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的围村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iu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曾在香港住过的人,应该不会深入了解香港的分区吧,尽管这片土地统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但其实住在香港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你问他们的生活经验,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从内地来的我们,感觉尤深。
  比如住在港岛的同学,就绝少来新界,而住在新界的朋友们,除却在港九上班而无法避免每日通勤外,一周里也绝少“进城”。有时候我们会互相调侃,把習惯了港岛、油尖旺(油麻地、尖沙咀、旺角)生活的人称为“城里人”;而像我这种久居新界的,主要活动区在沙田的,便常常自嘲为“乡民”。
  我曾经也是“城里人”,那时住在维港岸边的红磡,享受着近海楼台的便利。不过搬到大围已快两年了,按照约定俗成的讲法,我从“市区”搬到了“扩展市区”——这是较为优雅的形容,实际上每每去港岛,看到那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和繁华商场,我仍是和刘姥姥一样,感受着如同进了大观园一样的冲击,叹息自己的土气。
  不知道是因为在中文大学的山里待久了呢,还是我本性其实对大都会不怎么感兴趣,住在红磡时我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到了大围,更加不想去什么灯红酒绿的地方了。尽管隶属于沙田的这里三面环山,一条城门河直通海上,但不能说我是“寄情山水”,也许用“居乡里”更加贴切吧。
  把大围叫作乡里,是有凭据的。大围的“围”就是明证。“围”是围村,是由石墙包围的传统村落,珠三角地区尤其多。在香港,围村集中在新界,港岛、九龙几乎没有这种“围”了。
  大围村
  我住的地方楼层较高,从窗外望去,就可以望见“大围村”,大围这片地方的名称就源自它。而大围村原来叫积存围,4D0多年前就建村了,因为是沙田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围村,时人就用“大围村”来指代它,一提到大围村,指的就是这座积存围,久而久之,就略去了“村”字,简称大围了。从我房间的角度看,很明显能看到大围村那一片区域的边界,因为大围村里的建筑都不高,至多三四层,而且一栋一栋相对独立,和周围高高的现代居民楼宇比起来,差别很是明显。我有时也会到大围村边走一走。看围村和看历史古迹不太一样,虽然同样有一定的年代,但围村里是有人居住的,因此分外有生气。好比去看故宫,如今已经没有皇帝、太监和宫女了,你得靠历史想象才能体验到故宫的鲜活。否则它就是一处宏伟的建筑。围村不一样,里面玩耍的小童,在树下纳凉的阿伯,都在展现围村的生活气息,青砖厚石排屋瓦里面,可能就放置着电视、电脑这类现代家电。
  在大围村边缘,我常去的一家肠粉店里有个熟客阿伯,我和他见得多了有时就会吹起水来。阿伯姓蔡,据他说,大围村原来有围斗,就是观察村外情况的角楼,用来防卫海盗和“外姓人”,现在已经拆了做公共用地了。村里面小巷狭窄纵横交错,很容易迷路,也是为了防范外人侵入。
  在旧时建立起来的围村,本身就是以防卫功能为主的。大围村其实已经颇现代了,同属沙田区,沙田围的曾大屋,这种防卫性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曾大屋
  在外围初看曾大屋时,只能看到连成一排的高墙,上开三座大门,左边是“安富门”,右边是“尊荣门”,居中的叫“一贯世居门”。四角都有高高的碉堡。墙身上还有无数的枪眼炮孔,本来曾大屋外还有一条护城河围绕,以吊桥连接外部,不过现在已被填平了。村内横楼和横楼之间还有可开启的铁闸做阻挡。
  和散立独栋的大围村相比,曾大屋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围村,堡垒式的围村是械斗时最好的防卫工事。曾大屋平日是开放的,我进去时,几乎被里面复杂的建筑绕晕。
  和曾大屋相类似的堡垒围村,还有元朗锦田的吉庆围,这个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有传奇性的围村了。
  60年代的吉庆围
  吉庆围是个正方形的封闭围村。整齐对称。先不说周围护城河围绕,只有一个出入口,单单把村子包围起来的石墙,就有5米多厚。早前那个唯一的出入口,还有一个坚实的连环铁门,现在已不存于吉庆围了,而是摆放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里。这铁门有一段传奇: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地,元朗锦田的居民不愿臣服,以吉庆围为据点,和英军战斗,相持多日。结果英军用炸药炸开东北角的围墙,进入巷战,最终攻下了这个据点,门口的大铁门也被英军拆去运回伦敦做战利品。
  到了1924年,吉庆围出身的族人邓伯裘提请港府,索求交还铁门,邓氏一门在英国辗转搜寻,终于在苏格兰找到了铁门,运回了香港。彼时香港的总督司徒拔亲自主持交还铁门仪式。
  这自然是一件鼓舞本土居民的大事。也体现了新界这个地方宗族势力的强大。
  围村不光是一个居住的定所,里面还保留着许多本地围头人的文化习俗,如盆菜、打醮、社区活动等等。不过近来围村里的活动已渐渐衰落了。大围村的蔡伯时常感慨。旧时围村青年团结相助,常常结伴去玩,大家很小时候就参与村中事务,如果有老人家病危,不同家族的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准备后事。现在围村里很少有活动了,平时年轻人大多在家里打游戏、上网。
