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与手段,讲解员作为文物内涵的解说者,是文物和参观者联系的重要纽带。这就给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保证讲解的准确性,还要根据文物特点,应用极具艺术性和创新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参观者兴趣,提升讲解效率。
关键词:文物讲解;艺术性;策略;博物馆工作
作为人类文明档案的收集场所,博物馆已经不再只是大众视线之外的特殊文化现象,而是渐渐成为大众了解文化、学习知识和拓宽视野的重要场所之一,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了解文物的相关特征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就成为人们参观博物馆的主要目的,这给文物讲解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讲解策略与艺术特征,以加深参观者的理解,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一、博物馆文物讲解的重要性
博物馆讲解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之下,通过对讲解词的选择、提炼,运用相应的讲解艺术、技能、情感实现沟通,以视觉和听觉相互结合的方式,向参观者传播有针对性的知识与信息,满足其娱乐和学习的需求[1]。从本质来看,这是实现博物馆传播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包含表演艺术、心理学以及语言艺术等多个方面。
(一)可以加深参观者的观赏体验
一般到博物馆参观的人对文化知识都有着极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所以良好的文物讲解可以进一步满足参观者的要求,给其展示更多有趣的内容,在提升参观者兴趣的同时促使其接收更多知识。还能在参观陈列展品时,使参观者通过主观观赏配合讲解员讲解,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可以提高参观者的文化素养
文物是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见证,对后世有极为重要的传承意义。文物讲解则是为了给参观者带来深刻详细的参观体验,促使其了解文物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历史背景,提升文化修养。文物讲解中涵盖多个方面的知识,例如文化意义、历史背景、考古价值等,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参观者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知识储备,同时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层次。
(三)可以促进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展示各种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再通过讲解员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深度挖掘,发挥文化教育和传播历史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文物讲解能够给参观者传递爱护文物的重要意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进而将更多历史知识传播到群众中去。
二、文物讲解策略
(一)根据群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讲解方案
參观者不同,使用的讲解方法和技巧也有差异,特别是在当前博物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更要关注人的成长。对此,实际讲解时,应先明确参观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以及职业信息等,以此合理组织语言,使讲解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2]。比如普通群众在博物馆中基本是以休闲为主,因此简单讲解,确保讲解词的精准性即可。如果是专家学者,他们往往都是有备而来,主要关注和自己研究对象相关的藏品,因此讲解员应以实际需求为准,进行针对性讲解。如果是领导参观,往往比较匆忙,留给讲解员的时间有限,因此需抓住文物的核心与重点,将其特征凸显出来。
(二)确保讲解词蕴含的文化特性
讲解词就是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和介绍讲解对象,在当前博物馆讲解工作中占有绝对地位,影响着参观者对文物的理解与认知。在实际讲解时,往往需要讲解员对讲解对象有一个深入的认知,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与信息,明确其在博物馆中的价值,实现对讲解对象的全方位分析。在组织讲解内容时,应保证内容精炼、短小、具体,确保所有参观者都能够听懂,同时还需运用恰当的词汇对其进行描述,以增强讲解的感染力,激发游客兴趣[3]。优质的讲解词往往还会联系陈列主题,使参观者及时发现同区文物的共性,或者将其中的文化特性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激发游览者对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三)完善突出状况的应对措施
在实际讲解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受到游客干扰导致讲解中断等。这时候讲解员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性,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态度恶劣的人员进行耐心劝导,避免给其他参观者带来困扰。另外,讲解员还可能会突然忘词,对此则需要更加冷静,适当重复上一句讲解词,从而恢复对讲解词的记忆,避免出现表达不清或者慌乱的情况。
(四)明确讲解方法,保证讲解质量
讲解时需要讲解员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类讲解技巧,使文物内涵能够被充分展现出来,并确保参观者可以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感受到文物的内涵。因此,讲解员要依照实际内容选择正确的讲解方法,对参观者进行合理引导,使其能够全面认知和理解文物内涵。在实际讲解时,依照参观者群体、所处环境以及具体文物,控制好语速和节奏,便于参观者理解和记忆。另外,在实际讲解时还应特别注意语气和态度,用柔和的声音进行引导,保证讲解内容的感染力,更好地吸引游客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保证讲解的质量与效果。
三、文物讲解的艺术性
