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依据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及特征,设计了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旨在促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以及改革转型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JY08)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四级过级率也是国家教育部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英语分数线对于各类专业考研录取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对高等院校的转型发展也非常重要。而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课堂近十几年来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课文、词汇、语法、核对课后练习答案,满堂灌的方式,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交际活动很少,忽视了教育的生命特征,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据调查,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也对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因此,反思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新的理念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1.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征
  1.1 整体性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整体性。在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但他们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實现教学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系统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在教育生态视角下,这一整体性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这一整体性还体现在建立一个和谐自然的语言环境。在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整体语言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的内容来开展课堂活动,将学生置于语言情境中,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1.2 动态平衡性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我们不应只通过保持其原始稳定状态来维护生态平衡,而是应该在建立有益的影响下,构建新的平衡,从而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在动态平衡中求发展的过程。一方面,现在独立学院处于转型发展期,各个学科都处于改革创新阶段,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改革力度则更大。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大学英语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而应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1.3 开放性
  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主体,他们的交流与互动是生态教学开放性的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在不断地合作与交流中,经历了无数次思想的交锋,收获的是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建立了师生间开放的学习生态环境。
  2. 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2.1 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理念
  生态化教学价值观体现的是学生生命的可持续生长这一价值追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把形成学生能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以便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生态系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当尊重每个生态个体的价值观。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一言堂,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师生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过程,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待教学,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个体性差异,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并使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情境,使之民主、平等,以便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2 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关系
  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最基本的原则是民主、平等,构建生态课堂的前提是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互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首先转变自身角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中,教师在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个复杂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环境的协调者,教师应协调好纪律问题,按照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使教学活动有序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态组织者,教师应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地参與每个教学环节,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他们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大学英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减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他们学习的生态条件。
  从课堂生态的相互作用来看,教师是指导者、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不仅仅应具备认知和实践的能力,还应具备自主性、创造性。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促进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
  2.3 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从过去的“听众”变成合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讨论、问答等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并设计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内外活动,从而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乐于开口说英语。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关注他们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生态学角度上来看,生态圈中的每个成员都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为了激发大学英语课堂的活力,师生间的互动也应成为主旋律。比如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设计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总之,就是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构建生态圈互动式的大学英语课堂,可以使学生寓教于乐,促进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教育生态学为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独立学院正处于改革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贾秋仙. 构建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5).
  [2] 康淑敏. 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 外语界, 2012, (5).
  [3] 曲晓慧. 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 经济研究导刊,2011, (29).
  作者简介:李霞(1982-),女,湖北黄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其他文献
该课题受到山东省高等学校名校工程建设项目资助、青岛理工大学重点教研课题资助(编号:MX4-077)。  摘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在“金属切削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及认同度,还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机械学科的实践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金属切削原理 教学方法改革  1 引言  “金属切削原理”是机械
目前,国内外对医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建筑设计方面,对医院植物景观、绿化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对现代化医院的需求与日俱增,出
学位
GRAS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发育和信号转导方面,如根发育、顶端分生组织维持、侧生分生组织发育、赤霉素信号传导以及光敏色素A信号传导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新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不断完善、形成自身的课程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化学教学论课程“模块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突破口,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模式,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主动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竞争力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门人才。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教学方法;改革;模块式  中图
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沙活动频繁,条件恶劣,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退化,荒漠化程度加剧。近年来,植被恢复与重建在当地得到普遍开展,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方面取得
[摘要]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是遵循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借助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融合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当前日语翻译教学课堂的现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日语翻译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提高日语翻译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环境 交互式 日语翻译教学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全方位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中日间的政治、
摘要:“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素养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能力的体现。“知书懂礼”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准则,文化素质与礼仪素质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取得成功,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社会年轻人才群体中,大学生占据半壁江山。大学生数量之多,他们身上不仅带有明确的个人形象,而且还映射着家庭甚至社会的精神面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与社会期待不符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表现出不识礼、
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和各种反生态规划方法的流行,使得城市周围的鸟类无法在城市周围生存。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一样,生活中须有一定的食物条件,有一定的活动场所和隐蔽条件,而具有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