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以探究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五年级下册的一级目标是“表达与交流”。
表达,是指采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把探究内容、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交流,即彼此间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观点提供给对方,是一种相互沟通的过程。表达是单向的,而交流是双向的。
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的必要环节。皮亚杰认为,让儿童互相交谈,进行讨论或辩论,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互相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讲述探究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通过讨论、倾听、质疑、思考,体验探究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形成科学的结论,认知结构将变得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达到“1 1>2”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编写者在深入分析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把“表达与交流”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七个层次,分别作为七个单元的二级目标(见下表)。
这些单元以科学知识为载体,通过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对一级目标,特别是不同的交流方式,进行了有侧重的、系统的培养。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技能。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生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知识,觉得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有些学生认为没必要,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而有些学生是不敢,害怕自己说的、想的、做的不对,被别人讥笑,或曾经受到过打击和嘲讽;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说的观点和意见别的同学都不听,得不到同学们的肯定,觉得没有意思。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发言积极性就不高,久而久之产生了畏难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思维、有个性的主体。比如,在进行《可以一模一样吗》的教学中,开展遗传与变异知识的讨论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留足思考、交流的时间,利用好发展交流技能的机会。
合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目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变废为宝研究交流会”上,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参与、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不随意批评、否定发言的学生。
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和谐统一。不要让交流活动走形式、走过场,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成就感的积累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积极的效应,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促进技能的形成、巩固与发展。
2.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训练
表达与交流的技能应该与儿童的思维同步发展,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利用教学中的结合点,或者专门设置技能训练课。如在《像不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小型辩论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论方法的练习,使学生的交流水平逐步达到观点正确、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遗传知识学习和表达的欲望。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创设讨论、辩论的情景,增加学生互相碰撞、交流的机会,每位学生都应有均等的发言权利和机会,总结性的发言要轮流参与,避免技能发展的两极分化。
科学追求的是真实。表达内容应该是具体、可信的,在介绍《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时,要采用照片、数据等客观材料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佐证,不可明知错误而故意狡辩,或者以偏赅全、强词夺理。
为了做到在交流时言之有物,学生应学会做笔记,不仅记录下自己的探究问题和探究过程,也要通过笔记的形式记录他人的发言。记录的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必要时可以采用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帮助梳理探究思路,保存交流信息。
描述时尽量运用科学词汇和法定计量单位,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概念。例如,盐的“溶解”不能表述为“融化”,力的单位用“牛”而不是“千克”,土壤的组成中有“砂”而不是“沙”,等等。
3.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理解他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尼苏达大学的修辞学教授斯狄尔博士曾经指出,在人们清醒的时间里,有80%的时间是进行人际沟通,其中45%的时间用于倾听。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中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参与评论,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具体步骤及要求如下。
接受:身体正面朝着发言人,眼睛看着对方,完整、专注地听取对方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必要时作文字记录。
思考:认真思考他人观点,分析比较,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找出相同和不同的方面,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改进自己的探究过程。
完善:合理地评价他人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对方以参考;如果发现自己的结论有缺陷,要敢于承认,及时修正,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结论。
4.采用多种交流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脑、口、手并用进行交流。鼓励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言语方式:即口头表达。用言语来表达、交流思想,简单而且方便,是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常见形式有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言语交流时做到观点明确、吐字清晰,如果能辅以表情、手势等,则会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文字方式:文字是知识的载体,重点突出、版面整洁的文字材料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废物知多少》中的调查报告、《我研究的微生物》中的科学小论文、《玩转电磁铁》中的实验报告等。以文字表达探究成果具有保存期长、便于传阅等特点。
模型方式:在学习遗传的规律、微生物的形状、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等内容时,图表、物理模型等比语言文字更形象、直观,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运用模型,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认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过程。
演示方式:对于肉眼难以观察的事物或变化(如风的形成),纯粹用语言表述有灌输之嫌,表达者直接操作材料,进行演示、讲解、验证,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另外,在学习科学仪器的标准操作(如电磁铁的组装、酒精灯的使用等)内容时,演示法也是不可缺少的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对于一些宏观、微观或学生不易见到的事物,如病毒的危害等,利用电脑、投影、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讲解,可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同时,配合了声音、视频的课件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当学生的交流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综合运用单项技能,开展一些复杂的交流活动,如召开信息发布会、编写科普小报、制作科普展板、开展游戏表演等,使学生的交流技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表达,是指采用语言、文字等方式把探究内容、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交流,即彼此间把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观点提供给对方,是一种相互沟通的过程。表达是单向的,而交流是双向的。
