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切实实现教育创新。
  
  一、让语文还原于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教学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进化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生活,体验生活
  
  二、让教学富有独特性
  
  1、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思路富有独特性,引导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来诠释问题或现象。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时,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个句式,详尽地讲解写景方法,弄清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尽情发挥释放个性魅力。这样使学生了解了本段的主要内容,也对写景的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
  2、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如:《荔枝蜜》教学的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蜜蜂、蜂蜜的图片,同时教师旁白,介绍有关蜜蜂和蜂蜜的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都接触过蜜蜂,蜜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蜜蜂的印象。同学发言后,教师导入课文学习,将学生引入教材美的境界之中,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三、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其个性
  
  1、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探讨、多合作、多发现。例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教学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和细节描写时,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来探讨一下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种答案:①慷慨大方、重义轻财;②疾恶如仇、见义勇为;③性急如火、心细如发;④勇而有谋、胆大心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学生把握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知识时代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突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生理和心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有机地渗透于现代的语文教学实践之中。如:《春》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一种自然美;《斑羚飞渡》是歌颂一种生命美;《驿路梨花》是赞扬的一种心灵美;《背影》是品味无言的真爱。教师还要讓学生分析、理解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最终达到提高审美的综合素质。
  3、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在《荷花》教学中,先片断欣赏,情境引入(荷花图为背景,古典音乐为伴奏,),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自主地学习;再给学生联系杨万里的诗和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的话。荷花在人们的眼里总是那样的漂亮与纯洁,从古至今,描写荷花、赞美荷花的诗歌篇章不胜枚举。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你欣赏哪些句子?原因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描写的顺序?使用的修辞?作者的写作哪些地方不够好?假如让你写荷花,你会从哪些角度入手?你渗透的情感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荷花?……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辨美丑、分主次、求同异,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个“难”字,学生怕写,老师倍感头疼。按课标要求,“小学生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应该是自然而容易的事。可是,当前许多老师把作文训练这个极自然的过程扭曲成了概念化的写作方法训练。这种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愿望,把学生当作按规定程序制造作文的机器。这种训练存在以下弊端:第一,重形式、轻内容,违背了作文教学本身的规律。作文是学生道德情操、认识水平
期刊
摘要:不等式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不等式选讲》是陕西省自主命题专题数学(理)选做部分命题范围的一个模块,高考命题是以填空题形式出现的选做题,它考查的重点是不等式基本性质、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及其应用。本文通过题型分析,让学生掌握一般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的简单应用。  关键词:绝对值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柯西不等式
期刊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新理念,《品德与生活》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设问题——促学生脑“动”    学生学习往往从问题开始。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需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如:《我为家人添欢乐》,课前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家庭调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中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当“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素质要求,也是对现代教育的要求。笔者所进行的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的试验,便试图从新的角度去实现这些要求。  
期刊
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它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从而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在数学课堂上具体表现为看、拆、拼、摆、折、摸、剪、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包括猜测、类比、分析、验证、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也是个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是学生体验学习的关键
期刊
教育家是什么样子?可以肯定地说,教育家并不神秘,他肯定是从教师中来,但与普通教师又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教育缺少的不是教师,而是一大批有高素养的教育家。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将成长为一个教育家当成最大的追求。那么,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一、教育家首先是一个爱国者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就是一种爱国表现。要像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那样,把教育事业与爱国主义有机地结
期刊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领军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民族的重托和祖国的厚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今天,人民教师只有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职业素质,提高育人本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一、提高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的好坏决定着其他素质的优劣,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部分。教育者必先
期刊
中师教材《法律常识》第二课中有一例文:在一次小学语文课上,有位名叫郝学的学生没能回答提问,老师就说:“郝学,你不配取这个名字,最好改名为厌学。”小郝本来学习就吃力,自从受到老师挖苦后,特别害怕上语文课,而被迫转学。在新的学校,老师针对这一情况,特地找到他说:“古人云‘文如其人’,我认为人如其名,你应该象你的名字那样,勤奋好学,越学越好。”小郝自从受到鼓励,信心倍增,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从文中体现
期刊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计量等为研究数学的基础而产生的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等也开始慢慢发展。数学从古至今便一直不断地延展,且与科学有丰富的相互作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在初中阶段对全体学生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获得基本的劳动技术与活动的能力及终生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初中劳动技术课任课教师的培训当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反映:劳技课难上。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兴趣、方式、方法上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从事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