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公安信息化实战应用的效能和公安信息化技能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深刻剖析了现行训练模式存在的诟病;同时针对民警教育训练的特点,结合公安信息化实战的需求,在教学模块的内容设计与训练模式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究,力求贴近公安实战,突出信息化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实战应用;技能构成;训练模式;优化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作为改革传统警务工作和提升警务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成为公安机关工作的重点,公安信息化实战技能作为每位公安干警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因此,如何优化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提高训练效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成为当前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公安信息化的实战效能
公安信息化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公安机关战斗力的生成模式,更为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规范执法活动,提高办案能力,改革创新公安工作带来了最具活力的变化。
(一)改变了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现在,信息化应用已基本覆盖了所有公安业务,成效越来越明显,“警务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平台,利用公安网络查询线索、研判信息、侦查办案、追缉逃犯以及无纸化办公等,已渗透到民警执法活动和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民警工作也由传统的领导指派,民警被动接受,行动相对被动;转变为网上信息引导,民警主动受领,行动更加准确;不仅改变了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而且彰显出巨大的实战效能。
(二)优化了侦查手段和破案模式
公安信息化作为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拉网式排查”、“满天下追捕”、“以审代侦”侦破模式,实现了案件各要素之间信息的有机联系,新兴的技侦手段与传统侦破方法相结合,拓宽了案件信息和犯罪证据的收集渠道,各警种融为一体协同作战,“网络作战”蔚然成风,进一步优化了侦查手段和破案模式,提高了打击效能。
(三)提升了服务群众和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公安网站的建立,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数据和办事流程上网公布,方便群众游览查阅,增加了服务手段;尤其是“警务通”手机系统的广泛使用,更为“社区服务”、“上门服务”提供了平台。另外,利用互联网站、手机短信接受报警投诉和违法犯罪举报,拓宽了治安信息来源渠道,完善了社会防控管理体系,调动了广大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极大提升了服务群众和社会治安管理的水平。
(四)规范了民警执法办案和警务工作
目前多数公安机关已利用公安信息网实现了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从接警到受理、立案、查处、审核、审批以及开具法律文书等,全程网上操作,信息一旦录入系统,非经授权不得随意改动,规范了执法办案和警务工作的流程,加大了监督力度,杜绝或减少了人为因素影响。
(五)完善了公安队伍的管理机制
公安信息化在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正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对民警的执法办案活动、警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警车是否违规、民警是否违纪等,实施网上全程监督;不仅加大了队伍的管理力度,而且最大程度保障了民警的合法权益。另外,公安信息网开通的“网上管理”、“网上考评”等,各类台账、绩效考核、成绩排名等一目了然,公开透明,确保了考评的公正客观,极大调动了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二、公安信息化实战能力的构成
信息化应用能力就是运用信息系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公安信息化实战技能,是指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治安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社区等警务工作和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预防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能力。一般有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部分
是指民警必须掌握的公安网络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如:“公安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应用、“全国公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操作以及如何维护“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等。
(二)一般技能部分
是指民警利用公安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如:“人口查询系统实用”、“人员前科查询”、“人员活动轨迹查询”、“车辆登记信息查询”、“被盗抢车辆信息查证”以及“公安部搜索工具应用”和“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应用”等。
(三)专业技能部分
主要是根据警种岗位的需要,利用公安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提高警种专业能力与各类技战法。如:刑事侦查的信息化工作法和技战法应用能力;交通管理的“驾驶员路考智能评判”、“套牌车辆查控”、“路面突发情况研判”、“道路交通综合指挥调控”能力;治安管理的“安全防控”、“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管理”、“治安行政管理”信息化能力;政工部门的“全员绩效考评”、“网上督查”、“执法监督管理”、“警民网络互动”能力等。
三、现行训练模式存在的诟病
长期以来,公安信息化教学与训练工作由于受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训练模式的设计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导致训练重点不突出,训练效果欠佳。
(一)训练内容与实际相脱离
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训练内容与公安执法和警务工作的实际相脱离,偏重计算机和网络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对公安信息化的实战应用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内容滞后;二是教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意选取训练内容,不能有的放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二)训练模式难以因人施教
