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敢于驰骋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要改变在课堂上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讲评的传统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求新求异。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个性; 教学方法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是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鼓励学生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
立足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让他们描写、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如:有一天学校正在下一场大雪,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我就领着学生到雪地赏雪。上课了,我问学生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争先恐后地叙述所看到的、所感到的,有的学生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说着。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我让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后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习作诞生了。
二、加强作文基本结构的训练
所谓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模式,可理解为写文章的一种格局,一种结构,一种框架。古人讲的“起承转合”,今人讲的“形式情理典”,都是应对写作模式而言的。小学作文非小事,一章一法总关情。章法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把作文的思维流程外化,把文章的结构格式化、模板化。这样做易学、易用、易操作。基础作文章法的提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坦大道。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是活的,是变化创新的。再譬如叙事章法,每一种基本式都有一些变式。所谓变式,即是指在基本式上的一些小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文章结构方面的变化,或是说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变化。文无定法,但有章法,这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应用性的作品如说明文、总结、报告启示、广告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规矩”,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作,你就要遵循这种体制,规矩为文,即便是变体,也是一种体。一篇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展开,虽无统一标准,但是要准确明白地叙说,状写客观事物,表述情感,我们就必须把人们在写作实践中创造的那些基本方法教给学生。
三、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一是题目亲近有个性化。文题要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上,出在学生写作的情感兴奋点上,让学生感受“自由”;二是方法亲近。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规律,指导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积累与表达有门路,从而尝试成功的乐趣;三是目标亲近。教师应把作文目标巧妙地与学生需要结合,多与学生的快乐的生活经验结合,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吻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而绝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能够收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让学生享受抒“真情”之乐,要注意,首先要解放思想,还给学生“自由”,儿童有自己的情感,要让他们实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表我心”的愿望。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一件你听到或看到的事,批改时发现一位同学写的却是他上街看见流氓殴打一位群众,人们袖手旁观,以及他气愤的心情。老师一气之下重重地写下了“离题万里,罚你重写”,还在作文讲评课上批评了一通。这位同学当场哭了,站起来争辩:“真事为什么不可以写!”随即把作文本撕了个粉碎,大大挫伤了他的积极性。那篇文章是学生真情的流露,若能在肯定他表达了真情实感的同时,帮助他全面看问题,于作文于育人,效果可能都要好得多;其次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写作的激情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心有所动,总想表达出来。
四、培养学生作文要写出新意
由于创意写作教学需要一种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写作、反思、交流、评价的机制,它不仅能让学生自由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反思自己的点滴感悟,把这些富有个性化的经历和感悟在学生中间公开、共享,而且它可以提供一种跨时空、便利的交流、沟通渠道,有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便于学生接受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接受来自同学的反馈,从而全方位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使学生知识丰富的程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想象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创造性都可以在作文中尽情地展现,真正体现立体型、全开放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这种开放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作文教学研究,是作文教学改革与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学生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个性; 教学方法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是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鼓励学生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
立足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让他们描写、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比较真实生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平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如:有一天学校正在下一场大雪,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我就领着学生到雪地赏雪。上课了,我问学生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争先恐后地叙述所看到的、所感到的,有的学生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说着。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我让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后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习作诞生了。
二、加强作文基本结构的训练
所谓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模式,可理解为写文章的一种格局,一种结构,一种框架。古人讲的“起承转合”,今人讲的“形式情理典”,都是应对写作模式而言的。小学作文非小事,一章一法总关情。章法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把作文的思维流程外化,把文章的结构格式化、模板化。这样做易学、易用、易操作。基础作文章法的提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坦大道。小学基础作文章法是活的,是变化创新的。再譬如叙事章法,每一种基本式都有一些变式。所谓变式,即是指在基本式上的一些小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文章结构方面的变化,或是说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变化。文无定法,但有章法,这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应用性的作品如说明文、总结、报告启示、广告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规矩”,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作,你就要遵循这种体制,规矩为文,即便是变体,也是一种体。一篇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展开,虽无统一标准,但是要准确明白地叙说,状写客观事物,表述情感,我们就必须把人们在写作实践中创造的那些基本方法教给学生。
三、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一是题目亲近有个性化。文题要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上,出在学生写作的情感兴奋点上,让学生感受“自由”;二是方法亲近。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规律,指导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积累与表达有门路,从而尝试成功的乐趣;三是目标亲近。教师应把作文目标巧妙地与学生需要结合,多与学生的快乐的生活经验结合,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吻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而绝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能够收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让学生享受抒“真情”之乐,要注意,首先要解放思想,还给学生“自由”,儿童有自己的情感,要让他们实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表我心”的愿望。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一件你听到或看到的事,批改时发现一位同学写的却是他上街看见流氓殴打一位群众,人们袖手旁观,以及他气愤的心情。老师一气之下重重地写下了“离题万里,罚你重写”,还在作文讲评课上批评了一通。这位同学当场哭了,站起来争辩:“真事为什么不可以写!”随即把作文本撕了个粉碎,大大挫伤了他的积极性。那篇文章是学生真情的流露,若能在肯定他表达了真情实感的同时,帮助他全面看问题,于作文于育人,效果可能都要好得多;其次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写作的激情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心有所动,总想表达出来。
四、培养学生作文要写出新意
由于创意写作教学需要一种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写作、反思、交流、评价的机制,它不仅能让学生自由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反思自己的点滴感悟,把这些富有个性化的经历和感悟在学生中间公开、共享,而且它可以提供一种跨时空、便利的交流、沟通渠道,有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便于学生接受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接受来自同学的反馈,从而全方位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使学生知识丰富的程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想象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创造性都可以在作文中尽情地展现,真正体现立体型、全开放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这种开放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作文教学研究,是作文教学改革与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学生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