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婚礼作为锡伯人民重要的人生生活礼仪,是当地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同时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变迁,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同时又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锡伯族婚礼文化为调查对象,从亲身参与和体验中了解锡伯族婚礼仪式与活动的过程,从当地民间生活中感悟锡伯族独特的民俗与风土人情。
关键词:锡伯族;婚礼文化;田野调查
锡伯族有句俗语:“春天的清风和煦,秋末的婚礼热闹”,因此在这秋末的国庆假期期间,笔者有幸参加了三场锡伯族的婚礼,为了更加深入挖掘锡伯族的婚礼仪式及舞蹈,笔者又访谈了一对结婚70年的富秀昌夫妻,并采用音频和视频记录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此次田野调查中笔者亲身感受到了锡伯族婚礼习俗上的独特性以及在婚礼当中婚礼舞蹈的风采。
一、日常生活中的体验
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要把自身置身于日常生活中,理解他者的理解,强调感同身受。从“微观”的日常生活中解读“宏观”的制度结构和文化。① 婚礼是锡伯族社会秩序的文化阐释,它根植于日常生活,是锡伯族文化的真实表达,是一种在长期的生活积淀中形成的制度、规则。
利用国庆假期,笔者与同伴一行六人赴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田野,此次笔者田野的内容关于锡伯族婚俗文化与婚礼舞蹈,由于行程的仓促前期其实没有特别充足的准备,怀揣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到达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后,同行的丹丹姐提议去拜访当地的非遗传承人顾玉苓老师,初次见顾老师,印象特别深刻,老师60有余,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体健壮也很健谈,顾老师的妻子贺阿姨当时在收拾房间,开心的和我们说明天儿子放假回家所以要好好收拾一下房间,大家唠家常一样慢慢熟悉和亲近,本来对于突然的拜访笔者还担心是否欠妥,然而顾老师和贺阿姨的热情和自然的亲近感把笔者初次田野的局促不安与拘束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在交谈中顾老师了解到我是第一次来察县并想了解锡伯族的传统婚俗文化于是邀请我参加第二天亲戚的婚礼,亲身体验一下锡伯族的婚礼仪式,顾老师还回忆以前结婚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乐在其中,那时候的聘礼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来定,条件好一点的会送自行车、缝纫机,条件差一点的会送毛泽东语录或者毛泽东画像,在交流中顾老师耐心的回答我们所提的所有问题,聊到尽情之处还会弹起冬布尔与贺阿姨欢乐的跳起锡伯族的贝伦,让我们学习之余又切身的感受到了锡伯族人民昂扬向上的性格。
经过顾玉苓老师的介绍笔者也有幸认识了结婚70年的富秀昌夫妇,富秀昌老师已经80多岁,但是却非常健朗,说话幽默又风趣,第一次去家里拜访就带我们“参观”了他用摩托载回来的两麻袋西瓜,还给我们观看了老师亲自参演的小戏《大西迁》,老师坐在沙发上声音洪亮,精神抖擞,聊到锡伯族的秧歌和阿克索伦时老师会即性跳起并同我们耐心的讲解动作的要领丝毫不会含糊,富老师还回忆说他是1949年结的婚当时14岁,到现在结婚已经有70个年头了,富老师的妻子身体也非常健康,虽然普通话不是很好,但还是很热情的把她的旗袍拿出来给我们看,每一件旗袍都规规整整的放在柜子里一尘不染格外精心,可以看出老人对本民族服饰的喜爱和看重。
初进锡伯族人家,虽然与当地人素不相识,但还是能感受到锡伯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顾玉苓老师、富秀昌老师的交流采访中了解到,锡伯族的婚礼要都举行三天,第一天为阿吉萨林,即女方家的小宴,通常在小宴的前一天上午,男家就要把婚礼所需的食物送到女家,第二天女方举办婚宴,也即是女方家举行出嫁仪式,以前多在家中举行,现在一般都在酒店宴请女方家的亲朋好友,新郎新娘在岳父的带领下给长辈亲戚敬酒,再出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在女方家举行“打丁巴”活动,这是女方出嫁仪式中的最独具特色的活动,但是在这种活动在现代的锡伯族婚礼中越来越少见。第三天是安巴萨林,即男方家大宴,举办盛大的婚礼。从早上的接亲仪式、闯门仪式、到中午的婚礼宴请仪式、都极为讲究。
二、置身婚礼活动中
