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影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中国七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本文旨在梳理七十年的岁月中,中國历代电影从业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方面做出的努力,并结合电影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时代特点,将七十年电影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关键词:建国七十年;电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一、十七年的迅速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整体不高的基本国情与民情,决定了只有运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能更广泛地被群众了解、接受、熟悉、掌握。于是,电影成了宣传党的执政思想、国家大政方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方法,被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并且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如1950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白毛女》、1951年由陈西禾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姐姐妹妹站起来》、1952年的《方珍珠》、《龙须沟》等影片,有效地配合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反映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这些影片的放映与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带来的美好生活,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对中共领导下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文革十年的停滞不前
这一时期的电影,全面否定“十七年”电影理论、观念与电影作品。“电影业被推向空前绝境,颠倒黑白,偏差越来越大。旧片不准放映,‘十七年’时期的电影作品先后遭到公开批判。”电影院反复放映的电影除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就是苏联、阿尔巴尼亚、越南、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定影片。
文革时期的电影创作,故事片较少,创作的影片大多是纪录片、新闻片和样板戏影片,其中尤其以样板戏影片最为“辉煌”。这一时期摄制的电影,故事片、样板戏舞台艺术片都包括在内,共计90余部。其中样板戏电影中影响较大的包括7个戏剧作品和一个易被当作戏剧的音乐作品,即“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在“文革”时期,样板戏电影所表达的无一例外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被反动派当作宣传错误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工具,在国家综合国力较弱、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基本国情之下,继续宣传“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思想,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不仅在思想上造成社会的混乱,给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打击。这一时期,电影作为最有效的宣传途径,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等方面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无产阶级专政”等思想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切断了人们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路径。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初步探索(1977-1989)
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社会背景下,电影业也开始打破抽象的框框揭露、批判“四人帮”,电影生产开始恢复。“1979年生产影片63部,1981年故事片产量105部,1984年达143部……”中国电影全面复苏。“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影片题材、样式上比过去丰富多彩了……”老一辈电影导演重新开始执导故事片,香港电影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大放异彩,除此之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一批外国影片被引进和观众见面。在电影放映方面,对大量“文革”前拍摄的影片解禁。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时间里,共生产影片633部,其中绝大多数在“文革”期间被封存或禁映。这些影片的重新上映,打破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宣传,重新开始发挥电影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方面的积极作用。
1986年创作了《孙中山》、《血战台儿庄》、《芙蓉镇》等影片;1988年创作的《巍巍昆仑》;1989年创作的《百色起义》、《开国大典》等影片,讲述的主要内容都与中国革命历史相关。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不仅艺术成就显著,同时做到了“主旋律”电影应该承担的政治任务,发挥了其政治功能,吸引了大量观众。这类影片的上映、传播,带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观众,重新回顾历史,回顾中国革命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这一时期电影的生产、放映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电影与“十七年电影”相比,类型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电影人在影片中表达的思想更加多元,电影不仅仅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其开始回归自身的艺术属性。但是,电影不仅仅是艺术,它深受社会背景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新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从1948年10月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影片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即不论是国外影片、香港影片,还是内地拍摄放映的各个时期的电影,都要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适应。这一时期的电影虽然各方面更加复杂多样,但改变了“文革”十年“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的错误指导。电影从业者开始探索电影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并取得初步成效,其在宣传主流价值观、彰显国家大政方针、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深入人心方面,意义重大。
四、市场化初期的进一步推进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内,电影也打破统购统销的计划体制。
这一时期拍摄的不少影片,以革命史为题材,有特定的政治指向,不违背历史的方向,符合主旋律文化、主流路线、方针、政策。由于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影片成果显著并受到观众的强烈支持和喜爱。如《焦裕禄》、《中国霸王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大城市1990》、《大决战·辽沈战役》、《周恩来》、《毛泽东的故事》、《决战之后》、《刘少奇的四十四天》、《七七事变》、《长征》、《青年刘伯承》、《秋收起义》、《井冈山》、《重庆谈判》等。 以《大决战·辽沈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战争片,电影人在内容的创作与表现方面,将“一般的革命战争表现,发展为全方位地整体性地反映那些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事件或重要的战略战役”“着力在战争或重要事件中写人,写人的性格和个性,写人的感情。”这样更容易引起观影群众的共鸣。像《周恩来》等传记故事片,“在以这些政治人物或领袖作为主角叙述故事……除着重展示革命领袖和我军将士的荧幕形象外,还注重到了其他人物的多维、立体刻画。”这类影片在市场化背景下努力实现艺术价值和政治功能的平衡,是这一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初步探索相比,这一时期的电影能够更好地回归艺术本性,但同时也能兼顾应该具备的政治功能。
五、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稳步发展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更加深入。电影业的发展普遍除了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之外,也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二十一世纪,对于电影的创作和放映来说,都充满了挑战,电影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這一时期,制作发行的影片类型越来越丰富,很多商业片在国际上也屡获大奖。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大片的洪流中也争得一席之地,取得不错的成绩。如《张思德》《任长霞》《生死牛玉儒》《集结号》《邓稼先》《袁隆平》《铁人》《风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在与商业大片的竞争中屡屡胜出。
除了上述主旋律影片之外,2018年在院线上映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展现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部纪录片的上映,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观影群众理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
结语: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里,中国电影人结合每个时代特定的社会背景、国家政策、国际形势等,创作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旋律电影与广大观影群众见面。这五个发展阶段,主旋律电影都不同程度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简介:
