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与道德交织在一起,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行为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可引起人内心情感上的共鸣,给人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是人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颇具有重要意义。美育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发生起构建作用。赞科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有目标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告诉我们,审美教育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采取一定的手段,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感。毋庸置疑,美育也能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还是通过思想品德课这一主阵地来实现。因为思想品德课堂具有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运用真善美的人物形象来情感陶冶;运用理论讲授来明辨是非。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学习,充分发挥美育的辅德功能。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促进道德情感形成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无自我审美意识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感受美的能力。在学生具备了感受美的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也就是识别事物的美与丑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所讲材料进行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在提高鉴别美的能力的同时,还有注意发展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的最高表现是创造美。在教学中创造美主要表现在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掌握美的标准,形成美的知趣,自觉地去追求美,要完成这些任务,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 创设直觉性情境,以美的形象熏陶学生。提供视听直观和语言直观。如教八年级下册11课《心中要有杆“秤”》第二框题“维护正义”之前,用课件展示视频“长霞当舞——任长霞生平事迹”,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斗争、铲除黑恶势力、维护社会正义而英勇牺牲的任长霞深深的感染了学生,在之后的课文学习,学生对“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产生向英雄学习、坚决维护社会正义的强烈愿望。
  二、 创设道德评价情境,明确评价美的标准。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留学德国期间谢绝外国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祖国;司法干警林卫赤手空拳与持刀逃犯搏斗,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敢于同坏人作斗争的壮丽的卫士凯歌。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对良好的道德评价就有了统一的标准,他们知道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的,一个人只有心灵美,才会产生美的行为。
  三、 创设想象性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在教学《科教兴国》“感受科技创新”时,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的家庭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未来祖国美好的生活。有点学生就提出,电脑操作家里的电器,而不应回家进行操作。回家之后就可以立即享受,空调已经将房间的温度吹得舒舒服服了,微波炉里刚热的饭菜正在冒出诱人的香气,连窗帘都提前拉好了等。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创新给祖国未来生活带来的美好,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作为未来建设者的光荣责任感。
  四、 创设比较性情境,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如在学习《12课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抵制不良诱惑”时,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毒品带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危害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极大的震撼。然后,在展示一组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引导学生远离毒品,用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摆脱其干扰,追求科学、健康、文明、充实的生活。
  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听中,受到切身的教育,在美的氛围中受到陶冶。每逢春秋季到来之际,我就组织学生郊游,让学生在自然中看美景,感叹祖国之美。带学生进入工厂,让学生摸摸机器,让学生树立“劳动创造美、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大凡懂了美学理论,并得到了美术熏陶的人,可以养成一种高尚活波的人生观。
  美育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粘合剂,任课老师要多思考,创设不同的情境,发挥课本中的美育因素,提升课堂的育人主渠道功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的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语文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很多学生在中考中作文得以满意的高分,却并非易事。如果作文时,我们注意片断描写,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许会让你中考作文受益,得到满意的高分。下面就中考第一轮作文片断训练的复习,谈谈笔者的一点体会。  一、写人。要突出性格  《水浒传》可谓家喻户晓,而其中一百零八将,更是个个性格鲜明,听过评书的,看过原著的,提起
期刊
“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达到熟悉并灵活应用与题目相关知识的目的.“一题多变”可以是老师“变”,即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恰当地对题目进行延伸、演变、拓展,呈现出一系列的变式题;也可以把“变”的权力教给学生,即引导学生在原题的基础上,改变条件或相关的物理场景,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解决
期刊
探究类实验是中考题型中常见的一种,也是近年物理中考中热点之一,它具有新颖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等特点
期刊
有这样一则笑话,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7”答:“算错的情况下。”此笑话搞笑的原因在于正常情况下人们认为1+1就应该等于2,所以只有在算错的情况下才不等于2。其实,在化学中还真有许多“1+1≠2”的现象,由于在学生的大脑里“1+1=2”已经形成思维定势,故学生在遇到这类试题往往容易出错。现选取几种类型进行分析,希望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引起注意。
期刊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它博大精深,内涵隽永。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考文言文的阅读考点注重向课外延伸,浅易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成了必考题,但由于时空相隔,学生们普遍感到应对课外文言文考查困难重重。其实,如果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攻占课外文言文阅读的高地。在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念好“牢、活、实”这“三字”经,进行了扎实有效
期刊
每年体育考试,总会有部分考生临场发挥失常,功亏一篑。一般来讲,考生大都存在怕考不出最好成绩的紧张状态。随即引起生理、心理等方面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了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发生这些异常心理状态,其原因就是考前心理准备差。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在学生的心理训练以及考试前调控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和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 影响中考体育考试的心理因素  1. 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缺乏客观的估计
期刊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复杂多样。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思想方法,以及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等,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认真探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要求,我认为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教师“教”,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数学教学中应
期刊
关于激励,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为了一条彩的绶带把生命奉献于你。可见,激励的作用之大。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由此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
期刊
新时期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健康地成长,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这就是要教师必须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根据不同时期学困生特点,与时俱进的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促使其不断地发挥优点和特长,逐渐改掉缺点和不足。向良好的方面转化。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何在?从思想品德形成的机制来分析,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 外部因素  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随着初中学生的年龄的
期刊
一、 什么是“主问题教学”  阅读教学的“主问题”是指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在“主问题”教学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不是只提一个问题,而是把若干个小问题提炼成大问题,集中以一二个“主问题”研读来深究。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老师强调“主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主问题教学”是“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