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正确、有效地将模拟教学引入,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作者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再融合模拟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理念,紧紧围绕优化教学方式,改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期为教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模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给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正在打破地理边界,生活边界,学习边界,让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处理、利用大量有用信息为自己服务,因此互联网的真正作用是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方式。我们要学会用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去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服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彻底弄清楚一件事情,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身体力行。模拟教学应运而生,它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正确认识模拟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编写适合模拟教学的教材,提高专业模拟实验师资的水平。合理组织模拟教学实验, 引导学生尽快熟悉自己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都是专业课教学中的工具。它们各有特点,并相辅相成。在互联网时代,不同的专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 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綜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
一、模拟教学的内涵及优势
模拟教学法是指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演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某种环境,扮演某一角色,完成模拟活动.以训练并掌握某一技能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直奔学习的本质——实践应用性即学以致用,它更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学”的理念,将学生置于仿真的工作环境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与课程,结合现实工作的需要和内容,给学生模拟一种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扮演该工作环境中的某一角色,从而达到巩固并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加其实战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手术、模拟养殖、模拟谈判、模拟演讲、模拟招聘等,所有这些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学生认识社会步入职场的预演。
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模拟教学的意义在于构架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模拟教学法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培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地实践与运用。模拟教学法颠覆了以往说教讲义式的培训模式,侧重于互动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实践,将知识再次进行提炼、升华,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
二、运用模拟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对整个模拟教学过程进行统筹安排,要对学生技能、思想等各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通过授课和示范等方法,使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知识、心理、思想等准备充分,积极参与,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模拟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科学:规范性,即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要有活动过程的规范;完整性,即要保证模拟教学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连贯性,活动过程中各环节应衔接自然、紧密;系统性,要把每门课程的模拟教学活动统筹策划,统一安排,使其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典型性,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环节应重点抓好;多样性,应设计多种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包括全过程的或某些局部环节的设计等;可变性,应预测到情况的可变性,及时调整方案。模拟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到技能,提高其综合索质,杜绝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同时,活动结束要及时做好总结,肯定成绩,汲取教训。
三、模拟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以《观赏鱼养殖》为例
21世纪水产养殖业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是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都将有明显的提高,水产品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养殖品种多样化,养殖功能扩展,兼具食用和观赏游钓等功能。观赏渔业类课程在许多院校的水产养殖专业中均有设置。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原因,这类课程并不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主干课程,但随着我国水产业结构的变化,《观赏鱼养殖》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我国的水产养殖院校目前对模拟教学功能的认识重视不够,缺乏综合性训练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时脱节,动手能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的资源,融合模拟养殖,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促进学习模式的变革成为水产养殖类院校首要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一)观赏鱼养殖现状
世界上已知的观赏鱼种类估计有1600多种,其中750种为淡水观赏鱼,其余为海水观赏鱼,我国观赏鱼的生产与贸易,已成为渔业强劲的增长点。在出口创汇上潜力极大,由于观赏鱼具有非食用性,所以其出口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养殖观赏鱼回报率也较高,据有关数据表明,养殖观赏鱼比养殖四大家鱼高30%。特别的品种则能卖出高价,如青龙、红龙、银龙和蝴蝶鱼等高档品种,在欧美市场受到青睐,每尾售价高达7-10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色泽独特的锦鲤,一条能卖到几万元。
我国水族馆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进入21世纪后发展很快。近几年来,随着水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水产专业毕业生在水族行业就业的比例逐年增高。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观赏鱼养殖与育种、水环境控制、病害防治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够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鱼研发等工作的技术人才。 (二)《观赏鱼养殖》课程特点
1.内容广泛