在此次田野所参加的婚礼当中,笔者发现锡伯族婚礼中的“打丁巴”活动独具特色,在朋友的带领下,笔者也有幸到锡伯族的新娘家参与到了传统婚礼中“打定巴”的过程:傍晚时,新郎和迎亲爹(奥父)、迎亲娘(奥母)等多名能歌善舞者组成“丁巴”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丁巴队到女方家后,先给长辈们请安、敬酒,而后在奥父奥母的带领下,男女双方的朋友站成两队,对舞、对歌,男方家选派的十几名能唱会道的丁巴队主动表演各类节目,弹奏冬布尔,拉起手风琴,跳起锡伯族的贝伦舞,哈萨克族的黑走马,以博得女方家宾客们的欢心,女方家压阵的年轻人起哄、找岔,活动达到高潮后,双方开始用锡伯语即性对歌、对舞。新娘方与新郎方即兴对唱,载歌载舞,互不认输,赢得大家的哄堂大笑,场面热闹其乐融融。打丁巴结束后,女方用锡伯族饭菜招待男方好友,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打丁巴无疑是整个仪式中最重要、最热闹的一个环节,两家人在这樣的一个场面中互相了解,进而拉近两家人的距离,同时也为新郎新娘消除紧张的情绪,让两位新人从内心中真正感受到大家的祝福以及对方的努力。“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笔者认为打丁巴类似于汉族婚礼过程中的“闯门”,目的在于狂欢而不在于输赢,“与所有的交流一样,口头表演是情境化的——其形式、功能和意义都植根于由文化所规定的背景或事件中,这些背景或事件为行动、阐释和评价确立了富有意义的语境。”② 因此在婚礼这样的语境中,锡伯族民俗文化作为表演的载体,也从中体现。
在整个“打丁巴”的过程中,有歌既有舞,作为能歌善舞的锡伯族人民,舞蹈是必不可少的,只要音乐响起,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融入其中,人们跳起贝伦、黑走马,村民们将这场婚礼视为自己家的事情,亲身参与到“打丁巴”的过程中,在歌、乐、舞中体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打丁巴”这一活动,再次建构了村民对于本民族的历史记忆。正如涂尔干所说的:“正是在集体活动中个人才能感受到一种来自集体的情感和力量。”总而言之,婚礼仪式和活动是锡伯族民俗文化的体现,通过对于锡伯族文化符号的呈现来唤醒村民的集体记忆,又借助集体记忆来强化村民的民族认同感。
参考文献:
哈里.F.沃尔科特,田野工作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注释:
①赖立里,张慧:《如何触碰生活的质感——日常生活研究方法论的四个面向》,《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期。
②[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8页。
关键词:锡伯族;婚礼文化;田野调查
锡伯族有句俗语:“春天的清风和煦,秋末的婚礼热闹”,因此在这秋末的国庆假期期间,笔者有幸参加了三场锡伯族的婚礼,为了更加深入挖掘锡伯族的婚礼仪式及舞蹈,笔者又访谈了一对结婚70年的富秀昌夫妻,并采用音频和视频记录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此次田野调查中笔者亲身感受到了锡伯族婚礼习俗上的独特性以及在婚礼当中婚礼舞蹈的风采。
一、日常生活中的体验
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要把自身置身于日常生活中,理解他者的理解,强调感同身受。从“微观”的日常生活中解读“宏观”的制度结构和文化。① 婚礼是锡伯族社会秩序的文化阐释,它根植于日常生活,是锡伯族文化的真实表达,是一种在长期的生活积淀中形成的制度、规则。
利用国庆假期,笔者与同伴一行六人赴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田野,此次笔者田野的内容关于锡伯族婚俗文化与婚礼舞蹈,由于行程的仓促前期其实没有特别充足的准备,怀揣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到达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后,同行的丹丹姐提议去拜访当地的非遗传承人顾玉苓老师,初次见顾老师,印象特别深刻,老师60有余,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体健壮也很健谈,顾老师的妻子贺阿姨当时在收拾房间,开心的和我们说明天儿子放假回家所以要好好收拾一下房间,大家唠家常一样慢慢熟悉和亲近,本来对于突然的拜访笔者还担心是否欠妥,然而顾老师和贺阿姨的热情和自然的亲近感把笔者初次田野的局促不安与拘束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在交谈中顾老师了解到我是第一次来察县并想了解锡伯族的传统婚俗文化于是邀请我参加第二天亲戚的婚礼,亲身体验一下锡伯族的婚礼仪式,顾老师还回忆以前结婚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乐在其中,那时候的聘礼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来定,条件好一点的会送自行车、缝纫机,条件差一点的会送毛泽东语录或者毛泽东画像,在交流中顾老师耐心的回答我们所提的所有问题,聊到尽情之处还会弹起冬布尔与贺阿姨欢乐的跳起锡伯族的贝伦,让我们学习之余又切身的感受到了锡伯族人民昂扬向上的性格。
