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年中秋回家探亲,到了家门口,远远地一只黑狗站在门口,对着我们 “汪汪”地叫唤,一副很凶猛的样子。
母亲走出门来,一看是我们,大声呵斥着:“黑皮,自家人,叫什么叫!”那狗很听话,便不叫了,直直地盯着我们看。
我叫一声“妈”,加快步伐走过去。那狗不再叫嚷,反而变温驯起来,向我们摇头摆尾,好像见了老熟人似的。母亲接过行李,说这狗才下狗崽,警惕性特别高,见到生人就狂叫,熟悉了就好了。
我坐下来同母亲聊天。母亲说,它是一只自来狗。自来狗?我觉得奇怪。
母亲说,元宵节过后的一天下午,家中菜园旁的屋檐下突然来了一只母狗、四个狗崽,一只只灰头土脸的,身上满是泥巴。那小狗还在寒风中打战。这些狗崽还没有足月,一停下来就挤着吃奶。母狗躺在地上,给它们喂奶。到天黑了,它们还没走的意思。
母亲想,这是谁家的狗?也不知道回家。看那母狗没吃东西,又带几个狗崽,挺可怜的,吃晚饭时,就装了一碗饭送过去。那母狗狼吞虎咽就吃掉了。
天晚了,母亲看这群狗畏缩在一起,互相取暖,没地方住,天气又冷,就叫父亲在屋檐下用砖围了一个简单的窝,里面铺上稻草、破棉絮,让一群狗到窝里过夜。那狗也听话,乖乖地进去了,挤成一团,睡得十分香甜。
夜里,母亲分析,这狗一定是迷路了,流落到这里。父亲说,老狗哪有找不到路的?一定是跟着主人出来的,那主人可能搭车出远门了。那些狗崽太小,走不动了,就留下来。明天可能要回去的。
第二天,第三天,那些狗也没有走。母狗每天坐在屋檐下,望着对面的公交站出神。见到公共汽车开过来,就直叫唤。
母亲看那些小狗身上脏,有一天,太阳好暖和,就烧了一锅热水,倒进桶子里,一只一只给小狗洗澡。小狗可高兴了,在水里跳跃。一提出来,站在阳光下抖水,把水弹到老远。母狗就在旁边看着,像是欣赏孩子们表演一样。没想到,洗完澡,狗毛一晒干,一只只小狗黑黝黝的,油光发亮,可爱极了。
过了约半个月,后山李家园一个人到村前搭车,看到这群狗,找上门来说,这群狗是他隔壁李老三家的,李老三一家子去广东打工,说好把狗寄养到他家的,他也答应了。谁知李老三一家出门时,那母狗带着一群狗崽,追着主人走,再也没有回来。没想到,到了你们家,被你们收养了,遇到好人家了,这狗崽也长大许多了,好,好!
母亲对他说,其实我家也不愿意养这么些狗,是看到它们可怜,才收养的。要是狗愿意跟你回去,你就带它们回去吧。
来人尝试着唤那些狗回去,那母狗带着狗崽,跟着走了一段,又回来了,最终没有回去。来人说,那小狗应该快足月了,过几天,要捉一只回去养着。
过了几天,那人又下山来,母亲关了一只小狗放在旁边,让他用布蒙住小狗的眼睛,抱回去了。
后来,那些小狗长大一点,有亲戚朋友看上小狗的,父母都把它们送人了。只有这母狗留在这里。因为是一只黑狗,父亲给它随便取了一个名字,叫“黑皮”,于是,就這样叫开了。
这次黑皮又下了一群小狗,看护得紧,见到生人就狂叫,不让靠近。
我在家陪父母住了几天。
黑皮每天按时吃饭。为了给它们母子补充营养,父亲买来一些筒子骨,炖好后,让黑皮咬骨头,吃筒子骨的骨髓。据说这样,小狗吃奶后骨骼发育快一些,健壮一些。黑皮吃饱后,就去照看它的狗崽,给狗崽喂奶。平时便在狗窝里,看着孩子们睡,密切注意着外面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跳起来,对外面狂叫,以震慑外人。
因为熟悉了,黑皮对我不再防备。有一天,我去看它的狗崽,它也没有阻拦。只见小屋的狗窝里,5只黑色的狗崽拥在一起。它们才产下来不久,眼睛还没有睁开,四只脚不停地蠕动着,嘴里发出微小的声音。一会儿爬到别的小狗身上,一会儿,另一只小狗又爬上来。它们就那么不停地叠加着。一只只小狗毛光发亮,十分可爱。黑皮站在一旁,看着可爱的孩子们,像欣赏自己的杰作一样,一副慈祥的模样。
