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知识的快速积累以及信息素养的发展,对学生将来快速适应信息社会意义重大。作为学生进行信息知识教授和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引导者,教师需要科学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发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编程项目;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编程思维;教师积极引导,促进信息素养发展三个方面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编程思维;项目式教学;素养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固定的基础信息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自身信息核心素养,是学生当下进行知识学习以及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发挥好自身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角色功能。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思想中,从整体出发,学习并实践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信息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物理思维、数学思维的活学活用,以此实现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编程项目
编程项目是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的重要依据,而教学内容是教师达到教学要求的重要指导工具,因此,编程项目的设计要与教学内容搭配得当,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编程项目的设立设计。如此,学生才能在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参与中习得必要的编程知识,这也是学生进行编程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石。
例如,教师在教学“开发简易记事本”章节项目时,首先参考了教学指导内容,以及学生的基本学情。学生经过“Image控件”知识的学习以及“LoadPicture函数”知识的学习,对编程过程中需要的模块化思想,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应用。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Frame控件和CheckBox控件知识的讲解,放在了记事本开发项目之前。然后,教师结合记事本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让学生进行记事本项目的编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项目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应用需求,促进了学生的编程思维的发展,以及对信息知识的深入理解,达到了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
二、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编程思维
有了基本的编程项目,根据项目进行教学,只是项目式教学的表象。教师还需要在项目存在的基础上,实践支架式教学理念。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规划化学生的编程步骤,以及让教师的项目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对于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师应当针对项目进行问题分解,让学生对物理思维进行运用,然后计划自己要编写的每一步代码,就是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运用,这可以促进学生的编程思维发展,实现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用循环语句优化彩灯控制”时,在合理制定了对彩灯控制的要求后,基本的软件开发小项目成型。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对“For循环语句”、“While循环语句”的实践过程中,能对整个项目的运行流程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编程思维,为学生开始进行编程前,首先和学生进行项目的细节以及运用流程的讨论,然后在让学生进行项目的具体开发。如针对彩灯的多重闪亮机制,教师首先发问:“我们可不可以将多重闪亮机制分解为多个一次闪亮机制,然后再将这些机制组合起来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一致同意教师的观点。此时,学生对整个项目的运行机制已经通过物理思维的运用,进行了完整意义上的理解。然后,教师又问:“每个机制的循环设计可不可以用不同的循环语句来控制呢?这个大家可以在实际的代码编写过程中进行试探。”然后教师才允许学生进行用循环语句优化彩灯控制项目的代码编写,学生的编程思维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教师积极引导,促进信息素养发展
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不仅要有基本的编程思维,更要有具体到实际编程过程中的执行力。不少编程学习者因为编程失败次数过多,而心理上承受不住打击,放弃对编程方面的信息知识的学习。对此情况,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教授学生具体的、科学的编程方法,以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师通常从VB编程工具的选择以及规范编程步骤方面,给予学生科学的编程指导。为了实现初中学生在不用顾及VB代码具体编译过程的情况下,运用方便调试错误的调试器进行图形界面的快速观看,教师推荐学生运用Visual Basic软件进行VB项目开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编码速度。而编程过程中所需的数学思维,也是教师在学生进行编程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多措并举,让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目的,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项目式教法,逐步培養学生的编程思维。教师应在项目式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将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融入到学生对项目的理解中,融入到学生的具体编程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编程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实现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戴亚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5):171-172.
[2]罗洁晶.核心素养渗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54.
关键词:编程思维;项目式教学;素养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固定的基础信息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自身信息核心素养,是学生当下进行知识学习以及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发挥好自身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发展的重要角色功能。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思想中,从整体出发,学习并实践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信息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物理思维、数学思维的活学活用,以此实现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
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编程项目
编程项目是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的重要依据,而教学内容是教师达到教学要求的重要指导工具,因此,编程项目的设计要与教学内容搭配得当,也就是说,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编程项目的设立设计。如此,学生才能在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参与中习得必要的编程知识,这也是学生进行编程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石。
例如,教师在教学“开发简易记事本”章节项目时,首先参考了教学指导内容,以及学生的基本学情。学生经过“Image控件”知识的学习以及“LoadPicture函数”知识的学习,对编程过程中需要的模块化思想,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应用。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将Frame控件和CheckBox控件知识的讲解,放在了记事本开发项目之前。然后,教师结合记事本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让学生进行记事本项目的编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项目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应用需求,促进了学生的编程思维的发展,以及对信息知识的深入理解,达到了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
二、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编程思维
有了基本的编程项目,根据项目进行教学,只是项目式教学的表象。教师还需要在项目存在的基础上,实践支架式教学理念。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规划化学生的编程步骤,以及让教师的项目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对于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实践,教师应当针对项目进行问题分解,让学生对物理思维进行运用,然后计划自己要编写的每一步代码,就是学生对数学思维的运用,这可以促进学生的编程思维发展,实现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用循环语句优化彩灯控制”时,在合理制定了对彩灯控制的要求后,基本的软件开发小项目成型。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对“For循环语句”、“While循环语句”的实践过程中,能对整个项目的运行流程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编程思维,为学生开始进行编程前,首先和学生进行项目的细节以及运用流程的讨论,然后在让学生进行项目的具体开发。如针对彩灯的多重闪亮机制,教师首先发问:“我们可不可以将多重闪亮机制分解为多个一次闪亮机制,然后再将这些机制组合起来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一致同意教师的观点。此时,学生对整个项目的运行机制已经通过物理思维的运用,进行了完整意义上的理解。然后,教师又问:“每个机制的循环设计可不可以用不同的循环语句来控制呢?这个大家可以在实际的代码编写过程中进行试探。”然后教师才允许学生进行用循环语句优化彩灯控制项目的代码编写,学生的编程思维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教师积极引导,促进信息素养发展
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发展不仅要有基本的编程思维,更要有具体到实际编程过程中的执行力。不少编程学习者因为编程失败次数过多,而心理上承受不住打击,放弃对编程方面的信息知识的学习。对此情况,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教授学生具体的、科学的编程方法,以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师通常从VB编程工具的选择以及规范编程步骤方面,给予学生科学的编程指导。为了实现初中学生在不用顾及VB代码具体编译过程的情况下,运用方便调试错误的调试器进行图形界面的快速观看,教师推荐学生运用Visual Basic软件进行VB项目开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编码速度。而编程过程中所需的数学思维,也是教师在学生进行编程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多措并举,让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目的,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项目式教法,逐步培養学生的编程思维。教师应在项目式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将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融入到学生对项目的理解中,融入到学生的具体编程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编程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实现促进学生信息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戴亚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5):171-172.
[2]罗洁晶.核心素养渗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