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宣县武宣镇中学 广西 武宣 545900)
【摘 要】要教好阅读课文,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根据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确定它的教学原则。二、根据阅读课文在阅读训练中的一定优势,选定它的训练项目。三、根据阅读课文同教学单元中讲读课文的关系,确定教学重点。四、根据每篇阅读课文自身的特点,考虑它的教学方法方式。
【关键词】阅读课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训练项目;教学重点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怎样教好阅读课文,语文教育界还缺乏成熟经验,因而探讨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方式,是很必要的。我想从四个方面,就阅读课文教学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发表点肤浅的议论。
1. 根据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确定它的教学原则 阅读课文的教学不能背离语文学科中一般教学原则,诸如文道统一、听说读写并重、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课内外配合等。但是阅读课文教学本身还应当有自已的原则,我以为那就是:自读与辅导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独特作用所决定的。它的独特作用是什么?就是在讲读课同课外阅读之间,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三者之间,起桥梁作用;而且这种桥梁作用不能仅仅理解为过渡作用,因为学生学习阅读课文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语文实践的意义。
当前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的两种偏向:一种是把阅读课文一律视同讲读课文,进行所谓“精讲”,时间不够用,就把作文课部分地甚至全部地挤到课外去;另一种是把阅读课文视同自由参读材料,只要求学生自已看看了事。这都是必须纠正的。前者剥夺了学生的自读权利,后者放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偏离了正确的原则,不能发挥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不是也要求学生自读、教师指导吗?那与阅读课文的教学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讲读课文固然也让学生自读,但那只是精读活动的一部分,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进一步教读;而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自读应当是教学过程中的最主要活动。讲读课文的指导,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而且要指导得比较周祥,在很大程度上仍如叶圣陶所说的“扶其肩”“携其腕”的;而阅读课文的指导,虽也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但只是给以提示,“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只是辅导,只“去扶携”而“翼护之”了。
2. 根据阅读课文在阅读训练中的一定优势,选定它的训练项目 阅读能力的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阅读训练项目也包含许多类型和方面。仅就阅读方法而言,注有诵读与默读、详读与略读、精读与泛读、慢读与速读以及摘读、跳读、猜读、美读等等。虽然阅读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读者及其阅读目的,但在进行阅读训练是地,不同的读物对各种阅读方法的适应性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讲读课文一般地说更适于进行详读、精读的训练,而阅读课文则往往在略读、泛读、速读、摘读、跳读的训练中表现出一定优势。特别是速读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训练项目,在阅读课文教学中进行这一训练是很适宜的。
3. 根据阅读课文同教学单元中讲读课文的关系,确定教学重点 语文教材是把课文编成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类课文。但我认为二者的关系却有类比型、对比型、补充型、印证型、混合型(即具备以上两种或更多的类型特点)等多种。其中类比型、混合型最多。类比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为比较相同点;对比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为比较相异点;补充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于相互补充处;印证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于相互发明处。混合型的单元情况要复杂些。
4. 根据每篇阅读课文自身的特点,考虑它的教学方法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我主张各种教学方法方式的最优结全中,并且把这种最优结合的一般形式叫做“研习法”。所谓“研”,是指钻研、研讨、研究;所谓“习”,是指练习、复习、实习(也就是实践)。运用“研习法”,在教师则是指导学生钻研、研究、研讨和练习、复习、实习;在学生则是教师指导下进行钻研、研究、研讨和练习、复习、实习。阅读课文的教学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在自读辅导过程中来实现研习罢了。但是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怎样使各种具体的方法方式实现最优结合,则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师三个实际以及由此而定的目的要求来确定。由于学生、教师两个因素,一般说来,对讲读课文或是阅读课文没有什么变化,所以阅读课文本身的特点便成为选择配合教学方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了。现行课本里的阅读课文各有特点,如:
(1)文章典范性强,又适于学生模仿的。如吴晗的《谈骨气》、李庄的《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这种阅读课文,一般可以让学生根据提示,按照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研究它的某些写法,然后模仿。
(2)文章典范性虽强,但学生不易模仿的。如赵树理的《求雨》、贺敬之的《回延安》等等,这类文章很多。教这类阅读课文,主要为了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认识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朗读(包括美读)、评点课文、摘录佳句,或进行评价鉴赏,有的可就课文某些内容填写表格(如《求雨》填写“开渠”“求雨”交错叙写的表),等等。
(3)选自长篇或中篇名著的阅读课文,可以把它当成学生课外阅读全书(或主要章节)的钥匙。如节选自《西游记》的《美猴王》,节选自《水浒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李自成》的《虎吼雷鸣马萧萧》,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筑路》,等等。教这种阅读课文主要是通过提示和练习使学生了解那些对理解全书有关键作用的东西,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原书。如教《美猴王》时,启示学生按神性、猴性、人性三点(而以人性为重点)分析评价石猴,然后指导阅读少年版《西游记》,到一定时候写出关于《西游记》的小论文并予展出。
