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那些让大家不时回看的黑白片,并不仅仅是记忆或过去明星与岁月的流痕,里面还藏着今人创造成功作品的秘技——细节、朴实与真实感
双休日,笔者一边关注奥运会金牌战况,一边拿着网络电视遥控器在各频道间搜来搜去,看到合适的节目就回放一会儿。时不时地,笔者就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电影名字——张勇手主演的《奇袭》、张良主演的《董存瑞》……
确实该叫它们老电影了。一来,它们还都是黑白片时代的作品;二来,我当年看它们的时候还在读初中、小学,可即便那时候也已经普及彩色电影了。
张勇手最知名的电影就是担任第一主演的《奇袭》,其次便是担任男二号少剑波的《林海雪原》,这两个戏后来分别改编成了彩色京剧电影——《奇袭白虎团》和《智取威虎山》。
按照今天的说法,张勇手当年算得上八一厂在20世纪60年代为影坛贡献的第一“流量帅哥”。出演过《东进序曲》《夺印》,同为大明星的李炎,当时名气还要排在他的后面。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演过的那些代表作,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合格的、规范的电影。
包括张良的《董存瑞》,我曾经在文章里提到过——今天拍的战争,跟小孩儿玩打仗似的轻松,哪里还听得到一句《董存瑞》里区小队长王平说的“这么残酷的战斗,不能让民兵打,得我们正规部队上”(大意如此,其实区小队也只是地方部队,但剧中人这么自我定位,突出了人物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战争是残酷和艰苦的”,这样的信息,对于年轻观众,尤其是小观众,是非常具有震撼性和教育意义的。《董存瑞》差不多是我小时候看到的反映战争岁月的电影里,内容最艰苦的一部,战斗残酷、部队缺少弹药,这些不是用台词说说,而是用影像化、日常化来表现,这样的背景交待,也很好地衬托出了一个英雄的成长,再现了诞生英雄的特殊岁月。
彩色电影、3D电影时代,也诞生了一些优秀的战争片。可惜,国产片并不多。影视固然是花钱的艺术,是明星与技术支撑的艺术,但导向、趣味、格调及浸透在剧情中的对真情实感的呈现,才是最终决定一部作品口碑,乃至是否能常驻观众记忆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角度上说,在今天这个彩色、立体的观影时代,那些还能让大家不时回看的黑白片,并不仅仅是记忆或过去明星与岁月的流痕,里面还藏着今人创造成功作品的秘技——细节、朴实与真实感。
不只国产电影,国外的当代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上述情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被国际影坛视为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接班人。但诺兰近期的几部大制作作品——《信條》《敦刻尔克》《星际穿越》,都谈不上是耐人回味的作品。这几部影片不但比不了他之前的《盗梦空间》和三部“蝙蝠侠”影片,更比不了他更早的《失眠》《失忆》《追随》。
即便是如笔者这样的资深诺兰影迷,也不得不承认,诺兰的电影,投资和场面是越来越大,重看率却大大降低,现已日益混同于那些一次性观赏的“大片”,完全比不了当年希区柯克电影那种“收割完票房、收割口碑,收割完口碑、再收割影迷重看”的品质。
诺兰驰骋影坛三十多年,是当今英语影坛的当红大导演之一。他的影片尚且如此,其他导演拍出的作品,水平也就可以想见了。一个时代,当巨大的资本押宝似的疯狂投入让艺术家变得不堪重负,产品中所蕴含的人味儿、对人性关注的深度,肯定会被极大地压缩,甚至消退殆尽。小制作优于大制作的例子更是随处可见。比如同为侦探片,更忠实原著的罗温·艾特金森主演的梅格雷探案系列电视电影,显然比盖·里奇的两部《大侦探福尔摩斯》和热播剧集《神探夏洛克》更具耐看度。装修豪华的数码影厅里,人们看了太多“一风吹”式的票房电影,老电影里那股子深深的勾人回味的味道,却渐行渐远了。
电影如此,电视剧集又何尝不是。即便是一些重量级的战争剧,经不住“军史迷”“细节控”推敲的地方也一再出现。如,某剧中,卫立煌被蒋介石派专机送往北平,携家眷辗转沪、穗,却又被特务押回南京,在剧中被“简化”成了卫立煌坐上自己预先准备的飞机逃走……此类低水平的处理,一方面说明今天影视制作陷入了“急就章”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制作者对“历史顾问”“文学顾问”这些制作岗位重要性的忽视。一句话,内功练得太少了。而这,才是大制作时代,观众怀念那些“黑白片”的根本原因。