过了几天,我要回单位了。
临走时,黑皮似乎有点不舍,用嘴轻轻地咬我的裤脚,围着我蹦跳着,不停地摇尾巴。直把我送到汽车边,看着我的车开走了,兀自不肯离去。
第二年春节前,那黑皮有天晚上突然不见了。父母打着手电在屋前屋后找了好一阵,到处呼唤“黑皮”,没有找到。母亲不无惋惜地说,是不是被人偷偷打死吃肉了?实在太可惜了。
到了冬天,乡里偷狗的人多。一些不务正业的人,骑着摩托车,专门到乡里偷狗,打死后到市场变卖。有人专门发明了一种夹狗的钳子,铁制的,手柄有一米多长,前面是两个半圆形,一合拢,刚好可以夹住狗的脖子,再将手柄一按紧,机关锁死,那狗不发出一点声响,便被拖走了。常常是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后面一个人坐在车上,手拿钳子,在乡村小路上巡视着。现在的狗也不怕人,爱在公路上漫步,或者睡觉。见到有狗,那骑车的减慢速度,后面那个张开钳子,趁狗不注意,一下子卡住狗的脖子,那狗不明就里,待想挣扎时,脖子被锁死,发不出声。那骑车的一加速,狗也被拉着跑,不几分钟就断气了。附近老百姓就是发现了,也追不上来,往往恨得咬牙切齿,也只能骂街了事。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那黑皮又跑回来了。父母感到奇怪,这狗一个晚上,跑到哪里去了?
过了一天,后山的李老三下山买年货,专门来到父母家里,讲起这狗的经历,让人唏嘘不止。
原来,这黑皮是李老三家中养了几年的老狗,很有感情。
李老三有个儿子在广东办厂,人手不够,要父母过去帮忙。两口子没办法,决定去广东,就是舍不得这群狗。那时黑皮产下四只小狗,才一个月,一群小狗相当可爱。本来讲好了,他们出门后,将狗寄养到邻居家中。没想到,他们出发时,那黑皮带着一群狗崽,一路跟着他们走。他们看这样不行,就停下来驱赶那黑皮,要它带狗崽回去。那黑皮就不动,远远地望着他们。待他们一走,黑皮又跟在后面。驱赶了几次,黑皮照样跟着,像个淘气的孩子。可怜的是那几只小狗,才学会走路不久,一路上连滚带爬,走了上十里路,一直追到我家门前的公交站前,看到它的主人上了汽车,就对着汽车直叫唤。 李老三两口子急于赶车,也没办法管它们了,只得狠心离去。心想,那黑皮是会回家的,只怕那群小狗是走不回去了,千万别饿死才好。
李老三走后,那黑皮已经浑身疲惫,那几只小狗更是无法动弹。好在黑皮有经验,把能带动的小狗带到我家菜园边的屋檐下。走不动的小狗,就用嘴叼着,都集中到一起。让小狗们吸奶,才有了精神。这时,幸好被我母亲看到,将他们收养下来。
李老三两口子到广东一年,春节回家过年。
那天,一下公交车,就一眼看到黑皮。黑皮也认出他来,像平时迎接他们回家一样,高兴地围上去,摇着尾巴,用嘴咬他的裤脚。像老友久别重逢一样,显得十分的亲热。山里没通车路,他们要步行回家,那黑皮也就跟着他们走。每走一段,又回过头来,对着山下看几眼,叫几声。一直跟着回到山里的家中。当晚,在山里吃了饭,睡了一晚。第二天吃早饭后,就不见了,有人说看见黑皮跑下山了。
李老三对我父母说,年后他们还要去广东,这黑皮有老人收养,他也放心了。
正说着,黑皮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了,蹦跳着,像家中来了熟客一样,对着李老三显示着亲热。
李老三感动着,眼角溢出了泪水。
那年的冬天,母亲生病,不幸辞世。一家人悲戚着,料理后事。
黑皮也显得很悲伤,每天不太吃喝,默默地蹲守在棺材后面的角落,整天守灵。