马琳(1979.4—),女,回族,新疆阿勒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建国七十年;电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一、十七年的迅速推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整体不高的基本国情与民情,决定了只有运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能更广泛地被群众了解、接受、熟悉、掌握。于是,电影成了宣传党的执政思想、国家大政方针、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方法,被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并且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拍摄的影片,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如1950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白毛女》、1951年由陈西禾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姐姐妹妹站起来》、1952年的《方珍珠》、《龙须沟》等影片,有效地配合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反映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这些影片的放映与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带来的美好生活,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对中共领导下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文革十年的停滞不前
这一时期的电影,全面否定“十七年”电影理论、观念与电影作品。“电影业被推向空前绝境,颠倒黑白,偏差越来越大。旧片不准放映,‘十七年’时期的电影作品先后遭到公开批判。”电影院反复放映的电影除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就是苏联、阿尔巴尼亚、越南、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定影片。
文革时期的电影创作,故事片较少,创作的影片大多是纪录片、新闻片和样板戏影片,其中尤其以样板戏影片最为“辉煌”。这一时期摄制的电影,故事片、样板戏舞台艺术片都包括在内,共计90余部。其中样板戏电影中影响较大的包括7个戏剧作品和一个易被当作戏剧的音乐作品,即“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
在“文革”时期,样板戏电影所表达的无一例外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被反动派当作宣传错误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工具,在国家综合国力较弱、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基本国情之下,继续宣传“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思想,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不仅在思想上造成社会的混乱,给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打击。这一时期,电影作为最有效的宣传途径,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等方面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无产阶级专政”等思想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切断了人们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路径。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初步探索(1977-1989)
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社会背景下,电影业也开始打破抽象的框框揭露、批判“四人帮”,电影生产开始恢复。“1979年生产影片63部,1981年故事片产量105部,1984年达143部……”中国电影全面复苏。“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影片题材、样式上比过去丰富多彩了……”老一辈电影导演重新开始执导故事片,香港电影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大放异彩,除此之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一批外国影片被引进和观众见面。在电影放映方面,对大量“文革”前拍摄的影片解禁。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时间里,共生产影片633部,其中绝大多数在“文革”期间被封存或禁映。这些影片的重新上映,打破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宣传,重新开始发挥电影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方面的积极作用。
1986年创作了《孙中山》、《血战台儿庄》、《芙蓉镇》等影片;1988年创作的《巍巍昆仑》;1989年创作的《百色起义》、《开国大典》等影片,讲述的主要内容都与中国革命历史相关。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不仅艺术成就显著,同时做到了“主旋律”电影应该承担的政治任务,发挥了其政治功能,吸引了大量观众。这类影片的上映、传播,带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观众,重新回顾历史,回顾中国革命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这一时期电影的生产、放映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电影与“十七年电影”相比,类型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电影人在影片中表达的思想更加多元,电影不仅仅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其开始回归自身的艺术属性。但是,电影不仅仅是艺术,它深受社会背景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新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从1948年10月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影片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即不论是国外影片、香港影片,还是内地拍摄放映的各个时期的电影,都要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适应。这一时期的电影虽然各方面更加复杂多样,但改变了“文革”十年“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的错误指导。电影从业者开始探索电影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并取得初步成效,其在宣传主流价值观、彰显国家大政方针、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深入人心方面,意义重大。
四、市场化初期的进一步推进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提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转,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内,电影也打破统购统销的计划体制。
这一时期拍摄的不少影片,以革命史为题材,有特定的政治指向,不违背历史的方向,符合主旋律文化、主流路线、方针、政策。由于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影片成果显著并受到观众的强烈支持和喜爱。如《焦裕禄》、《中国霸王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大城市1990》、《大决战·辽沈战役》、《周恩来》、《毛泽东的故事》、《决战之后》、《刘少奇的四十四天》、《七七事变》、《长征》、《青年刘伯承》、《秋收起义》、《井冈山》、《重庆谈判》等。 以《大决战·辽沈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战争片,电影人在内容的创作与表现方面,将“一般的革命战争表现,发展为全方位地整体性地反映那些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事件或重要的战略战役”“着力在战争或重要事件中写人,写人的性格和个性,写人的感情。”这样更容易引起观影群众的共鸣。像《周恩来》等传记故事片,“在以这些政治人物或领袖作为主角叙述故事……除着重展示革命领袖和我军将士的荧幕形象外,还注重到了其他人物的多维、立体刻画。”这类影片在市场化背景下努力实现艺术价值和政治功能的平衡,是这一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初步探索相比,这一时期的电影能够更好地回归艺术本性,但同时也能兼顾应该具备的政治功能。
五、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稳步发展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更加深入。电影业的发展普遍除了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之外,也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二十一世纪,对于电影的创作和放映来说,都充满了挑战,电影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這一时期,制作发行的影片类型越来越丰富,很多商业片在国际上也屡获大奖。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大片的洪流中也争得一席之地,取得不错的成绩。如《张思德》《任长霞》《生死牛玉儒》《集结号》《邓稼先》《袁隆平》《铁人》《风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在与商业大片的竞争中屡屡胜出。
除了上述主旋律影片之外,2018年在院线上映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展现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伟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部纪录片的上映,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观影群众理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
结语: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里,中国电影人结合每个时代特定的社会背景、国家政策、国际形势等,创作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旋律电影与广大观影群众见面。这五个发展阶段,主旋律电影都不同程度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1949—2017)[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版
作者简介:
马琳(1979.4—),女,回族,新疆阿勒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