那些让大家不时回看的黑白片,并不仅仅是记忆或过去明星与岁月的流痕,里面还藏着今人创造成功作品的秘技——细节、朴实与真实感
双休日,笔者一边关注奥运会金牌战况,一边拿着网络电视遥控器在各频道间搜来搜去,看到合适的节目就回放一会儿。时不时地,笔者就能看到一些熟悉的电影名字——张勇手主演的《奇袭》、张良主演的《董存瑞》……
确实该叫它们老电影了。一来,它们还都是黑白片时代的作品;二来,我当年看它们的时候还在读初中、小学,可即便那时候也已经普及彩色电影了。
张勇手最知名的电影就是担任第一主演的《奇袭》,其次便是担任男二号少剑波的《林海雪原》,这两个戏后来分别改编成了彩色京剧电影——《奇袭白虎团》和《智取威虎山》。
按照今天的说法,张勇手当年算得上八一厂在20世纪60年代为影坛贡献的第一“流量帅哥”。出演过《东进序曲》《夺印》,同为大明星的李炎,当时名气还要排在他的后面。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演过的那些代表作,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合格的、规范的电影。
包括张良的《董存瑞》,我曾经在文章里提到过——今天拍的战争,跟小孩儿玩打仗似的轻松,哪里还听得到一句《董存瑞》里区小队长王平说的“这么残酷的战斗,不能让民兵打,得我们正规部队上”(大意如此,其实区小队也只是地方部队,但剧中人这么自我定位,突出了人物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战争是残酷和艰苦的”,这样的信息,对于年轻观众,尤其是小观众,是非常具有震撼性和教育意义的。《董存瑞》差不多是我小时候看到的反映战争岁月的电影里,内容最艰苦的一部,战斗残酷、部队缺少弹药,这些不是用台词说说,而是用影像化、日常化来表现,这样的背景交待,也很好地衬托出了一个英雄的成长,再现了诞生英雄的特殊岁月。
彩色电影、3D电影时代,也诞生了一些优秀的战争片。可惜,国产片并不多。影视固然是花钱的艺术,是明星与技术支撑的艺术,但导向、趣味、格调及浸透在剧情中的对真情实感的呈现,才是最终决定一部作品口碑,乃至是否能常驻观众记忆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角度上说,在今天这个彩色、立体的观影时代,那些还能让大家不时回看的黑白片,并不仅仅是记忆或过去明星与岁月的流痕,里面还藏着今人创造成功作品的秘技——细节、朴实与真实感。
不只国产电影,国外的当代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上述情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被国际影坛视为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接班人。但诺兰近期的几部大制作作品——《信條》《敦刻尔克》《星际穿越》,都谈不上是耐人回味的作品。这几部影片不但比不了他之前的《盗梦空间》和三部“蝙蝠侠”影片,更比不了他更早的《失眠》《失忆》《追随》。
即便是如笔者这样的资深诺兰影迷,也不得不承认,诺兰的电影,投资和场面是越来越大,重看率却大大降低,现已日益混同于那些一次性观赏的“大片”,完全比不了当年希区柯克电影那种“收割完票房、收割口碑,收割完口碑、再收割影迷重看”的品质。
诺兰驰骋影坛三十多年,是当今英语影坛的当红大导演之一。他的影片尚且如此,其他导演拍出的作品,水平也就可以想见了。一个时代,当巨大的资本押宝似的疯狂投入让艺术家变得不堪重负,产品中所蕴含的人味儿、对人性关注的深度,肯定会被极大地压缩,甚至消退殆尽。小制作优于大制作的例子更是随处可见。比如同为侦探片,更忠实原著的罗温·艾特金森主演的梅格雷探案系列电视电影,显然比盖·里奇的两部《大侦探福尔摩斯》和热播剧集《神探夏洛克》更具耐看度。装修豪华的数码影厅里,人们看了太多“一风吹”式的票房电影,老电影里那股子深深的勾人回味的味道,却渐行渐远了。
电影如此,电视剧集又何尝不是。即便是一些重量级的战争剧,经不住“军史迷”“细节控”推敲的地方也一再出现。如,某剧中,卫立煌被蒋介石派专机送往北平,携家眷辗转沪、穗,却又被特务押回南京,在剧中被“简化”成了卫立煌坐上自己预先准备的飞机逃走……此类低水平的处理,一方面说明今天影视制作陷入了“急就章”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制作者对“历史顾问”“文学顾问”这些制作岗位重要性的忽视。一句话,内功练得太少了。而这,才是大制作时代,观众怀念那些“黑白片”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