艺术性通常是指讲解员依照博物馆中的陈列主题和展品特征,以自身的文化素养、业务知识、表达能力和形象气质等为基础,通过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解说,使参观者享受其中蕴含的艺术性,最后达到相应的美学高度[4]。这种艺术境界对于讲解员有许多特殊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不仅要用专业术语,还要展示出亲和力,使参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讲解员的专业素养。
(一)有声的语言艺术
博物馆中的各类文物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它们不能直接和参观者进行交流,这就需要讲解员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通过语言的魅力,打破呆板的展示台,活化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讲解员从这几点入手充分把握语言艺术。一是注重语音的标准性,汉语语音通常都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讲解员不仅要达到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还要注重正确性。在实际训练时可以重点针对其中的缺陷进行训练,提升唇舌发音的灵活程度,最终达到字正腔圆,展现出语言的魅力。二是注重语音的清晰度,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语言的清晰程度取决于音量的大小,所以不仅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还要确保音量的穿透力,使参观者能够得到良好的体验。三是注重修饰词的应用,例如“非常”“特别”等,以彰显文物本身的“构图美”和“造型精”等,使文物能够“活起来”。四是注重语言技巧的应用,应控制语调,在讲解到高潮的地方时应该表现得亢奋一点,通过声音力度突出重点,在讲解到深沉的地方时则需内敛。另外还应控制好讲解节奏,展现语言本身的韵律美。 (二)无声的态势艺术
除了有声艺术,讲解员的形体表达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无声态势是人的身体传递出来的情感,是辅助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包含站姿、服饰、表情、手势与目光等[5]。
1.站姿
讲解时应保持挺胸昂首,切忌驼背弯腰、前俯后仰、接电话以及与熟人打招呼等。讲解的时候需侧身面对参观者,以实现良好的交流,并顾及全部。
2.眼神
应和参观者之间进行眼神交流,目光要诚恳、热情、自信,以此营造出活泼轻松的氛围,使参观者能够始终跟随讲解员的节奏。
3.表情
口型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生硬和严肃,表情需保持自信、亲切,不能太过放松。
4.手势
可以适当和口头语音进行结合,注重手势的应用,但不能过多。在指向文物的时候,幅度不能过大,以确保参观者视线的畅通。
5.仪容仪表
应保持基本的整洁和端庄,举止从容、自然大方,能够依照讲解场合与背景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着装。化妆必须得体大方,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气质。
(三)全面的细节艺术
1.知识穿插
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各种知识,也是确保讲解精彩的关键。对此,讲解员应该将讲解对象的背景材料全部挖出来,将其中不为人知的内容穿插到讲解中,以此揭示其内涵与本质[6]。或者穿插生动的故事,展现出文物工艺的技术性。穿插的各项细节必须确保信息和数据的精准性,保证讲解的科学性,但不能穿插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2.注重“服务式”讲解
原先文物講解基本是讲解者的单方面说教,即将各种知识灌输给参观者,这不仅令他们难以接受,还会影响记忆和理解。从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来看,通过“服务式”讲解,能够将讲解员和参观者的距离拉近,进而在充分沟通的条件下了解参观者的基本需求,再根据其生活背景等对文物进行详细讲解。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参观者的兴趣,还能让其牢牢记住文物的文化意蕴及历史特征等信息,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
3.加强情感交流
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应该和参观者进行充分沟通和情感交流,积极听取参观者的意见和心声,以提升其参观的积极性。情感交流的途径比较多,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也可以直接通过讲解内容展现出来。比如在讲解词中加入一段生动的故事,增加趣味性,使内容更吸引人。
4.注重讲解顺序控制,优化讲解方法
当前博物馆中的文物都是依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讲解员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讲解。讲解员的文化素养和层次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可以根据自身对于文物的掌握程度和参观者的具体要求,对讲解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实现顺序和内容的充分结合,以此提升讲解效率。
四、结语
博物馆文物讲解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为使其和当前文化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博物馆还应注重服务理念的转变,加强各个细节的控制,促使讲解员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到讲解内容之中,最终使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增强博物馆的魅力。
李晓菲
1985年10月生,女,汉族,山西静乐人,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公众服务讲解及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惠嫦.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J].新丝路,2019(11):1.
[2]徐媛.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4):120-121.
[3]王慧娟.新形势下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7(05):124,126.
[4]梁晨晨.浅谈新时期博物馆的讲解工作[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7(05):235.
[5]张采苓.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研究[J].北方文学,2019(007):183.
