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本文主要从规划、施工、技术、材料等方面阐述了节能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节能住宅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293-01
前言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在我国建设节能住宅,推广节能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也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节能环保意识已渐进入人心,节能住宅已成潮流。
1、当前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技术政策和节能标准的推动下,节能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但目前所使用的节能技术与我国节能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好多在建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上达不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好多在建的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大多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上的独特和别具一格,重视绿化景观设计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不注重对该地区地理环境资料的调查,相关的规划部门也往往简直地仅要求住宅的方位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如道路),不能保证房屋的最佳方位,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也有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未考虑自然通风要求,小区道路不采用渗透性混凝土或地砖,而大多采用花岗岩道板,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热岛效应”。
有的住宅小区单体设计时往往只平面凹凸变化,未考虑遮阳系统设计,未进行热工计算,或在设计时选用一些不成熟技术。
(2)有些节能技术匆忙上马,存在隐患。
节能在我国还属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套通用的体系,有些不成熟的节能技术匆忙上马,往往会造成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房屋的耐久性,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损坏建筑结构主体,缩短房屋的寿命,例如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夹芯保温等做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正在加剧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的速度。
(3)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不完善。
目前,国内外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现场测量的内容包括热流密度,室内外气温,保温建筑墙体的室内外表面温度以及热流计的两表面温度.所用的仪表主要是热流计和热电偶。此测试方法存在以测试单元墙体热工性能代表整栋楼的墙体热工性能,测试时代表性的测点难以确定,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建筑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值,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急需具有测温速度快、灵敏度高、形象直观等优点的测试方法,以提高现场测试水平。
从保温工程施工技术看,保温工程作为一项分项工程,目前仍缺少相应检查验收标准,国家建筑安装统一验收标准中也未列入相应的内容,施工质量难以提到很好的保证,需要进一步完善。
2、对策
对待节能住宅以及节能技术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定位,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按住宅的全生命周期来规划设计建设。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2.1 节能住宅要进行高标准科学合理规划
首先正确选择房屋的最佳方位,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避免房屋本身或其他房屋对太阳光的遮挡。通过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结构构造的巧妙处理,使其在冬季采集、保持、贮存太阳能。这不但对太阳能加以自然利用,而且也节约了常规能源。
房屋单体设计时,尽量增加房屋的进深,减少体形系数。一般来讲,体形系数越小,节能效果越好。
2.2 节能技术的选择要进行科学论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成熟的节能技术。
节能住宅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涵盖甚广,包括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节能门窗、节能灯具、节能电器、低耗能采暖制冷方式,屋面保温、遮阳系统等诸多产品和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一项成功的节能工程,应该是各项成熟节能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
2.3 提高对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的科研能力,国家应鼓励支持技术创新,加大对节能技术和节能住宅的扶持。
住宅节能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科研课题之一,已成为世界性的大潮流,正引导着多方面和技术、新产品和组织发生重大变化。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方面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节能经验的同时,加大自主产品的研究开发,降低节能部品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尽可能地利用环境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造太阳能住宅,开发符合中国特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技术,实现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的低能耗化和高性能化和产业的规模化,实现“节能”和“节钱”并举,才能调动起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节能住宅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政策上要支持,要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政府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招投标、质量监督备案、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土地登记和房屋产权登记时各部门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不节能的住宅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在经济要鼓励,如降低节能部品的税率,降低或返还节能比例达标住宅区的开发公司的规费比例等,让开发商和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节能带来的实惠。
2.4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高施工水平。
节能住宅建设虽然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规章标准,提出了不同地区的标准,对节能住宅建设起到一定作用,然而有些规章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可操作较差,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加紧对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完善相应的检查验收标准。
节能技术与传统工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施工技术要求更高,要求施工人员要尽快提高施工素质,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地交底,编制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能够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文件。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
2.5 完善对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
对节能住宅的检测主要对包括节能效果的检测和施工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求对节能产品体系进行认真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离散程度,确定可靠的保证率。同时加强工序的专项检查和隐蔽检查,规范验收方法。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节能部品的平均值、标准差和质量保证率等指标,绘出质量控制图,综合评定节能系统的质量。
系统节能效果的检测,要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房间气密性,而且要检测系统的耐久性、抗风压、抗冻融、抗渗透性等。要继续开展系统研究工作,力求形成一系列直观、廉价的检测方法。,推动节能技术和节能住宅的发展。
3 結束语
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居民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涉及到政府部门、建筑设计师、开发商、物业业主、使用人、管理者、相关节能部品的生产者等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希望通过各部门通力协作,一定能创作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节能要求的优秀住宅。
参改文献
[1] 王庆生.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上官安星.浅析建筑节能施工技术,2005年9月.
[3] 林涛.建筑节能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与应对措施.建筑经济,2005年7月.