故乡的习俗,老人家去世,晚上要请道士师傅唱“耗歌”。“耗”是“噩耗”的意思,“耗歌”其实就是“孝歌”,主要唱死者身前勤劳善良的品德,以及親人的怀念等等。唱“耗歌”有时要敲锣打鼓,有时放鞭炮。黑皮平时最怕鞭炮的,每次听到鞭炮响,就躲得远远的。那次它也不怕锣鼓鞭炮了,蹲在地上,默默地听着,一副忧伤的神情。
父亲见它两天没吃东西,吃饭时,专门给碗里装了一坨饭,送过去。它只吃了几口,就不肯吃了。
送葬时,我们那里有“拜路”的习俗。即抬着棺材向墓地行棺时,孝子孝孙要在前面行跪拜礼。每隔几十步,或者转弯抹角,孝子孝孙要回过身来,跪下拜路,一直送到墓地。
黑皮一直跟着棺材送行。它走到最前面,看到我们回过身来跪拜,它也回过身来,向着棺材注目着,像是行注目礼。待我们起身前行,它又在前面引路。
到了墓地,棺材下井以后,准备掩土垒坟。这时,只见黑皮跳到棺材盖上,呜咽着,不肯离去。大哥走过去,含着泪,把它抱下来,这才开始掩土。待到坟墓垒成,大家准备下山,那黑皮还不肯下山,一副十分悲戚的样子。
接下来,按故乡的乡俗,老人入土三天以内,每天天黑,孝子要去坟上点灯,意思是照亮老人回家的路。我和大哥每天傍晚去母亲坟上点灯。每次去时,只见黑皮早已经到坟边,静静地守在那里。待我们点完灯下山,还不见回来。到了很晚,才见它回家。
母亲安葬后,父亲十分孤独。黑皮每天陪着父亲,父亲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父亲说,黑皮不是一般的狗,它通人性,是一只义犬。
责任编辑:曹景峰
美术绘画:毕伯涛
母亲走出门来,一看是我们,大声呵斥着:“黑皮,自家人,叫什么叫!”那狗很听话,便不叫了,直直地盯着我们看。
我叫一声“妈”,加快步伐走过去。那狗不再叫嚷,反而变温驯起来,向我们摇头摆尾,好像见了老熟人似的。母亲接过行李,说这狗才下狗崽,警惕性特别高,见到生人就狂叫,熟悉了就好了。
我坐下来同母亲聊天。母亲说,它是一只自来狗。自来狗?我觉得奇怪。
母亲说,元宵节过后的一天下午,家中菜园旁的屋檐下突然来了一只母狗、四个狗崽,一只只灰头土脸的,身上满是泥巴。那小狗还在寒风中打战。这些狗崽还没有足月,一停下来就挤着吃奶。母狗躺在地上,给它们喂奶。到天黑了,它们还没走的意思。
母亲想,这是谁家的狗?也不知道回家。看那母狗没吃东西,又带几个狗崽,挺可怜的,吃晚饭时,就装了一碗饭送过去。那母狗狼吞虎咽就吃掉了。
天晚了,母亲看这群狗畏缩在一起,互相取暖,没地方住,天气又冷,就叫父亲在屋檐下用砖围了一个简单的窝,里面铺上稻草、破棉絮,让一群狗到窝里过夜。那狗也听话,乖乖地进去了,挤成一团,睡得十分香甜。
夜里,母亲分析,这狗一定是迷路了,流落到这里。父亲说,老狗哪有找不到路的?一定是跟着主人出来的,那主人可能搭车出远门了。那些狗崽太小,走不动了,就留下来。明天可能要回去的。
第二天,第三天,那些狗也没有走。母狗每天坐在屋檐下,望着对面的公交站出神。见到公共汽车开过来,就直叫唤。
母亲看那些小狗身上脏,有一天,太阳好暖和,就烧了一锅热水,倒进桶子里,一只一只给小狗洗澡。小狗可高兴了,在水里跳跃。一提出来,站在阳光下抖水,把水弹到老远。母狗就在旁边看着,像是欣赏孩子们表演一样。没想到,洗完澡,狗毛一晒干,一只只小狗黑黝黝的,油光发亮,可爱极了。
过了约半个月,后山李家园一个人到村前搭车,看到这群狗,找上门来说,这群狗是他隔壁李老三家的,李老三一家子去广东打工,说好把狗寄养到他家的,他也答应了。谁知李老三一家出门时,那母狗带着一群狗崽,追着主人走,再也没有回来。没想到,到了你们家,被你们收养了,遇到好人家了,这狗崽也长大许多了,好,好!