观赏鱼种类繁多,涉及淡水的、海水的;温水的、热带的;除金鱼、锦鲤及孔雀、黑玛丽、地图鱼等少数几种观赏鱼外,其它许多种类并不如食用鱼品种那样被学生所熟识。仅仅书本里所介绍的上百种常见的观赏鱼种类就很已经使学生张冠李戴。另外,该课程还涉及到学科的交叉,如水族造景这部分内容既需要掌握不同水草的生物学特性,还要涉及到美学、园林设计方面的知识,水族器材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机电、电子领域的知识。因此,学生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补充课上老师略讲的或是老师要求自学的内容。
2.具有趣味性
由于观赏鱼具有可爱的或奇异的外形、艳丽夺目的色彩、有趣的生活习性以及其原产地神秘而特殊的环境,这些都吸引学生,PPT里优美的观赏鱼图片和小视频都会令学生们赞叹不已,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3.便于开展模拟教学
大多数观赏鱼个体较小,价格不高,所需的空间不大,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验器材,可以进行模拟养殖。指导学生进行孔雀鱼等观赏鱼的模拟养殖,并让学生采用不同饵料投喂进行对比试验,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同时,以此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一些水质调控或者繁育方面的相关试验,进而撰写一些科研论文。科学实验研究必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为后续研究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会激励学生更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三)对《观赏鱼养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
伴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各种专业内的论坛、QQ交流群、微信、微博、博客以及各种数码产品的普及,本课程课件中呈现出大量的姿态优美的观赏鱼图片、视频,学生很容易地识别观赏鱼的种類、掌握其形态特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微信,学生和老师即时互动,学生可随时利用文字、语音功能向教师提出观赏鱼养殖课程相关问题,教师也能对所提问题及时给予答复。教师可以利用二维码和推送功能,把观赏鱼养殖相关的最新资讯发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以群聊方式进行讨论,并通过朋友圈发布班级活动和讨论话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了解更多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网络信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课堂)、时间(课时)能认识更多教材内外的知识。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2.增加模拟教学环节
锦州是沿海城市,市内有两个观赏鱼市场,学校实习基地内设有便于从事观赏鱼养殖试验的必要设施,学院陆续投入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以上这些对于满足本课程模拟养殖教学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观赏鱼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个体小巧、繁育周期短、适应性强的品种,模拟养殖这类观赏鱼,进行有关病原微生物、遗传学、基因学、疾病学、免疫学和营养与饲料学、水化学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首先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如孔雀鱼组、黑玛丽鱼组、锦鲤组、地图鱼组、金鱼组等。每组6-10人,选出一位组长,明确每位学生的任务,每组要有一份详细的实验记录,记录包括养殖品种、密度、温度、光照、溶解氧和氨氮等,每组固定有一名实践丰富的老师指导。在每一阶段学生先仔细观察、操作,教师再详细讲解关键技术,如遇到病鱼,死鱼,将进行相关的水质检测,疾病分析,进而改善水质,改进饲料,提高观赏鱼的免疫力;这样把几门课的实验整合起来,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作为大学生创业课题。最后进行模拟养殖效果比拼,作为本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模拟养殖有创收,还可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
3.优化考核方式
在实施教学改革之初,对于本门课程确定了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该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一篇相关论文和模拟养殖成绩组成,各占20%、30%、20%和30%的比例,考核中重视实践技能。平时成绩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出勤、上课表现评分;卷面成绩在该课程考试结束之后评出来;论文成绩考核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能力;模拟养殖成绩主要包括观赏鱼的状态、观赏鱼的人工饲养技能、观赏鱼的疾病防治技能三个方面构成,该项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出。
通过模拟养殖,亲身体验,学生们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观赏鱼养殖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坚定了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就业与发展前景的信心,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深造等做好准备。此外,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学习风气、踏实的工作作风、虚心的求学态度给实习单位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实习单位领导和职工的广泛好评和重用,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四、模拟教学的局限性与展望
现代模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模拟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模拟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一个模拟而安全的教学环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各项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养殖思维,从而减少在生产实践中的失误。模拟教学虽然有优势,但它不可能模拟全部的养殖过程,不能模拟所有的养殖环节,更不能模拟养殖中的突发情况。模拟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在养殖类专业教学中有效提高实践技能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医学模拟教学已经得到广泛开展,但在模拟中心运行管理、教学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上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我国,模拟教学虽然才开始起步,但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更是与世界教育接轨的必然趋势。国内还需进一步加强模拟教学相关学术活动,以有效指导模拟教学的开展,使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黄伟琦.浅议模拟教学法[J].新一代,2011(1).
[2]毛亚明,景春兴,金国华.科学养鱼,观赏鱼养殖业前景及思考[J].科学养鱼,2004(3).
[3]王玉堂.观赏渔业的发展概况[J].中国水产,2006(2).
[4]Leighton Taylor. Aquariums Windows to Nature[M].New York: Prentice Hall General Reference,1993.
[5]董秀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3).
[6]谢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黄辨非,罗静波,余文斌.《观赏鱼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教学应用.教育教学研究,2007(2).
[8]王维新,白燕.利用微信即时通讯软件辅助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
[9]林曙等.水产养殖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10]柳松,刘春桃.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农科类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4(9).
[11]叶建生,王兴强,阎斌伦.观赏鱼常见疾病的发病因素及其预防[J].河北渔业,2006(10).
