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课程设计适切性的探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hui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面对知识经济大潮的强大冲击,高等教育课程设计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高等教育在课程设计方面不适切学生,要使其适切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成为有高深学问的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就应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为每个大学生的发展设计最有价值的课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设计;适切性
  作者简介:张琴(1979-),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安徽 芜湖 241000)董韵(1981-),女,安徽庐江人,安徽文达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安徽 合肥 230001)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布鲁贝克说:“学生对课程‘适切性’的呼声之强已使得课程的选择在过去几十年变得特别重要。”[1]我国高校在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不适切学生,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使高等教育课程设计适切学生需要,浅议几点看法。
  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说明传统的大学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已不适应就业市场需要,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否则就面临严重的就业危机和人才资源浪费,并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高等教育课程设计过于单一
  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以单一的模式为主,缺乏多样性。这种课程设计具有统一模式化、非个性化特点,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狭窄。课程设计带有狭隘的功利性,只反映眼前某种需求,不重视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能力。
  2.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学术性过强
  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以学术为中心,强调的是专门课程的全面、系统和纵深。它缺乏灵活性、趣味性,与市场经济中复合型和创造型、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相悖,与未来人才培养规格不适应。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计情况的分析
  1.含义的界定
  什么叫适切性呢?“适切性”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是: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要能使雇主满意,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有雇主的参与。“适切性”在英文中是“relevance”。[2]将这一概念运用于高等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能够使雇主满意。即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级人才能够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适切性是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期望的符合程度。
  2.课程设计适切性的不同观点
  什么是课程设计适切性呢?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一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这是世界各国课程设计中一种主要的课程类型。在教育发展史上,因为学科课程设计思想的嬗变,产生了几种类型的学科课程。1)以美国布鲁贝克为代表的学术性学科课程设计。学术性学科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学者或科学家。2)科目本位学科课程设计,它的重点是:首先,强调知识的类别和学科安排的计划性;其次,注重学科的内部逻辑性;第三,强调在课程设计中要区分学科的不同价值,主张以不同价值的学科去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强调区分和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3]3)综合性学科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学术性学科和科目本位学科课程的不足,人们认为需要把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学科体系,以便使学生形成对现实世界的综合理解。[4]
  (2)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一种是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主要目标指向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才能及个性的训练和培养,课程内容应围绕目标提供必要的材料,再依据目标和内容拟出相应的学习活动方式。
  综上所述,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并没有考虑到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没有考虑到知识的价值。
  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大学生需求与兴趣,把科学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结合起来构成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应该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感到新奇,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大学生的思路,鼓励大学生大胆探索、大胆设想,放手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自我锻炼,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大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强化创新意识。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建议
  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适切性与高等教育本身有一定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的职能上: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学生认为他们自己是适切性的对象,课程的合理性应该表现在为他们所要求承担的义务和现时的参与服务”,“高等教育的主要精力不能放在现时事件上,高等教育是永恒存在的。重视现时的适切性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5]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适切性必须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联系。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只考虑到眼前的需要,缺乏全方位考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探析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的适切性。
  1.课程目标
  “目标既有指示的作用,也有动机的作用。目标必须指向想做的事情,但它们如果不是学生所希望的,教学过程就可能马上停止。学生自愿地把这些目标接受下来。”[6]因而,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我们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因素,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以确定目标的明确性、合理性和依据性,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课程目标明确化。课程目标应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高等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学历和学识教育,其目的是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就业机会,实施终身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课程目标要非常明确,不是为学历而学历,其根本目的是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实施终身教育。
  (2)课程目标合理化。高等学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以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也是探索和传播真理的堡垒。因而,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必须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要。课程设计重视融合多种多样的知识,培养学生整合多种知识的能力,吸取人类多种文化的精华,并透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和谐地发展。
  (3)课程目标依据性。课程是要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经验结晶有效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大学生能否有效地吸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正如英国学者泰勒所说,应该把学生目前的状况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来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就可以发现教育上的需要。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应该建立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上。因为大学生處于青年中晚期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他们有着与中小学生不同的身心特征。
  2.课程内容
