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前行,大时代下的新“纪录”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krrock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1日起,一档叫做《纪录中国》的纪录片日播栏目,在全国首批70家省市级电视台同步播出,这是中国纪录片播出史上的最大平台。
  《纪录中国》是由央视纪录频道(CCTV-9)率先发起并成立的纪录片播出联盟,以播出自然类、社会类、人文类、文献类等国内外优秀纪录片节目为主,为广大观众提供优秀的国产与海外引进纪录片,实现“节目资源共享、播出平台共享”。
  “纪录片是国家和民族的影像相册,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之一。纪录片节目思想深刻、真实可信、贴近现实,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社会认知价值、文化传播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历史资料价值和市场营销价值。”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主席、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如是说。
  今冬,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升级版限娱令”不谋而合,央视纪录频道牵头联合全国首批70家省市级电视台构建的《纪录中国》栏目开播,一面用厚重的文化底蕴给“过度娱乐化”荧屏降温,重整荧屏生态;一面为纪录片的发展新模式“试水”,完善市场体系。开播以来倍受青睐,不仅广受观众、专家好评,更得到了各地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老中青热议的“全民话题”。
  随着在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上,中国纪录片联盟与英国电影和电视制作公司联盟(PACT)签署协议,携手共建“中国纪录片选题联合研发中心”合作的达成,中国纪录片进入与国际化接轨的新时代,而《纪录中国》的开播更是给整个中国纪录片产业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
  对接观众诉求
  任何事物的效果评判都取决于它的消费者,电视节目反响同样由它的受众决定。纪录片作为有别于电视电影的另外一种艺术作品,在对接观众需求上显得被动许多,制作成本无法与动辄上亿的大银幕作品相比,收视群体与份额俨然也不及电视剧。
  当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与观众陷入一个找不到对接口的怪圈中时,2012年的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却不胫走红,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有位专家这样解释这个“纪录片奇迹”,“《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美食让观众更多地看到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并非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发观众的共鸣。”
  足见,目前国内观众并非缺少观看纪录片的意识,而是缺少真正能打动观众内心的纪录片作品。如此,汇集了自然类、社会类、人文类、文献类等国内外优秀纪录片的《纪录中国》栏目,十足迎合了观众的“口味”。展现中国魅力的《美丽中国》能激发国人心中的自豪感与民族感,而《花豹女王》、《鳄鱼争霸战》则触动了观众心底“关爱动物”的柔软神经……
  自开播以来,虽没有黄金时段的有利条件,但凭借囊括众多部纪录片的深厚文化底蕴,《纪录中国》独树一帜重整荧屏生态,为观众呈上“营养”、“有料”的精神食餐,跟电视剧、综艺节目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收视之势,给过度娱乐化的荧屏来了次降温,大部分地方台相比前一周同时段收视率翻了好几番,如从11月11日-17日《纪录中国》栏目在各地方台开播仅一周时间,陕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比上周同时段增幅436.8%,兰州电视台公共频道比上周同时段增幅415.2%,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比上周同时段增幅390.7%。70%开播《纪录中国》栏目的省市级电视台,收视率比上周同时段平均增幅达77.92%,收视份额平均增幅81.39%。
  网友赞称,“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纪录中国》想他人之所想,可谓难得一见的荧屏新风节目。”
  业内人士点“赞”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作为人类影像发展史上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大银幕电影的诞生都是始于它的创作,因而其对荧屏影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现状来看,纪录片的发展备受限制,就拿播出平台和播出时段来说,一向是少之又少,不成气候。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多的被“眼球经济”吸引,荧屏上电视剧卖力主打“偶像派”,不少剧故事情节离谱而浮夸,一度有媒体调查称,“雷剧是收视王道”。另一方面,就中国纪录片本身来说,在专业人才少,资金短缺,市场体系不成熟的情况下,纪录片正面临着技术不精,制作困难,资源短缺等难题,因而纪录片市场的不景气似乎是合乎常理。
