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绘画的基础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ngson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说明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笔下画出来的形象常常如同孪生子一样大同小异,另一方面,尽管我的学生已是十几岁的初中生了,画出的东西却简单得毫无细节。每当开始画命题性绘画时,学生的画面就会变得如出一辙……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这个现状,我选择了初一年级的某班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实验很简单,我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画出相应的形象,题目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东西,分别是房子、电视机和窗户。经过统计上交的作业,我发现,有超过八成的学生不假思索地画出了几乎相同的房子,窗子就用一个“田”字表示,门就是一个拉长的“口”字,且必须在三角形的屋顶加上一根冒着烟的烟囱;在画电视机的那题上,有70%的学生在方形的电视机上加了两根天线,一个班级中的43位同学里只有10位同学画出了液晶屏的电视机(图1);另外,在画窗户的一题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用“田”字形来表示。事后,我与学生交流,你们常常能见到带烟囱的平房吗,家里现在用的电视机还是有天线的吗,窗户是能推开的木格子窗吗?学生们都笑了,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所画的物体形象根本不是现实生活中能观察到的物体本身。我继续追问,既然知道所画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看到的东西,那为什么还要这么画呢,学生给出的答案无非就是:房子不就是这样的吗?是美术老师教的呀!大家都这样画的呀!从小就这么画的呀!
  稍加思考就能发现,学生笔下雷同的形象,其实是源自于他们在幼儿园以及小学低年级时期学过的简笔画,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地占领了学生的记忆,先入为主的现成形象成为了学生依赖的数据库。虽然评价简笔画的功过是非不是本文的主题,但事实上,观察我接触过的中小学生的绘画,可以发现简笔画确实是会让绝大部分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的现状,最终会导致思维的懒惰和贫乏,即思维在绘画过程中只在低层次参与而已。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跳出这种模式化的思维,就是本次微研究的重点。
  二、案例描述
  本次微研究的任务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重新体验绘画与生活、自然间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从简笔画的负面影响中走出来。通过自己眼睛观察后画再画画,学生的笔底就仿佛有源头活水潺潺流出。画得好不好并不是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即使画得不像、不美、不精致,那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就已经弥足珍贵了。
  活动方式: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有目标的行为训练,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按自己的意愿描绘事物。
  实施过程:
  (一)看图片,画图像
  这里的看图片。画图像,指的是先观察而后凭记忆画出刚才观察过的物体形象。我选择一些难度适中同时又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实物,从多个角度拍下照片,在教室的投影仪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认真看一会儿并且努力记住,一分钟后,图像关闭,学生需要凭借记忆,画出刚才看到过的物体。
  图片中物体的绘画难度由小到大逐渐递进。首先要求学生记忆的是一组水果,有香蕉、苹果、草莓、猕猴桃等。一分钟后,学生开始在纸上画出刚才在图片上出现过的物体。第二组图片是蔬菜,包括茄子、黄瓜、南瓜、青菜等。第三组图片是一份快餐,包括汉堡、鸡腿、薯条、饮料等。
  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时候,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提前让学生知道最后是要凭记忆默写出看到的物体,等于是强制了学生必须去努力观察。完成后,再由师生共同总结出观察任务一般需要注意的两个要点:一是抓住所要描绘对象的主要特征;二是观察事物的个性、共性、区别与联系,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认识。
  (二)看手势,画图像
  “看手势,画图像”是训练的第二步,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作出的手势画出相关的物体,教师做出打电话的动作,学生就可以画出电话机或者手机;喝水的动作对应的则是茶杯、茶壶和水壶等;刷牙的动作可以对应的是牙膏与牙刷……这个练习相对于第一步的练习在难度上有所增强,学生需要完全凭借以往的生活经验去描绘物体,但是这个练习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让学生比较兴奋。这个有趣味性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起學生平时留意观察生活细节的意识,同时这也是为第三次训练做的铺垫。
  (三)听名词,画图像
  我依旧选择在课堂上进行这个训练,要求学生尝试画出一些熟悉的内容。以“学校的大门”“学校的小卖部” “你家的盥洗室”这些名词作为题目,依次增加难度让学生完全凭记忆画出图像。此练习的难度在于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和记忆,平时不怎么注意观察留意生活场景的同学,在做这个任务的时候明显有困难,所以教师会给予适当的提示。也有些学生,在经过前两次的训练后,已经可以大胆地将脑中的画面用笔描绘下来,仔细看他们的画面,里面不乏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小细节,令人欣慰(图2、图3)。
  我所选择的这些内容,务必要注意把握好难度,既不可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也不能太容易从而失去激发学生观察意识的目的,且必须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进一步发展观察、记忆、默写的能力。
  通过比对学生训练后的作业和以往的作业,发现这确实不失为一个能锻炼学生记忆力的合适途径。原本一到画画就不知如何下手的学生,渐渐也摸索出一点门路,这种训练让学生意识到:何为会画画,并不是必须在课外参加过绘画培训,也不是一定要有所谓的绘画天赋,而是只要在平时生活中有心观察就可以做到的。默写可以促使学生更注意生活中的观察,只有对描绘对象有了较深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有效增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形象记忆力。
  三、案例反思
  (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
  其实美术基础训练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正是在观察的训练中,学生获得身心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有目标地观察从而完成绘画的任务。也曾听过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没教过我画××东西,所以我不会画……”我就会这样回答他:“只要你见过、知道它是什么样的,你就一定能画出来。”面对越来越多的学习被动型学生,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让学生了解,在画画这件事上,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你画一个苹果,苹果就是你的老师,你画一幢房子,房子就是你的老师。有什么不清楚的,你就细细地和它对话吧,它会告诉你所有的一切。只要你充分关注和观察生活与自然,它们就会回报你。我想教师的责任,其实正是寻找这些支点,通过这些支点让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照搬画面的教师绝不是好教师。   有研究表明,“大脑接受的感觉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1],所以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视觉,没有观察,智力发展就好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失去了根本。“看”就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方式。当然,看并不就是简单地等同于观察,这就如同观察力必须依赖于视力,然而并不等于视力,因为观察力是生理和心理的综合能力,而且是以已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无疑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的。至于观察能力在学习和创造中的重要性,可以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例。他曾这么描述自己: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众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2]。
