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保护:留住乡音里的乡愁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著名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的保护方言计划,近日又成热点。汪涵的那句“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更是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网友纷纷诉说自己对乡音的怀念。
  在湖北咸宁,有一位老人陈大银自费出版了一本书《咸宁话》,书中包含了咸宁市6个县、市、区的1万多条方言的注释及例句。“再不整理就晚了。”老人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普通话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更是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比如,广东潮汕地区和广州市居民的方言文化相当发达,但不少“00后”孩子也出现了方言断层现象。他们已经更习惯说普通话,甚至他们的爷爷奶奶为将就他们,也愿意说很不标准的普通話。(资料来源:新华网、腾讯网)
  微言大义:方言就像是古建筑,要保护,要传承,避免强拆,避免人为摧毁。留下方言,留下乡音,才能更好地延续关于乡愁的记忆。别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场景,只存在于诗词中。
  适用话题:乡愁;远去的 ;有一种声音……
其他文献
世间有这样一个她。  从暗无天日的大地深处而来,到金黄色的阳光中去。以新年为始,以秋至为终,几度轮回。画下多少圆圈,突破,伸展,直至抽出绿枝,开出花,一直让绿伸向远方。  当一切谢去,又要归于平淡,于是翻转树根,犹似昨日。正所谓几年如一日,也就是日日如此。每日,阳光没有新意,雨水司空见惯,唯有伸高的身躯见证了时光如梭,满地红花飘落,便知曾在世上活过。  光秃秃的自以为遗世独立,实则优胜劣汰,世遗之
①我老家的小山村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边缘,童年的记忆里就是多沙少水。村子的前面也有一条河,可是这条河除了发洪水之外几乎常年干涸。村子里只有一眼深水井,遇到天旱,它能干到连一碗水也打不上来。多数的时候,人们吃水只能到二里多地外的一个山泉去挑水吃。  ②同样是农村,住在几十里外的姥姥家就不同了,姥姥家不是沙地,有水的地方自然不缺少绿色,再加上姥爷身体好又勤劳,姥姥家的院子不仅栽着杏树,种着黄瓜、西红柿,最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率领他的精英团队,去撒哈拉沙漠腹地进行科考,经过三昼夜的行程,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  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竟有一块15平方千米的绿洲,绿洲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小村庄,村民们自给自足,世世代代都没有离开过这里。  近年来,他们被生活条件所迫,曾一次次试图离开这片土地,但无论向哪个方向行走,最后他们却都一次次地返回原地,这使他们深感困惑。  当肯·莱文得知
寂 寞  知乎上的一段话:一个人有文化,最大的好处是他日后能够耐得住寂寞与孤独,学会和自己相处。从而能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充实并怡然自得,不至于六神无主方寸大乱而恣意纵欲麻醉自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因用扩音器向狱友播放《费加罗的婚礼》而被关禁闭,在暗无天日中度过了两个星期。别人问他:“你是怎么忍受得了的?”  安迪答道:“因为有莫扎特陪着我。”  (文/苏清涛)  情 趣  我总在想,
每一根线都有生命,经年生长,日渐成熟,然后只需一个瞬间,便能唤醒那深藏不露的美丽。  ——山本耀司  蝉鸣像细微的唱针,在混浊的热气中划出纤痕。天空阴沉得吓人,大朵大朵染了墨汁的云块杂乱地堆叠、组合,把人的心情也排列成无解的阴霾。无边无际的黑,铺天盖地地压迫下来,连风也收敛了性子,识趣地猫着腰溜走。整个世界被一种浓稠的痛苦充斥,显得无精打采,慵懒地流转着时间。  我坐在书桌前,手边是毫无头绪的几何
清晨,太阳像只积了灰的灯泡,微弱的昏黄的光从颇为厚重的云层中透出,像往常一样,终究抵不过这个城市的灯光。他揉了揉眼,跨上电动车,开始一天的赶路。  他飞快地赶往工地。  这不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那个小城。大都市的街道被纵横的车流分割,橙色的霓虹灯蒸腾起多彩的晨雾,徐家汇的大楼屏幕上闪烁的大字,让他一瞬间失了神:祝全市人民新年快乐!电动车的步子倏然变慢,他转眼瞟到屏幕上显眼的时间,皱了皱眉,又加快了赶
孫攀作品选
期刊
【话题分析】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关“读书”的话题一直伴随在中考左右。尤其是近几年,出现了许多与“读书”这一主题紧密相关的题目,这无疑与2011年新版课标中提出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由此看来,2017年“读书类”的话题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何写好“读书类”的话题呢?  首先,要根据导语或具体题目,认真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驻足原地,任凭生活是怎样静水流深,沧笙踏歌,都似与你无关。  你不愿意承认远处的世界是你终生也到达不了的地方,你说你想看花开,可花期将近,却又驻足不前。是什么束缚了你的手脚?你知道,束缚之物非绳非线,束缚你的无非是你的心罢了。  那是一颗怎样的心,能够漠视花开,寻求安逸,追求平庸,却又不甘
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主要工作是对大自然的观察、描述、分类、辨析和著述。近年来,由于国人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关注,这门学问颇有复兴态势,不少人加入到探索自然的行列,浙江乐清一位90后郑海磊便是“重度痴迷者”之一。  郑海磊用5年时间,4次独自骑行环游中国各地,拍摄了4000多种植物图片,并在乐清建立一个“自然笔记·温州站”的微信群,吸引了不少博物学高手和粉丝。  郑海磊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家边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