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家修笔店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q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次修钢笔,是因为在巴黎二手市场上淘到两支古董钢笔,笔尖是24K金的。回来真打算用这笔写字,却发现出不了水。太久不用钢笔了,自己无从下手,又不想放弃,便在网上搜可以修笔的地方。少有的修笔师傅都躲在不为人知的巷子里,年纪很大,基本都处于退休状态,有一搭没一搭地帮帮忙,完全不能靠修笔糊口。
  在北京的东四南大街上,竟然还存活了一家修笔店,差不多也是中国最后一家修笔店了,并且这家店是从1962年时开起来的,简直不可思议。如今街道上的商店,今天开了,明天就关了,赚不到钱的立刻就把店盘出去了,赚到钱的不是见好就收,就是野心勃勃地扩张生意。少有几家真正的百年老字号,那种私人的、个体的、一心一意的,能存活的就更少了。
  第一次去张老先生的修笔店就吃了闭门羹,两扇木门紧闭,挂着一张牌子“休息”,下面是小字“3点营业”。木门中间嵌着玻璃,可以透过看到工作室,工作室面积不大,写字台、柜台摆放得错落有致。整个门都是木制的,店名是金色的大字写在深灰色的墙面上。门脸像嵌在灰色的砖头墙上,没有装防盗门,那种普遍的铁质拉门,不做防盗的店铺现在真是不多见了,显得很不以为然,同时透过玻璃看到的店是寡淡的味道,东西都是旧物,是过去的景象,像一杯冷茶,凉了反倒不怕人来喝。
  这条街也是北京城里一条久远的街,没有太大张旗鼓地开发,侥幸地保留了一些老时光的味道。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筛选过一样洒落在门脸上,使老木门看上去更加有光泽了,像被打磨过一样,玻璃也反射着光斑。远处望出去,景象又大不同了,先是修笔店夹在一家化妆品店和一家时装屋的中间,显得最冷清,再远的就是琳琅满目、装潢光鲜的各种商店。这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房子,好像时光走神忘了带走的产物。可这一带做生意的人,没有人敢小瞧了张老师傅的店,就连这片儿的民警都能说出这里的来头。
  只有新客人才会“扑空”。熟悉张老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下午3点才开张。张老先生每天下午3点到5点工作,倒不是因为生意少而心灰意懒,而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好歹也八十多岁的人了,精力有限。虽然营业时间极短,但风雨无阻地开张,作息非常有规律。有次北京遇连续大风,大街上人们冻得面红耳赤,冲进一个男子,还没来得及站稳,就对着张老师傅乐了,大老远从海淀赶过来,一路担心不开门,现在真是如愿以偿。张老师傅也幽默,笑了起来,“我要不开门,那您不就碰锁了吗?”
  我是喜欢看修笔和修表的人。小学前,我淘气,喜欢拆家里的钢笔,多是“金星”“永生”和“英雄”这几个牌子,那时候的钢笔大多都长得差不多,是最物美价廉的款,钢的笔帽,笔杆的颜色不同,笔舌藏在里面,笔尖就是小小的一个金属尖,中间是有一条缝隙的,是墨水流出来的渠道。另外还有的钢笔,就是笔舌很大,看上去更加气派。家里还有为数不多的,弯头钢笔,可以写艺术体的字,我却驾驭不了,因为笔杆压低,笔画就粗,笔杆竖起来一些,笔画就细,很难均匀地写。我在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就开始拆笔,所有的零件都取下来,连墨囊也不放过,自己很沉迷这个游戏,把所有的笔拆了再组装,一直没有被发现过。直到有一个下午,我把两笔筒钢笔全部拆散,相互重新组合,有的就组不上了,组上的也不能用了。这次是瞒不过去了,挨了一顿很大的骂,拆过钟表的事也在惶恐中自首了。从那之后,我是无比崇拜可以修笔的师傅的。
  在小学的时候,钢笔属于中高年级同学的学习工具。铅笔是低年级的,是笨拙的。圆珠笔是禁忌,是不允许使用的,不属于硬笔书法的范畴,笔尖太滑,写出来的字有些流气,是社会气的,考试更是万万不能用的。对墨水也有要求,作业只能使用黑色或者深蓝色的墨水,纯蓝色不允许使用,是轻佻的,不够严肃的。就在这种有些紧张的氛围里,我们小心地写着钢笔字,是最诚恳的书写方式,对钢笔也是爱护有加,钢笔情结也就埋下了。比我们年长的一辈,对钢笔的情结就更深了,他们穿着蓝衣白裙,热爱书写,钢笔是要插在上衣口袋里的,跟手表一样重要,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物品。这样的几代人,都是张老师傅的顾客,很多人跟他都有几十年的交情,爷爷是在这里修笔的,有了孙子还带到这里买笔、修笔,谁也想不到,换了人间,都动摇不了的小店竟然是修钢笔店,是这么落伍的生意。
