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子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小宽
  帘子垂下来
  外面黑了
  里面还亮堂堂
  夜里是多么静
  有火车在远处走
  我听不到了
  你也是
  我只看见墙上挂着画
  也看不见你
  看见你的帘子垂下来
  没有印出你的影子
  看见了风
  它力量不大
  只能把帘子掀开
  一个小角
  这帘子,到底是掀开了好,还是不掀开好呢?这是一个问题。
  关于这首诗的“点”,我一点都不想多说。我反而想在这样一首貌似最没有写法的诗歌后面说说诗歌的写法。
  小宽的诗我喜欢了多年。喜欢的是他的语言几乎从不用力,就像一个作画的人,从不用工笔,下重彩,只是浅浅的勾描,又绝不给人匆促草率之感。他的语言是口语化的,但是没有一般口语诗的直给(直接,随心所欲)、凌厉的感觉,他的语言很柔和,很温暖,也很灵巧,同时也很含蓄,有一股传统意义上的“诗意”在里面。我想这样的语言大致是和诗人的个性有关系的。
  现代新诗总带给人一种语言上的“焦虑”,这种“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诗人的过度“自觉”造成的,生怕平庸,生怕无效,生怕不深刻,更怕没有所谓“历史意义”。这其实是一个更大的陷阱。在号称无功利的写作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可怕的功利性。诗人不能放松,诗歌就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先天带有创造者的各种病因。
  在国内,有几个青年诗人是我见过的最不肯“用力”去写,反而写得漂亮的,小宽算是其中一个。语言,有时就是种天赋,真不是学习和选择的结果。顺从且相信自己的天赋,诗就会越写越好看,文字的自信坦率和放在哪里都不焦虑的安全感才会自然生长。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直接针对这首诗,而是几年来读小宽诗的一个总体感觉。几年前读的诗,内容当然是全忘了,但是却有一种气息一直在脑子里留存,挥之不去。就像去某地吃东西,食材当然完全不记得也不认识,不过关于那种味道的记忆却会留存很多年。小宽是个美食家,想必在不断的行走吃喝中,触类旁通。作诗如做菜,特别在意的是菜品滋味在味觉记忆中的留存度,然而又不给人以加了佐料的感觉。
  因为有共同认识的人,有时会聊到彼此,所以会有一种和小宽很熟的错觉,其实仔细想想根本就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联系方式,更别说谈论什么诗歌。这应该就像是网络带给人的一种假象,网络的伟大也正在这里,它让人连接到人,而不必相识。
其他文献
导演:黄进  编剧:黄进/陈楚珩  主演:曾志伟/余文乐/方皓玟/金燕玲  类型:剧情  片长:101分钟  前些日子在电影院看了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检票进场后,偌大的厅内只有我一人,而当电影播放完之后,场灯亮起,影院工作人员进来,我却瘫坐在椅子上无力站起。这部电影是《一念无明》。  当记者的朋友介绍,去年4月份,他因一部商业喜剧电影去采访了曾志伟。问到他近期的工作计划,他说刚刚帮一位香港新导
期刊
作者|[俄国]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  翻译|顾蕴璞  我们紧闭着双眼,  饮啜人生的酒盏,  却用自己的泪水,  沾湿了它的金边:  待到蒙眼的遮带,  临终前落下眼帘,  诱惑过我们的一切,  随遮带消逝如烟;  这时我们才看清;  金盏本是空空,  它盛过美酒——幻想,  但不归我们享用!  荐诗|流马  莱蒙托夫这位继普希金之后俄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在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从20世
期刊
诗歌不分国界,无论古今,都是灵魂所渴求的节奏。风格多样的中外诗歌与读诗心得贯穿古今,让世界变得诗意盎然,走入诗的领域,爱上诗歌,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  她欢欢喜喜往前去,  坐在葱绿陡峭的坡上。  而我站在后面,以便用铝笔  描画英景中她的形象;  不久天阴,落下雨点,  但栽继续画着,顾不上雨丝  纷纷打湿沾染  我的画稿,就如怪异的恶作剧  留下惨污的画面。  这样我画下了那道风景:  她独自
期刊
白话文的自然跳脱,清新随性是今人得以直抒胸臆的关键。今声聚焦现当代美文与时文阅读,今人所思所想自然是振聋发聩,声声入耳。活在当下,既严肃又幸福。  可是母亲乌油油的柔发却像一匹缎子似的垂在肩头,微风吹来,一绺绺的短发不时拂着她白嫩的面颊。她眯起眼睛,用手背拢一下,一会儿又飘过来了。她是近视眼,眯缝眼儿的时候格外的俏丽。我心里在想,如果爸爸在家,看见妈妈这一头乌亮的好发,一定会上街买一对亮晶晶的水钻
期刊
老李正在为一件事情感到烦恼。  儿子今年刚刚初中毕业,成绩本不拔尖,一个数学大题失误,就沦为“三等生”,挣扎在择校人潮里,抬头不见名校大门,连市立的普通高中都得额外交“建校费”。  而老李作为一个好干部,恰恰是单位里领导中的典范。一清二廉,不拉关系,不收红包,深入基层,一心为民。  可面对儿子的升学,他却伤透了脑筋。儿子虽不聪明,却也努力。本来拼一拼,运气好还可以踩线拿到市重点补录名额。他深知好的
期刊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炼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作者简介】  孟元老,号幽兰居士,宋代文学家。所著《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都市生活及风土人情的著作,描绘了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1102-1125)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
期刊
我近来常担心的事情估计同龄人并不很理解——我担心生大病。  在我十几年的生命中其实并未生过大病,一般只是头疼脑热小感冒罢了。最严重的是小学四年级时遭遇车祸而右腿骨折,但那不算身体自身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病”,只能算是由于外力而致的身体变化;又因那时年纪小,并未觉得住院手术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因此好像并没有感到多么痛苦烦恼。让我对生病感到惶恐不安的缘起,大概要从半年前我被查出右下颔骨囊肿说起。  去年
期刊
未曾在香港住过的人,应该不会深入了解香港的分区吧,尽管这片土地统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但其实住在香港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你问他们的生活经验,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从内地来的我们,感觉尤深。  比如住在港岛的同学,就绝少来新界,而住在新界的朋友们,除却在港九上班而无法避免每日通勤外,一周里也绝少“进城”。有时候我们会互相调侃,把習惯了港岛、油尖旺(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生活的人称
期刊
每个人都曾思考过,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高更远,活出不一样的精彩。这也许就是生而为人的重要意义吧。人生的价值都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可以说主要是你的事业。做事业用一句话概括即“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就是说,见识、视野或目标很远大,行动很多、很深远。犹如一场远行。遇到矛盾了,就用简单、通达的原则去化解。  “见大”。即目标和视野、格局不可小,有的人说我就想发财,这个就是视野小了。为了发财,他可能会
期刊
作者/多多  坐弯了十二个季节的椅背,一路  打肿我的手察看麦田  冬天的笔迹,从毁灭中长出:  有人在天上喊:“买下云  投在田埂上的全部阴影!”  严厉的声音,母亲  的母亲,从遗嘱中走出  披着大雪  用一个气候扣压住小屋  屋内,就是那块著名的田野:  长有金色睫毛的倒刺,一个男孩跪着  挖我爱人:“再也不准你死去。”  我,就跪在男孩身后  挖我母亲:“决不是因为不再爱!”  我的身后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