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两个“把握”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最直接的双边活动。准确而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竞技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观察当下的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就课堂提问中应特别注意的两个“把握”——提问时机和“精准”度的把握,例谈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时机精准度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准确的、恰当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进入竞技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特级教师张乃达先生在《数学思维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数学思维的微观过程可以看成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且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通过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组成的”。这都说明“问”之重要性。然而,现在的数学课堂提问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明知故问、模棱两可、面面俱到,过于琐碎、时机不当、难易失控、系列模糊,答域不清、缺乏开放、过于抽象,难以捉摸等等,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质量,使其低效甚至无效。笔者就课堂提问中应注意的两个“把握”谈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
  一、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也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机提出问题。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师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引领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的思绪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飞翔。
  1.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一种“洞然若开”之境,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学习了1/2后,老师让学生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在其中一份上涂上色,……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没有涂色部分该怎么表示?”好些学生说用1/3表示,这是明显的错误,怎么让学生弄明白呢,老师让学生讨论分数的分母,分子,分数线各表示什么?这一问题就有很强的启发性,为学生的思维指了方向,学生最终自己发现了错的原因,以致真正弄清了分数的意义。
  2.提问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知识的“网眼”是相通的,小学数学书虽然有12 册,但其中数学的知识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构成了严密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都需要旧知识的支撑。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以故引新、以旧启新,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进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逐步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例如: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导入阶段进行了三次提问:(课件出示一般四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你能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吗?如果我连接每一个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你发现了什么?五边形如果我也这样分一分,能分成几个三角形?朱老师从几何图形的辨认入手,通过三个提问,来揭示三角形是多边形中最基本的一种。这样在学生的元认知和图形体系的大背景下学习,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新知不新,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
  3.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所谓“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例: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组织学生操作,将自己手上的12根小棒平均分一分,举起其中的一份。(1)想一想,你得到的这一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2)为什么都是一份,有的是1根,而有的是2根,3根,4根,6根呢?(3)同样的12根小棒,都是平均分,都取了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小棒根数却不相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设计了一个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把思考、实践的机会毫无保留地给了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12根小棒进行平均分,得到的一份(小棒根数)和所对应的分数各不相同,这算是给了学生比较多的自由度,在分与取的过程中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4.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人的思维总是要受到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所以常规思维大多为顺向思维。而事物本身又往往具有多面性,这对于阅历较浅、涉世不深的小学生来说,有时候是不容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思维出现转折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去寻求正确答案。比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当学生初步感知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我跟学生做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游戏,露出一个直角,让学生猜测,你觉得这个三角形属于哪一类?因为有上面的分类与观察,学生很顺利就判断是属于直角三角形的,然后再出现一个钝角,继续让学生猜测,同样的也没有难度。接着露出一个锐角,大部分学生由于之前的思维,顺势就猜测应该属于锐角三角形,而老师拿出来的竟然是钝角三角形,学生再猜,拿出的可能就是直角三角形了……在大部分充满疑虑的眼神中,教师提问:为什么出现一个直角、一个钝角的时候,我们能确定它属于哪一类三角形,而出现一个锐角,就确定不了它到底属于哪一类三角形了?在学生的思维出现转折的时候,老师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对这三类三角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与认识。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精准”度,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课堂提问的“准”度,主要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简明准确,而“精”度主要指问题的设计要灵活精巧。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反复推敲。
  第一,提问的难易度要恰当。“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到桃。”这是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在谈到课堂提问时作的最形象的比喻,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如果课堂提问过小、过浅、过易,缺乏思考价值,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这样的提问不仅谈不上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如果课堂提问过大、过深、过难,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极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形成畏难情绪。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努力掌控好提问的难易度,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提问,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得以发展。例如:如:教学圆的知识时,我们经常会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呢?这样的问题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能引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使知识由教材死的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有体验的知识,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容易接受,会积极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圆的知识的理解。
  第二,提问的语言要准确。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体现语言修养的关键部分。提问的语言要严谨、简洁,不能含糊不清。我们在设计提问时,要多下点功夫。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如在学习了圆柱和圆锥两种立体图形后,在小结这两种图形关系时,有的教师往往会问: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学生也往往会作出“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这个令教师满意的回答。然而,稍一注意,我们就会发现教师这一提问内容的本身就存在错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种关系,一般来说,只有在同底等高的情况下,这一答案才成立。提问不清致使内容发生科学性错误,长此以往,将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提问要留有合适的思维空间。问题的设计精巧与否,很重要的是能否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有效的课堂提问,问题不能预设得太多,太细。否则,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学就没有生成的空间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面面俱到。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什么时候小结、过渡等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戴上了镣铐。比如,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甲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系列的问题: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⑤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乙教师这样设计: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和原三角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③三角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④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相形之下,甲教师的提问由于过于琐碎、直白,缺乏思维的启发性,问题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深入思考。乙教师的提问既有内在联系而又有一定思维空间,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出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准确地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其“精准”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实施课堂提问,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 从而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真正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之目的,为我们的教学生色,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有魅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振兴西路小学)
其他文献
从今年年初开始,大家就在纷纷猜测在年月诺贝尔文学奖将会花落谁家。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最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他是中国文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迫切希望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资料,总结影响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
在会计电算化技术普遍应用,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容忽视.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措施的控制以及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充分发挥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给予
自动驾驶车辆务必能准确而可靠地识别交通信号。然而,现有体系难以应对复杂的信息流量,供自动驾驶车辆使用。德国弗劳恩霍夫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发出新技术,帮助驾驶辅助系统
期刊
期刊
会议作为企业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其管理的高效性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有效解决会议数量多、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对会前准备、会中控制、会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
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