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在纸媒影响力式微的背景下,党报如何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调整办报思路、彰显竞争优势、壮大主流舆论,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作为一张拥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红色基因”的党报,新华日报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思想立报、精品立报”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内容建设这个根本,不断提高内容质量、优化版面格局,加快从传统主流媒体向全媒体语境下的精品党报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近年来,新华日报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宣部和省领导充分肯定;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连续两年在省级党报集团中名列前茅;报纸发行量稳中有升,2020年达47万份。聚焦重大主题,彰显“重深新活”特色
在近年来的媒体融合中,有学者提出“反向融合”概念。所谓“反向融合”,即商业化媒体主动向主流媒体靠拢,利用主流媒体的党政信息资源提升品牌、扩大影响。这种现象值得重视。党报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新闻报道,从政治上讲是履行应尽职责,从媒体竞争角度看则是对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
当前媒体泛化、注意力分化的传播格局中,主旋律很容易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中心工作宣传需下更大功夫。对党和政府的各种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头部署,新华日报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坚持“每逢重大主题必创新”,形成了“重、深、新、活”的鲜明特色。
总体分量求“重”。将重大主题之“重”体现为新闻报道之“重”,前提是“审题”要准,准确把握各类主题报道的重要思想内涵、重点报道要求,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滑边跑题。在此基础上,报道力度要大。在复杂舆论生态下,只有强化议程设置、适当放大“音量”,才能让党和政府的重要部署、重大决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新华日报对每一个重大主题都投入精兵强将和大量版面进行报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推出5大类20个系列和专栏;抗击新冠疫情,投入人力之多前所未有,报道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决胜全面小康,集团在“规定动作”之外策划了10多个方面的“自选动作”。这些全媒体报道,很大部分都在新华日报上呈现,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形成了宣传声势、舆论强势。
主题开掘求“深”。对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纵深开掘、系统梳理,既是正面宣传体现“总体真实”的要求,也是党报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需要。围绕决胜全面小康,新华日报在全国两会前夕推出“向两会报告·决胜全面小康新答卷”系列,从“六个高质量发展”和防疫发展“两手抓”等七个方面,生动展现一年多来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同时推出“市委书记纵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系列,充分反映各地小康建设的思路、举措、成就和特色。两个系列,从“条”和“块”两个维度,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态势、进展成效,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新闻内容求“新”。部分重大主题特别是涉及成就宣传的主题,易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强调内容新,既要强化新闻时效、拓展报道领域,也要以增强“四力”为基础、以创意策划为关键,通过新视角、新素材、新思考让老题材展现新面貌。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新华日报策划实施“虎踞龙盘今胜昔”——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行动,6个采访组总行程达4000公里;推出“我们的五星红旗”大型全媒体行动,16路记者奔行5万多公里,足迹遍及祖国版图的东南西北。利用扎实采访获得的大量鲜活素材,生动讲述人物故事,充分反映沧桑巨变,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报道形式求“活”。全媒体语境下,新媒体是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段的主角,但纸媒绝不能因此而成为“旁观者”。新华日报在报道方式、版面呈现上追求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日报策划邀请10家省级党报,分别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脱贫攻坚、贯彻新发展理念等重要议题进行联动报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新华日报在10月1日和2日连续推出精心设计的跨版,图文并茂地反映中央和省里的重要活动和国庆大典,庄重大气,喜庆热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少读者将这两天的新华日报作为纪念品予以珍藏。
堅持思想立报,理论舆论同向发力
