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开辟、寻找课堂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契机、途径,抓好、抓细语感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明显地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57-001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觉,班上几十个学生,可真正能说会写的却只有几个“尖子”,很多学生在发言时说不清道不明,在作文时写不生动,写不流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较强的理解、领悟能力呢?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认为首先应立足课堂,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
一、诵读,积淀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课堂上,重视诵读,让学生将这些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将不熟悉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认识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在这种初步的感受体验下,将这些精美的语言通过诵读储存起来,逐步积淀自己的语感,达到“使其言皆若出自吾口,使其意若出自吾心”。久而久之,学生口中、笔下的语言才会丰富而生动,文采飞扬。
语文教材中许多段落、篇章都有“背诵”这一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把好这一关。除此,一些描写优美、新颖的内容,教师也要让学生熟读成诵,有的还要让学生做好笔记。
二、想象,激活语感
叶圣陶认为:“读书贵有所得,作文贵有所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工夫”。语言文字本没有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阅读积淀、生活经验相沟通,化枯燥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通过调整、加工、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用丰富的想象去感受文字、理解文字,使文字灵动鲜活起来,易于被学生接纳,留在记忆深处。因此,教师应结合课文,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激活学生的语感。
例如《灰椋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先回来的鸟儿在林内不停地呜叫,好像在互相倾诉着每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了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教学这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如果你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倾诉什么?又会怎样呼唤?如何应和?”此时,教室仿佛成了热闹的树林,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在想象交流中体会到了鸟儿的欢快、温馨、热闹的气氛,感受到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意趣,对语感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品味,提升语感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读悟,要求学生能够品味语言的精妙,品味出语言的思想蕴含。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汉语最讲究意蕴,一个字便能解出万种风情,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语、典型句段,细细品读、推敲。感受语言文字的准确传神,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其内在的情韵,达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当,从而避免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现象。
《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忽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么美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学生通过读悟,体会到了“像石头似的”是为了突出“硬”,下落得“快”,让人感受到了老天鹅的勇敢。再联系上下文,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像石头似地落下来,不仅表现了老天鹅的勇敢,而且说明了老天鹅不怕疼痛、不怕撞伤,这样,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如此品味,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捕捉到了隐藏在文字之外的情韵,提升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理解力。
四、表达,生成语感
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已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培养语感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语言,因此,教师还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中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书面写作的训练,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进一步感悟语言,提炼语言,锻炼语感,从而生成自己的语感。
例如《秦兵马俑》一文,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教学时,我展示了一组课文中没有的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练习说说他们的特点。有的学生仿照4、5、6自然段的方法,抓住兵马俑的神态、动作,用比较、数字等说明的方法,介绍得十分细致生动;也有学生运用第6自然段中“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作了介绍。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进一步把握了课文中语言文字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特点,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语感。
课文中还有许多值得学生动笔创作的地方。例如,教师可抓住一些设置在“无字之外””无声之处“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的训练。例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卜文,文中对谭迁在北京的遭遇,并没有作细致的描写,此处,教师可引导学生练笔。例如,教师可出示几个开头“在烈日炎炎的盛夏,谭迁……”“在风雪交加的寒冬,谭迁……”学生结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进行创写。在写作中,对谭迁的艰辛以及面对厄运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汇集对语言文字多种感知与经验,通过综合筛选,最终生成了自己独到的语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57-001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觉,班上几十个学生,可真正能说会写的却只有几个“尖子”,很多学生在发言时说不清道不明,在作文时写不生动,写不流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较强的理解、领悟能力呢?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认为首先应立足课堂,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
一、诵读,积淀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课堂上,重视诵读,让学生将这些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将不熟悉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认识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在这种初步的感受体验下,将这些精美的语言通过诵读储存起来,逐步积淀自己的语感,达到“使其言皆若出自吾口,使其意若出自吾心”。久而久之,学生口中、笔下的语言才会丰富而生动,文采飞扬。
语文教材中许多段落、篇章都有“背诵”这一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把好这一关。除此,一些描写优美、新颖的内容,教师也要让学生熟读成诵,有的还要让学生做好笔记。
二、想象,激活语感
叶圣陶认为:“读书贵有所得,作文贵有所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工夫”。语言文字本没有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阅读积淀、生活经验相沟通,化枯燥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通过调整、加工、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用丰富的想象去感受文字、理解文字,使文字灵动鲜活起来,易于被学生接纳,留在记忆深处。因此,教师应结合课文,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激活学生的语感。
例如《灰椋鸟》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先回来的鸟儿在林内不停地呜叫,好像在互相倾诉着每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了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教学这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如果你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倾诉什么?又会怎样呼唤?如何应和?”此时,教室仿佛成了热闹的树林,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在想象交流中体会到了鸟儿的欢快、温馨、热闹的气氛,感受到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意趣,对语感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品味,提升语感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读悟,要求学生能够品味语言的精妙,品味出语言的思想蕴含。语言文字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汉语最讲究意蕴,一个字便能解出万种风情,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词语、典型句段,细细品读、推敲。感受语言文字的准确传神,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其内在的情韵,达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当,从而避免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现象。
《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忽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么美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学生通过读悟,体会到了“像石头似的”是为了突出“硬”,下落得“快”,让人感受到了老天鹅的勇敢。再联系上下文,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像石头似地落下来,不仅表现了老天鹅的勇敢,而且说明了老天鹅不怕疼痛、不怕撞伤,这样,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如此品味,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捕捉到了隐藏在文字之外的情韵,提升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理解力。
四、表达,生成语感
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已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培养语感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语言,因此,教师还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中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书面写作的训练,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进一步感悟语言,提炼语言,锻炼语感,从而生成自己的语感。
例如《秦兵马俑》一文,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教学时,我展示了一组课文中没有的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练习说说他们的特点。有的学生仿照4、5、6自然段的方法,抓住兵马俑的神态、动作,用比较、数字等说明的方法,介绍得十分细致生动;也有学生运用第6自然段中“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作了介绍。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进一步把握了课文中语言文字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特点,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语感。
课文中还有许多值得学生动笔创作的地方。例如,教师可抓住一些设置在“无字之外””无声之处“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的训练。例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卜文,文中对谭迁在北京的遭遇,并没有作细致的描写,此处,教师可引导学生练笔。例如,教师可出示几个开头“在烈日炎炎的盛夏,谭迁……”“在风雪交加的寒冬,谭迁……”学生结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进行创写。在写作中,对谭迁的艰辛以及面对厄运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汇集对语言文字多种感知与经验,通过综合筛选,最终生成了自己独到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