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探究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组织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不斷的负面报道引发了公众对社会组织质疑,社会公信力公信力不断下降,公信力作为社会组织的生命力,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公信力下降的问题进行了归纳,针对问题提出了公信力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公信力;信息披露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化、民主化浪潮以及政府治理运动推动了全球结社运动。社会组织取代民间组织进入民众的视野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社会组织重视程度的加大和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社会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逐年增加。
  2011年至2020年10年期间,社会组织总数从2011年270042个增加到2020年876264个,增长224.5%,其中社会团体数量从2011年140538个增加到2020年374272个,增长166.3%,占增长数的38.6%;民办非企业单位从2011年127207个增加到2020年494059个,增长288.4%,占增长数的60.5%;基金会从2011年2297个增加到2020年7933个,增长245.4%,占增长数的0.9%。社会组织正在迅速发展。
  二、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问题
  目前,数量庞大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领域中正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实现自己的社会使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民间资本的流入,简而言之就是公众的捐赠,然而近年来社会组织负面消息的频发的对社会组织公信力提出严重质疑。2011年“郭美美”事件的不断发酵导致红十字会陷入大众的信任危机,从而导致2013年雅安地震后,我国社会组织筹措物资捐款投放灾区,但款项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民间捐款很少。其后2014年4月,新浪微博实名认证“四月网”公开质疑;我们的捐款去哪儿呢?壹基金参与雅安地震募捐,截止2014年4月一共募捐近4亿元的款项,只拨付4000多万元,仅占9%。同年9月,血站卖血获利事件有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提出了严重拷问。2020年4月,湖北省纪委监察委对湖北省红十字会在新冠疫情捐赠物资接受分配中的有关问题开展调查核实工作,省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接收和分配捐款物工作中的不担当不作为再一次把社会组织的公信力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疏远。
  这些接踵而至的负面信息,对社会组织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表明社会组织公信力下降已成为制约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根基,社会组织公信力是指社会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认可度、信任度和满意度,公信力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三、社会组织缺乏公信力的表现及原因
  1.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社会组织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更好的良性发展,不可避免的收到地方政府各方面的严格监管,因此,社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缺乏自主性,在已有的社会组织中,发展较好的都是官办社会组织,比如红十字会、妇联、残联科技协会等,这些组织的机构运行经费基本来源于财政拨款,大部分组织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与目标肯定与政府保持一致,收到政府制约和监督,相对自主性较差。近年来政府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社会组织由于官办的特征,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和不信任,也会导致社会组织公信力问题。
  2.社会组织缺乏足够的资金
  资金保障是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目前,社会组织中不时发生的负面事件,比如郭美美事件、壹基金事件等,使得社会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缺失,捐赠的社会资源数目减少,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发挥收到限制。在我国大众心里,红十字会则是我国社会组织的一个典型代表,红十会公信力降低,将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我国社会组织抱有不信任的态度。
  3.社会组织信息披露不全面
  要求社会组织机构所有信息多披露,是不科学的,社会组织也有它的商业机密,比如筹款策略、运营的方针,还有整个运营的模式,并不都需要向一边公众公开。但是社会公众捐款明细和去向应该披露出来。就红十字基金会2019年年报来看,全文154页,涉及财务披露的仅4页,2页资金负债表、1页业务活动表和1页现金流量表,在现金流量表中收入部分披露了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在支出费用方面,披露了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和筹资费用,只有总数的披露,没有明细,更没有对项目费用进行披露,同时,2019年年报只披露捐赠方,对其具体参与形式和项目运作模式和对项目监管并未做披露。
  社会大众不是会计领域专业人士,仅仅看这些表样数据是无法直接获得更多信息的,披露信息较为空洞,浏览整个官方网站,对涉及到项目的具体管理政策,人员物资计划和人员相关信息都比较模糊,让人无法直观了解,这些问题使得公众对社会组织项目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不足。
  四、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途径的探究
  社会组织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多渠道努力,加强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是对社会组织自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整个社会征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问责和评估是确保社会组织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公信力是在评估和问责基础上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形成的普遍信任程度,公信力建设是非营利组织未达成社会对其的普遍信任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评估能够彰显一个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健康程度,是实现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首先要做好评估和问责。
  一是加强政府监督。政府要出台全面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社会组织的行为和帮助社会组织更好的开展项目,要让社会组织在法律的允许下健康发展,对于违规的社会组织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加大违法成本。   二是加强社会监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充分利用媒體与公众的监督与评估,现在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媒体普及范围广、影响大、传播快,在促进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投诉和增进社会组织透明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广阔的空间。
  三是加强社会组织自律意识。要建立我国社会组织的道德伦理制度,社会组织以使命为先,以社会的需求为工作的导向,但是它也会随时随地受到各种诱惑的影响和侵蚀,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湖北省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间接收和分配捐款物工作中的不担当不作为事件是值得是探究的,因而要加强社会组织的自律标准和对社会组织内部干部员工的监督,促进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
  2.增强社会组织独立性
  社会组织有利于填补政府用于社会发展方面的资金不足,通过社会捐助,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社会建设发展中来,帮助政府解决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边缘问题。同时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够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公平,缩小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改革的进程,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组织要在政府指导的同时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的目标、宗旨和使命进行决策和运行,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同时,要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不能仅仅靠财政拨款来维持组织机构运行,加强宣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提高公众认同感。
  3.完善社会组织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社会组织通过定期向有关部门、捐助者和社会公开经费收支情况,实行财务公开和透明。《中国公益慈善透明度观察报告2013-2014》显示,93个公益慈善组织透明度平均得分为35.49分,以50分为及格线,及格率仅17.2。正是因为财务公开的不透明,公开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公众无法信任社会组织,无法放心将爱心资金和捐赠物资交给组织,因此要推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全面化和明细化,做好信息公开和制度建设的统一披露标准,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查询、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加大社会组织对信息披露的投入,通过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提高社会公信力。
  五、结论
  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到巨大作用,社会公信力是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要加强自身和外在监督,完善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忠祥.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中国基金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0,25(01):227-248.
