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它们既存着相同点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本文主要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 关系
  一、前言
  當前,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在不断地改善与进步,它们的设计理念具有创新性、环保性。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有着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设计的目的、环境因素相同,不同点为两种设计的应用空间以及使用年限不同,只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满足业主对建筑与居室环境的个性化需求。
  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由建筑设计师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通过其创造力、想象力等思维活动,利用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一种结构形式构筑起空间,对建筑实体的形成和产生起指导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室内设计是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根据空间的所处环境和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使使用者心情愉快,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是通过图纸、图形、文字等方式对建筑的形成起指导作用的,从艺术范畴来看两者也是相同的。但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不是简单的附加关系,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建筑设计通过室内设计延伸,同时又渗透于室内设计当中,它们相互融合,相互贯通。
  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修存在的普遍问题
  1、一些设计师将室内设计仅仅当做一项装修工作来对待,对室内设计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环境氛围、使用功能、精神享受等。室内设计是一项广泛而全面的工作,要做好室内设计必须注重“人”的中心地位,并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一些室内设计师缺乏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对建筑设计及其建筑空间理解有限,不注重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配合,而是将室内设计仅仅当做一项独立的工作,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功能、类型、及其使用,改造室内空间时造成危房等。
  四、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同点
  1、相同的目的性。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是以满足空间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功能为设计目的。只是建筑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满足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通过对建筑物系统地整体地进行设计,使建筑物满足特定的使用功能。而室内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满足一个独立的空间的使用要求,如一套住宅、一个公司的若干办公室、一个休闲场所等,根据业主要求,对室内空间作局部地再设计再创作,以达到业主所需要的使用功能和体现业主的爱好、品位等。
  2、设计中的环境因素。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受环境因素影响建筑设计要考虑受自然气候、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大环境的限制;室内设计要考虑受建筑环境及采光、通风、朝向等小环境的限制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规模,结合基地条件和环境特点(如地形条件、道路交通条件、绿化、原有建筑情况、设备的城市管网位置)来确定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位置、布局、朝向反之如果整体建筑环境不理想,就可采用一些手法掩饰外界不良环境,同时兼顾采光、通风问题通过室内设计形成一个良好的小环境。
  五、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不同点
  1、建筑设计是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更加强调综合性。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然而,室内设计仅仅是对某一具体的空间环境进行处理,通过内部空间造型、室内照明、色彩、装饰等营造一种空间氛围。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关注重点是不同的,在统筹性和综合性上也是大相径庭的。
  2、室内设计所涵盖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延展出去。当前室内设计的具体内容主要有:空间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室内陈设与家具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四大部分。然而室内设计的对象并不总是局限在建筑物内部,诸如飞机、轮船等的内舱空间设计,也带有强烈的室内设计特征,也属于室内设计范畴。
  3、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前提条件,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是建筑设计生活化的再深入。两者按工作阶段划分以建筑工程的构架完成为界限,之前为建筑设计,之后是室内设计。很多时候建筑可以存在很久甚至是几百年,可是室内设计会随着功能的转变,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赋予建筑物不一样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六、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互为一体,两者实不可分。从设计内容上讲,建筑设计以室内设计为载体和条件,结合相关的设计程序,优化设计风格,而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在设计过程中,以建筑所提供了条件和创意为信托进行设计,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出令人满足的作品。从空间实体来讲,室内设计与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范围以及建筑物理性质密切相关。设计师在进行建筑构思的过程中,若是不考虑内部空间、形式以及组成,这根本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化的建筑设计。因此,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升华、延伸以及再创造。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必然会对建筑总体设计以及调整进行全面分析,而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必然会考虑到建筑材料选用、建筑构思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等,通过这些全方位的考虑,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两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
  七、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协调措施
  1、工作程序。室内设计要介入整个建筑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阶段和验收阶,设计师要在了解空间设计概念以及建筑设计思想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细部分析、构造技术分析、效果模拟,同时,要与机电专业做好全方位的配合,提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顺应建筑使用要求和整体效果。比如在设计时,对于材料、设备选择进行协调处理,并对后期的结构施工、土建施工、给排水工程和电气、暖通工程进行综合分析。
  2、统筹安排。在设计中,需要对各种相关因素和影响做到统筹安排,室内设计的方案要贯穿于建筑设计全过程。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理解建筑师的整个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意图,进行室内设计,对现有的建筑本体内设计进行分析,提升建设空间设计质量,增强设计感染力,绝对不可以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分离开。
  八、结束语
  总而言之,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应该是有机统一的。在进行设计时,要合理的分配资源,尽可能的设计出低成本、高质量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使设计的发展与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表现出建筑、室内的独特性,是它们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芮潇,郭彬.浅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J].现代装饰(理论),2012,04:175+177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3]邢小刚张慧:《谈现代建筑空间与室内设计的美学融合》,《山西建筑》,2011年33期
  [4]王民成:《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山西建筑》,2009年26期
其他文献
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坐落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北隅,1946年12月至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开国元勋在此成功指挥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夏季、秋季、冬季
基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目的,运用浙江省1990—2009年数据,实证研究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
有这样一位女孩,生长在农村,自幼聪慧,擅长美术,天性活泼开朗,在正值十六岁花季的时候,本来对未来生活有着美丽的憧憬和向往,不料,一九八八年中考落榜。霎时间,她的心境一片黯然,几乎跌落到了冰点。  当时,对于农村女孩来说,这样的中考结局,让她清楚地知道未来的命运将是什么……她,郭荣梅,刚刚熟识人生就面临着抉择。  与其他女孩一样,人生的这个季节正是织梦的年华,然而,她的梦已经破碎,破碎得让她手足无措
期刊
液压系统的仿真,一直滞后于机械和电气系统.计算机和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模块化构建虚拟液压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用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软件,可以构建各液压元件的仿真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学生缺乏地理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根据初中地理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导入探究。  关键词:地理;有效导入;原则;方法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地理科学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国家必须重视,发展地理科学。由此可见,地理课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由于地理不属于中考科目,初中地理教育仍是被遗忘的角落。在社会、家长、学生乃至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把地理学科
阐述了炼油加工费这一成本指标和“炼油加工费分析表”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和作用;重点分析了影响炼油加工费可比性的因素;以对炼油加工费有用性和可比性分析为依据,提出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以其高利润、低风险和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备受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它已成为打造银行业务知名品牌的主要工具,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现阶段,随着外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句电影台词红遍了大江南北,一时堪称经典,因为它说出了人们的心声,点出了社会的需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千里马”仿佛雨后春笋般驰骋在祖国大地时,让伯乐们既有些受宠若惊,又显得难以驾驭。企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流失正在成为一种常态,愈加频繁。  随着企业人才的不断更替,“八零后”、“九零后”的不断涌入给企业发展带来新鲜血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