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以及经济学的核心,《金融学》和金融的学习不管是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还是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尤其重要。因此,认识到《金融学》这门课的特点,教学和考核现状,学情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合理运用至教学过程是該门课程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金融学课程分析
金融学科作为经济的核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性强。金融学是研究相关货币和货币资金融通的经济活动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不管是其涉及的银行业务还是保险、资产管理业务都需要极其专业的金融知识作为支撑,尤其在现代这种金融业发展迅速的时代,金融产品及企业创新、更新极快,即使具有专业的背景,不持续跟进学习,也会跟不上金融业发展的速度。
(二)应用性强。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此外,金融业还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都是通过在政府、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和相关的会计、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工作的员工通过运用自身所掌握的金融知识来发挥的。
(三)创新性强。创新性是金融业发展的命脉。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相应的经济现象和顾客对于理财、保险的意识都有所增加。对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客户现状,设计针对性的产品,保持最大利润依然是金融企业的首要目标。金融业的创新热情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个金融机构的创新热情有所下降,但发展的脚步依然非常快。
(四)国际性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际分工和合作的加强以及超越国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这扩大了金融的活动的空间范围,使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格局形成。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国际性最好的例证。
二、金融学课程教学及考核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金融学课程的建设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学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各个高校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师资情况设置;二是各个高校对于金融专业的领域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只涉及货币银行学和国家金融、汇兑业务;三是专业设置太细,以至于学生不能够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四是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又存在没有针对性,课程设置不系统等问题;五是课程建设不能很好的与实际、时代和职业道德相结合,不能教育出各方面都合格的全面的金融人才。
(二)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金融学教学以课本为主,金融学的教材虽较多,但总体来说存在内容陈旧,更新跟不上实务操作现状,有些及时更新的教材还存在更新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三)教学模式单一。金融学的教学依然以讲授为主,模式单一,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在实践中被证明在现代学习中效果不够好。
(四)以理论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教课本的问题还存在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够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在毕业走入工作岗位时,不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问题。
三、对学生的期望及学生的期望
为了更好的了解金融许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完完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在来进一步了解一些学生的现状,尤其是学校、社会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及学习金融学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期望有以下几点:(1)具备金融、经济相关的理论功底;(2)具备数理、财税能力和计算机技能;(3)具备一定的创新力;(4)具备学习能力;(5)国际交往能力及英语水平;(6)道德、人文素养等。
对应的学生通过学习金融学,主要的期望有以下两点:(1)找到心仪的工作;(2)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及原因
现实情况与期望往往存在落差,在金融学的教学结果与其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对于学成后的收获的期望也存在一些落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校、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大部分学生又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学校以自己的期待设置课程、教授课程,这将导致教学效果差,不能达到学校预期目标。对于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落差,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门课,并懈怠;(2)根据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的就业数据,2016年金融学院毕业生人数有246人,其中202签约,就业率为82.11%,其中在金融机构就业的毕业生有70人,占就业人数的34.65%。可见总体来说,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在金融机构就业人数也较多。但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还存在所学知识太死,只知道理论不会实际操作,又因书版本太旧或者不符实际等原因在实际中不能应用等问题出现。
结合金融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及考核现状分析,得出出现这种落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金融学科综合性较强;(2)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3)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与现实不符,不能吸引学生注意等问题。
五、措施
在提出对策时,主要从金融学课程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应以教师能够主动改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主。
(一)课程设置改革。首先,需要设定一个适合所有高校平均水平的国家标准,之后各个高校再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自己的优势,设立自己的课程。在没有国家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各个高校依然需要规范自己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工作提供条件。
(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要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由于金融学课程的时变性、应用性、创新性很强,因此教师应在教授过程中结合热点和时事,如校园贷,英国脱欧等,多加一些案例,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改革。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吸引,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诸多方法。在金融学的教学中,应将慕课、微课等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在上课过程中还应增加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到实践,以达到学生对于学习金融学的目标。具体推荐方法有以下几种:(1)讲案例,并组织讨论;(2)组织课前演讲——让学生来讲要讲的内容,之后老师进行评价,讲授,加深印象;(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上的视频素材,做慕课、微课来吸引学生;(4) 校企合作请校外专家讲课,此外还可以增加实践、参观、操作软件等。
(四)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应从理论考核转变为理论加实践,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平时多做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做些调研并记入考核范围,可以激励学生学习金融学。(作者单位为新疆财经大学)
