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柳蝉鸣 悠然我心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夏盛阳,西子湖旁,自清晨至子夜,彻日响着蝉的叫声,或急或缓,或喜或悲。古人咏蝉,或说蝉声震天是依托浩浩的秋风传播,或说蝉鸣之高是因为它居于高处,靠的是自身的本性而非秋风。我当然倾向于后者,震天蝉声皆因蝉的本性高洁,登高临远,而非依托他物。只要自身志向高远,那么即使不借助外物,依然可以美名远播,蝉如此,人亦如此。
  那一声蝉鸣,越过时光的长廊,来到了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位伟大的田园诗人不喜欢世俗繁华,而喜欢流连山水,虽然生活清苦,却也乐得自在。他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欣然归隐,纵情于湖光山色,却依然收获了盛世美名。他的心在山水间,他的诗就栽种在田园之中。在彼情彼境中,他心生厌恶,而在此情此景中,他收获了人生的另一种美丽。他不屑于托秋风言志,而是凭借自己的高洁在历史的长空中画了一道彩虹,这道彩虹从往昔到今朝,已成为无数人难以企及的一个高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品格真正践行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道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那一声蝉鸣,拨开历史的乌云,把我带进了宋代的词海之中。苏轼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他一生高洁,从不向权贵低头,虽然被贬到黄州做了一个团练副使的小官,可是他依然选择固守——固守自己的高洁与清廉。这是一种怎样的伟大品格呢?宁可到蛮荒之地受苦,也不愿让自己的灵魂受辱!这又是怎样的一种高尚呢?虽然昏庸的统治者可以让他改变生活的地域,可是却改变不了他对高洁的执着与坚守!于是,在岁月沧桑中,每当提到他的名字,人们无不肃然起敬。苏轼用自己的固守再一次践行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道理。他值得我们学习,虽然大浪淘沙,可是却淘不尽我们对他的尊敬与赞美。
  那一声蝉鸣,穿越茫茫海洋,来到大洋彼岸。张充和是书法大家,被誉为“最后的大家闺秀”。晚年生活在美国,她没有世俗意义上的“进取心”,更不肯巴结权贵,于是选择沉默与坚定。她一直守护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肯通过媒体或者其他的途径去获取关注。很多人都认为她很傻,可是若干年之后,历史的大浪并没有把她的成就淘尽。张充和没有借助“秋风”,而是凭借自己的高洁与远大追求实现了流芳百世。秋风可借,然而那却是内心胆怯的流露,张充和的自信让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的贤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蝉的精神。蝉虽然很小,可是却有自己高洁的品行,它能不为世俗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本性,这是一种怎样的高洁与伟大呢?又是一种怎样的清高与自信呢?虽然历史已经变得遥远,可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史册中寻找到那泓清泉,它汩汩地流淌着,流过贫瘠,流过蛮荒,流进我们的心中。有了这泓清泉,我们就可以在成长的路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仅是为了证明那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更是为了活出自己的一份尊严与个性。
  西子湖旁,翠柳荫下,邀一轮明月,品一杯清茶,声声蝉鸣,悠然我心!
