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将统整学生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目标之一,并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就具有手段价值和目的性价值,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怎样才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改进方法 有效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整合,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并能运用于其他的问题情境中,从而让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的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第一,要依据课标、基于学情,深刻理解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不能放弃,而应强化;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此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我们要努力追寻的方向。
第二,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背景下,一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比如:在分析城市化时,学生对自己居住地周围的变化甚至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变化,包括城市市区面积的变化和市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老师只要在课前进行认真准备,把这个城市的市区面积和市区人口数量近年的数据呈现给学生,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得出和理解城市化的内涵。二是如何实现地理知识的逻辑重建,在案例教学中背景尤为重要。地理必修二、必修三基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却弱化甚至忽略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例如: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发展、人类居住地形态和人口迁移都有直接关系。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还有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布局与城市位置的关系、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点和交通布局的关系等。
第三,要研究教学对象,以学法定教法。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不是“教”,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对象——学生。不同的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文化价值取向也就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思想状态不同,同样也会影响学习。要以学法定教法,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为根本。只有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排查盲点,从而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有一个精彩的预设。
第四,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科可能都会有所关注,但关注的重点不同,地理关注的重点应是人地关系。比如对于酸雨,从地理学科角度来讲重点关注的是酸雨的形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由人类活动的不同分出硝酸型和硫酸型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防御和解决方法。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
第五,做足精彩的预设,关注动态的生成。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精彩的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敢于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达到善于表达。要创设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他们当作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个体来看,而不能当作知识的容器,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因学生的差异性和课堂的开放性而生成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能提出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有创新思考的能力。
第六,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态地观察、分析问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追求的价值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该重视地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引导学生辩证地、从多元化的地理视角去思考、去分析方可获得清晰的思考力。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分析,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注意“有利”和“不利”的相对性,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了老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教法、改进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热情得以激发、思维得以优化,也必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等 主编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王树声 主编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关键词:新课改 改进方法 有效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整合,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并能运用于其他的问题情境中,从而让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的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第一,要依据课标、基于学情,深刻理解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不能放弃,而应强化;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此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我们要努力追寻的方向。
第二,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背景下,一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比如:在分析城市化时,学生对自己居住地周围的变化甚至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变化,包括城市市区面积的变化和市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老师只要在课前进行认真准备,把这个城市的市区面积和市区人口数量近年的数据呈现给学生,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得出和理解城市化的内涵。二是如何实现地理知识的逻辑重建,在案例教学中背景尤为重要。地理必修二、必修三基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却弱化甚至忽略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例如: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发展、人类居住地形态和人口迁移都有直接关系。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还有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布局与城市位置的关系、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点和交通布局的关系等。
第三,要研究教学对象,以学法定教法。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不是“教”,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对象——学生。不同的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文化价值取向也就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思想状态不同,同样也会影响学习。要以学法定教法,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为根本。只有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排查盲点,从而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有一个精彩的预设。
第四,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科可能都会有所关注,但关注的重点不同,地理关注的重点应是人地关系。比如对于酸雨,从地理学科角度来讲重点关注的是酸雨的形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由人类活动的不同分出硝酸型和硫酸型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防御和解决方法。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
第五,做足精彩的预设,关注动态的生成。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精彩的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敢于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达到善于表达。要创设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他们当作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个体来看,而不能当作知识的容器,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因学生的差异性和课堂的开放性而生成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能提出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有创新思考的能力。
第六,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态地观察、分析问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追求的价值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该重视地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引导学生辩证地、从多元化的地理视角去思考、去分析方可获得清晰的思考力。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分析,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注意“有利”和“不利”的相对性,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了老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教法、改进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热情得以激发、思维得以优化,也必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等 主编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王树声 主编 《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