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的土木工程力学实验群建设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将现有土木工程专业力学实验教学在工程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炼为“三个脱节”,即实验项目设置与工程需求脱节,实验项目与行业规范脱节,单一性知识训练与工程需要综合性知识应用能力脱节。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需要“两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并指出通过多层次课程新体系建设、综合力学实验项目建设、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等,实现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的土木工程力学课程群建设。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力学实验;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3904
  一、建设背景
  随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门数的增加,学科交叉、学科渗透变得越来越广泛。与此相应,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多。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下兼顾学科知识传授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包含力学实验的理论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长期以来基础力学课程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1]。但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交叉,专业课程亦是如此。如土木工程材料和材料力学实验中都有钢筋的拉伸实验,也就是说理论课程所涉及的力学实验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同时实验目的以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补充为主,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主,导致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即可完成实验,缺乏工程能力的培养。
  虽然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实验教学也逐步经历了“基础型实验—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创新型实验”的过渡,但培養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似乎并未完全达到。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在实验项目内容方
  面存在“三个脱节”[3],即实验项目设置与工程需求脱节,课程内容及实验项目与行业规范脱节,单一性知识训练与工程需要综合性知识应用能力脱节,从而不利于引导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上需要“两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比如在实验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如何按照教师和实验指导书的讲解,按图索骥地完成实验(称之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盲目的状态,缺少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一个自己思考、设计实验的过程。因此,土木工程力学实验教学面临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另外,实验的工程背景有待加强。如拉伸和压缩实验,只是为了计算、验证和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该实验的工程背景是什么,不得而知。如果补充工程背景,比如结构破坏的工程实例,则更能加深对该实验以及其工程意义的理解。土木工程力学实验同时也面临着以知识传授为主到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
  以实施“卓越计划”[4]为契机,在土木工程力学实验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多层次课程新体系建设、综合力学实验项目建设、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等,最终实现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的土木工程力学课程群建设。
  二、土木工程力学类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多层次土木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新体系规划与建设
  以加强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紧密结合土木工程实际,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工程力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项目类型涵盖验证性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开放性实验等。改变按理论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的局限性,综合平衡考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对力学实验项目的要求,凝练实验项目,尽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重复性实验,使力学实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为使单一性知识训练与综合性知识工程应用的情况相适应,建立多层次力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它包括三个层面:第I类实验项目为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主要为跨课程多知识点的综合性项目。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第II类项目为某一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此类实验以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为主,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第III项目为课程单一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多层次土木工程力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如图1所示。
  (二)面向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的力学实验项目建设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是实验项目与工程能力培养相适应,实验内容与土木工程行业指导规范相适应。因此,改变只将“知识”作为教学大纲的传统做法,制定和实施反映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的实验教学大纲。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纲中建立每个实验所对应的知识点和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知识-能力-实验内容关系矩阵(如表1),按照土木工程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将各知识点的能力培养落实到实验项目,突出土木工程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内容的讲解,避免知识点与工程应用脱节,从而达到工程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三)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
  (1)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采用理论讲授、现场示范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多媒体辅导和教师辅导相结合,课堂实验与课外实践、应用创新相结合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以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为主,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问题式、案列式教学探索。通过对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的创新改革,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类型以及能力培养的不同层次。   (2)教学模式的两个转变。在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实现“两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发展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对于综合性实验,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材料准备、实验操作、数据检测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对于验证性基础实验,增加基础理论与对应工程背景的联系,以及该理论知识对土木工程建设的工程意义。
  (四)建立力学实验与创新研究兴趣小组
  为组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开放性实验建设,将力学实验建设与结构创新竞赛相结合,组建了力学实验与创新研究兴趣小组。该力学实验与创新研究兴趣小组建设工作侧重于创新型、研究型、开放性实验的实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定期举办校级结构模型制作及加载試验比赛,激励学生参加。
  三、改革特色及成效
  依托工程教育指导思想、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土木工程行业标准与规范,进行土木工程力学实验课程群建设,主要特色体现在:(1)通过多层次力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使单一性知识训练与工程综合性知识相适应;(2)通过构建知识-能力-实验内容关系矩阵,实现实验项目与工程能力培养相适应,实验内容与土木工程行业指导规范相适应;(3)通过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力学实验第二课堂建设等,实现力学实验教学的“两个转变”。最终构建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的土木工程力学实验特色课程,从而加强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改革实践,本实验教学研究的成果已经在2012级、2013级中得以应用。笔者作为该力学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带领2012级学生代表学校第一次参加广西区结构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三等奖。指导2013级学生获得国家和广西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1项。此外,通过创建创新研究兴趣小组,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普遍提高,2015年参加校级结构设计大赛人数达72%,改革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龚克. 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7-14.
