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在于它是一种审美的艺术。而审美素养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方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幼儿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幼儿审美素养的培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利用幼师语文教学加强对幼师生的审美素养培养,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师生审美素养在幼师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幼师语文;审美素养;培养;实施
在幼师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加强诵读,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感觉力和审美知觉力的统称。感觉力是主体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感觉力,就不会接收外界的刺激,也就不会有审美的发生;知觉力是一种把感觉材料加工组合为整体向表象或经验的能力。
语文课文的美,首先是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首先感知的也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内化、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整篇文章都显现了语言美。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使语言之美如此极致?通过诵读,我们了解到是因为作者在文中运用了许多新鲜奇妙的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种修辞手法常见于散文中,而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不是简单的形似,而是赋予事物一种神韵,使读者耳目一新,产生丰富的联想,回味无穷。我们在描写荷花时,一般会用“含苞欲放”、“盛开”,而作者却用“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袅娜”是以女子体态的轻柔优美,状盛开荷花之妍,以本意为难为情的“羞涩”写欲放荷苞之媚。除了运用修辞,朱自清的散文还非常注重语言的音调和节奏,运用叠词和重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给散文赋予了音乐美。如运用“田田”、“亭亭”、“层层”、“缕缕”、“一粒粒”,“曲曲折折”,“蓊蓊郁郁”等叠词,还有“袅娜”、“苍茫”等多个双声词。这种神奇的描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荷塘月色》语言的美。
二、积累意象,感受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大脑对审美感知的客体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审美想象力是作用于审美感知力基础上的,想象来源于对外在事物的感知,但是对内心储存的表象的加工。“审美想象力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化实为虚’的能力,这里的‘景物’、‘实’是物质世界,‘情思’、‘虚’是精神世界,审美想象力以前者为本源,又改造和超越了它,达到后者。”
“意象”主要是用来分析、研究诗歌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指诗人感受到的外界事物,意象是寄托作者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意境是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有意象构成,二者不同但密不可分。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这首诗中,“山”、“鸟”、“舟”、“蓑笠翁”、“江”、“雪”不是简单的事物或人,而是浇筑诗人情感的一个个意象,进而为读者创造一个不屈服于环境,倔强,傲然挺立在江边独钓人的审美空间。再如《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看似不相关联的事物,组成一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忧伤的意境,表现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景,一个落寞、悲伤、怀念家乡的天涯流浪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由此可知,要想让学生得到意境美,就需要从意象入手,还要引发学生头脑中原有的事物积累,调动并试图进入诗人的组合,通过丰富的想象,进入诗人的心灵和思想,与其进行交错时空的对话。因此,应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置入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行整体构图。
三、潜心涵泳,品味情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在形式上表现为精神上的快感或厌恶。而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就是审美情感力。审美情感力是审美能力的核心因素,对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与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相结合,支配着整个审美过程。可以说,审美情感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审美能力的水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呢?
首先,利用教材中的自然主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与大自然有关的文章,如《春》、《济南的冬天》、《观潮》、《归园田居》等。在《春》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欣欣向荣的春天:大地上成片成片嫩绿色的小草,田野上被成群蜜蜂、蝴蝶围绕着的各种果树,晴朗的天空下,弥漫着鸟儿动听的乐曲和牧童清脆的笛声……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好的大自然,体会生命的活力和灿烂。同样在《济南的冬天》中,老舍运用衬托、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情打烙在每一个具体景色中,借景抒情,生动地展示了济南冬天各种景物的风貌,为我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济南冬景图。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讲讲打雪仗,滑冰等趣事,激发学生热爱冬天的感情。
其次,利用教材中的亲情主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师范生正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有强烈的情感需求,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渴望赢得父母和老师的尊重,现行语文教材中涵含的大量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孟郊的《游子吟》就呈现了父母对子女朴素、自然、亲切的爱,这种爱是最纯真和无私的。诗人通过母亲为离家的儿子缝补衣服的片段,展现出深深的母爱。在《我与地坛》中,正是沉默而不张扬,含悲而不外露的母爱,给了史铁生活下去的勇气,使他在宁静和执著中寻找到希望,从而支撑起他的人生,最终使他重新坚定而有尊严的“站”在人们面前。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这种伟大的爱和这种爱传达出来的情感美。