  当然,观察是需要训练、积累、不断提升的,观察也不是盲目的,要同时做到“审美地观察”“整体的观察”“比较的观察”更是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我们有限的课时还只能让我们的实验停留在比较浅层的阶段,同时也必须承认这次研究活动的量也是非常不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观察作为长期任务,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回到生活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是值得教师继续研讨的问题。
  (二)容许个性化多样化
  保护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激情和创造的潜质,乃是课堂教学师生双方的主体价值所在[3]。教师必须了解和尊重学生的观察结果,而不是以自己的观察结果作为标准。允许并且鼓励独特的绘画语言的出现,允许“乱画”,这里的“乱画”指的是不以一般性的评价标准为束缚,这可以让学生进入自由的联想空间,同时也训练了手指和大脑的协调,而开放的教学理念才可能产生开放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纲领性的基本目标,不要以諸如“提高学生绘画水平”“有效发展学生地美术潜能”等空洞无物的语言掩盖基本的教学目标,只有实实在在的展开教学,才有可能扎实地取得一些推进。美术教学对一个学生而言其本质就是发展他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逐步构建基本的空间概念,培养一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能够即兴地画出心目中的物体,最终成为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特征的人。
  那么,就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开始吧。还在说自己不会画画?其实只是缺少会观察的眼睛罢了。
  参考文献:
  [1]杨跃.中学生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莫绵.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8).
  [3]陈建明.试论个性化教学方式与多样化教学方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作者单位:
  吴江区黎里中学
其他文献
达米安·洛布(Damian Loeb)是一位美国超写实主义画家,1970年5月9日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出生,1989年移居至纽约市自学绘画。达米安最早于1999年在玛丽·布恩画廊举办首个个展,现今基本上由纽约阿奎维拉画廊代理。历年来,他多次在知名画廊和博物馆举办个展或参加群展,例如伦敦的白立方、亚布隆卡的科隆画廊、汉堡艺术馆等,曾于2006年在康涅狄格州的奥尔德里奇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过作品回顾展①
期刊
摘 要:当下中国油画风景写生现象蔚然成风,不论是画坛名家、高校教师,还是艺术机构、美术爱好者,乃至院校的学生都积极投身到写生大军中,在美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全国知名画家的风景教学高研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也正在进行着教学改革。试图研究地域性风景油画的技法语言及符号特征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以新疆地域为例,提出风景写生“案例化教学”的设想及具体实施方案。新疆风景油画的优势
期刊
摘 要: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提香在其晚年时期所创作的《忏悔的抹大拉》强烈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所崇尚的人文主义精神,作者通过生动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庞大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威尼斯画派;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基督教;社会专制;人性复归  在源远流长的艺术历史之中,古典主义绘画为油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绘画历史上油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中,威尼斯画派无疑是其中的
期刊
欧洲的19世纪远不是一个平稳和平的时代,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整个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全面兴盛和发展,在这个充满战争和动乱的世界中,人们总是在寻觅着一块安顿心灵的乐园。即使是19世纪那最混乱、人类最痛苦、心灵最压抑和跌宕起伏的年代,也会开出如此静谧、平凡而美丽的花朵——欧洲现实主义美术,那是心灵的归宿,是人类永远的向往。  一、为反映真正的现实而斗争的艺术
期刊
作者单位:  廣东东软学院
期刊
作者简介:  袁大鹏,2015年考入四川理工学院至今,研究生在读。专业方向:中国画创作研究,专攻花鸟画,师从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彭永馨教授、成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李青稞老师。  获奖情况:  2015年作品《南国情》入選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艺术节  2015年书法《乡愁》入选四川理工学院美术学院乡·愁  2016年作品《幽谷》入选四川省第八届新人新作展  2016年作品《彩之系列——红》、《幽谷
期刊
摘 要:线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是艺术处理中表达感受最直截了当的语言。尤其在中国绘画的发展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画家凭着对线的高度热情对于线技术的谙熟运用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线作为中国绘画中最基本、简练、概括的造型语言,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历代中国绘画中就是用独特的中国语言参透出“道”。原始绘画中的岩壁绘画,就确定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基本特征,线自然成为中国绘画主要的造型手段。线是艺术家对
期刊
作者单位:  新疆師范大学美术学院
期刊
摘 要:美术创研是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发展的有力支持,也是高师美术教育在双创活动和创业型教改中的重要抓手。西华师大美院在相关教改中提前布局、勇于实践,在课程设置、教学任务、课外实践、开放环境等四个方面,为高师美术创研融入地方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美术创研;文化创意产业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资助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编号:17SA0189〕,2016年度南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开设美术课程过程中,美术教师应注意民间艺术元素的适当引进。这不仅会优化教学模式,而且还会丰富课程内容,学生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有利于积累美术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也会相应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民间艺术也能在美术课程渗透中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会有效弘扬。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民间艺术的内涵和特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民间艺术元素融入高校美术课程的必要性,分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