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但真正的成功者寥寥无几。联想国际化成功的秘诀何在?
中国企业逐鹿全球,大多从跨国并购开始,但真正的成功者寥寥无几。在“大并购”的浪潮中,一直谋求“国际化”的中央企业也频频出手。但近两年来,央企海外经营巨亏的事件屡见报端。可见跨国并购并非易事。
2004年,联想并购了IBM的PC部门,这一被喻为“蛇吞象”的跨国并购,并不为世人看好。外界一直质疑,联想能玩得转这个庞然大物吗?在联想集团进入收购IBM的第7个年头时,2011年9月13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笑容满面地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案:“联想国际化取得了成功。”
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但多成“先烈”。几经沉浮的联想“不败反强”,秘诀何在?由财经作者张小平著,柳传志、杨元庆、钱颖一作序的《再联想:联想国际化十年》一书,从中西方企业融合入手,全面地披露和剖析了联想收购IBM PC部门、金融危机中迅速从巨额亏损到全面盈利、进军移动互联领域等诸多事件后的百转千回,给正在为国际化整装待发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和启示。
关于跨国并购,很多企业过去在关注“买入”的技巧,比如买入前如何做尽职调查和价值评估,如何引入投资者,如何在谈判中保证自己的最大利益等等。但事实上,买入资产之后的价值链整合,才是最为艰难的。联想“蛇吞象”的过程中,主要克服了三个风险:第一是市场风险。买了Think pad以后,人家认不认你;第二是人才风险,买了这个公司以后原有的高层次员工会不会流失;第三个风险是文化磨合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的这三大典型性风险。
跨国并购最大的难点是文化融合。此外,中国企业操作时,往往还多了一个来自政治层面的“抵触”。许多企业尤其被认定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软性抵触。联想也不例外。2005年,联想遭遇一些美国议员指责从事商业间谍活动,2006年,政府高官指责联想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面对不友好的海外舆论,联想发挥了“以柔克刚”的中国传统智慧,有效地抵制了“中国威胁论”,顺利通过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从而化险为夷。
而文化上的差异,更会给企业带来运营上的巨大变化。在规则和文化理念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新的公司能否迅速融合并运行良好,是个极大的考验。联想兼并了IBM的PC部门之后,先后在本土文化中导入了IBM、DELL文化。不同文化的融通与对冲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大到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小到语言习惯、会议组织等种种磨合,其间不可避免地经历了阵痛和煎熬,但联想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步步为营,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战法。从迷茫到担忧,从碰撞到整合,从饱受争议到厚积薄发,从战略到创新,从业务模式到组建团队,从企业精神到企业文化,联想运用中国智慧和全球思维,建立了“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管理运营体系,一一化解了国际化过程中遭遇的政策、文化、市场、财务等风险,由此完成了从本土公司到国际化企业的转变。
这些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揣着“走出去”的理想上路,但往往半路折戟。毕竟,国际化不是个泛泛的口号,也不是商品或服务出口这么简单的事,而是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在成为第一家被哈佛商学院制作成全面案例的中国企业后,联想的案例如今已取代微软的案例,成为“竞争与战略”课程的必修课。联想战略的成功及其显著的示范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个意义上说,《再联想》一书,完全可以作为其他企业“国际化”的教科书。”
书讯两则
一本由美国记者撰写的游记式随笔作品《寻路中国》,在入选上海、成都、深圳等多个地区“2011年度最佳图书”榜单后,不久前又在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上雄踞榜首。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这本《寻路中国》,完全是从西方人的视角写当代中国。作者看到了被中国人忽略的中国生活的细节,看到繁荣的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尴尬处境。它让人思考,在经济高速发展30年后,中国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它在世界中的位置到底是什么?经济繁荣之下普通人的生活又到底如何?有媒体评论认为,这本书得到这么多关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个外国人写出来的东西或多或少震撼了中國人。
全球钢铁的46%由中国购买;中国大豆多年来进口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原油进口量全球第二……然而作为最大的购买者,中国没有定价权;中国的稀土储量和产量都是全球第一, 全球丝绸产量的70%在中国……可是作为最大的供应者,我们依然没有定价权。买什么什么就贵,卖什么什么就便宜,成为中国这个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的真实写照。
中国在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资源的定价权方面处处受制于人,并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定价权”的取得涉及国际货币体系、政府作用、经济贸易、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领域。《定价权博弈:中国企业的路在何方?》一书,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了探讨,针对不同商品类别独立成章深入分析,找出了相应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长期对策,并结合金融危机这一特殊背景,简述了化危机为转机的看法。