参训学员来自公安机关的各个警种部门,对公安信息化的知识需求各有侧重,且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而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使得训练重点不突出,难以因人施教。加之培训时间有限,学员单位时间内所学的知识、受到的训练较少,训练效率低下。
(三)重理论传授,轻实际操作
有些教师没能考虑民警教育训练的特点,一味强调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理论讲授的多,实际操作的少,忽略了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和业务单位的现实需求,训练的内容与模式缺乏明显指导作用,实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四、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的优化
针对上述训练模式存在的诟病,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尝试对现行的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进行优化,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实用。
(一)“模块化”训练模式
即根据各警种岗位对信息化应用技能的要求,按照公安执法办案和警务工作的标准,将信息化训练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训练模式。该模式具有针对性强、适用范围广、技能训练突出等优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训练模式。
1、模块内容的选取
这是模块化教学的前提,根据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及警种岗位需求,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模块
主要包括:公安信息化概述、信息化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公安信息化网络体系介绍、公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基本操作、公安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等。
(2)一般技能模块
主要包括:信息查询系统使用、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应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手机警务通的使用、信息报送与文件签收、搜索工具应用、以及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应用等。
(3)专业技能模块
主要包括公安信息化应用工作法与公安信息化技战法两部分。实际训练时可以根据警种专业特点选择相应模块。如治安管理警种的“人口信息管理”、“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枪支信息管理”、“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旅店业治安信息管理”等;刑侦警种的“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应用、“被盗抢车辆信息系统”、“指纹协查系统”、“无名尸体和失踪人员信息系统”、“刑事信息协查平台”、“全区域协作平台”、“DNA数据库应用系统”等。
2、训练模式的运用
以“必知、必备”为度,充分体现公安信息化训练的针对性,使学员掌握各自警种岗位所需的信息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由于多数学员已具备初步的基础知识,所以模块设计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夯实基础,而第二部分则是根据多数警种岗位普遍需求进行一般性技能训练,第三部分是根据专业警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与合成训练,以“多方向”应对警种岗位的需要。
(二)“人机交互式”训练模式
按照警种岗位的需求,将训练目标分解为相当于知识点或技能要点的若干子目标,并据此设计训练内容;教师只讲授规定的基础内容,学员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公安网络练习。最好是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合并,在公安机房进行授课,教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员可立即进行操作。该模式易使学员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并加以发挥,有助于学员独立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教师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了条件。
(三)“分警种分层次”训练模式
由于参训学员来自公安机关的各个警种岗位,信息化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集中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可尝试将相同或相近警种的学员整合到同一期培训班,有重点的进行专业训练。另外,针对学员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训练,信息化技能程度较高的学员侧重提高性训练,程度较低的学员则需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这样,即可兼顾大多数学员求知的需要,又利于教师采用不同方法因人施教。
(四)“模拟情景”训练模式
根据训练需要精选典型案例,布设相应的实战场景,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战训练;“真枪实弹”的场景,既能激发起学员训练的兴趣,又能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
公安院校与当地公安机关联手,充分利用各自资源,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由学校牵头,将学员组织起来成立一支机动应急队伍,在校训练的同时,积极承担当地公安机关的部分值班备勤和请勿工作。遇有重大案(事)件或紧急勤务时,可抽调相同或相近警种学员参与,最大程度的提供技术支撑和警力保障。如:刑侦学员可利用犯罪信息平台,帮助分析、研判涉案信息;技侦学员则能通过互联网和视频系统去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利用ISI系统收集其各种生活信息,并借助GPS系统确定隐藏区域;交管学员能通过车辆和驾驶员管理系统,迅速查找涉案车辆和违法犯罪嫌疑人;治安管理学员可借助公安信息平台,参与对公共场所、旅店业和危险爆炸物品的动态管理;社区警务学员也可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了解和掌握辖区实有人口情况等。该模式的运用,既检验了训练的效果,又解决了当地警力不足的困难。
实践证明,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只有紧密围绕公安实战,才能适应现代执法活动和警务工作的需求。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的优化,既体现出实战的特点,又增大了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使训练效能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科技信息化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基础知识教程》,群众出版社,2009、12