母亲对他说,其实我家也不愿意养这么些狗,是看到它们可怜,才收养的。要是狗愿意跟你回去,你就带它们回去吧。
来人尝试着唤那些狗回去,那母狗带着狗崽,跟着走了一段,又回来了,最终没有回去。来人说,那小狗应该快足月了,过几天,要捉一只回去养着。
过了几天,那人又下山来,母亲关了一只小狗放在旁边,让他用布蒙住小狗的眼睛,抱回去了。
后来,那些小狗长大一点,有亲戚朋友看上小狗的,父母都把它们送人了。只有这母狗留在这里。因为是一只黑狗,父亲给它随便取了一个名字,叫“黑皮”,于是,就這样叫开了。
这次黑皮又下了一群小狗,看护得紧,见到生人就狂叫,不让靠近。
我在家陪父母住了几天。
黑皮每天按时吃饭。为了给它们母子补充营养,父亲买来一些筒子骨,炖好后,让黑皮咬骨头,吃筒子骨的骨髓。据说这样,小狗吃奶后骨骼发育快一些,健壮一些。黑皮吃饱后,就去照看它的狗崽,给狗崽喂奶。平时便在狗窝里,看着孩子们睡,密切注意着外面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即跳起来,对外面狂叫,以震慑外人。
因为熟悉了,黑皮对我不再防备。有一天,我去看它的狗崽,它也没有阻拦。只见小屋的狗窝里,5只黑色的狗崽拥在一起。它们才产下来不久,眼睛还没有睁开,四只脚不停地蠕动着,嘴里发出微小的声音。一会儿爬到别的小狗身上,一会儿,另一只小狗又爬上来。它们就那么不停地叠加着。一只只小狗毛光发亮,十分可爱。黑皮站在一旁,看着可爱的孩子们,像欣赏自己的杰作一样,一副慈祥的模样。
过了几天,我要回单位了。
临走时,黑皮似乎有点不舍,用嘴轻轻地咬我的裤脚,围着我蹦跳着,不停地摇尾巴。直把我送到汽车边,看着我的车开走了,兀自不肯离去。
第二年春节前,那黑皮有天晚上突然不见了。父母打着手电在屋前屋后找了好一阵,到处呼唤“黑皮”,没有找到。母亲不无惋惜地说,是不是被人偷偷打死吃肉了?实在太可惜了。
到了冬天,乡里偷狗的人多。一些不务正业的人,骑着摩托车,专门到乡里偷狗,打死后到市场变卖。有人专门发明了一种夹狗的钳子,铁制的,手柄有一米多长,前面是两个半圆形,一合拢,刚好可以夹住狗的脖子,再将手柄一按紧,机关锁死,那狗不发出一点声响,便被拖走了。常常是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后面一个人坐在车上,手拿钳子,在乡村小路上巡视着。现在的狗也不怕人,爱在公路上漫步,或者睡觉。见到有狗,那骑车的减慢速度,后面那个张开钳子,趁狗不注意,一下子卡住狗的脖子,那狗不明就里,待想挣扎时,脖子被锁死,发不出声。那骑车的一加速,狗也被拉着跑,不几分钟就断气了。附近老百姓就是发现了,也追不上来,往往恨得咬牙切齿,也只能骂街了事。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那黑皮又跑回来了。父母感到奇怪,这狗一个晚上,跑到哪里去了?