中国企业逐鹿全球,大多从跨国并购开始,但真正的成功者寥寥无几。在“大并购”的浪潮中,一直谋求“国际化”的中央企业也频频出手。但近两年来,央企海外经营巨亏的事件屡见报端。可见跨国并购并非易事。
2004年,联想并购了IBM的PC部门,这一被喻为“蛇吞象”的跨国并购,并不为世人看好。外界一直质疑,联想能玩得转这个庞然大物吗?在联想集团进入收购IBM的第7个年头时,2011年9月13日,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笑容满面地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案:“联想国际化取得了成功。”
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但多成“先烈”。几经沉浮的联想“不败反强”,秘诀何在?由财经作者张小平著,柳传志、杨元庆、钱颖一作序的《再联想:联想国际化十年》一书,从中西方企业融合入手,全面地披露和剖析了联想收购IBM PC部门、金融危机中迅速从巨额亏损到全面盈利、进军移动互联领域等诸多事件后的百转千回,给正在为国际化整装待发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和启示。
关于跨国并购,很多企业过去在关注“买入”的技巧,比如买入前如何做尽职调查和价值评估,如何引入投资者,如何在谈判中保证自己的最大利益等等。但事实上,买入资产之后的价值链整合,才是最为艰难的。联想“蛇吞象”的过程中,主要克服了三个风险:第一是市场风险。买了Think pad以后,人家认不认你;第二是人才风险,买了这个公司以后原有的高层次员工会不会流失;第三个风险是文化磨合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的这三大典型性风险。
跨国并购最大的难点是文化融合。此外,中国企业操作时,往往还多了一个来自政治层面的“抵触”。许多企业尤其被认定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尤其是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软性抵触。联想也不例外。2005年,联想遭遇一些美国议员指责从事商业间谍活动,2006年,政府高官指责联想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面对不友好的海外舆论,联想发挥了“以柔克刚”的中国传统智慧,有效地抵制了“中国威胁论”,顺利通过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从而化险为夷。
而文化上的差异,更会给企业带来运营上的巨大变化。在规则和文化理念完全不同的情况下,新的公司能否迅速融合并运行良好,是个极大的考验。联想兼并了IBM的PC部门之后,先后在本土文化中导入了IBM、DELL文化。不同文化的融通与对冲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大到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小到语言习惯、会议组织等种种磨合,其间不可避免地经历了阵痛和煎熬,但联想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和智慧,步步为营,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战法。从迷茫到担忧,从碰撞到整合,从饱受争议到厚积薄发,从战略到创新,从业务模式到组建团队,从企业精神到企业文化,联想运用中国智慧和全球思维,建立了“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管理运营体系,一一化解了国际化过程中遭遇的政策、文化、市场、财务等风险,由此完成了从本土公司到国际化企业的转变。
这些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揣着“走出去”的理想上路,但往往半路折戟。毕竟,国际化不是个泛泛的口号,也不是商品或服务出口这么简单的事,而是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在成为第一家被哈佛商学院制作成全面案例的中国企业后,联想的案例如今已取代微软的案例,成为“竞争与战略”课程的必修课。联想战略的成功及其显著的示范意义,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个意义上说,《再联想》一书,完全可以作为其他企业“国际化”的教科书。”
书讯两则
一本由美国记者撰写的游记式随笔作品《寻路中国》,在入选上海、成都、深圳等多个地区“2011年度最佳图书”榜单后,不久前又在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十大好书”上雄踞榜首。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这本《寻路中国》,完全是从西方人的视角写当代中国。作者看到了被中国人忽略的中国生活的细节,看到繁荣的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尴尬处境。它让人思考,在经济高速发展30年后,中国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它在世界中的位置到底是什么?经济繁荣之下普通人的生活又到底如何?有媒体评论认为,这本书得到这么多关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个外国人写出来的东西或多或少震撼了中國人。
全球钢铁的46%由中国购买;中国大豆多年来进口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原油进口量全球第二……然而作为最大的购买者,中国没有定价权;中国的稀土储量和产量都是全球第一, 全球丝绸产量的70%在中国……可是作为最大的供应者,我们依然没有定价权。买什么什么就贵,卖什么什么就便宜,成为中国这个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的真实写照。
中国在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资源的定价权方面处处受制于人,并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定价权”的取得涉及国际货币体系、政府作用、经济贸易、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领域。《定价权博弈:中国企业的路在何方?》一书,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了探讨,针对不同商品类别独立成章深入分析,找出了相应的具体原因,提出了长期对策,并结合金融危机这一特殊背景,简述了化危机为转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