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竞争,作为党在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党报应发挥自身优势,以观点和思想的力量强化舆论引导、彰显社会影响。这既是履行党报使命的要求,也是优化媒体定位的选择。新华日报强调“思想立报、观点兴媒”,坚持理论和舆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努力实现从新闻纸向观点纸、思想纸的转变。
完善党报评论言论体系。新华日报目前初步构建起形式多样、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全媒体评论言论体系。反映在报纸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社论和“辛仲平”署名评论。“辛仲平”属大型政论文章,2019年10月1日推出的第一篇《今看东方盛世还》,兼具恢宏气势和思辨色彩,回眸奋进70年的辉煌成就和发展路径,融汇江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挚感情和卓越贡献,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二是根据省委重要精神推出“苏言”言论,观点鲜明,要言不繁,为读者提供观察江苏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三是本报评论员文章及系列评论。配合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新华日报每年刊发10余组系列评论。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推出的“九个有没有”系列评论,直面党员干部的各种思想作风问题,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获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四是常年坚持推出“新华时论”“江东时评”“漫说快评”等专栏评论。“新华时论”创办13年来一共获得10次中国新闻奖,“漫说快评”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五是创新评论工作机制。发挥评论理论部女评论员观察敏锐细腻的优势,2019年3月成立了“姿正腔媛”工作室,并为其量身定做了多个特色专栏。 打造理论宣传重要阵地。新华日报2017年推出的《思想周刊》是“思想立报”的重要体现。三年来,《思想周刊》品牌效应逐渐彰显,多次受到中宣部表扬,并作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入选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成就展。《思想周刊》特色栏目多,去年以来先后开设了“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学习《纲要》进行时”“走近长江学者”等多个特色专栏;重大策划多,围绕学习贯彻新思想和一系列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每年推出十几个整版、跨版策划;名家大家多,汇聚了韩庆祥、颜晓峰、顾保国、李捷、齐卫平等一批知名专家。
把握智库化媒体转型方向。新华日报将媒体智库化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于2018年成立了新华传媒智库。智库成果不定期在新华日报刊发。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正式推出《智库周刊》。《智库周刊》致力于搭建课题研究、专家交流、资源共享、成果发布的合作平台,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新华日报内参》积极当好省委的“眼睛”,充分发挥党报的参谋智囊作用。到目前为止提交的60多期内参,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49次,对全省许多重要工作起到了及时预警、纠偏、引领作用。
拓展报道深度,做大做强优质内容
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下,新媒体上大量的感性、快捷、碎片化的信息有其市场需求,纸媒理性、深刻、综合性的内容更是不可或缺。“后真相时代”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党报完全可以通过拓展报道深度、提升内容品质,满足主流读者“深阅读”“慢阅读”的现实需求,以优质品牌扩大传播影响。
聚焦聚力深度报道。新华日报持续加强深度报道,不断调整和优化深度报道类专栏,打造了《新华观察》《新华调查》《还原真相》等重点品牌栏目,每年刊发稿件300多篇。这些栏目在定位上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开掘,今年以来如《后疫情时代,消费会怎样释放?》《引导预期,稳定猪市“蓄水池”》《破解建管矛盾,让老旧小区“青春”常在》等一批报道,受到读者普遍欢迎。从2019年开始,报社每年举行一次深度报道竞赛,并开展研讨,促进记者队伍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帮助年轻记者编辑尽快成长。与此同时,高度重视解读性报道,每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重大政策,都通过深入采访,推出权威解读,帮助干部群众深入理解、正确把握。
精心构建周刊方阵。从2017年开始,新华日报在办好新闻版的同时,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各类周刊,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周刊方阵。除了前文提及的思想、智库周刊,还先后创办了经济、科技、人文和文艺周刊,从周一到周五轮流推出,每个周刊4个版。《经济周刊》把握经济大局,着眼经济大事,注重深度解读,突出财经特色;《科技周刊》围绕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江苏科技创新和日常科技生活;《文艺周刊》深度关注文艺精品创作和艺术生产,采访名人大家,推出高质量的艺术评论;《人文周刊》坚持历史底蕴、时代印记,人文特色、江苏元素,新闻手法、多样呈现。周刊方阵增加了党报的深度与厚度,为各类读者提供了分众化、特色化的“精神大餐”。六大周刊在版面设计上增强辨识度,选取不同的主色调,被读者亲切地称为“经济橙”“思想红”“文艺紫”“科技蓝”“人文青”“智库绿”六张闪亮名片。
