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活世界”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自二十世纪初胡塞尔(E. Husserl)提出“生活世界”概念以来,一些重要的哲学流派都对此表示了关注。从生活世界的视角观察教育现实,我们不难发现中小学学校教育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关注中小学教育各因素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回归 生活世界 教育改革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本源及内涵
最早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是现象学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他说:“生活世界是永远事先给予的、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一切目标以它为前提,即使在科学真理中被认知的普遍目标也以它为前提。”另一位德国哲学家伽•达玛则认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是与一切客观主义相对立的……生活世界意味着我们在其中作为历史存在物生存着的整体。”在他们看来,生活世界是与主体性相关的世界,是由直接经验构成的周围世界,是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基础和根源。
我国张庆熊先生和倪梁康先生各自做出了有益的归纳。根据张先生的梳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日常的、知觉的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第二种是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第三种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根据倪先生的理解,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意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又具体的环境。生活世界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第二,它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第三,它是一个主观、相对的世界;第四,它是一个直观的世界。因此生活世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的、主观的世界”。通过上述对生活世界的诸种理解可以看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着的、可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世界,它为科学世界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
借鉴哲学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教育的世界可分为日常生活世界的教育和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教育,这种划分意在通过对教育现象的分析,揭示现代教育问题之根本所在,并进一步昭示:只有为现代教育找回生活世界意义的基础,教育变革才有可能成为实质性的变革。完整的生活世界的教育是日常生活的教育和非日常生活的教育的统一
三、传统基础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隔离
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隔离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文字的出现,教育活动逐渐地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特别是当教师作为职业阶层出现、学校出现以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就呈现了初步的隔离状态。近代学校系统和班级上课制的诞生,使得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于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几乎被排除在教育之外。
(一)师与生的生活世界脱离
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有其独特的一面。学生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内容、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其理想生活与可能,达到师生生活世界的融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才有可能。
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起控制和操纵作用,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虽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但“师生交往关心的只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的进步只表现为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
当代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威廉•格拉斯尔博士在他的著作《没有失败的学校》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在学校里所做的事与人们的课外世界完全分离了,……学校所教的东西都与孩子们自己的世界毫不相关。”教材上所教的知识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而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却从书本中学不到学生所用的教材与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体验完全脱离了。
(三)教法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
在课堂教学中,赫尔巴特、凯洛夫在半个世纪前阐明的教学五步骤至今仍为中小学教师所津津乐道,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讲台上是唱独角戏的教师,下面坐的是端端正正的学生,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待教师“恩准”后方可回答问题,几乎所有的课前问候都是千篇一律的“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等。程式化的教学,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阉割了课堂的鲜活灵魂,使其在保留一种纯粹化的形式的同时也离教育的实质越来越远。
四、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呼唤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传统基础教育与生活世界隔离,违背了教育的原本旨意。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师生生活世界融通
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师生不再面向知识世界,而是共同的生活世界,在这一世界里,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示者”,学生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不可否认,教师在知识的拥有量上占有优势,其权威性不言自明。但作为生活的主体,教师并不比学生更有优势、更权威。
教师由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生活的引导者和同路人。而学生接受教育也不是重复教师的知识或人生体验,而是以生活主体的姿态,在其自身人生体验的基础上,更深入、更广阔地与人的类经验进行交往、拓展、丰富、提高自身的经验,促使自己人生的不断发展。
(二)课程、教材切合学生生活体验
生活世界的课程观从其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课程,是生活世界课程观的基本命题。自然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然界开放,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社会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即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活水;自我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我开放,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人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当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时候,生动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课程,这种课程的价值丝毫不比人文社会科学科目的价值来得低。
(三)教法关注学生兴趣
人之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同于别人而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个性化”是人的本真存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造成了人们生活在冰冷的科学世界中,从而忘却了人的真正生命之根——生活世界,致使教育迷失了自我,遮蔽了乐趣,失去了真谛。“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吸引个体的注意力,形成“无意注意”。而在无意注意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最佳。
参 考 文 献
【1】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一一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0重印)
