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种族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阅读《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作者沃尔特·拉夫伯不仅探讨了美国经济力量增长与扩张主义之间的联系,同时论述了种族主义在美国对外扩张时所产生的影响,不同的人种以不同的政策对待。本文以此书为载体,简要论述一战前种族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当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种族;种族主义;扩张
  美国的人口结构十分复杂,犹如马赛克拼盘。尤其在一戰之前,来自各州各国的移民数量非常庞大。在这种复杂构成的社会之下,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便开始发挥作用。提到种族主义,最先联想到的是对印第安人的驱逐与杀戮,对黑人的歧视与压迫,对亚洲人的殖民与扩张。而种族主义除了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欺压、迫害之外,也是美国对外扩张的支撑之一。正如沃尔特·拉夫伯在《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中所说:“……最为突出的种族主义,……也是影响和塑造当时和新世纪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些核心要素。”
  一、种族与种族主义
  种族是生物学上对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的分类,其标志为肤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色、面容等生理特征,这些特征是生活在不同地域内的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现在,通常将人种分为三类: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相对应的即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人类本就起源于同一“智人”物种,因环境的差异而有了外貌形态上的差别。外貌上的差别并不能决定着种族之间存在高贵与低劣,种族本应无优劣之分,而是平等的。
  但当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社会发展有了进步与落后之分。当一个种族处于更高的文明发展程度,尤其是明显高于其他种族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心态和观念,这也是种族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在古代就已经存在的以优劣来划定社会地位的观念也是种族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现代意义上的种族主义是随着西方文明的兴起和殖民扩张而进一步深化的。当欧洲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时,各种族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并且其他种族无力抵挡欧洲文明的冲击,沦为白种人统治的附属。白种人的种族优越感油然而生。随着美洲的发现,北美大陆被开拓,优越感被带到北美,并且带有了当地的特征。移民的始祖踏上这片土地后,他们开辟荒野,把文明带给尚处于落后状态下的土著印第安人,以期完成上帝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北美大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北美白人自视为上帝的选民,要把世界从野蛮、无知、落后等状态之中解救出来。种族优越感作为一种价值观根深蒂固于美国白人文化当中,在每个受这种熏陶的白人身上都表现出来。并且坚信,他们作为上帝的选民,必须一直保持这种崇高的地位。因此,种族主义在这片土地的出现似乎就成了必然。
  二、一战前种族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
  历史学家迈克尔·H·亨特在其著作中曾说:“……种族概念被带进了美国的外交政策。由于辩论者与政策制订者的思想一致,由于新闻媒体也深受影响,由于成为竞选中的一个重大立场问题,种族观念强烈地影响着国家的对外关系。它不仅涉及富兰克林时期以前的印第安人,而且还包括拉丁美洲人、东亚人与欧洲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原因有很多,但決策者思想观念在决策制定和实行过程中有着潜在的影响。所以,在处理与拉丁美洲、欧洲、亚洲的国家关系时,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种族优越感便会以不同的形式显现。
  拉美是美国最早发生外交关系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和黑人占大多数人口,白人在这里反而成了少数民族。在美国的种族优越论之下,尽管拉丁美洲在进行摆脱西属殖民地的自由解放运动,但许多白人对此并不支持,认为拉丁美洲长期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不可能真正独立,即使独立,也只是形式,这是其种族的劣根性所决定的。以古巴为例,1868年古巴发动起义,一些克里奥尔人希望通过美国的兼并来躲避灾难,对此美国政府分为两派,一方赞同,另一方则不然。以国务卿菲什为首的反对派认为被称作白人的古巴45万人口,但实际上是由肤色深浅不等的许多种族构成的一个混合体。相对于这些种族成分十分复杂的“白人”来说,西班牙人更容易让人接受。菲什的观点得到了国会议员的支持,反对兼并古巴。于1869年底,格兰特公开宣布不承认起义者的交战国地位。古巴的革命仍在继续,但美国担心种族问题而反对兼并。美国的种族主义不仅针对拉丁美洲,对欧洲亦是如此。
  在美国人看来,美国人与英国人同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同的品质和相同的利益将英美连接到一起。美国内战结束之后,国家意识进一步加强,种族优越论更是被广泛传播与接受。并且认为勤奋、聪明、道德观念强和管理能力强是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种族特性,共同领导着世界事务。但是除了英国,其他欧洲国家仍不可与盎格鲁-撒克逊人所比拟。例如用缺少活力、迷信、不守纪律、神经质等来形容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而美国在与西班牙争夺西属美洲殖民地时,又称西班牙人具有极端的宗教意识,西班牙的外交是在无作为政治家操作下的伪外交,西班牙人的争斗也是极端和不择手段的血腥。在种族主义之下,西班牙人一无是处,但正是这种披着种族与道德外衣的扩张借口,美国将西班牙人排挤出拉美。除了对欧洲国家存有种族主义观念,对亚洲国家更是如此。
  布鲁克斯·亚当斯曾提出一种历史理论,他认为世界的权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金融中心的转移而转移的。世界金融中心正在西移,如果美国想要取代英国而掌握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就必须控制住亚洲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廉价的市场。基于种种考虑,麦金莱决定占领菲律宾,并以亚洲的贸易为判断标准保证美国的利益。但在提出兼并菲律宾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赞成者和反对者都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种族优越论为论调。麦金莱提到他并不是一定要教化和改良菲律宾人,他们表现的已经非常出色。反对者是说菲律宾是一个颓废的民族。不管赞成与反对与否,种族主义是其争论的一个焦点。最后,双方在种族问题上的争论平分秋色,兼并主义者用经济利益赢得了这场争论。最终控制了菲律宾,获得了这个通往东方市场的跳板。
  美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决策者的种族主义观念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针对不同的国家从而制定不同的种族政策,对拉美、对亚洲与对欧洲政策均不相同,种族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种族主义并不是美国的特例,早在15世纪,种族主义观念便在欧洲人的海外探索中开始萌发,奴隶贸易便是最典型的佐证。只不过在美洲土地上进一步发酵成为种族主义。美国在扩张进程中,种族主义不仅成为扩张的借口,推动扩张步伐,同时种族主义在美国对外政策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际上,种族主义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作为上帝选民的种族优越感,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的推动下,种族主义在美国盛行,在各殖民地盛行。种族主义在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却给非白人种族带去了难以磨灭的伤害与苦难。