更加贴近生活,鲜明体现为民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报新闻报道要坚定人民立场、体现为民情怀。从媒体竞争的角度看,互联网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激活个体价值,以微观视角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新媒体的强项。党报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显政报道强化权威性,以改进作风增强贴近性,以优质内容提升专业性,着力在全媒体语境下凸显自身特色、形成比较优势。
持续强化民生报道。新华日报长期开设“民生版”,集中刊发各类民生新闻,彰显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今年以来,与新媒体联动推出“政风热线”,恢复停办数年的“读者热线”,及时反应群众呼声,促进解决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加大民生报道力度,开设“聚焦六稳 聚力六保”等专栏,推出一批重点民生新闻;推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系列,密切关注重点人群、困难群体、薄弱行业、新兴领域的就业和民生突出问题;策划推出“就业季里奋起追梦”系列,反映大学生面对就业困难如何发挥能动性,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充分反映群众生活。把镜头和笔端更多对准基层,注重反映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创新创造,是新华日报的好传统,2007年建立并实施的“记者基层联系点”制度坚持长达十年之久,具体做法虽不断调整,但“三贴近”的精神已深深溶入新华报人的血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中,记者积极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基层干部群众的奋斗实践在版面上得到充分呈现。决胜全面小康宣传中,相继推出“百村调研行”“扶贫点上看变化”“我家的脱贫故事”“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多个专栏和系列,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反映人民群众小康路上的创造和喜悦,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2019年起举行“走基层、强四力——现场新闻竞赛”,进一步强化了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工作导向。
生动讲述人的故事。个体的生存状态、生活际遇折射大时代的变迁,闪现微光的凡人善举能给社会传递强大的正能量。新华日报除了做好重大典型宣传,还长年开设《新华人物》《百姓故事》等人物专栏,以平视的态度、朴实的语言生动讲述各类人物故事,潜移默化地传递主流价值观。其中,《百姓故事》专注反映非同寻常的凡人善举,彰显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受到读者赞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华日报聚焦人物报道的数量与频度远超以往,一篇篇闪耀着大爱情怀、人性光辉的战“疫”人物报道,聚焦一个个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讲述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复工复产主战场上一个个真切感人的故事,激发出迎难而上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推进深度融合,力争实现“此长彼长”
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打响了“攻坚战”。作为主流媒体机构,党报要全力推动和参与深度融合,让主力军进入主阵地,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強劲的内容生产力、舆论引导力。作为传播载体,党报要顺势而为,借媒体融合之力提升办报质量,努力实现与新媒体此长彼长、协同发展。
建立健全深度融合机制。近两年,新华报业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要求,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技术支撑上,在原有中央信息厨房基础上,投资近1亿元打造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于2019年1月投入使用。组织架构上,组建了报社党委领导下的“1+9”内容生产架构体系,新华日报各个采访部门变身全媒体采访部,同时为新华日报和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提供内容,并打造各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号。采编流程上,新华日报、交汇点客户端、中江网及相关微媒体实行“四端融合、一体运作”,以全媒体指挥中心为依托,建立了全新的“策采编发馈”融合运行机制。在考核制度上,制定并不断完善全媒体考评方案,调动了全媒体采访部门向新媒体供稿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内容生产活力。
借融合之力提升党报质量。如何在深度融合中提升党报质量和影响力?一是改进党报话语方式。我们强调,记者为新媒体供稿、参与新媒体运作,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切实增强用户意识,在新闻题材、报道视角、语言表达、呈现方式等方面,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满足新媒体用户需求。话语方式的改变,对党报的新闻报道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一鱼多吃”的情况下,党报版面上增加了许多内容新、切口小、表达活的好稿。二是借用新媒体的创意策划。在集团重大主题全媒体策划中,有不少报道由新媒体编辑部牵头策划和实施,党报再以文图方式呈现。如由“交汇点新闻”策划的“听见小康”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音频在新媒体发布,文图在新华日报刊发。三是党报和新媒体实现双向引流。