[关键词]节能住宅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293-01
前言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在我国建设节能住宅,推广节能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也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节能环保意识已渐进入人心,节能住宅已成潮流。
1、当前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技术政策和节能标准的推动下,节能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但目前所使用的节能技术与我国节能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好多在建的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上达不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好多在建的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大多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上的独特和别具一格,重视绿化景观设计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不注重对该地区地理环境资料的调查,相关的规划部门也往往简直地仅要求住宅的方位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如道路),不能保证房屋的最佳方位,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也有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未考虑自然通风要求,小区道路不采用渗透性混凝土或地砖,而大多采用花岗岩道板,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热岛效应”。
有的住宅小区单体设计时往往只平面凹凸变化,未考虑遮阳系统设计,未进行热工计算,或在设计时选用一些不成熟技术。
(2)有些节能技术匆忙上马,存在隐患。
节能在我国还属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套通用的体系,有些不成熟的节能技术匆忙上马,往往会造成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房屋的耐久性,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损坏建筑结构主体,缩短房屋的寿命,例如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夹芯保温等做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正在加剧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的速度。
(3)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不完善。
目前,国内外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现场测量的内容包括热流密度,室内外气温,保温建筑墙体的室内外表面温度以及热流计的两表面温度.所用的仪表主要是热流计和热电偶。此测试方法存在以测试单元墙体热工性能代表整栋楼的墙体热工性能,测试时代表性的测点难以确定,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建筑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值,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急需具有测温速度快、灵敏度高、形象直观等优点的测试方法,以提高现场测试水平。
从保温工程施工技术看,保温工程作为一项分项工程,目前仍缺少相应检查验收标准,国家建筑安装统一验收标准中也未列入相应的内容,施工质量难以提到很好的保证,需要进一步完善。
2、对策
对待节能住宅以及节能技术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定位,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按住宅的全生命周期来规划设计建设。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2.1 节能住宅要进行高标准科学合理规划
首先正确选择房屋的最佳方位,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避免房屋本身或其他房屋对太阳光的遮挡。通过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结构构造的巧妙处理,使其在冬季采集、保持、贮存太阳能。这不但对太阳能加以自然利用,而且也节约了常规能源。
房屋单体设计时,尽量增加房屋的进深,减少体形系数。一般来讲,体形系数越小,节能效果越好。
2.2 节能技术的选择要进行科学论证,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成熟的节能技术。
节能住宅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涵盖甚广,包括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节能门窗、节能灯具、节能电器、低耗能采暖制冷方式,屋面保温、遮阳系统等诸多产品和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一项成功的节能工程,应该是各项成熟节能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
2.3 提高对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的科研能力,国家应鼓励支持技术创新,加大对节能技术和节能住宅的扶持。
住宅节能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科研课题之一,已成为世界性的大潮流,正引导着多方面和技术、新产品和组织发生重大变化。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方面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节能经验的同时,加大自主产品的研究开发,降低节能部品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尽可能地利用环境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造太阳能住宅,开发符合中国特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技术,实现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的低能耗化和高性能化和产业的规模化,实现“节能”和“节钱”并举,才能调动起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节能住宅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政策上要支持,要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政府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招投标、质量监督备案、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土地登记和房屋产权登记时各部门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不节能的住宅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在经济要鼓励,如降低节能部品的税率,降低或返还节能比例达标住宅区的开发公司的规费比例等,让开发商和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节能带来的实惠。
2.4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高施工水平。
节能住宅建设虽然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规章标准,提出了不同地区的标准,对节能住宅建设起到一定作用,然而有些规章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可操作较差,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加紧对有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完善相应的检查验收标准。
节能技术与传统工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施工技术要求更高,要求施工人员要尽快提高施工素质,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地交底,编制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能够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文件。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
2.5 完善对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
对节能住宅的检测主要对包括节能效果的检测和施工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求对节能产品体系进行认真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离散程度,确定可靠的保证率。同时加强工序的专项检查和隐蔽检查,规范验收方法。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节能部品的平均值、标准差和质量保证率等指标,绘出质量控制图,综合评定节能系统的质量。
系统节能效果的检测,要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房间气密性,而且要检测系统的耐久性、抗风压、抗冻融、抗渗透性等。要继续开展系统研究工作,力求形成一系列直观、廉价的检测方法。,推动节能技术和节能住宅的发展。
3 結束语
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居民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涉及到政府部门、建筑设计师、开发商、物业业主、使用人、管理者、相关节能部品的生产者等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希望通过各部门通力协作,一定能创作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节能要求的优秀住宅。
参改文献
[1] 王庆生.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上官安星.浅析建筑节能施工技术,2005年9月.
[3] 林涛.建筑节能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与应对措施.建筑经济,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