  [2]秦安兰.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建的路径选择[J].征信,2020,38(02):27-32.
  [3]刘洋.浅析我国社会组织营销的困境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20(05):156-157.
其他文献
摘要: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以下简称“工控网络”)是近年来发展形成的自动控制的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工控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信息安全问题,控制软件、通信协议和管理系统先天存在漏洞和后门,在面对外部的网络攻击更加脆弱,本文通过对工控网络特点和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提出网络建设和安全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减小工控网络面对病毒攻击和恶意指令等风险,最终实现提升工控网络安全防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健康旅游资源丰富、传统体育、节庆、中医养生、养生美食和独特村寨文化等,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提供了先决性条件。因此,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旅游产业,需要依托少数民族村寨特色,围绕康养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或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或新业态,实现农业与健康旅
期刊
摘要: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内容,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一般具有多样化的信息处理机制。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很大的数据量、种类多、速度快,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等众多技术领域。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重要部分,这给计算机信息处理提出更严格要求。本文主要讨论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处理;数据挖掘  一、大数据技术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创新备受关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结合宏观效益和微观利益来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其中机构设置最为关键,在此前提上还需要关注对金融工具、业务品种以及市场结构的分析及研究,积极促进各类开发活动以及创造性变革活动的有效落实。学者在对金融创新经验分析时明确提出,这一行为有助于活跃市场,逐步提升金融效率,但是由此所带来的各种金融风险也难以规避。  
期刊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目前在各行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更是数字媒体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虚拟现实技术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丰富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技术与艺术的不断融合,展示出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虚拟现实 数字媒体艺术 影响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念與数字媒体艺术内涵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这一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虚
期刊
摘要:最大化的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流动科普资源巡展工作中,将公益科普与企业运营联合,研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公民科普需要相符合的流动科普资源配置与供应创新模式。要实现流动科普资源社会化运行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找准社会化试点承接单位;规范流动科普资源社会运行管理;强化承接单位科普人员培训指导,持续进行优质科普资源输入;借助媒体力量,强化宣传,使流动科普资源社会化运行赢得肯定与关注。  关键词:流动科普 社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蜀绣”——作为四大名绣之首,是代表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瑰宝,当之无愧的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古代的蜀绣可比作为时尚界的香奈儿,甚至罗马宫廷都为之倾慕,可以看出,当年那种发散在古蜀国的美妙技法,在随着时间的消磨似乎已经逐渐退出于百姓的视野中,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机械化的量产逐步替代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医院收费出现误差的危害,通过对现阶段医院收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来探讨预防医院收费出现误差的有效措施,以明确医院收费工作的重要性,从各方面来加以把控,尽量避免出现医院收费误差,转变传统的医院收费模式,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医院收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医院收费的准确性,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收费;误差;原因;危害;预防;有效措施
期刊
企业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企业网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安全威胁正在飞速增长,尤其混合威胁的风险,极大地困扰着用户,给企业的信息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威胁。如何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应用平台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一、企业网现况分析  企业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内外部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把企业内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各种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企
期刊
摘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种直接、高效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近年来为许多国家所采用。本文选取国内外四个较为典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较为详细地介绍其组织管理架构、经费获取形式、转化扩散模式、考核评价体系,提出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引言  随着产学研进程的不断加深,产学研合作呈现出不同的合作层次和组织形态。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产业技术研究院是集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