在新华日报配发二维码推介一些重点新媒体报道的同时,党报许多聚焦重大主题的深度报道,也同时在客户端发布部分内容并链接到新华日报电子版,扩大了党报在新媒体用户群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作为一张拥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红色基因”的党报,新华日报近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思想立报、精品立报”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内容建设这个根本,不断提高内容质量、优化版面格局,加快从传统主流媒体向全媒体语境下的精品党报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近年来,新华日报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宣部和省领导充分肯定;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连续两年在省级党报集团中名列前茅;报纸发行量稳中有升,2020年达47万份。聚焦重大主题,彰显“重深新活”特色
在近年来的媒体融合中,有学者提出“反向融合”概念。所谓“反向融合”,即商业化媒体主动向主流媒体靠拢,利用主流媒体的党政信息资源提升品牌、扩大影响。这种现象值得重视。党报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新闻报道,从政治上讲是履行应尽职责,从媒体竞争角度看则是对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
当前媒体泛化、注意力分化的传播格局中,主旋律很容易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中心工作宣传需下更大功夫。对党和政府的各种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头部署,新华日报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坚持“每逢重大主题必创新”,形成了“重、深、新、活”的鲜明特色。
总体分量求“重”。将重大主题之“重”体现为新闻报道之“重”,前提是“审题”要准,准确把握各类主题报道的重要思想内涵、重点报道要求,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滑边跑题。在此基础上,报道力度要大。在复杂舆论生态下,只有强化议程设置、适当放大“音量”,才能让党和政府的重要部署、重大决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此,新华日报对每一个重大主题都投入精兵强将和大量版面进行报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推出5大类20个系列和专栏;抗击新冠疫情,投入人力之多前所未有,报道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决胜全面小康,集团在“规定动作”之外策划了10多个方面的“自选动作”。这些全媒体报道,很大部分都在新华日报上呈现,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形成了宣传声势、舆论强势。
主题开掘求“深”。对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纵深开掘、系统梳理,既是正面宣传体现“总体真实”的要求,也是党报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需要。围绕决胜全面小康,新华日报在全国两会前夕推出“向两会报告·决胜全面小康新答卷”系列,从“六个高质量发展”和防疫发展“两手抓”等七个方面,生动展现一年多来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同时推出“市委书记纵论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系列,充分反映各地小康建设的思路、举措、成就和特色。两个系列,从“条”和“块”两个维度,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态势、进展成效,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新闻内容求“新”。部分重大主题特别是涉及成就宣传的主题,易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强调内容新,既要强化新闻时效、拓展报道领域,也要以增强“四力”为基础、以创意策划为关键,通过新视角、新素材、新思考让老题材展现新面貌。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新华日报策划实施“虎踞龙盘今胜昔”——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重走渡江路大型全媒体行动,6个采访组总行程达4000公里;推出“我们的五星红旗”大型全媒体行动,16路记者奔行5万多公里,足迹遍及祖国版图的东南西北。利用扎实采访获得的大量鲜活素材,生动讲述人物故事,充分反映沧桑巨变,在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报道形式求“活”。全媒体语境下,新媒体是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段的主角,但纸媒绝不能因此而成为“旁观者”。新华日报在报道方式、版面呈现上追求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日报策划邀请10家省级党报,分别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脱贫攻坚、贯彻新发展理念等重要议题进行联动报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新华日报在10月1日和2日连续推出精心设计的跨版,图文并茂地反映中央和省里的重要活动和国庆大典,庄重大气,喜庆热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少读者将这两天的新华日报作为纪念品予以珍藏。
堅持思想立报,理论舆论同向发力
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竞争,作为党在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阵地,党报应发挥自身优势,以观点和思想的力量强化舆论引导、彰显社会影响。这既是履行党报使命的要求,也是优化媒体定位的选择。新华日报强调“思想立报、观点兴媒”,坚持理论和舆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努力实现从新闻纸向观点纸、思想纸的转变。
