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汽车?还是反汽车?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不是要勒紧裤带过穷日子。
  
  所谓"汽车与可持续发展",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小汽车家庭化与可持续发展。主要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小汽車家庭化引来的争论;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第一个问题,说得严重一点,人类科技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事物像汽车一样,能够引起这么大、这么长时间的争论。一方面有不少人说汽车让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说汽车让生活更糟糕。好的一面,表现在汽车的舒适性、快捷性、灵活性、方便性,以及有车族心理上的成就感。不好的一面,表现在土地紧张、能源危机、交通拥堵,甚至引起心理上的不平等等等。我想,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
  从19世纪末出现第一辆汽车,到20世纪20年代福特使汽车大众化,这可以说是汽车发展一路顺风的时代。但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反对的声音,特别是70年代能源危机的时候,就像我们现在出现电荒、煤荒的情况那样,反汽车声音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到9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世界上对汽车问题的反思和政策反应走向深刻。
  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围绕要不要推动汽车进家庭有过激烈的争论,到1994年终于确认汽车的发展战略。但是这个战略一出台马上就引起了进一步争论,到现在也没有结束。
  在汽车集团以及相关部门这一边,肯定是充分弘扬汽车的好处;而非汽车集团方面的人,则大谈特谈汽车的问题。争论的两边都有重量级的院士和学者。一般来说,经济学家、工程人员较多地拥护汽车进入家庭;而社会学家、环境学家倾向于反对汽车进家庭。这个问题到今天还没有给出一个较好的思路。这个问题不解决,对实践层面影响非常大。
  我们可以看看上海。一方面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汽车的生产对上海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产业意义;另一方面在汽车的消费问题上,上海又有国内最严格的限制汽车进入家庭的政策,比如说拍卖车牌。这个政策引起很大争议。有些人说上海干得好,上海要坚决顶住,为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走出一条路来。也有人说上海不应该设置汽车消费的壁垒,这是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政府干预。
  这些问题都给我们带来思考。发达国家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是单纯的汽车发展战略,50年代以后是环保主导的战略,90年代走向第三条道路。那么,我们现在发展汽车究竟处于哪个思想时代?新一代的汽车文化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我想,关键问题不在于汽车要不要进家庭,而在于什么样的汽车应该进家庭。所以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可持续发展的新角度思考汽车进家庭的问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由于私人小汽车进入家庭是一个趋向,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引导这个趋向,真正做到汽车使生活更美好。我觉得三个方面的创新很重要。一是在理念层面上的创新。有汽车没有环境我们不赞赏;有环境没有汽车,没有舒适性和快捷性,我们也不赞赏。可持续发展不是要勒紧裤带过穷日子。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环保的理由反对汽车,环保不等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把可持续跟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现在的关键是确立一种新的思路,解决发展汽车和环境友好的矛盾,走出两者协调的第三条道路来,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汽车文化。
  二是在物质层面上的创新。这里边有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汽车本身的生产与制造应该按什么方向发展?大家近来看到,法国等国家对大车身、高能耗、大排量的汽车采取了严格的税收惩罚制度,对于小车身、低能耗、小排量的汽车采取了优惠的经济激励制度。世界上现有的三大车系德系、美系和日系,它们在汽车的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上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城市的土地、能源和环境容量适合生产什么样的汽车?我们是美观在先、豪华在先?还是功能在先?这是汽车发展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福特使汽车拥有的大众化是汽车发展的第一波,那么21世纪汽车发展的第二波就是汽车制造的绿色化。
  第二个问题是,城市道路设施怎样适应汽车时代的到来?多年来我们的城市发展思路是没有汽车的,甚至是反汽车的。所以一旦汽车奔腾而来的时候,我们就招架不住。所以规划和设计城市时,我们必须把小汽车进家庭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去考虑。现在提出大城市要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否意味着小汽车一点都不进城了?在轨道交通占主导的城市中,小汽车到底担任什么样的功能?例如主要起家庭与交通枢纽间的连接功能还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三是在制度层面上的创新。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说不要小汽车或简单地说全要小汽车,我们要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可以使用汽车?我们应该欢迎大家购买小汽车,但是在人口密集度很大的城市里怎样使用是需要调控的。这就是制度上的考虑。在制度上,我们需要本着"鼓励购买、有效使用"的基本思路制定相互配套的汽车使用政策。国外有些城市现在提出,在应时间、应空间变动的小汽车使用政策之外,还要考虑私人小汽车的公共化。让一部分小汽车变成集体的,有人要用的时候就方便地去租借。这既可以满足人们用小汽车解决某些重要出行功能的需要,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小汽车