  基础等级:从文章开头就紧密进行扣题。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尤其是标题富有诗意。在舉陶渊明、苏轼和张充和的例子进行分析时,不仅有说服力,而且在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论证观点时也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整散句结合,反问句、设问句的运用都恰切妥帖。结尾段呼应前文,不仅前后呼应而且升华了主题。故本项评36分。
  发展等级:文章胜在语言有文采,有诗意。虽然素材都略显陈旧,但是在作者笔下翻出了新意。故本项评16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6分=52分。
其他文献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
期刊
亲情世界  几件便装,一把伞,一支笔和一个本 子,再加上一个相机,收入小小的行李箱中,等我准备就绪,我就牵着你的手,带你去走走。  这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走走。坐在火车上的你,带着些微不安,眼睛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白桦,思绪不知飞向了哪里。有什么放不下呢?放心吧,家里的门窗我已关好,家里的电闸我已关闭,家里的冰箱我已清空,家里的亲戚我已打过招呼,让他们照顾好自己。请放松一下你长期负重的心吧,带着最
期刊
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综艺节目从网络红火到荧屏,只因为——书信之美,“海天在望,不尽依迟”。这样一档回望传统的节目,能在“火不过三天”的网络传播中胜出,并不让人意外。《查令十字街84号》里曾写道:“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不被察觉。”中华书信当然能承载这样的情感,但又绝不止于此。这些书信里藏着什么?节目发放的一支支“书信单曲”可见分晓——书信里有一
期刊
思路导航  这是一则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因为自身的隐喻性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但是由于其形象性,使联想和想象有了生动的形象依据,再加上题目中的提示语,从而降低了作文审题、构思的难度。因此,漫画作文是有章可循的,“拨开迷雾”就可以见到“真容”。  我们分析立意时,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内容。老爸给小费让女儿买酱油,结果女儿问是要特快还是普快;如果要特快的话,还需要再加两元小费,让老爸很是错愕。  从老爸的角度
期刊
都说书常读常新,书是思想“活水”的来源,确实不错,这次我带着“鲁迅为什么选择‘狂人’而不是‘正常’人”的问题,重温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我认为,鲁迅之所以塑造“狂人”,是因为“狂人”代表的是一个人,而“正常人”指的是一群人。他想借“狂人”这个与众不同的角色,来展示“正常人”这个群体是如何扼杀脱离群体的“狂人”这样的个体,从而创造出所谓的平和的“从来如此”的社会。而且,作者将“狂人”这个未完全被
期刊
写作备考  写作指导  “文句有表现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现为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同时在表达上富有特色。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考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笔者就从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语言的角度来作一探讨。  一、记叙性语言  记叙性语言如果想要具有表现力,就要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或事件展开。而塑造形象或讲述故事又主要
期刊
记叙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一、立意要有一点深度  高考记叙文佳作恰似一枚橄榄,它在立意上的最大特质是“有嚼头”——越细细咀嚼,越百味俱生。为此,广大考生在记叙文立意时一定要融入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只有融得愈深,入得愈透,方能愈入味,愈耐嚼。  那么,“深度”从何而来呢?从思索而来。沈从文说:
期刊
各抒己见  在岁月的桎梏中,在生活的限制下,人们被约束在一方狭小的既定空间里。此时,若无与人共享的意识,只是故步自封,那么人们永远无法突破这方小天地,获得发展。  自足不能发展,借鉴方能延续。在刚刚结束战乱获得安定的西汉时期,儒家学说泥古,法家思想又过于严酷。在休养生息之际,曾三年不窥园的董仲舒將儒学改造,糅合借鉴多家思想,形成了迎合大一统时代需求的独特思想,既遂君意,又顺民心,从此奠定新儒学的至
期刊
美文点读  嫌脏所以表示爱洁,因此清洁成癖的人宁可不洗澡,而不愿借用旁人的浴具。秽洁之分结果变成了他人和自己的分别。自以为干净的人,总嫌别人龌龊,甚至觉得自己就是肮脏,还比清洁的旁人好受,往往一身臭汗、满口腥味,还不肯借用旁人使过的牙刷和手巾。当然,除非肯把情人出让的人,也决不甘以手巾牙刷公诸朋友。这样看来,我们并非爱洁,不过是自爱。“洁身自好”那句成语,颇含有深刻的心理观察。老实说,世界上是非善
期刊
【导语】  旅行,这样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情愫与韵味。当摆脱了日常的琐碎单调,不再被生活的林林总总所拘囿,跨越时间与地域的局限,去见证另一种生活,体验不一样的心境,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会在瞬间被激活。那些新鲜而美好的事物,平常映在眼中我们视而不见,在旅途中却融入我们的心底,成为生命行囊里珍贵的记忆。  選文1永恒庄严  尼亚加拉大瀑布  [英国]狄更斯  那一天的天气寒冷潮湿,着实苦人。不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