  如布鲁贝克所言,当一名学生清楚地看到课程中的学问“有益于”什么时,产生兴趣的任务就已完成了一半多。[7]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的现状,正如学者所说,不考虑课程内容有效呈现和学生认知准备和发展的需要,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与书本内容完全雷同,照本宣科,大学生没有从中获益。为此,要从课程内容的新颖化、技能化和实用化三方面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1)课程内容的新颖化。课程内容的新颖化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不断更新,二是教师的知识更新。现在许多教材大同小异,新内容不能反映学科的最新成果。课程内容新颖化的重任落在教师的肩上,即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
  (2)课程内容的技能化。课程内容的技能化是课程内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世界,“能力”已作为人类的优秀素质而受到异乎寻常的强调,因此课程内容的技能化十分必要。
  (3)课程内容的实用化。课程内容的实用化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求有近期的、远期的),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知识的学习不能搞形式化,而是要让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目标和规格培养的中心环节,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便使大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
  课程设置应体现学习的目的性,只有让学生明确了目的,才能使学生发扬主动性,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高校课程应该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成才设置,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再学习和再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能力的形成、知识结构的广度和深度、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业方向以及就业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课程设置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来适切大学生。
  (1)整合性原则。整合性是指课程计划中所包含的各种知识和经验的联系。其课程设置特点就是把课程的各个部分和片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可以从整体上理解知识,而不是零碎地理解知识。整合性使大学生能够获得对知识的统一认识,并对学科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2)综合性原则。课程应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贯通,提供大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能够启发大学生的心智。不仅要让大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理性,培养美好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达成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
  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就应该克服地域的偏见,使大学生能够欣赏到人类多种文化的结晶,并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涉及,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心胸,使大学生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承担起价值澄清和文化选择的责任。
  
  参考文献:
  [1][5][6][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3,104,115,114.
  [2]Brubacher,John Seiler.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2:96.
  [3]程丹葉.简析学科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1990,(10).
  [4]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4.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单元机组运行”是高职院校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文章阐述了以职业任务驱动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职业任务驱动;单元机组运行;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严方(1977-),男,湖南岳阳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火电厂运行技术;张海燕(1967-),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产过程自动
期刊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本科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但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模式尚有待于更多的教学实践加以探索。本文探讨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国家级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成功开展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简介:阚显照(1968-),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分
期刊
摘要:为提高“内燃机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其中包括注重绪论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加强理论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应用、注重教研结合以及将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几个方面。  关键词:内燃机原理;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研结合  作者简介:郑清平(1965-),女,湖南道县人,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
期刊
摘要:本文在問卷调查的基础上,从通识教育视角出发,审视我国英语专业建设的现状,发现了一些专业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语言技能类课程和人文通识类课程比例失调、缺乏具有通识教育背景的复合型教师、学习评价方式过于依赖终结性评估。因此,只有从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复合型人才;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李林 (19
期刊
摘要:构建符合环境工程专业“泵与风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是促进本专业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本文探讨了“泵与风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实际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关键词:环境工程;泵与风机;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郭瑾(1979-),女,甘肃天水人,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污水再生
期刊
摘要:学生评教系统是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教师的重要环节。建立有效的学生评教系统对教学信息的收集、教师教学质量的改进、领导教学管理的决策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多元化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内四种学生评教系统的运行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生评教;运行  作者简介:董纯奇(1962-),男,浙江宁波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顾金孚(1963-),男,
期刊
摘要:针对测控专业传感器技术的内容和特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探讨了课程设计的模式,就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模式;实践  作者简介:冯梅琳(1979-),女,陕西合阳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传感检测、智能测控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王军(1979-),男,满族,
期刊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结合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从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就理论实践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探讨  作者简介:刘力伟(1963-),女,河南信阳人,信阳
期刊
摘要:按照启发式教学的主导思想,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依据“传热学”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及论文写作等环节,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李广华(1978-),女,内蒙古赤峰
期刊
摘要: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纽带。然而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容易受“母体”的影响,尤其是在课程建设方面,“普教化”现象更为突出。为此,本文提出了建设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本科院校;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基本原则  作者简介:邹林斌(1978-),男,江西南康人,南京信息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