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课不仅是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没有“以人为本”,而是“以书为本”,热衷于“满堂灌”,而忽略了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最终,学生只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被动地理解乐曲,无法领悟乐曲中丰富的内涵。而音乐欣赏课也只是犹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真正发挥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呢?笔者认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引领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欣赏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音乐欣赏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热爱音乐、喜欢音乐的人。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实行教学民主,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说“不”,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个“静心聆听”的音乐环境,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人人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艺术想象、审美、再创造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倾听、再倾听。通过倾听,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和审美体验判断的能力,从作品中体会“此情此景”。
引导学生向作品敞开心灵,通过作品与作者交流,只有敞开心灵,才会发觉草木有情,山水会意,石雕具有体温,语词点染光景,旋律呈现生命曲线。这种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音乐感悟的作用,是平面性的语文阐释、游离于音乐之外的体态动作所远远不能相比的。
【案例一】《江河水》欣赏
在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启发后,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能联想到的情境。有学生想到了一群难民行走在黄河边上,想到前途茫茫,没有希望,他们心里十分愁苦,悲伤的泪水掉进黄河,却激不起一朵浪花,但那永不停息的黄河水不知疲倦地奔腾前行,却仿佛在告诉他们要坚强,苦难总会过去。还有学生想到了一位因家中贫困面临辍学的农家女孩,在自家院子洗衣服的情境。女孩低着头慢慢搓洗着一家人的衣服,一绺头发垂落额前,眼里噙着泪,强忍着不让它滑落,因为怕妈妈看到了会更难过,但她心里真的舍不得学校,丢不下破旧的书包,旋律描写的就是当时的心情……这些虽不是《江河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但学生独特的视角及思维方式构造了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情境。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学着去领悟音乐的内涵,进入了理性的更深意境。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课教学分为初步感知、情感体验、理解和提高三个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体验是一种由教育对象亲身经历、自我作用的过程,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让学生体验的前提。凡是自主的体验都是主动、积极、活跃的,容易人心人脑,感染力强。由于学生的阅历浅,生活经验缺乏,难以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案例二】《苏武牧羊》欣赏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苏武的衣着、神态、动作,并让学生想象苏武受尽折磨时仍保持那种“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的崇高气节。学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耳听旋律,眼看挂图,边欣赏边联想,联想苏武在受尽利诱与折磨之后的所作、所为、所思……这样视觉、听觉同时作用,使学生的艺术“通感”完全沟通,悲怆的旋律,凝重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冰天雪地、满目凄凉的艺术境界,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残阳如血”的悲怆美和“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感。这种体验往往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把握的深度,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很可能使学生终生难忘。
三、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的特征。这是因为音乐作品往往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教学中注重对作品人文精神的挖掘,打好人文基础,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欣赏层次的标志。因此,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感官欣赏上,而要把音乐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音乐的特征、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案例三】《十面埋伏》欣赏
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这首乐曲表述的是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去了解这场战争的有关背景。这对学生欣赏这首曲目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能更好地体会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讴歌推动历史进程的杰出英雄,尽力刻画得胜之师“众军奏凯”的群体威武雄姿,体现出历史塑造英雄,英雄代表历史的人文精神。
【案例四】《森吉德马》欣赏
教师可以结合美丽的传说,将蒙古族民族的故事、服饰、建筑、习俗、舞蹈、乐器、动物、生活方式等全方位延伸和扩展,引导学生走进蒙古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中去,这样学生才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地去了解和感悟,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需要指向某一具体对象时,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就形成了探索的动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那么他参与的动机就愈明确,在活动中便能表现出比别人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简单地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和结论,而应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之中,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提出个人猜想,并在探究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案例五】《贝多芬代表作品》欣赏
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贝多芬的人物传记等资料。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一系列问题: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哪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如何?你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部?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给你什么启示?等等。通过说(生平)、看(图片)、听(作品)、唱(旋律)、奏(主题片段)、评(综合评价)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表现欲得到极大的发挥。在这一综合性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有关贝多芬的生平及代表作品的知识,而且掌握了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贝多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对艺术的忘我献身精神,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和净化。