[6]章玮.浅谈博物馆讲解艺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6):47-48.
关键词:文物讲解;艺术性;策略;博物馆工作
作为人类文明档案的收集场所,博物馆已经不再只是大众视线之外的特殊文化现象,而是渐渐成为大众了解文化、学习知识和拓宽视野的重要场所之一,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了解文物的相关特征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就成为人们参观博物馆的主要目的,这给文物讲解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讲解策略与艺术特征,以加深参观者的理解,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一、博物馆文物讲解的重要性
博物馆讲解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之下,通过对讲解词的选择、提炼,运用相应的讲解艺术、技能、情感实现沟通,以视觉和听觉相互结合的方式,向参观者传播有针对性的知识与信息,满足其娱乐和学习的需求[1]。从本质来看,这是实现博物馆传播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包含表演艺术、心理学以及语言艺术等多个方面。
(一)可以加深参观者的观赏体验
一般到博物馆参观的人对文化知识都有着极强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所以良好的文物讲解可以进一步满足参观者的要求,给其展示更多有趣的内容,在提升参观者兴趣的同时促使其接收更多知识。还能在参观陈列展品时,使参观者通过主观观赏配合讲解员讲解,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可以提高参观者的文化素养
文物是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见证,对后世有极为重要的传承意义。文物讲解则是为了给参观者带来深刻详细的参观体验,促使其了解文物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历史背景,提升文化修养。文物讲解中涵盖多个方面的知识,例如文化意义、历史背景、考古价值等,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参观者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知识储备,同时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层次。
(三)可以促进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展示各种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再通过讲解员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深度挖掘,发挥文化教育和传播历史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文物讲解能够给参观者传递爱护文物的重要意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进而将更多历史知识传播到群众中去。
二、文物讲解策略
(一)根据群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讲解方案
參观者不同,使用的讲解方法和技巧也有差异,特别是在当前博物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更要关注人的成长。对此,实际讲解时,应先明确参观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以及职业信息等,以此合理组织语言,使讲解词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2]。比如普通群众在博物馆中基本是以休闲为主,因此简单讲解,确保讲解词的精准性即可。如果是专家学者,他们往往都是有备而来,主要关注和自己研究对象相关的藏品,因此讲解员应以实际需求为准,进行针对性讲解。如果是领导参观,往往比较匆忙,留给讲解员的时间有限,因此需抓住文物的核心与重点,将其特征凸显出来。
(二)确保讲解词蕴含的文化特性
讲解词就是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和介绍讲解对象,在当前博物馆讲解工作中占有绝对地位,影响着参观者对文物的理解与认知。在实际讲解时,往往需要讲解员对讲解对象有一个深入的认知,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与信息,明确其在博物馆中的价值,实现对讲解对象的全方位分析。在组织讲解内容时,应保证内容精炼、短小、具体,确保所有参观者都能够听懂,同时还需运用恰当的词汇对其进行描述,以增强讲解的感染力,激发游客兴趣[3]。优质的讲解词往往还会联系陈列主题,使参观者及时发现同区文物的共性,或者将其中的文化特性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激发游览者对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三)完善突出状况的应对措施
在实际讲解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受到游客干扰导致讲解中断等。这时候讲解员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性,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对态度恶劣的人员进行耐心劝导,避免给其他参观者带来困扰。另外,讲解员还可能会突然忘词,对此则需要更加冷静,适当重复上一句讲解词,从而恢复对讲解词的记忆,避免出现表达不清或者慌乱的情况。
(四)明确讲解方法,保证讲解质量
讲解时需要讲解员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类讲解技巧,使文物内涵能够被充分展现出来,并确保参观者可以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感受到文物的内涵。因此,讲解员要依照实际内容选择正确的讲解方法,对参观者进行合理引导,使其能够全面认知和理解文物内涵。在实际讲解时,依照参观者群体、所处环境以及具体文物,控制好语速和节奏,便于参观者理解和记忆。另外,在实际讲解时还应特别注意语气和态度,用柔和的声音进行引导,保证讲解内容的感染力,更好地吸引游客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保证讲解的质量与效果。
三、文物讲解的艺术性