一、金融学课程分析
金融学科作为经济的核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性强。金融学是研究相关货币和货币资金融通的经济活动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不管是其涉及的银行业务还是保险、资产管理业务都需要极其专业的金融知识作为支撑,尤其在现代这种金融业发展迅速的时代,金融产品及企业创新、更新极快,即使具有专业的背景,不持续跟进学习,也会跟不上金融业发展的速度。
(二)应用性强。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此外,金融业还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而这些作用都是通过在政府、监管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机构和相关的会计、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工作的员工通过运用自身所掌握的金融知识来发挥的。
(三)创新性强。创新性是金融业发展的命脉。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相应的经济现象和顾客对于理财、保险的意识都有所增加。对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客户现状,设计针对性的产品,保持最大利润依然是金融企业的首要目标。金融业的创新热情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个金融机构的创新热情有所下降,但发展的脚步依然非常快。
(四)国际性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际分工和合作的加强以及超越国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这扩大了金融的活动的空间范围,使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格局形成。2007年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国际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国际性最好的例证。
二、金融学课程教学及考核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金融学课程的建设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学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各个高校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师资情况设置;二是各个高校对于金融专业的领域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只涉及货币银行学和国家金融、汇兑业务;三是专业设置太细,以至于学生不能够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四是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又存在没有针对性,课程设置不系统等问题;五是课程建设不能很好的与实际、时代和职业道德相结合,不能教育出各方面都合格的全面的金融人才。
(二)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金融学教学以课本为主,金融学的教材虽较多,但总体来说存在内容陈旧,更新跟不上实务操作现状,有些及时更新的教材还存在更新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三)教学模式单一。金融学的教学依然以讲授为主,模式单一,而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在实践中被证明在现代学习中效果不够好。
(四)以理论考核为主要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教课本的问题还存在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够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这导致学生在毕业走入工作岗位时,不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问题。
三、对学生的期望及学生的期望
为了更好的了解金融许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完完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在来进一步了解一些学生的现状,尤其是学校、社会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及学习金融学的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期望有以下几点:(1)具备金融、经济相关的理论功底;(2)具备数理、财税能力和计算机技能;(3)具备一定的创新力;(4)具备学习能力;(5)国际交往能力及英语水平;(6)道德、人文素养等。
对应的学生通过学习金融学,主要的期望有以下两点:(1)找到心仪的工作;(2)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及原因
现实情况与期望往往存在落差,在金融学的教学结果与其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对于学成后的收获的期望也存在一些落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校、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大部分学生又不具备这些条件,而学校以自己的期待设置课程、教授课程,这将导致教学效果差,不能达到学校预期目标。对于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落差,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门课,并懈怠;(2)根据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的就业数据,2016年金融学院毕业生人数有246人,其中202签约,就业率为82.11%,其中在金融机构就业的毕业生有70人,占就业人数的34.65%。可见总体来说,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在金融机构就业人数也较多。但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还存在所学知识太死,只知道理论不会实际操作,又因书版本太旧或者不符实际等原因在实际中不能应用等问题出现。
结合金融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及考核现状分析,得出出现这种落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金融学科综合性较强;(2)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3)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与现实不符,不能吸引学生注意等问题。
五、措施
在提出对策时,主要从金融学课程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应以教师能够主动改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主。
(一)课程设置改革。首先,需要设定一个适合所有高校平均水平的国家标准,之后各个高校再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自己的优势,设立自己的课程。在没有国家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各个高校依然需要规范自己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工作提供条件。
(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要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由于金融学课程的时变性、应用性、创新性很强,因此教师应在教授过程中结合热点和时事,如校园贷,英国脱欧等,多加一些案例,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
(三)教学方法改革。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被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吸引,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诸多方法。在金融学的教学中,应将慕课、微课等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在上课过程中还应增加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与到实践,以达到学生对于学习金融学的目标。具体推荐方法有以下几种:(1)讲案例,并组织讨论;(2)组织课前演讲——让学生来讲要讲的内容,之后老师进行评价,讲授,加深印象;(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上的视频素材,做慕课、微课来吸引学生;(4) 校企合作请校外专家讲课,此外还可以增加实践、参观、操作软件等。
(四)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应从理论考核转变为理论加实践,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平时多做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做些调研并记入考核范围,可以激励学生学习金融学。(作者单位为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