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养老机构心理服务现状和服务构建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广西养老机构在心理服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分析,提出构建广西养老机构提高心理服务质量的模式,以期为广西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升级以及提高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关键词:养老机构;心理服务;模式构建
  当前,广西养老机构的心理服务市场存在着较大缺失,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却是容易出现心理孤单、心理疾病和精神无依的群体。养老机构专业心理服务的缺失加上老年人对自己情绪的刻意隐瞒,极易令他们产生抑郁情绪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广西的养老机构应该转变观念,提升对老年人心理方面的服务质量,在保证老年人身体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条件,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一、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一)健康的需求
  人在步入老年之后,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掌控能力大不如前,而且各项生理功能都在逐渐衰退,所以他们对自身机能的变化都有着莫名的敏感性。往往一些细微的刺激就会令他们产生担忧和紧张,所以对健康方面问题的心理需求最为迫切。
  (二)被尊重的需求
  许多老人在退休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便失去了许多原有的社会权力,从以前热闹纷繁的社会场景中蜕变成了“弱势群体”。这会让他们感到自己逐渐在跟社会脱轨,容易产生低落悲观情绪,并且在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是否尊重的感官上变得十分脆弱和敏感,甚至会把自身不愉快的情绪归结为他人对自己的不尊敬。所以老人在这个阶段特别希望自己拥有自主权和平等权。
  (三)抒发情感的需求
  随着自己退出职场进入养老机构,老人们的社交圈子和活动范围会不断缩小。这时他们会更渴望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关怀和心理慰藉,他们希望和亲人朋友之间共享天伦,尤其是丧偶老人更是容易感到内心空虚和抑郁,他们强烈地需要自己所爱的人能成为自己的情感寄托。
  (四)娱乐的需求
  人到了老年闲暇时间大大增加,在物质条件较为丰富的情况下老年人越来越感觉到休闲娱乐的重要性,太过枯燥的空闲时间让老年人们希望通过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摆脱寂寞、增添生活乐趣。
  (五)社会交往需求
  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老年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际交往的范围变小,感觉自己远离了社会和同事朋友,长期的无所事事会令他们形成孤僻和抑郁的心理,这时老年人就需要通过广交友、多交流来宣泄枯燥的情感以达到消除孤独感的目的。
  (六)自我实现的需求
  尽管在人生的晚期阶段老年人已经卸下了大部分的工作和社会责任,但是他们依然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意义,期望能够对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多的是要从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体验参与感和收获满足感。
  二、广西养老机构心理服务现状
  (一)老年人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大多数子女在选择了养老机构为老年人养老这一方式之后便销声匿迹,有些子女虽然偶尔来探望老人,但是却不能及时照顾和满足老人在亲情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养老机构一般只会把服务重心放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和简单医疗上,虽然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使得老年人在基础护理上得到了一定提升,但很多的养老机构依然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只为老年人提供普通的衣食起居和物理医疗护理,对心理方面的服务却缺乏意识,导致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
  (二)心理服务工作缺乏专业化
  在广西的养老机构中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引导的咨询师很少,而在实际的心理疏通工作和心理服务中却更多地由普通护理人员进行。当前广西的养老机构中护理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且多为临时工。本来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身份地位认同感就不高,加上有时会受到老年人的歧视和不理解,这就令他们很难感同身受地为老年人考虑问题。所以由护理人员提供不够专业的心理服务是很难取得明显成效的,当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的管理产生矛盾时就会让护理人员陷入两难境地,在这样的工作情绪中还要求护理人员去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是不现实的。
  (三)心理服务被认可度不高
  心理服务和社会工作都属于较为新兴的事物,老年人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缺乏认知和认同,这就导致了护工和社工在开展老年人工作时非常吃力。尽管社工会耐心地为老年人讲解自己的目的,但老年人还是会觉得这些是来管教自己的人,并且突如其来的嘘寒问暖会让老人们心生警觉。虽然社工和心理服务等理念开始逐渐形成,但距离被老年人以及他们的家属所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四)社会性参与的心理服务过于形式化
  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需要更多心理呵护和精神辅导的观念已经开始形成,但不少社会的关注点却并非是老年人的真正心理诉求,而是把这个热点问题当成炒作的手段。近年来在广西养老机构的社会义工服务中,有一些打着关爱老年人、体现社会力量口号的“敬老”或“爱老日”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却只是简单地陪老人聊聊天,为老人洗洗脚,形式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并不能真正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有效的心理干预或辅导。
  三、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供给服务的模式
  (一)直接服务模式
  直接服务模式是养老机构为老年人心理服务的一种重要模式,主要針对老年人在文化娱乐、自我实现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需求,以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提供相关专业性服务作为主要手段。
