩子问我们“什么是社会”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苏格拉底助产术的方式,试着先问孩子“你喜欢一个人生活吗”,孩子可能回答“不喜欢”,并给出“因为我会感到烦闷、无聊”等回答。接着,我们可以继续提问,“对,可是别人的烦恼比你少吗?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体会一下无聊的感觉呢?一个人也可以很快乐,对吗?你害怕面对自己吗……”如果孩子回答“喜欢,因为别人会阻止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则可以启发孩子思考,“对,可是有时候,你也会阻止自己做想做的事情,对吗?别人也可以帮助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对吗?别人比你更了解什么适合你吗……”随着这一层层的探讨不断深入,孩子会越来越意识到社会是有契约精神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的一面。
这就是奥斯卡·柏尼菲教我的哲学阅读第一招。相反,如果父母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固然省时省力,却失去了最佳的教育时机。而珍视孩子的提问,并与之一起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才有可能试着解开人生中会遇到的诸多困惑。如果父母把握不好,可以看看《加斯东,问个不停的小孩》《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这些书类似于儿童百科,不过分聚焦富有哲学意义的那部分问题,如回应宇宙怎样运转、地球怎么诞生、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会害怕、为什么要和平相处、什么是死亡等,父母们边学边卖边引导,也能获得孩子的崇拜。
3
至于第二招,是帮助孩子了解哲学概念。
2017年5月,奥斯卡·柏尼菲来华,我有机会对他进行采访。我问他怎么看“孩子天生是哲学家”,他说这句话对也不对。对的一面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什么都惊奇,想知道“天为什么是蓝色的”“云会不会掉下来”等问题,大部分成人对之是没法解释的,因为他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这也体现了孩子是哲学家的原因之一:即对事物好奇,有惊讶之心,而且这种惊讶不是刻意为之的。
这个命题不对的地方在于,孩子不能把事物概念化,只停留在惊讶的层次。哲学家固然要有问题意识,但也需要概念化——没有普遍认同的概念,就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否则就陷入了相对主义。同时,哲学学习也好,哲学阅读也好,有许多技巧,如辩论、分析、总结、联想、解释等,这些能力不是天生就会的,需要孩子去学习。
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哲学概念,如闲暇里或饭桌上针对某个话题的讨论,也可以在阅读完某本书后,一起探讨某个观点。抑或给孩子读一读挪威哲学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借大师之口给孩子上一堂哲学课。
有一点需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定对哲学的认识不同。父母别强求孩子一定要悟出什么道理来,更不必对孩子看似幼稚的想法或回答表示蔑视。记得哲哲上幼儿园大班时,一天给他读了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活了100万次的猫》,本以为他能读出人生或爱情的意义来,没想到他看了之后觉得不喜欢,只记住了“水手抱着湿得像一块抹布似的猫,大声地哭起来”的桥段。后来,我才明白,彼时的孩子就是对搞笑的东西感兴趣,深邃的人生并不在他们感兴趣的范围之列。
所以,孩子阅读哲学书籍,一方面需要父母加以引导,最好在孩子感兴趣后再给予孩子,另一方面也不要急于求成,好书不见得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当孩子有了较为扎实的阅读基础,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及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尤其是思维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再讲那些有思想含量的哲学书籍,如莫妮卡·菲特与安图尼·波阿提里思克合作的《擦亮路牌的人》《收集思想的人》《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画家、城市和大海》,抑或琼·穆特的《禅的故事》《尼古拉的三个问题》《石头汤》,孩子才能明白更多深意。
4
哲學是一门人生必修课。尽管对于小学阶段的阅读来说,哲学书籍的占比相对较少,但对于孩子阅读体系的完整架构来说,哲学书籍必不可少。如果说科幻类图书是打开孩子内心想象空间的钥匙,那哲学类图书就是丰富孩子想象力的基石。
通过思考世界和人生中那些看似无用、无解的重大问题,孩子无形中会拥有一种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这些品质必将助力孩子的整个人生,让孩子有机会实现诗意地栖居。
而引导孩子爱上哲学阅读,和培养孩子情商有着相似的路数,即呵护孩子的天性,给孩子闲暇,多和孩子讨论。其实,针对某一问题,亲子之间辩论一番,非常有意义。哲哲就曾对某些明目张胆地杀狗的城市非常厌恶,狗是他最喜欢的动物。我从生态平衡、生活需要、文化传承等角度,证明一些地方狗肉节存在的合理性,他从可替代性、执行法律等角度反驳我。虽然最后我俩谁都没有说服谁,但辩论的结果就是我们都不再完全坚持原来的观点,而是更全面地看待此类现象。
所以,当孩子发现一个问题,即使不是哲学层面的问题,也要加以重视,找到了问题,也就开启了思维的广播操模式,就离读懂这个世界及未来,更近了一步。就像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的,“到目前为止,读者应该很清楚在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详细说明出来了,也可能隐藏在其中。不管是哪一种,你都要试着找出来。”
我们无须将孩子培养成哲学家,但孩子爱上哲学,愿意深入思考,他们的人生就会活得更明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