  店铺一进门,是老式柜台。玻璃木柜里出售的钢笔,不是什么名牌,价格不等,是实实在在好用的书写工具。柜台侧面的写字台就是张老师傅的工作台,也是有了年头的,一盏墨绿色的搪瓷工作灯,发着橘色的光。张老师傅戴一副金丝眼镜,头发花白,坐在桌前,桌子上钳子、镊子、剪刀,还有各种钢笔零部件,一台古旧的磨尖机不知道打磨过多少只钢笔尖。张老师傅人虽然瘦,肩膀却宽厚,背脊微微弯着,研究着手中的笔,无比专注。工作台对着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大红色的旌旗垂直黄色的穗子,“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等,那是张老师傅生意鼎盛时候最好的肯定。
  1947年,张老先生17岁,跟着父亲一起在东安市场卖钢笔,那时候钢笔是热销货,很受欢迎。顾客的钢笔有小毛病时,他就顺手帮人修修,钢笔的结构并不复杂,钢笔尖劈了,钢笔管裂了,丢个小零件,换个笔管什么的,他很快摸索出门道。
  顾客们很快发现他修过的笔比之前更好用了,甚至有些新钢笔,都要带来给张老先生磨一磨,写字才能更顺畅。1962年,张老先生在“大兴公寓”租了店铺,专心做修笔生意,比起一般的修笔师傅,他独创了一手“点尖儿”的绝活。钢笔大多数毛病都是坏在笔尖上,笔尖娇气,很容易摔坏。钢笔头上有一个比小米粒还小的圆珠,掉了钢笔就不能用了,需要把圆珠粘到笔尖上,然后在圆珠上开出缝才能流出墨水。这道工艺在笔厂里都是激光加工,可张老师傅就靠手工电弧焊把一个小钢珠焊在笔尖儿的顶端,焊得恰到好处,再在钢珠上开条小缝,做成钢笔尖儿。
  “点尖儿”用的材料都是从德国进口的铂金材料,顺滑又耐磨,写上几十年都没有问题。绝活为张老先生带了荣誉,也带来伤害,没有意识戴护目镜,每次火苗烤眼睛,伤得很厉害。在30年前,张广义得了视网膜炎,“点尖儿”这门绝活做不了。可他也没有让那些慕名而来的客人失望。面对摔弯了笔头的钢笔,他用一把小钳子,轻轻地、慢慢地掰,笔尖儿一点点变直,就像从未摔过一样。因为长时间的手指劳动,他两只手的大拇指超乎寻常的粗。   修了50万多支钢笔,贵的也有,便宜的也有,一律平等对待。有人带了进口的接近万元的奢侈钢笔来修,也只不过花了数十元,而要把笔寄回工厂本部换零件也要千元的开销。来修笔的人,也形形色色。张老先生工作台上有一张名片,那是巴巴多斯驻华大使留下的。桑德福德大使也曾来到这家小店,修好了笔,留下了一句话:“我觉得您很伟大,很羡慕您!”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感谢信,张老先生也都保留着。
  只要一摸笔尖,张老先生就知道毛病出在哪里,钢笔拿过来不用看,就知道笔尖是不是原装的,是不是自己曾经修理过的。小毛病,张老先生会告诉客人怎么弄,客人回家若还弄不好的,修理也就花个十几块钱。有的钢笔堵了,吸不进墨水,张老先生接一杯温水,泡俩仨小时就没事了。现在人对钢笔的了解太少了,张老先生总要嘱咐每个客人,钢笔要注意保养,笔尖不要在金属等硬质材料上书写。最好将钢笔一个月左右应清洗一次,保持墨水下水流畅。钢笔如长期不用,应洗净保存。
  过去以修理钢笔为业的人很多,收入丰厚,也有不少人拜张老先生为师。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化太快,生活习惯也决定了这份职业的命运。同行早早洗手不干了,徒弟们相继离开,修钢笔成了三百六十五行里最不吃香的行当,好汉子不爱干,赖汉子干不了,张老先生的子女也无人继承,就连修理用的配件都无从去找,许多生产厂家都已不存在了。修一只笔最多十几块钱,有时那就是一天的营业额,一年的收入才一万多。很多人向张老师傅传授生意经,还有的出主意,说铺子的地理位置好,租出去一个月房租也快赶上半年收入。这些张老师傅从未考虑过,别说转出铺子,就连离开几天他都不舍得,生怕来找他的顾客扑空。为数不多的几天他没有开业,竟是老伴去世的日子,想起来还是黯然神伤。
  面对一支钢笔,张老师傅的凝视是无比深情的,深情的背后又是一种哀伤,独属于他的哀伤。旁人无法体会他对钢笔的情感,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终生信守的东西。这是一个儒雅的、颇具耐心的老实人,本分了一辈子,也因太过本分而落伍,他的店铺也落伍,他的手艺也落伍,却是最奢侈的落伍。这些年,我们失去了钢笔,也失去了许多其他东西。我们失去了太多,张老先生反倒替我们担心起来,如果哪天他不在了,顾客们该去哪里修钢笔呢?每天傍晚,张老先生关了搪瓷工作灯,锁了店铺,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回家。不知道哪天,这道门关上后就不会再打开了。
  (摘自《万物皆有欢喜处》,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曾经读过一些当代文人怀念宋朝的文章,表达出了愿意生活在宋朝的强烈愿望,那么,为什么文人都愿意回到宋朝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在历朝历代中,宋朝对读书人是最宽容的,所以才让读书人心向往之。  相对于动辄大兴“文字狱”的清朝,宋朝可谓是文人的天堂。在两宋时代,几乎没有“文字狱”,知识分子可以自由地上书言事、批评时政,尽管有时言论过激,但也不必担心因言获罪。为什么宋朝对知识分子这么
