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成为了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而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全日制高校负担着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构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则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但我国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该文将针对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系统上进行重要性探讨及分析,为我国经济发展教育贡献。
关键词:全日制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b)-0162-01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并且正逐渐由学术型人才向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转变和发展。对于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下达的文件《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通知》中从根本上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并通过探讨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及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培养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尽一臂之力。
1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比较
1.1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
全日制教育是指学生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日在学校学习的教育形式。一般为应届毕业生以脱产学习为主,属于学历教育。非全日制主要是在职的不脱岗学习,增大了学习的自由,一般培养对象为在职人员,属于非学历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中同样也存在这两种教育形式。
1.2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的要求是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达到了具有从事某种职业工作能力的,并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术学位是学位获得者在本专业上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具有科学研究能力。
1.3 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高人才的需求,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从教育思路、理论指导上实现培养目标。
2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及特点分析
2.1 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3)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需要。
2.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与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在培养目标上,传统的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以学术需要作为培养的目的,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是以社会的需求作为目的。
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是在校应届的本科毕业生,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有所不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堂上应针对其没有职业及工作经验的情况加入些在学生本专业基础上的实践课程,让学生确切的感受到工作岗位的特点及需求[1]。
3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培养目标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急需人才,在学位层次及地位上与学术型学位具有同等级别。而培养目标应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为了迎合国家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关领域上的专业培养。
3.2 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结合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方式同步进行,突出专业技能和国家的需求的培养。
3.3 课程设置
按照学生的需求,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专业技能及人文社科知识进行严格的要求。
3.4 实践环节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立,可以让研究生锻炼其实践的能力,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增加工作经验,提高专业上的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就业创业能力。
3.5 学位论文
师生之间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使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观点在论文内容上体现出来。
4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还存在着滞后性,在专业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中,课程教育体系存在着实践上的缺乏,由于师资水平上的缺陷,使学生在专业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培养的模式缺乏创新,研究生的教育创新基地少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招生的对象、专业学位的类别及培养的目标;以市场作为专业模式的向导,发挥专业学位的实用性优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2]。
5 结语
面对着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培养的目标、方式、环节、运行管理及学位论文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培养的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导师及实践上都进行了探讨,同时还要结合国家的需要,在教学上做到与科技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对各种困难的解决能力,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姚矿,娄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社会科学,2013,2(1): 130-132.
[2] 张一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析[J].当代经济,2013(17):104-105.
关键词:全日制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b)-0162-01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并且正逐渐由学术型人才向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转变和发展。对于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下达的文件《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通知》中从根本上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并通过探讨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及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培养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尽一臂之力。
1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比较
1.1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
全日制教育是指学生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日在学校学习的教育形式。一般为应届毕业生以脱产学习为主,属于学历教育。非全日制主要是在职的不脱岗学习,增大了学习的自由,一般培养对象为在职人员,属于非学历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中同样也存在这两种教育形式。
1.2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的要求是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达到了具有从事某种职业工作能力的,并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术学位是学位获得者在本专业上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具有科学研究能力。
1.3 研究生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高人才的需求,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从教育思路、理论指导上实现培养目标。
2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及特点分析
2.1 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1)适应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3)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需要。
2.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与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在培养目标上,传统的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以学术需要作为培养的目的,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是以社会的需求作为目的。
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区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是在校应届的本科毕业生,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有所不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堂上应针对其没有职业及工作经验的情况加入些在学生本专业基础上的实践课程,让学生确切的感受到工作岗位的特点及需求[1]。
3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培养目标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急需人才,在学位层次及地位上与学术型学位具有同等级别。而培养目标应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为了迎合国家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关领域上的专业培养。
3.2 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结合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方式同步进行,突出专业技能和国家的需求的培养。
3.3 课程设置
按照学生的需求,体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对专业技能及人文社科知识进行严格的要求。
3.4 实践环节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立,可以让研究生锻炼其实践的能力,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增加工作经验,提高专业上的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就业创业能力。
3.5 学位论文
师生之间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使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观点在论文内容上体现出来。
4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还存在着滞后性,在专业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中,课程教育体系存在着实践上的缺乏,由于师资水平上的缺陷,使学生在专业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培养的模式缺乏创新,研究生的教育创新基地少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招生的对象、专业学位的类别及培养的目标;以市场作为专业模式的向导,发挥专业学位的实用性优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2]。
5 结语
面对着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培养的目标、方式、环节、运行管理及学位论文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培养的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导师及实践上都进行了探讨,同时还要结合国家的需要,在教学上做到与科技结合的培养模式。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对各种困难的解决能力,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姚矿,娄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社会科学,2013,2(1): 130-132.
[2] 张一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析[J].当代经济,2013(1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