  参考文献:
  [1]王晓德著 美国文化与外交 [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2]孔华润 主编 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 [M].新华出版社.2004
  [3]迈克尔·H·亨特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4]石毅 从家长制到自由放任:美国政府种族政策研究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李剑鸣主编 美国通史第四卷 [M].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叶红 (1991—)女,汉族,吉林省辉南县,研究生,黑龙江大学,世界史方向。
其他文献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文化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自觉地以唯物史观作为其文化研究的内在逻辑和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的文化观是广泛而深刻的。关于马克思文化观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的基本特点,是我们理解、学习马克思文化观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的文化观进行初步地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观;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
期刊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为更好的满足社会对钢琴教育、演奏等不同人才的需求,高校钢琴教学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本文阐述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下高校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需求;高校;钢琴教学;改革  钢琴是高校音乐专业一门基础的
期刊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 金华 322118)  【摘要】:批评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然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只有将批评运用得当,才能既不伤害学生稚嫩的心灵,又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让批评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尤其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个别谈话中的批评策略,以期能以艺术化的批评教育方式让学生心悦诚服,幡然悔悟,不再是忠
期刊
(正阳县高级中学,河南 驻马店 463600)  【摘要】:所谓学困生, 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 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 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 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 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的「究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教育的质量,而基础教育的总体质量又必须以哈当解决学生学业不良这一问题为保證。学困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中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以及党的四代领导人关于文化的观点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提供理论来源,形成习近平独特的文化思想内容——理清根基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灵魂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阵地的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强基固本的提高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思想;研究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继承
期刊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有智慧的学生,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成长的过程。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知识的衰败期,美术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美术课堂教学环境。本文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美术的教学智慧,首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美术智慧内涵概念做简单阐述,然后提出影响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美术智慧
期刊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摘要】:本项目通过调研浙江省内历史文化类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现状,思考如何通过馆校合作,加强博物馆资源的利用,使博物馆更好地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和中小学生的教学辅助课堂。  【关键词】:历史文化博物馆;教育资源;馆校合作  一、浙江省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的分布、数量及其在教育方面的意义  据调查,浙江省内共有430余处博物馆,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占90%以上,其
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本文意在对印顺的密教思想做一整理总结。在他看来,密教的发展是佛教在印度滅绝的根本原因。介于此,佛教发展就一定要注意防范天神化和鬼神化倾向,一定要让佛教存在人间。简言之,对密教的态度构成了他人间佛教的反面来源,之后认识的转变也是他积极践行人间佛教的深化。  【关键词】:印顺;印度佛教;密教;人间佛教  印顺的人间佛教自传播以来,一直
期刊
(延邊大學外国语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Abstract】: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learning style,does an investigation of 220 non-English majors’ learning styles of different genders by using questi
期刊
(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唐太宗在治国理政时期注重民本,辅之以人文化的道法作为保障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来时刻警醒自己的为君言行,从而形成谨言慎行与民诚信、崇俭反奢吏风清廉、修身治国居安思危为核心内容的君德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代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唐太宗;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