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民建实际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经常会揭露到一些现有的或潜在的软弱结构面(带),如果不重视,不仔细加以分析判断,往往会造成对地层成因和地层结构的错误理解,轻则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失真,对设计人员造成误导;重则形成潜在安全隐患,进而导致重大的工程安全事故。
关键词:岩土勘察;软弱结构面;老黄土层
在实际勘察钻探过程中,机械的或人为的因素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对钻探取芯会造成扰动,进而对地质工程师现场识别鉴定岩芯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厚度不大的软弱结构面(带)的现场识别判断增加了难度,此时作为技术人员,必须仔细观察分析,当个别或少数钻孔确实难以分析判断时,应该结合其它钻孔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才能做出准确地判断鉴定。这里,我仅针对在江苏镇江地区一个房勘项目中于Q3老黄土地层中揭露的软弱结构面(带)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该房勘项目位于镇江市,建筑主要为多栋多层和小高层楼房,结合裙房和地下室。场地区域属低山丘陵地貌,建筑场地主要为岗地,地层主要为Q3老黄土,地表局部发育小河沟,且河沟范围内见淤积地层,这里主要结合其中1#住宅楼所在场地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该块建筑场地大部分位于岗地上,其前缘发育小河沟,现场地已基本整平。详见下图1。
1、建筑物轮廓 2、勘探孔编号、孔口标高及孔深 3、滑坡体推测范围界线 4、剖面线
通过勘察发现该场地大部分地层均为灰黄色可塑-硬塑粉质粘土,冲沟部位见灰色淤泥及淤泥质土。通过现场仔细观察,发现部分钻孔可塑-硬塑粉质粘土层中夹有厚度较小(一般30-50cm)、性状较差的灰黄色粉质粘土条带,多呈软-可塑状,局部软塑状,而且针对这些钻孔,通过剖面分析,这些性状较差的粉质粘土条带基本上可以连成带状分布,同时局部古河沟位置揭露有一定厚度的灰色淤泥质土,详见下图2、图3。
综合上面揭露的地层情况,初步分析认为该场地前期发育有小型古冲沟,形成小河沟,后来浅部发生小型滑坡,造成小河沟被截断、堵塞,从而导致原小河沟改道。而勘探揭露的软弱带所在部位即为滑带,其具体规模和大小还有待进一步查明。前期预判该场地整体为Q3老黄土地层,针对多层建筑,可以考虑采用浅基础形式,现在可能有待商榷,至少应查明该浅层滑坡的規模、形态及稳定性,如果稳定性较差,浅基础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而且同时要对该建筑场地的整体稳定性重新进行判定分析;如果该浅层滑坡稳定性较好,而我们采用浅基础,那么我们必须考虑一旦建筑物修建以后,相当于我们在滑坡体上进行了加载,也即相当于增加了下滑力,其稳定性必然下降,这时很容易出现滑坡复活,出现新的滑动,从而危及建筑物和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此时最好建议采用深基础形式,如采用桩基,而且桩基持力层必须考虑滑带以下性状较好的稳定地层,这样一方面对浅部滑坡影响较小,不至于形成在滑坡上加载,另一方面,桩基础也起到了一部分抗滑桩的作用,为该浅层滑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一部分安全储备。
结束语
纵观在这次整个勘察过程中,如果我们轻视了可塑-硬塑粉质粘土层中揭露的厚度较小的软弱带,而整体仍然按Q3老黄土地层考虑,那么一方面会使地层失真,对设计进行了误导,另一方面一旦建筑物修建以后,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重则直接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关键词:岩土勘察;软弱结构面;老黄土层
在实际勘察钻探过程中,机械的或人为的因素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对钻探取芯会造成扰动,进而对地质工程师现场识别鉴定岩芯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厚度不大的软弱结构面(带)的现场识别判断增加了难度,此时作为技术人员,必须仔细观察分析,当个别或少数钻孔确实难以分析判断时,应该结合其它钻孔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才能做出准确地判断鉴定。这里,我仅针对在江苏镇江地区一个房勘项目中于Q3老黄土地层中揭露的软弱结构面(带)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
该房勘项目位于镇江市,建筑主要为多栋多层和小高层楼房,结合裙房和地下室。场地区域属低山丘陵地貌,建筑场地主要为岗地,地层主要为Q3老黄土,地表局部发育小河沟,且河沟范围内见淤积地层,这里主要结合其中1#住宅楼所在场地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该块建筑场地大部分位于岗地上,其前缘发育小河沟,现场地已基本整平。详见下图1。
1、建筑物轮廓 2、勘探孔编号、孔口标高及孔深 3、滑坡体推测范围界线 4、剖面线
通过勘察发现该场地大部分地层均为灰黄色可塑-硬塑粉质粘土,冲沟部位见灰色淤泥及淤泥质土。通过现场仔细观察,发现部分钻孔可塑-硬塑粉质粘土层中夹有厚度较小(一般30-50cm)、性状较差的灰黄色粉质粘土条带,多呈软-可塑状,局部软塑状,而且针对这些钻孔,通过剖面分析,这些性状较差的粉质粘土条带基本上可以连成带状分布,同时局部古河沟位置揭露有一定厚度的灰色淤泥质土,详见下图2、图3。
综合上面揭露的地层情况,初步分析认为该场地前期发育有小型古冲沟,形成小河沟,后来浅部发生小型滑坡,造成小河沟被截断、堵塞,从而导致原小河沟改道。而勘探揭露的软弱带所在部位即为滑带,其具体规模和大小还有待进一步查明。前期预判该场地整体为Q3老黄土地层,针对多层建筑,可以考虑采用浅基础形式,现在可能有待商榷,至少应查明该浅层滑坡的規模、形态及稳定性,如果稳定性较差,浅基础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而且同时要对该建筑场地的整体稳定性重新进行判定分析;如果该浅层滑坡稳定性较好,而我们采用浅基础,那么我们必须考虑一旦建筑物修建以后,相当于我们在滑坡体上进行了加载,也即相当于增加了下滑力,其稳定性必然下降,这时很容易出现滑坡复活,出现新的滑动,从而危及建筑物和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此时最好建议采用深基础形式,如采用桩基,而且桩基持力层必须考虑滑带以下性状较好的稳定地层,这样一方面对浅部滑坡影响较小,不至于形成在滑坡上加载,另一方面,桩基础也起到了一部分抗滑桩的作用,为该浅层滑坡的稳定性提供了一部分安全储备。
结束语
纵观在这次整个勘察过程中,如果我们轻视了可塑-硬塑粉质粘土层中揭露的厚度较小的软弱带,而整体仍然按Q3老黄土地层考虑,那么一方面会使地层失真,对设计进行了误导,另一方面一旦建筑物修建以后,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重则直接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