关键词:互联网;模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给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正在打破地理边界,生活边界,学习边界,让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处理、利用大量有用信息为自己服务,因此互联网的真正作用是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方式。我们要学会用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去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服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彻底弄清楚一件事情,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身体力行。模拟教学应运而生,它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正确认识模拟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编写适合模拟教学的教材,提高专业模拟实验师资的水平。合理组织模拟教学实验, 引导学生尽快熟悉自己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都是专业课教学中的工具。它们各有特点,并相辅相成。在互联网时代,不同的专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 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綜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
一、模拟教学的内涵及优势
模拟教学法是指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演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某种环境,扮演某一角色,完成模拟活动.以训练并掌握某一技能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直奔学习的本质——实践应用性即学以致用,它更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学”的理念,将学生置于仿真的工作环境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与课程,结合现实工作的需要和内容,给学生模拟一种仿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扮演该工作环境中的某一角色,从而达到巩固并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加其实战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手术、模拟养殖、模拟谈判、模拟演讲、模拟招聘等,所有这些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学生认识社会步入职场的预演。
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模拟教学的意义在于构架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模拟教学法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培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地实践与运用。模拟教学法颠覆了以往说教讲义式的培训模式,侧重于互动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实践,将知识再次进行提炼、升华,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
二、运用模拟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对整个模拟教学过程进行统筹安排,要对学生技能、思想等各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通过授课和示范等方法,使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知识、心理、思想等准备充分,积极参与,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模拟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科学:规范性,即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要有活动过程的规范;完整性,即要保证模拟教学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连贯性,活动过程中各环节应衔接自然、紧密;系统性,要把每门课程的模拟教学活动统筹策划,统一安排,使其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典型性,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环节应重点抓好;多样性,应设计多种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包括全过程的或某些局部环节的设计等;可变性,应预测到情况的可变性,及时调整方案。模拟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到技能,提高其综合索质,杜绝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同时,活动结束要及时做好总结,肯定成绩,汲取教训。
三、模拟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以《观赏鱼养殖》为例
21世纪水产养殖业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是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都将有明显的提高,水产品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养殖品种多样化,养殖功能扩展,兼具食用和观赏游钓等功能。观赏渔业类课程在许多院校的水产养殖专业中均有设置。由于历史和观念等原因,这类课程并不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主干课程,但随着我国水产业结构的变化,《观赏鱼养殖》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我国的水产养殖院校目前对模拟教学功能的认识重视不够,缺乏综合性训练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时脱节,动手能力不强,创新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的资源,融合模拟养殖,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促进学习模式的变革成为水产养殖类院校首要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一)观赏鱼养殖现状
世界上已知的观赏鱼种类估计有1600多种,其中750种为淡水观赏鱼,其余为海水观赏鱼,我国观赏鱼的生产与贸易,已成为渔业强劲的增长点。在出口创汇上潜力极大,由于观赏鱼具有非食用性,所以其出口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养殖观赏鱼回报率也较高,据有关数据表明,养殖观赏鱼比养殖四大家鱼高30%。特别的品种则能卖出高价,如青龙、红龙、银龙和蝴蝶鱼等高档品种,在欧美市场受到青睐,每尾售价高达7-10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色泽独特的锦鲤,一条能卖到几万元。
我国水族馆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进入21世纪后发展很快。近几年来,随着水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水产专业毕业生在水族行业就业的比例逐年增高。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观赏鱼养殖与育种、水环境控制、病害防治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够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鱼研发等工作的技术人才。 (二)《观赏鱼养殖》课程特点
1.内容广泛
观赏鱼种类繁多,涉及淡水的、海水的;温水的、热带的;除金鱼、锦鲤及孔雀、黑玛丽、地图鱼等少数几种观赏鱼外,其它许多种类并不如食用鱼品种那样被学生所熟识。仅仅书本里所介绍的上百种常见的观赏鱼种类就很已经使学生张冠李戴。另外,该课程还涉及到学科的交叉,如水族造景这部分内容既需要掌握不同水草的生物学特性,还要涉及到美学、园林设计方面的知识,水族器材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机电、电子领域的知识。因此,学生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补充课上老师略讲的或是老师要求自学的内容。
2.具有趣味性