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教师要充分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全方位挖掘音乐欣赏教学的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欣赏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真正发挥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呢?笔者认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引领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欣赏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音乐欣赏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热爱音乐、喜欢音乐的人。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实行教学民主,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说“不”,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个“静心聆听”的音乐环境,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人人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艺术想象、审美、再创造的前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倾听、再倾听。通过倾听,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和审美体验判断的能力,从作品中体会“此情此景”。
引导学生向作品敞开心灵,通过作品与作者交流,只有敞开心灵,才会发觉草木有情,山水会意,石雕具有体温,语词点染光景,旋律呈现生命曲线。这种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音乐感悟的作用,是平面性的语文阐释、游离于音乐之外的体态动作所远远不能相比的。
【案例一】《江河水》欣赏
在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启发后,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能联想到的情境。有学生想到了一群难民行走在黄河边上,想到前途茫茫,没有希望,他们心里十分愁苦,悲伤的泪水掉进黄河,却激不起一朵浪花,但那永不停息的黄河水不知疲倦地奔腾前行,却仿佛在告诉他们要坚强,苦难总会过去。还有学生想到了一位因家中贫困面临辍学的农家女孩,在自家院子洗衣服的情境。女孩低着头慢慢搓洗着一家人的衣服,一绺头发垂落额前,眼里噙着泪,强忍着不让它滑落,因为怕妈妈看到了会更难过,但她心里真的舍不得学校,丢不下破旧的书包,旋律描写的就是当时的心情……这些虽不是《江河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但学生独特的视角及思维方式构造了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情境。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学着去领悟音乐的内涵,进入了理性的更深意境。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课教学分为初步感知、情感体验、理解和提高三个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体验是一种由教育对象亲身经历、自我作用的过程,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让学生体验的前提。凡是自主的体验都是主动、积极、活跃的,容易人心人脑,感染力强。由于学生的阅历浅,生活经验缺乏,难以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案例二】《苏武牧羊》欣赏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苏武的衣着、神态、动作,并让学生想象苏武受尽折磨时仍保持那种“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的崇高气节。学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耳听旋律,眼看挂图,边欣赏边联想,联想苏武在受尽利诱与折磨之后的所作、所为、所思……这样视觉、听觉同时作用,使学生的艺术“通感”完全沟通,悲怆的旋律,凝重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冰天雪地、满目凄凉的艺术境界,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残阳如血”的悲怆美和“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感。这种体验往往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把握的深度,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很可能使学生终生难忘。
三、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它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的特征。这是因为音乐作品往往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操。教学中注重对作品人文精神的挖掘,打好人文基础,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欣赏层次的标志。因此,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感官欣赏上,而要把音乐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音乐的特征、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案例三】《十面埋伏》欣赏
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这首乐曲表述的是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去了解这场战争的有关背景。这对学生欣赏这首曲目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能更好地体会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讴歌推动历史进程的杰出英雄,尽力刻画得胜之师“众军奏凯”的群体威武雄姿,体现出历史塑造英雄,英雄代表历史的人文精神。
【案例四】《森吉德马》欣赏
教师可以结合美丽的传说,将蒙古族民族的故事、服饰、建筑、习俗、舞蹈、乐器、动物、生活方式等全方位延伸和扩展,引导学生走进蒙古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中去,这样学生才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地去了解和感悟,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需要指向某一具体对象时,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就形成了探索的动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那么他参与的动机就愈明确,在活动中便能表现出比别人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简单地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和结论,而应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之中,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提出个人猜想,并在探究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案例五】《贝多芬代表作品》欣赏
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贝多芬的人物传记等资料。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解决一系列问题: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哪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如何?你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部?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给你什么启示?等等。通过说(生平)、看(图片)、听(作品)、唱(旋律)、奏(主题片段)、评(综合评价)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表现欲得到极大的发挥。在这一综合性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有关贝多芬的生平及代表作品的知识,而且掌握了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贝多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对艺术的忘我献身精神,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和净化。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教师要充分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全方位挖掘音乐欣赏教学的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欣赏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