[2]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公安信息化应用法手册》,群众出版社,2012、1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1)
关键词:公安信息化;实战应用;技能构成;训练模式;优化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作为改革传统警务工作和提升警务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成为公安机关工作的重点,公安信息化实战技能作为每位公安干警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因此,如何优化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提高训练效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成为当前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公安信息化的实战效能
公安信息化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公安机关战斗力的生成模式,更为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规范执法活动,提高办案能力,改革创新公安工作带来了最具活力的变化。
(一)改变了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现在,信息化应用已基本覆盖了所有公安业务,成效越来越明显,“警务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平台,利用公安网络查询线索、研判信息、侦查办案、追缉逃犯以及无纸化办公等,已渗透到民警执法活动和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民警工作也由传统的领导指派,民警被动接受,行动相对被动;转变为网上信息引导,民警主动受领,行动更加准确;不仅改变了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而且彰显出巨大的实战效能。
(二)优化了侦查手段和破案模式
公安信息化作为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拉网式排查”、“满天下追捕”、“以审代侦”侦破模式,实现了案件各要素之间信息的有机联系,新兴的技侦手段与传统侦破方法相结合,拓宽了案件信息和犯罪证据的收集渠道,各警种融为一体协同作战,“网络作战”蔚然成风,进一步优化了侦查手段和破案模式,提高了打击效能。
(三)提升了服务群众和社会治安管理水平
公安网站的建立,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数据和办事流程上网公布,方便群众游览查阅,增加了服务手段;尤其是“警务通”手机系统的广泛使用,更为“社区服务”、“上门服务”提供了平台。另外,利用互联网站、手机短信接受报警投诉和违法犯罪举报,拓宽了治安信息来源渠道,完善了社会防控管理体系,调动了广大群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极大提升了服务群众和社会治安管理的水平。
(四)规范了民警执法办案和警务工作
目前多数公安机关已利用公安信息网实现了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从接警到受理、立案、查处、审核、审批以及开具法律文书等,全程网上操作,信息一旦录入系统,非经授权不得随意改动,规范了执法办案和警务工作的流程,加大了监督力度,杜绝或减少了人为因素影响。
(五)完善了公安队伍的管理机制
公安信息化在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正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对民警的执法办案活动、警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警车是否违规、民警是否违纪等,实施网上全程监督;不仅加大了队伍的管理力度,而且最大程度保障了民警的合法权益。另外,公安信息网开通的“网上管理”、“网上考评”等,各类台账、绩效考核、成绩排名等一目了然,公开透明,确保了考评的公正客观,极大调动了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二、公安信息化实战能力的构成
信息化应用能力就是运用信息系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公安信息化实战技能,是指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治安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社区等警务工作和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预防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能力。一般有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部分
是指民警必须掌握的公安网络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如:“公安信息化网络体系”的应用、“全国公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操作以及如何维护“公安网络和信息安全”等。
(二)一般技能部分
是指民警利用公安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如:“人口查询系统实用”、“人员前科查询”、“人员活动轨迹查询”、“车辆登记信息查询”、“被盗抢车辆信息查证”以及“公安部搜索工具应用”和“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应用”等。
(三)专业技能部分
主要是根据警种岗位的需要,利用公安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提高警种专业能力与各类技战法。如:刑事侦查的信息化工作法和技战法应用能力;交通管理的“驾驶员路考智能评判”、“套牌车辆查控”、“路面突发情况研判”、“道路交通综合指挥调控”能力;治安管理的“安全防控”、“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管理”、“治安行政管理”信息化能力;政工部门的“全员绩效考评”、“网上督查”、“执法监督管理”、“警民网络互动”能力等。
三、现行训练模式存在的诟病
长期以来,公安信息化教学与训练工作由于受传统学历教育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训练模式的设计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导致训练重点不突出,训练效果欠佳。
(一)训练内容与实际相脱离
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训练内容与公安执法和警务工作的实际相脱离,偏重计算机和网络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对公安信息化的实战应用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内容滞后;二是教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意选取训练内容,不能有的放矢,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二)训练模式难以因人施教