总之,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文章特点,发挥个人长处有创意地设计教学流程,利用课程资源及个性发挥,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和人文魅力,让语文阅读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摘 要】要教好阅读课文,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根据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确定它的教学原则。二、根据阅读课文在阅读训练中的一定优势,选定它的训练项目。三、根据阅读课文同教学单元中讲读课文的关系,确定教学重点。四、根据每篇阅读课文自身的特点,考虑它的教学方法方式。
【关键词】阅读课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训练项目;教学重点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怎样教好阅读课文,语文教育界还缺乏成熟经验,因而探讨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方式,是很必要的。我想从四个方面,就阅读课文教学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发表点肤浅的议论。
1. 根据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确定它的教学原则 阅读课文的教学不能背离语文学科中一般教学原则,诸如文道统一、听说读写并重、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课内外配合等。但是阅读课文教学本身还应当有自已的原则,我以为那就是:自读与辅导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独特作用所决定的。它的独特作用是什么?就是在讲读课同课外阅读之间,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三者之间,起桥梁作用;而且这种桥梁作用不能仅仅理解为过渡作用,因为学生学习阅读课文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语文实践的意义。
当前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的两种偏向:一种是把阅读课文一律视同讲读课文,进行所谓“精讲”,时间不够用,就把作文课部分地甚至全部地挤到课外去;另一种是把阅读课文视同自由参读材料,只要求学生自已看看了事。这都是必须纠正的。前者剥夺了学生的自读权利,后者放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偏离了正确的原则,不能发挥阅读课文在语文能力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不是也要求学生自读、教师指导吗?那与阅读课文的教学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讲读课文固然也让学生自读,但那只是精读活动的一部分,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进一步教读;而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自读应当是教学过程中的最主要活动。讲读课文的指导,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而且要指导得比较周祥,在很大程度上仍如叶圣陶所说的“扶其肩”“携其腕”的;而阅读课文的指导,虽也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但只是给以提示,“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只是辅导,只“去扶携”而“翼护之”了。
2. 根据阅读课文在阅读训练中的一定优势,选定它的训练项目 阅读能力的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阅读训练项目也包含许多类型和方面。仅就阅读方法而言,注有诵读与默读、详读与略读、精读与泛读、慢读与速读以及摘读、跳读、猜读、美读等等。虽然阅读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读者及其阅读目的,但在进行阅读训练是地,不同的读物对各种阅读方法的适应性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讲读课文一般地说更适于进行详读、精读的训练,而阅读课文则往往在略读、泛读、速读、摘读、跳读的训练中表现出一定优势。特别是速读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训练项目,在阅读课文教学中进行这一训练是很适宜的。
3. 根据阅读课文同教学单元中讲读课文的关系,确定教学重点 语文教材是把课文编成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两类课文。但我认为二者的关系却有类比型、对比型、补充型、印证型、混合型(即具备以上两种或更多的类型特点)等多种。其中类比型、混合型最多。类比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为比较相同点;对比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为比较相异点;补充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于相互补充处;印证型的阅读课文,教学重点应定于相互发明处。混合型的单元情况要复杂些。
4. 根据每篇阅读课文自身的特点,考虑它的教学方法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我主张各种教学方法方式的最优结全中,并且把这种最优结合的一般形式叫做“研习法”。所谓“研”,是指钻研、研讨、研究;所谓“习”,是指练习、复习、实习(也就是实践)。运用“研习法”,在教师则是指导学生钻研、研究、研讨和练习、复习、实习;在学生则是教师指导下进行钻研、研究、研讨和练习、复习、实习。阅读课文的教学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在自读辅导过程中来实现研习罢了。但是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怎样使各种具体的方法方式实现最优结合,则要根据教材、学生、教师三个实际以及由此而定的目的要求来确定。由于学生、教师两个因素,一般说来,对讲读课文或是阅读课文没有什么变化,所以阅读课文本身的特点便成为选择配合教学方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了。现行课本里的阅读课文各有特点,如:
(1)文章典范性强,又适于学生模仿的。如吴晗的《谈骨气》、李庄的《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这种阅读课文,一般可以让学生根据提示,按照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研究它的某些写法,然后模仿。
(2)文章典范性虽强,但学生不易模仿的。如赵树理的《求雨》、贺敬之的《回延安》等等,这类文章很多。教这类阅读课文,主要为了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认识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朗读(包括美读)、评点课文、摘录佳句,或进行评价鉴赏,有的可就课文某些内容填写表格(如《求雨》填写“开渠”“求雨”交错叙写的表),等等。
(3)选自长篇或中篇名著的阅读课文,可以把它当成学生课外阅读全书(或主要章节)的钥匙。如节选自《西游记》的《美猴王》,节选自《水浒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李自成》的《虎吼雷鸣马萧萧》,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筑路》,等等。教这种阅读课文主要是通过提示和练习使学生了解那些对理解全书有关键作用的东西,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原书。如教《美猴王》时,启示学生按神性、猴性、人性三点(而以人性为重点)分析评价石猴,然后指导阅读少年版《西游记》,到一定时候写出关于《西游记》的小论文并予展出。
总之,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文章特点,发挥个人长处有创意地设计教学流程,利用课程资源及个性发挥,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语言魅力和人文魅力,让语文阅读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