艺术性通常是指讲解员依照博物馆中的陈列主题和展品特征,以自身的文化素养、业务知识、表达能力和形象气质等为基础,通过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解说,使参观者享受其中蕴含的艺术性,最后达到相应的美学高度[4]。这种艺术境界对于讲解员有许多特殊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不仅要用专业术语,还要展示出亲和力,使参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讲解员的专业素养。
(一)有声的语言艺术
博物馆中的各类文物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它们不能直接和参观者进行交流,这就需要讲解员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通过语言的魅力,打破呆板的展示台,活化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讲解员从这几点入手充分把握语言艺术。一是注重语音的标准性,汉语语音通常都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讲解员不仅要达到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还要注重正确性。在实际训练时可以重点针对其中的缺陷进行训练,提升唇舌发音的灵活程度,最终达到字正腔圆,展现出语言的魅力。二是注重语音的清晰度,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语言的清晰程度取决于音量的大小,所以不仅要注重语音的准确性,还要确保音量的穿透力,使参观者能够得到良好的体验。三是注重修饰词的应用,例如“非常”“特别”等,以彰显文物本身的“构图美”和“造型精”等,使文物能够“活起来”。四是注重语言技巧的应用,应控制语调,在讲解到高潮的地方时应该表现得亢奋一点,通过声音力度突出重点,在讲解到深沉的地方时则需内敛。另外还应控制好讲解节奏,展现语言本身的韵律美。 (二)无声的态势艺术
除了有声艺术,讲解员的形体表达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无声态势是人的身体传递出来的情感,是辅助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包含站姿、服饰、表情、手势与目光等[5]。
1.站姿
讲解时应保持挺胸昂首,切忌驼背弯腰、前俯后仰、接电话以及与熟人打招呼等。讲解的时候需侧身面对参观者,以实现良好的交流,并顾及全部。
2.眼神
应和参观者之间进行眼神交流,目光要诚恳、热情、自信,以此营造出活泼轻松的氛围,使参观者能够始终跟随讲解员的节奏。
3.表情
口型不能过大,也不能过于生硬和严肃,表情需保持自信、亲切,不能太过放松。
4.手势
可以适当和口头语音进行结合,注重手势的应用,但不能过多。在指向文物的时候,幅度不能过大,以确保参观者视线的畅通。
5.仪容仪表
应保持基本的整洁和端庄,举止从容、自然大方,能够依照讲解场合与背景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着装。化妆必须得体大方,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气质。
(三)全面的细节艺术
1.知识穿插
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各种知识,也是确保讲解精彩的关键。对此,讲解员应该将讲解对象的背景材料全部挖出来,将其中不为人知的内容穿插到讲解中,以此揭示其内涵与本质[6]。或者穿插生动的故事,展现出文物工艺的技术性。穿插的各项细节必须确保信息和数据的精准性,保证讲解的科学性,但不能穿插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2.注重“服务式”讲解
原先文物講解基本是讲解者的单方面说教,即将各种知识灌输给参观者,这不仅令他们难以接受,还会影响记忆和理解。从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来看,通过“服务式”讲解,能够将讲解员和参观者的距离拉近,进而在充分沟通的条件下了解参观者的基本需求,再根据其生活背景等对文物进行详细讲解。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参观者的兴趣,还能让其牢牢记住文物的文化意蕴及历史特征等信息,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
3.加强情感交流
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应该和参观者进行充分沟通和情感交流,积极听取参观者的意见和心声,以提升其参观的积极性。情感交流的途径比较多,可以通过语言交流,也可以直接通过讲解内容展现出来。比如在讲解词中加入一段生动的故事,增加趣味性,使内容更吸引人。
4.注重讲解顺序控制,优化讲解方法
当前博物馆中的文物都是依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讲解员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讲解。讲解员的文化素养和层次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可以根据自身对于文物的掌握程度和参观者的具体要求,对讲解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实现顺序和内容的充分结合,以此提升讲解效率。
四、结语
博物馆文物讲解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为使其和当前文化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博物馆还应注重服务理念的转变,加强各个细节的控制,促使讲解员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到讲解内容之中,最终使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增强博物馆的魅力。
李晓菲
1985年10月生,女,汉族,山西静乐人,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公众服务讲解及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惠嫦.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J].新丝路,2019(11):1.
[2]徐媛.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4):120-121.
[3]王慧娟.新形势下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7(05):124,126.
[4]梁晨晨.浅谈新时期博物馆的讲解工作[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7(05):235.
[5]张采苓.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研究[J].北方文学,2019(007):183.
[6]章玮.浅谈博物馆讲解艺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