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问题设计的研究》(JCJYC1604160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34-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注重教学导入的问题设置。
涂荣豹指出,中国数学教学长于由“旧知”导出“新知”,“引入新课”往往是数学教师最为精心设计的部分。
课改后强调要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情境设置”,但就数学课堂而言,能够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导入新课,只能是少数。很多的数学课,尤其是很多“数与式”的运算法则的程序性教学内容,多半没有实际情境可言。数学课堂呈现了多种导入方式,除了“情境设置”之外,还包括“复习旧知”、“悬念引入”、“故事讲述”、“提问诱导”等方式。这些导入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所提倡的“情境教学”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都依赖直接经验,大量获取的还是间接经验。
课堂导入应该注重的是华丽外衣背后的实质——问题设置,你的导入情境中一定孕伏着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它是这节课的航标。所以我们的导入应以引出这个问题为中心,而不是着重设计华丽的情境,这个情境简洁明了、短而有效就好。
其次,实施“先尝试、再讲解”的教学方式。
課改提出的理念是“探究、发现、创造”。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中把人类几千年来反复思考、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再“探究、发现、创造出来”,那是很难做到的。
邱学华老师倡导的“尝试教学法”, 提倡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尝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实际。尝试的含义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对,也可以错;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可以坚持到底,也可以半途停止。尝试,不一定要“自己”把结果发现出来,但是却要有所设想、敢于提问、勇于试验。当学生在听老师的讲解时,根据自己的“尝试”进行对照,并通过师生互动,最后把握知识的真谛,这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的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先尝试再讲解,可以在每一節课上使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而为之。
再次,让教学在互动对话中进行。
课改后盛行的“分组探究”、“代表汇报”、“彼此讨论”、“教师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形式。那么,数学课堂怎样实现师生互动呢?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采用了“问题设计”、“学生讲述”、“教师引导”、“全班讨论”、“准确表达”、“黑板板演”、“互相纠错”等措施,实现了师生之间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形成共识的过程。
当老师提出数学问题时,如果一位学生回答不完整,就由其他学生补充和更正,最后,教师将学生语言的表达,经过提炼形成严谨的数学语言写在黑板上。这样,生生、师生之间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在讨论中互相补充纠正,教师点拨总结,最后用严谨的语言总结,这是一种和谐的数学语言对接。
第四,注重变式练习内容的现实性、有效性。
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变式练习,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特色。变式练习将一道题进行适当的引申和变化,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概括各种解题技能,要从不同的角度更换解题的技能和方法。
变式练习的内容也要选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着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有用。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新知识。每一个变式,不仅要有创新意味,还要能夯实基础,实现“在坚实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教学理念。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教学片段:
师:老师准备买一个鱼缸,发现有以下几种型号。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当时老师看到的三种鱼缸的形状大概是什么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师:工人叔叔在做鱼缸时该怎样割玻璃,各种方案需什么样的玻璃?选择一种鱼缸想一想。
师:请大家计算一下它们的容积和用料。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和计算,你认为老师买几号鱼缸好?理由是什么?
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效果也比单纯的练几道题要好得多。
最后,还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特征。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是课改的一个突出意识。除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之外,还使用转化思想、假设思想、对应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以及“几何变换”、“等量代换”等解题策略。数学教师普遍具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意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将数学思想方法用于解决问题,并能够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到了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他们解题,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34-0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注重教学导入的问题设置。
涂荣豹指出,中国数学教学长于由“旧知”导出“新知”,“引入新课”往往是数学教师最为精心设计的部分。
课改后强调要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情境设置”,但就数学课堂而言,能够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导入新课,只能是少数。很多的数学课,尤其是很多“数与式”的运算法则的程序性教学内容,多半没有实际情境可言。数学课堂呈现了多种导入方式,除了“情境设置”之外,还包括“复习旧知”、“悬念引入”、“故事讲述”、“提问诱导”等方式。这些导入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所提倡的“情境教学”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都依赖直接经验,大量获取的还是间接经验。
课堂导入应该注重的是华丽外衣背后的实质——问题设置,你的导入情境中一定孕伏着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它是这节课的航标。所以我们的导入应以引出这个问题为中心,而不是着重设计华丽的情境,这个情境简洁明了、短而有效就好。
其次,实施“先尝试、再讲解”的教学方式。
課改提出的理念是“探究、发现、创造”。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中把人类几千年来反复思考、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再“探究、发现、创造出来”,那是很难做到的。
邱学华老师倡导的“尝试教学法”, 提倡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尝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实际。尝试的含义是,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对,也可以错;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可以坚持到底,也可以半途停止。尝试,不一定要“自己”把结果发现出来,但是却要有所设想、敢于提问、勇于试验。当学生在听老师的讲解时,根据自己的“尝试”进行对照,并通过师生互动,最后把握知识的真谛,这是一种有效的可操作的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先尝试再讲解,可以在每一節课上使用,探究、发现数学规律,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而为之。
再次,让教学在互动对话中进行。
课改后盛行的“分组探究”、“代表汇报”、“彼此讨论”、“教师总结”,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形式。那么,数学课堂怎样实现师生互动呢?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采用了“问题设计”、“学生讲述”、“教师引导”、“全班讨论”、“准确表达”、“黑板板演”、“互相纠错”等措施,实现了师生之间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形成共识的过程。
当老师提出数学问题时,如果一位学生回答不完整,就由其他学生补充和更正,最后,教师将学生语言的表达,经过提炼形成严谨的数学语言写在黑板上。这样,生生、师生之间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在讨论中互相补充纠正,教师点拨总结,最后用严谨的语言总结,这是一种和谐的数学语言对接。
第四,注重变式练习内容的现实性、有效性。
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变式练习,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特色。变式练习将一道题进行适当的引申和变化,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概括各种解题技能,要从不同的角度更换解题的技能和方法。
变式练习的内容也要选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着重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有用。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新知识。每一个变式,不仅要有创新意味,还要能夯实基础,实现“在坚实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教学理念。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教学片段:
师:老师准备买一个鱼缸,发现有以下几种型号。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当时老师看到的三种鱼缸的形状大概是什么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师:工人叔叔在做鱼缸时该怎样割玻璃,各种方案需什么样的玻璃?选择一种鱼缸想一想。
师:请大家计算一下它们的容积和用料。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和计算,你认为老师买几号鱼缸好?理由是什么?
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效果也比单纯的练几道题要好得多。
最后,还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特征。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是课改的一个突出意识。除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之外,还使用转化思想、假设思想、对应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以及“几何变换”、“等量代换”等解题策略。数学教师普遍具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意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将数学思想方法用于解决问题,并能够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到了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他们解题,更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