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才会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激起学习的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开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先生在《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一文中指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有意识的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呢?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质疑” “释疑”的精神,在疑问中学习、探究。现在就我个人的经验发表几点看法。
一、敢问——自主探究的起点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就是思维的向导。有疑问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机,才会在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创新,改变原来不合理或不正确的东西,即推陈出新。质疑问难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不仅让他们从质疑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为下一步自主探究的学习语文创造一个好的起点。特别是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是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乐问——自主探究的关键
学生从敢问,善问,到养成提问的习惯(乐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最终使学生“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逐渐形成,变“要我问”为“我要问”。如在讲到课文《守财奴》时我依据参考书对“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一句的理解告诉他们这是作者对基督教之虚伪的揭露讽刺,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疑义。但有一位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看过巴尔扎克的传记,认为巴尔扎克也是笃信基督教的,所以不可能讽刺基督教。后来经过大家查阅大量资料和深入认真的分析、讨论,认为这句话的理解应为:作者旨在表明笃信宗教才不至于陷入金钱的泥沼。
可见,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后,自主探究学习成了学生的真正的心理需要,他会随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自觉去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善问——自主探究的金钥匙
1.对课题质疑
有的文章课题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带着对课题的疑问去钻研课本上的内容,还会把知识点由课堂迁移到课外,到课外资料中去寻找课本上没有的答案,了解并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如学习小说《祝福》时,有的学生认为《祝福》这个课题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符。我告诉大家这正是鲁迅先生匠心独具之处,它也是理解此文所表达深刻思想关键所在。后来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认为以“祝福”为题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深刻思想,可大体分为三点: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的联系;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祝福而被逼上绝境的,这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此课让同学们收获颇丰。
2.对不懂的词句的质疑
引导学生对不懂的词句质疑,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可抓住这句话作为探究点,启发学生提问。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开篇便提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学生提出不知如何理解这句话,因为全文大部分笔墨都在描写美丽的荷塘中的月色和皎洁月光写的月色。我抓住这个课堂教学中的契机,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书了解作者和相关的背景知识。后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朱自清是一个有正义感、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国民党的暴行,面对全国一片血雨腥风,他内心异常愤懑。于是他把苦闷哀愁的情感,借笔下一幅荷塘月色图,曲折的表达出来。因此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往往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对标点符号质疑
在课文中,作者为了更好的描述人们的心情或场景,常会用一些不符常规的标点,学生常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与众不同之处来质疑,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把钥匙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全文。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敢提问,善提问,就能使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从而形成创新的动力。
四、勇思——自主探究的归宿
学生在学习中提出了疑问,怎样去解决它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青少年更为突出。因此,教师应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启发他们向问题挑战,达到以疑促思,以思促释的目的。
课堂上引导学生释疑时,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要只看思维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敢于标新立异。对问题的理解不能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个性化的独特的理解教师应给予肯定,表示贊赏。学生有了方法也就更乐于去探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创造者。当学生通过努力,成功的解决了疑难问题,也就尝到了勇于释疑的乐趣,体验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故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呼唤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学语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引起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注意形成和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注意倡导深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坚持开放性原则,开阔探究视野;坚持客观性原则,规范探究过程;坚持系统性原则,优化探索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质疑” “释疑”的精神,在疑问中学习、探究。现在就我个人的经验发表几点看法。
一、敢问——自主探究的起点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就是思维的向导。有疑问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机,才会在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创新,改变原来不合理或不正确的东西,即推陈出新。质疑问难是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不仅让他们从质疑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为下一步自主探究的学习语文创造一个好的起点。特别是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是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乐问——自主探究的关键
学生从敢问,善问,到养成提问的习惯(乐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最终使学生“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逐渐形成,变“要我问”为“我要问”。如在讲到课文《守财奴》时我依据参考书对“基督教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一句的理解告诉他们这是作者对基督教之虚伪的揭露讽刺,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疑义。但有一位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看过巴尔扎克的传记,认为巴尔扎克也是笃信基督教的,所以不可能讽刺基督教。后来经过大家查阅大量资料和深入认真的分析、讨论,认为这句话的理解应为:作者旨在表明笃信宗教才不至于陷入金钱的泥沼。
可见,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后,自主探究学习成了学生的真正的心理需要,他会随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自觉去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三、善问——自主探究的金钥匙
1.对课题质疑
有的文章课题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带着对课题的疑问去钻研课本上的内容,还会把知识点由课堂迁移到课外,到课外资料中去寻找课本上没有的答案,了解并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如学习小说《祝福》时,有的学生认为《祝福》这个课题与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符。我告诉大家这正是鲁迅先生匠心独具之处,它也是理解此文所表达深刻思想关键所在。后来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认为以“祝福”为题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深刻思想,可大体分为三点: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的联系;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祝福而被逼上绝境的,这更加深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此课让同学们收获颇丰。
2.对不懂的词句的质疑
引导学生对不懂的词句质疑,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可抓住这句话作为探究点,启发学生提问。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开篇便提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学生提出不知如何理解这句话,因为全文大部分笔墨都在描写美丽的荷塘中的月色和皎洁月光写的月色。我抓住这个课堂教学中的契机,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书了解作者和相关的背景知识。后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朱自清是一个有正义感、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国民党的暴行,面对全国一片血雨腥风,他内心异常愤懑。于是他把苦闷哀愁的情感,借笔下一幅荷塘月色图,曲折的表达出来。因此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往往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对标点符号质疑
在课文中,作者为了更好的描述人们的心情或场景,常会用一些不符常规的标点,学生常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与众不同之处来质疑,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把钥匙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全文。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敢提问,善提问,就能使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从而形成创新的动力。
四、勇思——自主探究的归宿
学生在学习中提出了疑问,怎样去解决它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青少年更为突出。因此,教师应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给学生,启发他们向问题挑战,达到以疑促思,以思促释的目的。
课堂上引导学生释疑时,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要只看思维结果是否正确。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敢于标新立异。对问题的理解不能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个性化的独特的理解教师应给予肯定,表示贊赏。学生有了方法也就更乐于去探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创造者。当学生通过努力,成功的解决了疑难问题,也就尝到了勇于释疑的乐趣,体验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故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呼唤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学语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引起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注意形成和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注意倡导深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式。坚持开放性原则,开阔探究视野;坚持客观性原则,规范探究过程;坚持系统性原则,优化探索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