由于观赏鱼具有可爱的或奇异的外形、艳丽夺目的色彩、有趣的生活习性以及其原产地神秘而特殊的环境,这些都吸引学生,PPT里优美的观赏鱼图片和小视频都会令学生们赞叹不已,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3.便于开展模拟教学
大多数观赏鱼个体较小,价格不高,所需的空间不大,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验器材,可以进行模拟养殖。指导学生进行孔雀鱼等观赏鱼的模拟养殖,并让学生采用不同饵料投喂进行对比试验,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同时,以此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一些水质调控或者繁育方面的相关试验,进而撰写一些科研论文。科学实验研究必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为后续研究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会激励学生更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三)对《观赏鱼养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
伴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各种专业内的论坛、QQ交流群、微信、微博、博客以及各种数码产品的普及,本课程课件中呈现出大量的姿态优美的观赏鱼图片、视频,学生很容易地识别观赏鱼的种類、掌握其形态特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必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微信,学生和老师即时互动,学生可随时利用文字、语音功能向教师提出观赏鱼养殖课程相关问题,教师也能对所提问题及时给予答复。教师可以利用二维码和推送功能,把观赏鱼养殖相关的最新资讯发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以群聊方式进行讨论,并通过朋友圈发布班级活动和讨论话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和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了解更多观赏鱼养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网络信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课堂)、时间(课时)能认识更多教材内外的知识。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2.增加模拟教学环节
锦州是沿海城市,市内有两个观赏鱼市场,学校实习基地内设有便于从事观赏鱼养殖试验的必要设施,学院陆续投入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以上这些对于满足本课程模拟养殖教学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观赏鱼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个体小巧、繁育周期短、适应性强的品种,模拟养殖这类观赏鱼,进行有关病原微生物、遗传学、基因学、疾病学、免疫学和营养与饲料学、水化学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首先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如孔雀鱼组、黑玛丽鱼组、锦鲤组、地图鱼组、金鱼组等。每组6-10人,选出一位组长,明确每位学生的任务,每组要有一份详细的实验记录,记录包括养殖品种、密度、温度、光照、溶解氧和氨氮等,每组固定有一名实践丰富的老师指导。在每一阶段学生先仔细观察、操作,教师再详细讲解关键技术,如遇到病鱼,死鱼,将进行相关的水质检测,疾病分析,进而改善水质,改进饲料,提高观赏鱼的免疫力;这样把几门课的实验整合起来,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作为大学生创业课题。最后进行模拟养殖效果比拼,作为本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模拟养殖有创收,还可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
3.优化考核方式
在实施教学改革之初,对于本门课程确定了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该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一篇相关论文和模拟养殖成绩组成,各占20%、30%、20%和30%的比例,考核中重视实践技能。平时成绩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出勤、上课表现评分;卷面成绩在该课程考试结束之后评出来;论文成绩考核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能力;模拟养殖成绩主要包括观赏鱼的状态、观赏鱼的人工饲养技能、观赏鱼的疾病防治技能三个方面构成,该项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出。
通过模拟养殖,亲身体验,学生们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观赏鱼养殖的认识,提高了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坚定了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就业与发展前景的信心,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深造等做好准备。此外,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学习风气、踏实的工作作风、虚心的求学态度给实习单位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实习单位领导和职工的广泛好评和重用,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四、模拟教学的局限性与展望
现代模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模拟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模拟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一个模拟而安全的教学环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各项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养殖思维,从而减少在生产实践中的失误。模拟教学虽然有优势,但它不可能模拟全部的养殖过程,不能模拟所有的养殖环节,更不能模拟养殖中的突发情况。模拟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在养殖类专业教学中有效提高实践技能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医学模拟教学已经得到广泛开展,但在模拟中心运行管理、教学课程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上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我国,模拟教学虽然才开始起步,但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更是与世界教育接轨的必然趋势。国内还需进一步加强模拟教学相关学术活动,以有效指导模拟教学的开展,使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黄伟琦.浅议模拟教学法[J].新一代,2011(1).
[2]毛亚明,景春兴,金国华.科学养鱼,观赏鱼养殖业前景及思考[J].科学养鱼,2004(3).
[3]王玉堂.观赏渔业的发展概况[J].中国水产,2006(2).
[4]Leighton Taylor. Aquariums Windows to Nature[M].New York: Prentice Hall General Reference,1993.
[5]董秀文.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势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3).
[6]谢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黄辨非,罗静波,余文斌.《观赏鱼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教学应用.教育教学研究,2007(2).
[8]王维新,白燕.利用微信即时通讯软件辅助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
[9]林曙等.水产养殖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10]柳松,刘春桃.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农科类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4(9).
[11]叶建生,王兴强,阎斌伦.观赏鱼常见疾病的发病因素及其预防[J].河北渔业,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