  《纪录中国》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被专家称为“汇聚资源、人才,点燃激情”的平台。首先在全国70家省市级电视台同时播出,刷新了纪录片播出史上的新纪录,其次克服了地方资源匮乏的情况,实现优秀纪录片的资源共享,进而有利于一面培养出专业创作理念和水平的纪录片人才,一面培育更广泛的纪录片受众,拓宽观众人群,扩大纪录片传播渠道。
  除此之外,《纪录中国》在促进纪录片自身的创作之时,更带动了整个中国纪录片行业体系的完善。专家表示,“长远来看,专业化、国际化是纪录片生产的趋势,行业标准则是专业化、国际化的保障,目前国内纪录片市场体系很不健全,制作的差异化导致了恶性循环,前景引人担忧。但《纪录中国》‘试水’的成功,给行业内部调整带来了新的保障和契机,它将是这场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推动该行业标准早日建立。”
  各路媒体“聚焦”
  在引发观众、专家热议的同时,《纪录中国》掀起的“纪录片热”更被各地媒体争相关注。在首批开播的北京、天津、广东、四川、河南、福建、山西、陕西、吉林、海南、内蒙古、西藏、宁夏、山东、甘肃、浙江、上海、辽宁、湖北、河北、广西、江西、云南、黑龙江、安徽等地,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网络等新兴媒体,纷纷对《纪录中国》的开播及反响意义做出报道,实属罕见。
  《人民日报》在“《纪录中国》的行业意义”一文中这样写道,“这是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的第一个项目,随着加盟台的增多和播出带的生成,它的意义将远远超出一个节目,而对整个行业产生深刻影响。《纪录中国》将央视纪录频道高品质纪录片资源与地方台播出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媒介文化共同体,这对于扭转荧屏过度娱乐化、同质化的现状,改善地方电视传播的媒介文化生态,提升电视行业的文化品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何会这样万众瞩目?深探不难发现,《纪录中国》在与“总局令”并轨,带国产纪录片进入提速时代的情况下,最为直接地呈现了该行业工作者的时代担当,聚焦体制内现实里的纪录片导演生存现状,将中国纪录片行业隐藏的“光与热”一并散发,前后的巨大转变,引来各方关注可谓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国际接轨迎“春天”
  “国际化”现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词,它的不可阻挡之势也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因而纪录片在自身做强做大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跟国际接轨。11月16至18日,在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与“中国纪录片联盟”高调亮相,并开展了“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国际纪录片之夜暨‘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颁奖活动”、“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纪录片国际合作论坛”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备受业界瞩目。
  其中,央视纪录频道专属运营的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BBC环球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与之结成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央视纪录频道,在本次推介会上,“中国纪录片联盟”与英国电影和电视制作公司联盟(PACT)签署“中国纪录片选题联合研发中心”合作协议,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虽刚成立,但已经包括100多家顶级的纪录片制作公司、150多家省市级播出机构,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纪录片创作。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中英两个最大纪录片联盟的强强联合必然会带来双方在纪录片资源、人才、技术、摄制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分享与交流,促成中英两国在纪录片行业更加亲密的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开拓广阔的国际市场。”
  无论是《纪录中国》在全国的热播,还是四川电视节上纪录片大放异彩,随着“国际接轨”的顺利展开,由央视纪录频道牵头成立的中国纪录片联盟将会进一步整合国内、国际资源,持续不断地投入更多的创作资金,加速培育具有国际化创作理念和专业制作水平的纪录片人才,提升国内纪录片创作的国际化水平。由此,不仅将更多的中国魅力展向世界,实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建设文化软实力、强化国际话语权”的战略要求,更用高水准的内容网络一大批铁杆受众,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从根本上推动纪录片产业的良性发展,步入春天。
其他文献