  这恐怕也是“城市化”“科技社会”下无可避免的吧。细细想来。蔡伯怀念那自由自在的围村生活,与我自嘲“乡民”,可能都有一个因素——不愿意受大都会水泥森林的束缚。围村有有形的墙,而都市有无形的墙。“愿居乡里”,可能就是为了稀释那堵无形的墙,也说不定呢。
其他文献
《说文解字》里说:“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从页从火”,表明这是个会意字,可是,是怎么会意的呢?看看这个字的篆体吧:燥。原来“页”表示人头(上边画着个人头的正面像,下边用“人”特别突出一下),加上“火”,当然就表示头脑发热如火烧。  有一本很别致的解字之书,叫《白鱼解字》。从头到尾都是手写体影印的。是诗人流沙河先生的功夫之作。这里头说,耳朵发烧是“耿”,脸发烧是“赧”,那么“烦”呢?古时往往指
期刊
我们看历史,会发现古代帝王的一举一动,无不包含着烦琐而盛大的仪式:登基时有登基大典,每年春耕前有耕耤仪式,军队凯旋后有献俘典礼,祭天,早朝,封禅……每一项都声势浩大,花费甚巨。且不说皇帝出行,就是县令巡乡,也是“肃静”“回避”两边排开,一阵一仗,让人陡生敬畏。  这些仪式竭力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规定了权力的边界,主要目的是使“威仪不可侵犯”。民族国家借用这套方法,在国庆、升旗、咏唱国歌时来激发
期刊
“烦恼”这个话题实在有些宽泛。它存在于我孩提时代还能回忆起的几次号啕大哭,存在于我让家长头疼无比的青春期,还必将存在于我生活的某处。若数得仔细,烦恼无时无刻不在。与它的磨合还塑造了我的点滴习惯——它将不屑、皱眉和发脾气变成了不易察觉的微表情,将患得患失变为处之泰然,或者说通俗一点,将我最喜爱的饮料从可乐变成了黑咖啡。回顾我的人生轨迹,这个塑造的过程叫“成长”,但让人烦恼的是,成长中的“烦恼”却令我
期刊
导演:黄进  编剧:黄进/陈楚珩  主演:曾志伟/余文乐/方皓玟/金燕玲  类型:剧情  片长:101分钟  前些日子在电影院看了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检票进场后,偌大的厅内只有我一人,而当电影播放完之后,场灯亮起,影院工作人员进来,我却瘫坐在椅子上无力站起。这部电影是《一念无明》。  当记者的朋友介绍,去年4月份,他因一部商业喜剧电影去采访了曾志伟。问到他近期的工作计划,他说刚刚帮一位香港新导
期刊
作者|[俄国]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  翻译|顾蕴璞  我们紧闭着双眼,  饮啜人生的酒盏,  却用自己的泪水,  沾湿了它的金边:  待到蒙眼的遮带,  临终前落下眼帘,  诱惑过我们的一切,  随遮带消逝如烟;  这时我们才看清;  金盏本是空空,  它盛过美酒——幻想,  但不归我们享用!  荐诗|流马  莱蒙托夫这位继普希金之后俄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在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从20世
期刊
诗歌不分国界,无论古今,都是灵魂所渴求的节奏。风格多样的中外诗歌与读诗心得贯穿古今,让世界变得诗意盎然,走入诗的领域,爱上诗歌,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  她欢欢喜喜往前去,  坐在葱绿陡峭的坡上。  而我站在后面,以便用铝笔  描画英景中她的形象;  不久天阴,落下雨点,  但栽继续画着,顾不上雨丝  纷纷打湿沾染  我的画稿,就如怪异的恶作剧  留下惨污的画面。  这样我画下了那道风景:  她独自
期刊
白话文的自然跳脱,清新随性是今人得以直抒胸臆的关键。今声聚焦现当代美文与时文阅读,今人所思所想自然是振聋发聩,声声入耳。活在当下,既严肃又幸福。  可是母亲乌油油的柔发却像一匹缎子似的垂在肩头,微风吹来,一绺绺的短发不时拂着她白嫩的面颊。她眯起眼睛,用手背拢一下,一会儿又飘过来了。她是近视眼,眯缝眼儿的时候格外的俏丽。我心里在想,如果爸爸在家,看见妈妈这一头乌亮的好发,一定会上街买一对亮晶晶的水钻
期刊
老李正在为一件事情感到烦恼。  儿子今年刚刚初中毕业,成绩本不拔尖,一个数学大题失误,就沦为“三等生”,挣扎在择校人潮里,抬头不见名校大门,连市立的普通高中都得额外交“建校费”。  而老李作为一个好干部,恰恰是单位里领导中的典范。一清二廉,不拉关系,不收红包,深入基层,一心为民。  可面对儿子的升学,他却伤透了脑筋。儿子虽不聪明,却也努力。本来拼一拼,运气好还可以踩线拿到市重点补录名额。他深知好的
期刊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炼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作者简介】  孟元老,号幽兰居士,宋代文学家。所著《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都市生活及风土人情的著作,描绘了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1102-1125)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
期刊
我近来常担心的事情估计同龄人并不很理解——我担心生大病。  在我十几年的生命中其实并未生过大病,一般只是头疼脑热小感冒罢了。最严重的是小学四年级时遭遇车祸而右腿骨折,但那不算身体自身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病”,只能算是由于外力而致的身体变化;又因那时年纪小,并未觉得住院手术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因此好像并没有感到多么痛苦烦恼。让我对生病感到惶恐不安的缘起,大概要从半年前我被查出右下颔骨囊肿说起。  去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