  社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服务资源,而且成本很低,是现代社会衍生出的一种应对社会问题的职业活动。合理地运用社工可以帮助老年人快速地融入养老机构中的生活,为老年人的入住适应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社工在养老服务市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社工的作用
  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的初始阶段会出现对生活环境、生活规律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这时候由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社工对老年人在心理、情绪上做出评估和分析,就能较为清晰地对老年人的个人需求做出大致了解,并且能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相关咨询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杜绝因个人原因引起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专业社工的介入可以处理老年人多元化需求与养老机构护工所能提供的有限服务和资源之间的矛盾,协调老年人个性活动与养老机构规章制度之间的冲突;专业社工还能利用自身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义工服务,形成社会多元化的资源联动,为养老机构的服务运行提供积极促进作用。
  2.社工提供心理服务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社工常用的一个心理服务方式是个案工作法。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要帮助老年人运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去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从而实现老年人得到肯定和尊重的过程。在这个方法中要求社工要真心尊重老年人,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与之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有效沟通和运用专业知识来缓解老年人的孤僻心理,提高老年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充分地融入养老机构当中。
  另一种社工的服务方法叫做团体工作法,这是由社工通过科学的方法将老年人有目的地组织成小团体,团体由存在共性问題、有着共同爱好,且身体条件能力相差不远的老年人组成。小团体在活动前会让大家共同参与设计方案,避免老年人的排斥心理,在活动中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帮助和影响来解决个人或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在活动过程中社工则以多引导、多示范、多正面鼓励为主。
  (二)间接服务模式
  间接服务模式指的是针对老年人的心理诉求,养老机构用一定的方法把一线护工、老年人家属或社会力量和资源等吸引进来,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通过这些周边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1.一线员工关爱机制
  一线员工关爱机制是指养老机构对参与照顾老人的一线员工进行关爱和激励的制度。通过这种方式让一线护工产生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为他们灌输护理工作对自己和对老年人的意义,让这种关爱行为通过一线护理员工传导到老年人身上。只有这些一线的护理人员感受到了关怀,才能对老年人做到感同身受,才能达到令一线员工用心提供心理服务的目的。
  2.老年人内部互助机制
  建立养老机构老年人内部互助机制是和社工的团体工作法有紧密联系的。这种机制通过引导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相互帮助、相互排解情绪的目的,可以让老年人更快地从原本自己家里的小家庭过渡到机构的大家庭养老生活。老年人之间如果可以更多地进行互助解决一些共性问题会有利于实现“助人者自助”的好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工的负担让他们在其他服务上投入更大精力。
  3.引导家庭参与机制
  对于老年人来说,子女和亲人的关怀是养老机构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养老机构要积极引导老年人的家人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去,尽可能地消除老年人与家人间因距离产生的隔阂,这有利于消除老年人因长期居住养老机构而产生的负面心理,建立老年人融入养老机构生活的信心。
  4.拓展服务资源机制
  拓展服务资源是指由养老机构牵头合理发动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需求服务的模式。当前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社区、学校、公益事业单位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募集社会志愿者和义工作为养老机构服务资源的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张艳国.论精神需求[J].天津社会科学,2000(5).
  [2]彭文洁.深化改革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J].社会福利,2005(5).
  [3]丁亦竹.当前美国的社会管理[J].学习时报,2005.
  [4]周良才.中国社会福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孙颖心,王佳佳.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
  [6]吴振云,李娟,许淑莲.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
  [7]吴谅谅,钟李卿.老了,去哪里养老——关于现存两种养老方式的调查[J].中国社会保障,2001.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广西养老机构服务研究”,(2019KY1636)。
  作者简介:柳英成(1983—),女,广西玉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测定克班宁贴剂的含量与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贴剂中克班宁的含量,并以桨碟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 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分析某高校一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防控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和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呕吐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用病例对照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