完善党报评论言论体系。新华日报目前初步构建起形式多样、层次清晰、功能完备的全媒体评论言论体系。反映在报纸上,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社论和“辛仲平”署名评论。“辛仲平”属大型政论文章,2019年10月1日推出的第一篇《今看东方盛世还》,兼具恢宏气势和思辨色彩,回眸奋进70年的辉煌成就和发展路径,融汇江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挚感情和卓越贡献,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二是根据省委重要精神推出“苏言”言论,观点鲜明,要言不繁,为读者提供观察江苏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三是本报评论员文章及系列评论。配合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新华日报每年刊发10余组系列评论。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推出的“九个有没有”系列评论,直面党员干部的各种思想作风问题,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获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四是常年坚持推出“新华时论”“江东时评”“漫说快评”等专栏评论。“新华时论”创办13年来一共获得10次中国新闻奖,“漫说快评”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五是创新评论工作机制。发挥评论理论部女评论员观察敏锐细腻的优势,2019年3月成立了“姿正腔媛”工作室,并为其量身定做了多个特色专栏。 打造理论宣传重要阵地。新华日报2017年推出的《思想周刊》是“思想立报”的重要体现。三年来,《思想周刊》品牌效应逐渐彰显,多次受到中宣部表扬,并作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入选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成就展。《思想周刊》特色栏目多,去年以来先后开设了“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学习《纲要》进行时”“走近长江学者”等多个特色专栏;重大策划多,围绕学习贯彻新思想和一系列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每年推出十几个整版、跨版策划;名家大家多,汇聚了韩庆祥、颜晓峰、顾保国、李捷、齐卫平等一批知名专家。
把握智库化媒体转型方向。新华日报将媒体智库化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于2018年成立了新华传媒智库。智库成果不定期在新华日报刊发。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正式推出《智库周刊》。《智库周刊》致力于搭建课题研究、专家交流、资源共享、成果发布的合作平台,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新华日报内参》积极当好省委的“眼睛”,充分发挥党报的参谋智囊作用。到目前为止提交的60多期内参,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49次,对全省许多重要工作起到了及时预警、纠偏、引领作用。
拓展报道深度,做大做强优质内容
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下,新媒体上大量的感性、快捷、碎片化的信息有其市场需求,纸媒理性、深刻、综合性的内容更是不可或缺。“后真相时代”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党报完全可以通过拓展报道深度、提升内容品质,满足主流读者“深阅读”“慢阅读”的现实需求,以优质品牌扩大传播影响。
聚焦聚力深度报道。新华日报持续加强深度报道,不断调整和优化深度报道类专栏,打造了《新华观察》《新华调查》《还原真相》等重点品牌栏目,每年刊发稿件300多篇。这些栏目在定位上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开掘,今年以来如《后疫情时代,消费会怎样释放?》《引导预期,稳定猪市“蓄水池”》《破解建管矛盾,让老旧小区“青春”常在》等一批报道,受到读者普遍欢迎。从2019年开始,报社每年举行一次深度报道竞赛,并开展研讨,促进记者队伍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帮助年轻记者编辑尽快成长。与此同时,高度重视解读性报道,每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重大政策,都通过深入采访,推出权威解读,帮助干部群众深入理解、正确把握。
精心构建周刊方阵。从2017年开始,新华日报在办好新闻版的同时,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各类周刊,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周刊方阵。除了前文提及的思想、智库周刊,还先后创办了经济、科技、人文和文艺周刊,从周一到周五轮流推出,每个周刊4个版。《经济周刊》把握经济大局,着眼经济大事,注重深度解读,突出财经特色;《科技周刊》围绕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江苏科技创新和日常科技生活;《文艺周刊》深度关注文艺精品创作和艺术生产,采访名人大家,推出高质量的艺术评论;《人文周刊》坚持历史底蕴、时代印记,人文特色、江苏元素,新闻手法、多样呈现。周刊方阵增加了党报的深度与厚度,为各类读者提供了分众化、特色化的“精神大餐”。六大周刊在版面设计上增强辨识度,选取不同的主色调,被读者亲切地称为“经济橙”“思想红”“文艺紫”“科技蓝”“人文青”“智库绿”六张闪亮名片。