  的私人拥有量以及由此引起的道路和停车场不够等问题。(作者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其他文献
在上證综指第三次逼近3000点这样似乎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难以逾越的心理关口之时,大盘似退还进似进还退,让投资者颇难定夺。我的想法是:我们比较容易体会到"风",但却更应当去看一看"树",研究一下"树"所代表的上市公司层面是否还有成长动力,因为它们的成长才真正决定了大势所向。  先以民营企业来分析。从我们的调研来看,以前企业主可能通过牺牲上市公司来获取利益,今天可能为了提升公司的市值而由大股东来承担上市
中國社科院近期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借贷总额达到1500亿-2000亿元,几乎每所高校均有贷款。有熟知国内高校负债建设内幕的人士则称,保守估计国内高校实际负债达到4000亿元。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对此作出回应,认为部分高校破产一说言过其实,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国有企业。  19日《南方都市报》
专访奔驰(中国)汽车销售公司总裁麦尔斯  一直以来,梅赛德斯-奔驰都是豪华、尊贵和创新的代名词。    奔驰(中国)汽车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今年年初刚上任时,中国已成为奔驰S级的第二大市场。但梅赛德斯-奔驰并不满足于现状,面对宝马7系、宾利、保时捷等的竞争,它索性将顶级的奔驰AMG品牌拿到中国。  据介绍,奔驰AMG与奔驰品牌有着共性的地方,但AMG有着更多的个性化元素,比如动力性以及"
与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高层访谈  我们作为高档汽车制造商的承诺就意味着:每一辆无附加费用的标准宝马汽车都可以让客户从高效动力中获益。    今年第一季度,尽管受到车型周期换代的重大影响,但宝马集团旗下宝马系列和MINI汽车在中国大陆的销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比2006年同期增长34%,季度销量首次突破10000辆。  据预测,宝马集团未来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将获得更强劲的增长,其中新车型的
专访一汽一大众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安世豪  奥迪历来尊敬所有的竞争对手并欢迎竞争。    最近一段时间,一汽-大众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安世豪很开心。去年一年间,奥迪品牌凭借39%的增长幅度和8万多辆销售业绩,使中国成为奥迪在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  十几年前就进入中国的奥迪汽车,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公务车的代名词。最近几年,眼看着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爆炸性增长,奥迪发动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战略,努力改变"官车"
专访标致中国公司总经理梅野  今天,如果还认为一部进口车应该既能用于工作又能用于生活,则只能说这是在实用主义思想引导下的一种理性消费。    在世界汽车巨头阵列中,沿袭了法式浪漫的标致汽车显得个性十足。在卡尔·本茨制造出世上第一辆汽车仅一年之后,标致公司就让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第二个生产汽油动力汽车的国家。在之后的100多年里,标致公司一直以不倦的创新引领着世界汽车的潮流。  它是第一辆采用充气橡胶轮
专访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艾思孟  克莱斯勒品牌提供一系列风格独特的汽车,适合于乐观的个人主义者,他们期望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以及物有所值的高品质生活。    今年年初,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开始吹风,要在年内将具有传奇色彩的道奇品牌引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克莱斯勒(中国)发动了前所未有的产品攻势,接连推出本土化的克莱斯勒300C、PT漫步者以及一系列全新Jeep车型。  
尽管本届上海车展紧邻去年11月的北京车展,但各大汽车品牌还是不肯轻易放弃上海"秀场"。对它们来说,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龙头的上海,是一个最有利于市场渗透的制高点。  在这次车展上,日产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的落地表明中国高端市场的大一统格局完成;而奔驰AMG则代表了国内豪华车消费的个性化细分开始成熟;自主品牌的新品牌策略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一公一私两种企业类型下的轿车发展之路将从本届上海车展正式拉开帷
汽车大众消费无疑是一场消费的革命它所发生的变化将会超乎想象。    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的主题是:"人、车、自然的完美和谐"。可以解释为一次"国际汽车消费的展览"。换言之,车展实际上也就是一种生活展,但在老百姓看来更是与世界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  车展的热闹,可以用庙会来形容。一年比一年火。今年的上海车展甚至有人把它比喻为"小世博会"的预演。  这样的消费涌动,作为汽车厂商谁不为之心动?  把上海
人的行为有些可以用经济逻辑来解释,但有一些经济逻辑解释不了。    2006年9月,中国有了第一本深入探讨汽车文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的专题著作。这本书的作者是徐刚,一位半途出家的汽车人。近日,身为吉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的他接受本刊专访,将中国人享受汽车、遭遇汽车"副产品"、汽车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一归拢,成就中国汽车生活百态。    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社会"    上溯到1901年,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