期刊
贾逵(174~228年),河东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在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他都当官,文武兼备。贾逵出自名门望族,但非常穷。穷到什么地步呢?冬天连棉裤都没有。有一年冬天,他在自己的妻兄柳孚家睡觉,早晨起来,就把柳孚的裤子给穿走了。贾逵长大以后,因个子很高,有八尺二寸(一米八九),所以外号叫“贾长头”。当时人们就有一种说法,叫“问事不休贾长头”。  贾逵一生著作等身,教出了很多得意弟子。有一个弟子说
期刊
拿破仑  指挥了近60次战役,几乎每次都带着一个随军图书馆  10岁时,拿破仑到了巴黎的布里恩诺少年军校读书。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16岁的他不得已中途辍学,当了一名炮兵少尉,从而开始了艰苦的自学生活。  他寓居在瓦朗斯城的一座咖啡馆内小屋里,常常一个人坐在闷热的房间里,两眼紧盯着书本,废寝忘食刻苦读书。  咖啡馆附近正好有一家出租书籍的铺子,这为他广泛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在租书的铺子里一坐就是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
期刊
说到我的朋友,或许你不相信,大多数人们不相信,她的年纪才八岁,叫乡忆,是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梳着两只牛尾辩,虽不时髦,但我敢说,她的牛尾辩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辫子。  她的父母来自边远的农村,据说那里到处都是山沟沟。所以,有了这样的牛尾辫,也就奇而不怪了。  我和她交朋友就因为她说了一句连大人也难以说出来的话。  我从漳州刚搬到石家庄,虽然我是晋州人,老家离这里不远,但我对石家庄并不熟悉,往往是办事才
期刊
旅途中买家具,听起来好像很麻烦,因为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考量:如何妥善地打包?运输问题怎样解决?运费会不会很昂贵?还有是否会涉及恼人的缴税等问题。假如,以上种种问题都有了完美的解决方案,那么旅途中买家具就不再是烦恼。如今,它已经成为—种独特的出游方式、一种旅行的新趋势。这次,《悦游》和你一起探讨旅行购买家具的乐趣。除了告诉你哪里可以买到品味独特的家具之外,还将告诉你如何运送、保养家具,以及找到当地可靠
期刊
那时,我是迷茫的少年,手捧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的一段话直击我心,这是很有名的一段话,也许你也曾在很多文章里读到过:“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21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期刊
七天的行程中,你将从北至南寻觅广西喀斯特山水中的世外桃源。巧夺天工的岩峰,保留着原味的村落,淳朴热情的当地老人,让你的隐逸之旅清净之中还有温情。  挑战1:虽然一月不是广西的旅游旺季,但在旅游气候成熟的桂林等地,如何另辟蹊径,避开入潮7。  挑战2:广西地势四周多为山地高原,山川河流众多,交通不便以及路途遥远是必须要克服的一大障碍,如何在长途跋涉中保持闲情逸致?  策略:“不走寻常路”是此行的原则
期刊
从1949年进入大学工作,至今已有60多年,培养了几批学生,出了一些研究成果,学界和社会给予了诸多荣誉。很多人曾问我治学的“成功秘笈”。扪心自问,唯有用唐朝鸿儒韩愈的箴言回答:“业精于勤,荒于嬉”。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做到“五勤”。  勤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虽然常常被人挂在嘴边,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我都提醒自己要勤学习。通读、精读国内外经典名著
期刊
老一辈的读书人,受教育从私塾起,所有的功课都是要背的。所谓学者,或者学究,大抵是书看得比别人多,而且照样能背下来的人。读书多,多到什么程度?在近代,最夸张的有两个人,一是夏曾佑,此公见从国外留洋回来的后辈,说:“你们好啊,懂外国文,可以读外国书,不像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真的能都读完了吗?不知道。但你看他唯一那本著作,中学历史课本,其渊博程度,还真像是把中国书都读完了。另一位是马一浮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