更加贴近生活,鲜明体现为民情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报新闻报道要坚定人民立场、体现为民情怀。从媒体竞争的角度看,互联网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激活个体价值,以微观视角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新媒体的强项。党报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显政报道强化权威性,以改进作风增强贴近性,以优质内容提升专业性,着力在全媒体语境下凸显自身特色、形成比较优势。
持续强化民生报道。新华日报长期开设“民生版”,集中刊发各类民生新闻,彰显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今年以来,与新媒体联动推出“政风热线”,恢复停办数年的“读者热线”,及时反应群众呼声,促进解决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加大民生报道力度,开设“聚焦六稳 聚力六保”等专栏,推出一批重点民生新闻;推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系列,密切关注重点人群、困难群体、薄弱行业、新兴领域的就业和民生突出问题;策划推出“就业季里奋起追梦”系列,反映大学生面对就业困难如何发挥能动性,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充分反映群众生活。把镜头和笔端更多对准基层,注重反映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创新创造,是新华日报的好传统,2007年建立并实施的“记者基层联系点”制度坚持长达十年之久,具体做法虽不断调整,但“三贴近”的精神已深深溶入新华报人的血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中,记者积极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基层干部群众的奋斗实践在版面上得到充分呈现。决胜全面小康宣传中,相继推出“百村调研行”“扶贫点上看变化”“我家的脱贫故事”“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多个专栏和系列,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反映人民群众小康路上的创造和喜悦,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2019年起举行“走基层、强四力——现场新闻竞赛”,进一步强化了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的工作导向。
生动讲述人的故事。个体的生存状态、生活际遇折射大时代的变迁,闪现微光的凡人善举能给社会传递强大的正能量。新华日报除了做好重大典型宣传,还长年开设《新华人物》《百姓故事》等人物专栏,以平视的态度、朴实的语言生动讲述各类人物故事,潜移默化地传递主流价值观。其中,《百姓故事》专注反映非同寻常的凡人善举,彰显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受到读者赞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新华日报聚焦人物报道的数量与频度远超以往,一篇篇闪耀着大爱情怀、人性光辉的战“疫”人物报道,聚焦一个个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讲述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复工复产主战场上一个个真切感人的故事,激发出迎难而上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推进深度融合,力争实现“此长彼长”
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打响了“攻坚战”。作为主流媒体机构,党报要全力推动和参与深度融合,让主力军进入主阵地,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強劲的内容生产力、舆论引导力。作为传播载体,党报要顺势而为,借媒体融合之力提升办报质量,努力实现与新媒体此长彼长、协同发展。
建立健全深度融合机制。近两年,新华报业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要求,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技术支撑上,在原有中央信息厨房基础上,投资近1亿元打造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集团全媒体指挥中心,于2019年1月投入使用。组织架构上,组建了报社党委领导下的“1+9”内容生产架构体系,新华日报各个采访部门变身全媒体采访部,同时为新华日报和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提供内容,并打造各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号。采编流程上,新华日报、交汇点客户端、中江网及相关微媒体实行“四端融合、一体运作”,以全媒体指挥中心为依托,建立了全新的“策采编发馈”融合运行机制。在考核制度上,制定并不断完善全媒体考评方案,调动了全媒体采访部门向新媒体供稿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内容生产活力。
借融合之力提升党报质量。如何在深度融合中提升党报质量和影响力?一是改进党报话语方式。我们强调,记者为新媒体供稿、参与新媒体运作,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切实增强用户意识,在新闻题材、报道视角、语言表达、呈现方式等方面,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满足新媒体用户需求。话语方式的改变,对党报的新闻报道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在“一鱼多吃”的情况下,党报版面上增加了许多内容新、切口小、表达活的好稿。二是借用新媒体的创意策划。在集团重大主题全媒体策划中,有不少报道由新媒体编辑部牵头策划和实施,党报再以文图方式呈现。如由“交汇点新闻”策划的“听见小康”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音频在新媒体发布,文图在新华日报刊发。三是党报和新媒体实现双向引流。在新华日报配发二维码推介一些重点新媒体报道的同时,党报许多聚焦重大主题的深度报道,也同时在客户端发布部分内容并链接到新华日报电子版,扩大了党报在新媒体用户群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