参训学员来自公安机关的各个警种部门,对公安信息化的知识需求各有侧重,且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而固定不变的训练模式,使得训练重点不突出,难以因人施教。加之培训时间有限,学员单位时间内所学的知识、受到的训练较少,训练效率低下。
(三)重理论传授,轻实际操作
有些教师没能考虑民警教育训练的特点,一味强调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理论讲授的多,实际操作的少,忽略了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和业务单位的现实需求,训练的内容与模式缺乏明显指导作用,实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四、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的优化
针对上述训练模式存在的诟病,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尝试对现行的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进行优化,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实用。
(一)“模块化”训练模式
即根据各警种岗位对信息化应用技能的要求,按照公安执法办案和警务工作的标准,将信息化训练大纲和教材开发成不同模块,形成类似积木组合式的训练模式。该模式具有针对性强、适用范围广、技能训练突出等优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训练模式。
1、模块内容的选取
这是模块化教学的前提,根据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及警种岗位需求,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模块
主要包括:公安信息化概述、信息化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公安信息化网络体系介绍、公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基本操作、公安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等。
(2)一般技能模块
主要包括:信息查询系统使用、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应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与手机警务通的使用、信息报送与文件签收、搜索工具应用、以及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应用等。
(3)专业技能模块
主要包括公安信息化应用工作法与公安信息化技战法两部分。实际训练时可以根据警种专业特点选择相应模块。如治安管理警种的“人口信息管理”、“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枪支信息管理”、“民用爆炸物品信息管理”、“旅店业治安信息管理”等;刑侦警种的“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应用、“被盗抢车辆信息系统”、“指纹协查系统”、“无名尸体和失踪人员信息系统”、“刑事信息协查平台”、“全区域协作平台”、“DNA数据库应用系统”等。
2、训练模式的运用
以“必知、必备”为度,充分体现公安信息化训练的针对性,使学员掌握各自警种岗位所需的信息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由于多数学员已具备初步的基础知识,所以模块设计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夯实基础,而第二部分则是根据多数警种岗位普遍需求进行一般性技能训练,第三部分是根据专业警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能与合成训练,以“多方向”应对警种岗位的需要。
(二)“人机交互式”训练模式
按照警种岗位的需求,将训练目标分解为相当于知识点或技能要点的若干子目标,并据此设计训练内容;教师只讲授规定的基础内容,学员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公安网络练习。最好是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合并,在公安机房进行授课,教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员可立即进行操作。该模式易使学员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并加以发挥,有助于学员独立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教师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了条件。
(三)“分警种分层次”训练模式
由于参训学员来自公安机关的各个警种岗位,信息化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集中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可尝试将相同或相近警种的学员整合到同一期培训班,有重点的进行专业训练。另外,针对学员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训练,信息化技能程度较高的学员侧重提高性训练,程度较低的学员则需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这样,即可兼顾大多数学员求知的需要,又利于教师采用不同方法因人施教。
(四)“模拟情景”训练模式
根据训练需要精选典型案例,布设相应的实战场景,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战训练;“真枪实弹”的场景,既能激发起学员训练的兴趣,又能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
公安院校与当地公安机关联手,充分利用各自资源,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由学校牵头,将学员组织起来成立一支机动应急队伍,在校训练的同时,积极承担当地公安机关的部分值班备勤和请勿工作。遇有重大案(事)件或紧急勤务时,可抽调相同或相近警种学员参与,最大程度的提供技术支撑和警力保障。如:刑侦学员可利用犯罪信息平台,帮助分析、研判涉案信息;技侦学员则能通过互联网和视频系统去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利用ISI系统收集其各种生活信息,并借助GPS系统确定隐藏区域;交管学员能通过车辆和驾驶员管理系统,迅速查找涉案车辆和违法犯罪嫌疑人;治安管理学员可借助公安信息平台,参与对公共场所、旅店业和危险爆炸物品的动态管理;社区警务学员也可利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了解和掌握辖区实有人口情况等。该模式的运用,既检验了训练的效果,又解决了当地警力不足的困难。
实践证明,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只有紧密围绕公安实战,才能适应现代执法活动和警务工作的需求。公安信息化训练模式的优化,既体现出实战的特点,又增大了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使训练效能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科技信息化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基础知识教程》,群众出版社,2009、12
[2]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公安信息化应用法手册》,群众出版社,2012、1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