【3】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 衣俊卿.文化哲学一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 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18.115—116.116.■
[关键词] 回归 生活世界 教育改革
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本源及内涵
最早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是现象学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他说:“生活世界是永远事先给予的、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一切目标以它为前提,即使在科学真理中被认知的普遍目标也以它为前提。”另一位德国哲学家伽•达玛则认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是与一切客观主义相对立的……生活世界意味着我们在其中作为历史存在物生存着的整体。”在他们看来,生活世界是与主体性相关的世界,是由直接经验构成的周围世界,是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基础和根源。
我国张庆熊先生和倪梁康先生各自做出了有益的归纳。根据张先生的梳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有三种涵义:第一种是狭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指日常的、知觉的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第二种是作为特殊的世界的生活世界概念,;第三种是广义的生活世界概念。根据倪先生的理解,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意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又具体的环境。生活世界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第二,它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第三,它是一个主观、相对的世界;第四,它是一个直观的世界。因此生活世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非课题性的、奠基性的、直观的、主观的世界”。通过上述对生活世界的诸种理解可以看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着的、可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世界,它为科学世界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
借鉴哲学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教育的世界可分为日常生活世界的教育和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教育,这种划分意在通过对教育现象的分析,揭示现代教育问题之根本所在,并进一步昭示:只有为现代教育找回生活世界意义的基础,教育变革才有可能成为实质性的变革。完整的生活世界的教育是日常生活的教育和非日常生活的教育的统一
三、传统基础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隔离
教育对生活世界的隔离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文字的出现,教育活动逐渐地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特别是当教师作为职业阶层出现、学校出现以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就呈现了初步的隔离状态。近代学校系统和班级上课制的诞生,使得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于是,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几乎被排除在教育之外。
(一)师与生的生活世界脱离
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有其独特的一面。学生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内容、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其理想生活与可能,达到师生生活世界的融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才有可能。
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起控制和操纵作用,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虽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但“师生交往关心的只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的进步只表现为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
当代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威廉•格拉斯尔博士在他的著作《没有失败的学校》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在学校里所做的事与人们的课外世界完全分离了,……学校所教的东西都与孩子们自己的世界毫不相关。”教材上所教的知识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而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却从书本中学不到学生所用的教材与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体验完全脱离了。
(三)教法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
在课堂教学中,赫尔巴特、凯洛夫在半个世纪前阐明的教学五步骤至今仍为中小学教师所津津乐道,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讲台上是唱独角戏的教师,下面坐的是端端正正的学生,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待教师“恩准”后方可回答问题,几乎所有的课前问候都是千篇一律的“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等。程式化的教学,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阉割了课堂的鲜活灵魂,使其在保留一种纯粹化的形式的同时也离教育的实质越来越远。
四、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呼唤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传统基础教育与生活世界隔离,违背了教育的原本旨意。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师生生活世界融通
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师生不再面向知识世界,而是共同的生活世界,在这一世界里,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示者”,学生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不可否认,教师在知识的拥有量上占有优势,其权威性不言自明。但作为生活的主体,教师并不比学生更有优势、更权威。
教师由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生活的引导者和同路人。而学生接受教育也不是重复教师的知识或人生体验,而是以生活主体的姿态,在其自身人生体验的基础上,更深入、更广阔地与人的类经验进行交往、拓展、丰富、提高自身的经验,促使自己人生的不断发展。
(二)课程、教材切合学生生活体验
生活世界的课程观从其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课程,是生活世界课程观的基本命题。自然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然界开放,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社会即课程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即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源头活水;自我即课程,意味着课程应向自我开放,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人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当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时候,生动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课程,这种课程的价值丝毫不比人文社会科学科目的价值来得低。
(三)教法关注学生兴趣
人之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同于别人而有自己的个性,因此“个性化”是人的本真存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造成了人们生活在冰冷的科学世界中,从而忘却了人的真正生命之根——生活世界,致使教育迷失了自我,遮蔽了乐趣,失去了真谛。“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吸引个体的注意力,形成“无意注意”。而在无意注意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最佳。
参 考 文 献
【1】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一一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一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0重印)
【3】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 衣俊卿.文化哲学一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 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18.115—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