  [3]蒋慧,黄小林,王荣,等.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4, 23(4): 152-153.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2): 47-55.
其他文献
摘要: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合多年校企协同育人经验与实践,基于“互融·互建·互赢”理念,构建了“一个中心、两种模式、三大平台”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并从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实践、协同育人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兄弟院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C961;T
期刊
摘要:  2012年,随着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并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随之专业名称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根据2015年山东建筑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关于构建“3平台+3模块+X课程组”课程体系的意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选修课中开设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新的建筑環境自动化模块教学体系保留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要内
期刊
摘要:  结合独立学院力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业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注意点,并就学习兴趣的培养,强化过程考核两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定位;教学改革;力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TU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0304  力学课程是土木、机械、矿山、航
期刊
摘要: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构建本民族建筑精神文化的基础。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深厚,对外来文化的承载力和选择能力就越强,更利于构建出中国建筑的文化精神。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确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教学原则。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传统文化承继和发展的专题课程,探求传统文化对景观建筑教育品质的提升。其中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是综合性最为突出的课
期刊
摘要:  “双主”特色土木类人才培养模式是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所创设的一种既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OBE的整体理念又吸取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长处。基于“双主”人才培养模式的土木类本科教学系列蓝皮书由河海大学师生共同编撰,在全国土木专业中首创并被20多家高校推广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此系列蓝皮书的研制,本科《教学全程引导》《专业课程教学示例》
期刊
摘要:  文章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出发,以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住宅专题实验教学为例,探讨在新环境下建筑师该如何将互联网与建筑设计相结合,使建筑师与甲方之间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来进行沟通。文章试图从此次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得出具有一定启示性的结论。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设计;线上平台;互动性;个性化定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
期刊
摘要:  通过换热器综合实验装置,搭建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的实验台。新的实验台增加了压力传感器、涡轮流量计和热电偶等自动测量传感器和仪表。该实验台能测量换热器的换热量、冷热水流量、热水侧的水循环阻力、冷热水进出口温度等参数,其信号由Agilent 34972A采集仪采集。该实验台利用了实验室已购置的设备,减少了外购实验台的费用支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实验教学;换
期刊
摘要: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根据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教学中探索采用限制性开放、数据共享、跨组对比、论文撰写等方法,推进大规模钢筋混凝土结构探究性实验教学,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地提升整体教学效果。钢筋混凝土结构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成功实践,对相关学科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探究性实验;限制性开放;数据共享;
期刊
摘要:  从培养方案、学制、专业与课程设置等方面,文章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该校在本科阶段一般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土木培养模式,并设置单学位与双学位并重的学士培养机制,课程学时和学分设置紧凑,学生选修课程自由而宽泛。研究生阶段分为课程研究生(硕士)和研究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两个培养层次。课程研究生通过完成课程学习,修满指定的学分即获得学位;研究型研究生一
期刊
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发挥SPOC平台的作用,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模式,以任职需求和学科竞赛为引导设置问题,部分课堂教学进行翻转,达到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SPOC教学平台; “问题中心”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TU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