在“2013贺岁档全国电影院线影片推介暨市场研讨会”现场,安乐影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乐电影)只带来了一部电影《风暴》。为此,江志强当天下午从北京赶到杭州,来到影院观察大家的观影反应,并与全国院线代表面对面交流,第二天一大早又飞回北京。接受采访时,说着不算流利的普通话,时不时蹦出两句内地流行语。他很诚恳地对记者说:“你今天没机会看《风暴》完整片,但希望你看完以后给我发个短信,告诉我好不好看。”  
期刊
最黑马  爸爸去哪儿  《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连续平淡,第四季的《爸爸去哪儿》终于让湖南卫视扬眉吐气。这档亲子类真人秀是2013年最大的黑马,“黑”到什么程度呢?开播以来,收视屡屡破纪录,更是在社交网络掀起一股“爸爸”旋风,足以让看走眼的“美的”(原定的节目冠名商)哭晕在厕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冠名费创下过3亿元的纪录,让人在感叹伊利土豪的同时,更见识到了五个萌娃的巨大威力。  最委屈  江
期刊
《综艺》:你凭什么认定《风暴》能够开启华语电影新方向?  江志强:因为这不只是一部普通的香港警匪片,而是华人的警匪片。我希望把华语警匪电影拍得比美国警匪电影还好,能把这个类型做起来。《风暴》无论从制作到故事再到其他方面,都超越了很多美国警匪片,比如最新的一集《虎胆龙威》。如果《风暴》如果能够在中国卖座,将开启中国的警匪动作大片时代。  我们为这部影片投入的制作经费史无前例,在硬广也投了很多钱。我在
期刊
“我们给一帮90后的年轻人试映《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他们几乎一分钟笑一次。”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动漫)总经理、《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以下简称《夺宝熊兵》)导演刘富源对记者说起此事,笑出了声。  定位“合家欢”的《夺宝熊兵》能获得 “一分钟笑一次”的效果对于忙碌了快一年的刘富源来讲简直如释重负,“起码,影片能让‘大朋友’也看得其乐无穷。”但对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丁亮而言,
期刊
6月23日,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张家辉获得最佳男主角、李馨巧获得最佳女主角。
期刊
2013年的传媒娱乐产业,该如何盘点整理?  我们选取了电视、电影、视频新媒体、国际四个分野来梳理这个即将过去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电视在调控中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在多元媒介环境中继续扛起主流媒介内容创新的大旗。但是,电视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改变,电视的压力空前巨大。电视人仿佛陷入一场正在直播的“饥饿游戏”,危机随时袭来,但方向只有一个——继续前进。  这一年,电影用产业的高速增长和类型片的
期刊
在“2013·贺岁档全国电影院线影片推介暨市场研讨会”上,英皇电影首次携四部新片出现在全国院线代表面前,公司行政总裁利雅博不仅亲自上台推介影片,更将负责内地工作的北京英皇电影的整个团队请上台,隆重介绍给业界代表。  作为香港英皇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英皇电影成立于2000年,已投资拍摄了超过100部影片,包括《梅兰芳》《让子弹飞》等,成长为香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电影企业之一。2013年暑期上映的《盲探
期刊
2013年过去了,中国电视剧在雷剧和品质剧的此消彼长中前行。场面话喜欢用“现实题材取得丰硕成果”来描述收成,但媒体和剧评人却又一次以“电视剧小年”来概括全盘。  这一年乱象缤纷:古装雷剧当道,屡创收视新高;抗日神剧牛皮吹破天,千夫所指;历史正剧集体低迷,注水的剧情让人忍无可忍。这一年也有亮点:《赵氏孤儿案》重述经典,为历史正剧挽回颜面;《推拿》像一杯陈年好酒,在浮躁的时代里散发着独特的人文气息;《
期刊
小片大胜?  从《泰》《北京遇上西雅图》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中小影片接二连三地创造票房奇迹,并且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与之相比,今年入市的大片比往年少了很多。“中小电影崛起”一时间甚嚣尘上,随后又衍生出“轻电影”的概念。然而,中小成本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临了吗?  回望2013年的春季,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北京遇上西雅图》带来的惊喜,而不记得当时还有一部《萧红》在上映。这部由霍建起
期刊
以太空为背景的科幻大作《地心引力》(Gravity)于11月初登陆北美地区银幕(中国内地将于11月20日上映),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on)用3D镜头的纵深感展现出一个异常真实的太空环境。影片在北美上映首周便强势收获5560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3D场次。这部影片能否重燃人们对于3D的热情?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都给予了肯定答复。  多少年来,无数电影人不断探索,将3D这一激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