经过顾玉苓老师的介绍笔者也有幸认识了结婚70年的富秀昌夫妇,富秀昌老师已经80多岁,但是却非常健朗,说话幽默又风趣,第一次去家里拜访就带我们“参观”了他用摩托载回来的两麻袋西瓜,还给我们观看了老师亲自参演的小戏《大西迁》,老师坐在沙发上声音洪亮,精神抖擞,聊到锡伯族的秧歌和阿克索伦时老师会即性跳起并同我们耐心的讲解动作的要领丝毫不会含糊,富老师还回忆说他是1949年结的婚当时14岁,到现在结婚已经有70个年头了,富老师的妻子身体也非常健康,虽然普通话不是很好,但还是很热情的把她的旗袍拿出来给我们看,每一件旗袍都规规整整的放在柜子里一尘不染格外精心,可以看出老人对本民族服饰的喜爱和看重。
初进锡伯族人家,虽然与当地人素不相识,但还是能感受到锡伯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与顾玉苓老师、富秀昌老师的交流采访中了解到,锡伯族的婚礼要都举行三天,第一天为阿吉萨林,即女方家的小宴,通常在小宴的前一天上午,男家就要把婚礼所需的食物送到女家,第二天女方举办婚宴,也即是女方家举行出嫁仪式,以前多在家中举行,现在一般都在酒店宴请女方家的亲朋好友,新郎新娘在岳父的带领下给长辈亲戚敬酒,再出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晚上在女方家举行“打丁巴”活动,这是女方出嫁仪式中的最独具特色的活动,但是在这种活动在现代的锡伯族婚礼中越来越少见。第三天是安巴萨林,即男方家大宴,举办盛大的婚礼。从早上的接亲仪式、闯门仪式、到中午的婚礼宴请仪式、都极为讲究。
二、置身婚礼活动中
在此次田野所参加的婚礼当中,笔者发现锡伯族婚礼中的“打丁巴”活动独具特色,在朋友的带领下,笔者也有幸到锡伯族的新娘家参与到了传统婚礼中“打定巴”的过程:傍晚时,新郎和迎亲爹(奥父)、迎亲娘(奥母)等多名能歌善舞者组成“丁巴”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丁巴队到女方家后,先给长辈们请安、敬酒,而后在奥父奥母的带领下,男女双方的朋友站成两队,对舞、对歌,男方家选派的十几名能唱会道的丁巴队主动表演各类节目,弹奏冬布尔,拉起手风琴,跳起锡伯族的贝伦舞,哈萨克族的黑走马,以博得女方家宾客们的欢心,女方家压阵的年轻人起哄、找岔,活动达到高潮后,双方开始用锡伯语即性对歌、对舞。新娘方与新郎方即兴对唱,载歌载舞,互不认输,赢得大家的哄堂大笑,场面热闹其乐融融。打丁巴结束后,女方用锡伯族饭菜招待男方好友,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打丁巴无疑是整个仪式中最重要、最热闹的一个环节,两家人在这樣的一个场面中互相了解,进而拉近两家人的距离,同时也为新郎新娘消除紧张的情绪,让两位新人从内心中真正感受到大家的祝福以及对方的努力。“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笔者认为打丁巴类似于汉族婚礼过程中的“闯门”,目的在于狂欢而不在于输赢,“与所有的交流一样,口头表演是情境化的——其形式、功能和意义都植根于由文化所规定的背景或事件中,这些背景或事件为行动、阐释和评价确立了富有意义的语境。”② 因此在婚礼这样的语境中,锡伯族民俗文化作为表演的载体,也从中体现。
在整个“打丁巴”的过程中,有歌既有舞,作为能歌善舞的锡伯族人民,舞蹈是必不可少的,只要音乐响起,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融入其中,人们跳起贝伦、黑走马,村民们将这场婚礼视为自己家的事情,亲身参与到“打丁巴”的过程中,在歌、乐、舞中体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打丁巴”这一活动,再次建构了村民对于本民族的历史记忆。正如涂尔干所说的:“正是在集体活动中个人才能感受到一种来自集体的情感和力量。”总而言之,婚礼仪式和活动是锡伯族民俗文化的体现,通过对于锡伯族文化符号的呈现来唤醒村民的集体记忆,又借助集体记忆来强化村民的民族认同感。
参考文献:
哈里.F.沃尔科特,田野工作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注释:
①赖立里,张慧:《如何触碰生活的质感——日常生活研究方法论的四个面向》,《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期。
②[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