作者简介:
曹恒昭(1966.12~ ),男,舞钢市尚店镇人,研究生学历,中文讲师,研究方向幼师语文教育。
关键词:幼师语文;审美素养;培养;实施
在幼师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加强诵读,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感觉力和审美知觉力的统称。感觉力是主体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感觉力,就不会接收外界的刺激,也就不会有审美的发生;知觉力是一种把感觉材料加工组合为整体向表象或经验的能力。
语文课文的美,首先是通过语言传达给学生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首先感知的也是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内化、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整篇文章都显现了语言美。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使语言之美如此极致?通过诵读,我们了解到是因为作者在文中运用了许多新鲜奇妙的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种修辞手法常见于散文中,而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不是简单的形似,而是赋予事物一种神韵,使读者耳目一新,产生丰富的联想,回味无穷。我们在描写荷花时,一般会用“含苞欲放”、“盛开”,而作者却用“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袅娜”是以女子体态的轻柔优美,状盛开荷花之妍,以本意为难为情的“羞涩”写欲放荷苞之媚。除了运用修辞,朱自清的散文还非常注重语言的音调和节奏,运用叠词和重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给散文赋予了音乐美。如运用“田田”、“亭亭”、“层层”、“缕缕”、“一粒粒”,“曲曲折折”,“蓊蓊郁郁”等叠词,还有“袅娜”、“苍茫”等多个双声词。这种神奇的描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荷塘月色》语言的美。
二、积累意象,感受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想象力是大脑对审美感知的客体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审美想象力是作用于审美感知力基础上的,想象来源于对外在事物的感知,但是对内心储存的表象的加工。“审美想象力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化实为虚’的能力,这里的‘景物’、‘实’是物质世界,‘情思’、‘虚’是精神世界,审美想象力以前者为本源,又改造和超越了它,达到后者。”
“意象”主要是用来分析、研究诗歌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指诗人感受到的外界事物,意象是寄托作者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意境是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有意象构成,二者不同但密不可分。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这首诗中,“山”、“鸟”、“舟”、“蓑笠翁”、“江”、“雪”不是简单的事物或人,而是浇筑诗人情感的一个个意象,进而为读者创造一个不屈服于环境,倔强,傲然挺立在江边独钓人的审美空间。再如《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看似不相关联的事物,组成一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忧伤的意境,表现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景,一个落寞、悲伤、怀念家乡的天涯流浪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由此可知,要想让学生得到意境美,就需要从意象入手,还要引发学生头脑中原有的事物积累,调动并试图进入诗人的组合,通过丰富的想象,进入诗人的心灵和思想,与其进行交错时空的对话。因此,应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置入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行整体构图。
三、潜心涵泳,品味情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在形式上表现为精神上的快感或厌恶。而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就是审美情感力。审美情感力是审美能力的核心因素,对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与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相结合,支配着整个审美过程。可以说,审美情感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审美能力的水平。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呢?
首先,利用教材中的自然主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与大自然有关的文章,如《春》、《济南的冬天》、《观潮》、《归园田居》等。在《春》中,朱自清展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欣欣向荣的春天:大地上成片成片嫩绿色的小草,田野上被成群蜜蜂、蝴蝶围绕着的各种果树,晴朗的天空下,弥漫着鸟儿动听的乐曲和牧童清脆的笛声……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好的大自然,体会生命的活力和灿烂。同样在《济南的冬天》中,老舍运用衬托、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感情打烙在每一个具体景色中,借景抒情,生动地展示了济南冬天各种景物的风貌,为我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济南冬景图。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冬天的感受,讲讲打雪仗,滑冰等趣事,激发学生热爱冬天的感情。
其次,利用教材中的亲情主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师范生正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有强烈的情感需求,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渴望赢得父母和老师的尊重,现行语文教材中涵含的大量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孟郊的《游子吟》就呈现了父母对子女朴素、自然、亲切的爱,这种爱是最纯真和无私的。诗人通过母亲为离家的儿子缝补衣服的片段,展现出深深的母爱。在《我与地坛》中,正是沉默而不张扬,含悲而不外露的母爱,给了史铁生活下去的勇气,使他在宁静和执著中寻找到希望,从而支撑起他的人生,最终使他重新坚定而有尊严的“站”在人们面前。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这种伟大的爱和这种爱传达出来的情感美。
作者简介:
曹恒昭(1966.12~ ),男,舞钢市尚店镇人,研究生学历,中文讲师,研究方向幼师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