表达与交流是科学探究的必要环节。皮亚杰认为,让儿童互相交谈,进行讨论或辩论,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互相展示实验结果,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讲述探究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通过讨论、倾听、质疑、思考,体验探究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形成科学的结论,认知结构将变得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达到“1 1>2”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编写者在深入分析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把“表达与交流”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七个层次,分别作为七个单元的二级目标(见下表)。
这些单元以科学知识为载体,通过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对一级目标,特别是不同的交流方式,进行了有侧重的、系统的培养。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技能。
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生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知识,觉得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有些学生认为没必要,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而有些学生是不敢,害怕自己说的、想的、做的不对,被别人讥笑,或曾经受到过打击和嘲讽;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说的观点和意见别的同学都不听,得不到同学们的肯定,觉得没有意思。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发言积极性就不高,久而久之产生了畏难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思维、有个性的主体。比如,在进行《可以一模一样吗》的教学中,开展遗传与变异知识的讨论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留足思考、交流的时间,利用好发展交流技能的机会。
合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目标,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变废为宝研究交流会”上,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参与、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不随意批评、否定发言的学生。
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和谐统一。不要让交流活动走形式、走过场,让学生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成就感的积累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积极的效应,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促进技能的形成、巩固与发展。
2.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训练
表达与交流的技能应该与儿童的思维同步发展,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利用教学中的结合点,或者专门设置技能训练课。如在《像不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小型辩论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辩论方法的练习,使学生的交流水平逐步达到观点正确、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遗传知识学习和表达的欲望。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创设讨论、辩论的情景,增加学生互相碰撞、交流的机会,每位学生都应有均等的发言权利和机会,总结性的发言要轮流参与,避免技能发展的两极分化。
科学追求的是真实。表达内容应该是具体、可信的,在介绍《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时,要采用照片、数据等客观材料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佐证,不可明知错误而故意狡辩,或者以偏赅全、强词夺理。
为了做到在交流时言之有物,学生应学会做笔记,不仅记录下自己的探究问题和探究过程,也要通过笔记的形式记录他人的发言。记录的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必要时可以采用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帮助梳理探究思路,保存交流信息。
描述时尽量运用科学词汇和法定计量单位,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概念。例如,盐的“溶解”不能表述为“融化”,力的单位用“牛”而不是“千克”,土壤的组成中有“砂”而不是“沙”,等等。
3.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理解他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尼苏达大学的修辞学教授斯狄尔博士曾经指出,在人们清醒的时间里,有80%的时间是进行人际沟通,其中45%的时间用于倾听。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中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参与评论,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具体步骤及要求如下。
接受:身体正面朝着发言人,眼睛看着对方,完整、专注地听取对方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必要时作文字记录。
思考:认真思考他人观点,分析比较,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找出相同和不同的方面,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改进自己的探究过程。
完善:合理地评价他人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对方以参考;如果发现自己的结论有缺陷,要敢于承认,及时修正,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结论。
4.采用多种交流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脑、口、手并用进行交流。鼓励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言语方式:即口头表达。用言语来表达、交流思想,简单而且方便,是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常见形式有师生对话、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言语交流时做到观点明确、吐字清晰,如果能辅以表情、手势等,则会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文字方式:文字是知识的载体,重点突出、版面整洁的文字材料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废物知多少》中的调查报告、《我研究的微生物》中的科学小论文、《玩转电磁铁》中的实验报告等。以文字表达探究成果具有保存期长、便于传阅等特点。
模型方式:在学习遗传的规律、微生物的形状、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等内容时,图表、物理模型等比语言文字更形象、直观,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运用模型,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认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过程。
演示方式:对于肉眼难以观察的事物或变化(如风的形成),纯粹用语言表述有灌输之嫌,表达者直接操作材料,进行演示、讲解、验证,有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另外,在学习科学仪器的标准操作(如电磁铁的组装、酒精灯的使用等)内容时,演示法也是不可缺少的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对于一些宏观、微观或学生不易见到的事物,如病毒的危害等,利用电脑、投影、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讲解,可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同时,配合了声音、视频的课件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当学生的交流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综合运用单项技能,开展一些复杂的交流活动,如召开信息发布会、编写科普小报、制作科普展板、开展游戏表演等,使学生的交流技能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