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我校地处县城边缘,虽属县级学校,但85%的学生是来自农村,多半由家长随同陪读,也有不少父母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孩子祖辈监护或寄养在亲朋家里,故在学校中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得不到他们的关爱,与爷爷奶奶间因有代沟,使得“留守儿童”或多或少有些自闭的成分,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尤其表现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1.学习习惯差;2.自觉性差;3.合作、交流的意识差;4.不够坚强,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
第一,家庭方面。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疏于对子女的教育管理,而祖辈们由于年老体弱,无法有效地担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加之教育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数“留守”家庭都不能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因为代理监护人文化素质和教育方式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不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危害;还有一部分监护人见苦口婆心地说不管用,于是就采用武断的方法,进行打骂教育,这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从本质上使孩子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打骂绝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其次,学校方面。
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在“留守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上,我们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现在社会认可的现象是,只要学生出了问题,不管什么原因都得追究老师的责任,所以教师的压力也很大。很多教师都感到不知怎么管学生了,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不是,看到学生有问题不管当教师的职业良心过不去,可管的“风险”又很大。教师是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能控制得那么“到位”。所以,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甚至产生了放弃管理学生的想法。
再则,社会方面。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常有老师和我们聊天,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学生不好教。长期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留守综合征:任性、冷漠、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卑感较重、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当然,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与人的沟通上就存在着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我断断续续地教了他两年,第一年是他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他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可是到了第二学期,他的成绩就呈直线性下降,话也没有平常多了。我想和他谈心,但他始终不愿和我说。没办法,我就只有联系家长了解情况,这才知道她父母离婚了,母亲改嫁了,爸爸出外打工了,把他留给了爷爷奶奶。据奶奶说每次放学去接他的时候,他都会对那些爸爸妈妈来接的孩子盯个不停。从那以后我视他为自己的孩子一样,找机会跟他吃饭、逛街、聊天,但收效还是不大。于是我联系了他的妈妈,对其母亲做了大量工作,妈妈开始每周看望他一次,每天跟他通一次电话。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爱说爱笑,特别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我的心也获得了极大的宽慰。
长期以来,我觉得要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作为教师,要多关心这些无父母照料的“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重视教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从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同伴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看得见、做得到。
二、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师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要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自己,相信他们会努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三、针对“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们纠正,使他们在集体的影响下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可开展竞赛活动发奖品,如小星星、小旗子、“神算手”和“棒小组”小卡片等。同时,每周还可进行“行为规范之星”的评比,每学期进行“优秀行为规范学生”的评比,树立典型。让留守儿童亲历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可以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家庭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则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由于我校生源多数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家庭教育极易缺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学习效果低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促使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一齐参与,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尽到监护的职责,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现在全社会都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他们的另一位“家长”,我们更要和他们多交流,关心爱护这些幼小的心灵。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
第一,家庭方面。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疏于对子女的教育管理,而祖辈们由于年老体弱,无法有效地担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加之教育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数“留守”家庭都不能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因为代理监护人文化素质和教育方式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不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危害;还有一部分监护人见苦口婆心地说不管用,于是就采用武断的方法,进行打骂教育,这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从本质上使孩子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打骂绝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其次,学校方面。
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在“留守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上,我们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现在社会认可的现象是,只要学生出了问题,不管什么原因都得追究老师的责任,所以教师的压力也很大。很多教师都感到不知怎么管学生了,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不是,看到学生有问题不管当教师的职业良心过不去,可管的“风险”又很大。教师是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能控制得那么“到位”。所以,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甚至产生了放弃管理学生的想法。
再则,社会方面。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常有老师和我们聊天,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学生不好教。长期亲情缺失,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留守综合征:任性、冷漠、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卑感较重、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当然,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与人的沟通上就存在着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我断断续续地教了他两年,第一年是他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他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可是到了第二学期,他的成绩就呈直线性下降,话也没有平常多了。我想和他谈心,但他始终不愿和我说。没办法,我就只有联系家长了解情况,这才知道她父母离婚了,母亲改嫁了,爸爸出外打工了,把他留给了爷爷奶奶。据奶奶说每次放学去接他的时候,他都会对那些爸爸妈妈来接的孩子盯个不停。从那以后我视他为自己的孩子一样,找机会跟他吃饭、逛街、聊天,但收效还是不大。于是我联系了他的妈妈,对其母亲做了大量工作,妈妈开始每周看望他一次,每天跟他通一次电话。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爱说爱笑,特别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我的心也获得了极大的宽慰。
长期以来,我觉得要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作为教师,要多关心这些无父母照料的“留守儿童”,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重视教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从教师的日常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同伴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看得见、做得到。
二、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乐于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师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要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自己,相信他们会努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三、针对“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他们纠正,使他们在集体的影响下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可开展竞赛活动发奖品,如小星星、小旗子、“神算手”和“棒小组”小卡片等。同时,每周还可进行“行为规范之星”的评比,每学期进行“优秀行为规范学生”的评比,树立典型。让留守儿童亲历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可以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家庭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则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由于我校生源多数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家庭教育极易缺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学习效果低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促使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一齐参与,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尽到监护的职责,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现在全社会都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他们的另一位“家长”,我们更要和他们多交流,关心爱护这些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