过了一天,后山的李老三下山买年货,专门来到父母家里,讲起这狗的经历,让人唏嘘不止。
原来,这黑皮是李老三家中养了几年的老狗,很有感情。
李老三有个儿子在广东办厂,人手不够,要父母过去帮忙。两口子没办法,决定去广东,就是舍不得这群狗。那时黑皮产下四只小狗,才一个月,一群小狗相当可爱。本来讲好了,他们出门后,将狗寄养到邻居家中。没想到,他们出发时,那黑皮带着一群狗崽,一路跟着他们走。他们看这样不行,就停下来驱赶那黑皮,要它带狗崽回去。那黑皮就不动,远远地望着他们。待他们一走,黑皮又跟在后面。驱赶了几次,黑皮照样跟着,像个淘气的孩子。可怜的是那几只小狗,才学会走路不久,一路上连滚带爬,走了上十里路,一直追到我家门前的公交站前,看到它的主人上了汽车,就对着汽车直叫唤。 李老三两口子急于赶车,也没办法管它们了,只得狠心离去。心想,那黑皮是会回家的,只怕那群小狗是走不回去了,千万别饿死才好。
李老三走后,那黑皮已经浑身疲惫,那几只小狗更是无法动弹。好在黑皮有经验,把能带动的小狗带到我家菜园边的屋檐下。走不动的小狗,就用嘴叼着,都集中到一起。让小狗们吸奶,才有了精神。这时,幸好被我母亲看到,将他们收养下来。
李老三两口子到广东一年,春节回家过年。
那天,一下公交车,就一眼看到黑皮。黑皮也认出他来,像平时迎接他们回家一样,高兴地围上去,摇着尾巴,用嘴咬他的裤脚。像老友久别重逢一样,显得十分的亲热。山里没通车路,他们要步行回家,那黑皮也就跟着他们走。每走一段,又回过头来,对着山下看几眼,叫几声。一直跟着回到山里的家中。当晚,在山里吃了饭,睡了一晚。第二天吃早饭后,就不见了,有人说看见黑皮跑下山了。
李老三对我父母说,年后他们还要去广东,这黑皮有老人收养,他也放心了。
正说着,黑皮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了,蹦跳着,像家中来了熟客一样,对着李老三显示着亲热。
李老三感动着,眼角溢出了泪水。
那年的冬天,母亲生病,不幸辞世。一家人悲戚着,料理后事。
黑皮也显得很悲伤,每天不太吃喝,默默地蹲守在棺材后面的角落,整天守灵。
故乡的习俗,老人家去世,晚上要请道士师傅唱“耗歌”。“耗”是“噩耗”的意思,“耗歌”其实就是“孝歌”,主要唱死者身前勤劳善良的品德,以及親人的怀念等等。唱“耗歌”有时要敲锣打鼓,有时放鞭炮。黑皮平时最怕鞭炮的,每次听到鞭炮响,就躲得远远的。那次它也不怕锣鼓鞭炮了,蹲在地上,默默地听着,一副忧伤的神情。
父亲见它两天没吃东西,吃饭时,专门给碗里装了一坨饭,送过去。它只吃了几口,就不肯吃了。
送葬时,我们那里有“拜路”的习俗。即抬着棺材向墓地行棺时,孝子孝孙要在前面行跪拜礼。每隔几十步,或者转弯抹角,孝子孝孙要回过身来,跪下拜路,一直送到墓地。
黑皮一直跟着棺材送行。它走到最前面,看到我们回过身来跪拜,它也回过身来,向着棺材注目着,像是行注目礼。待我们起身前行,它又在前面引路。
到了墓地,棺材下井以后,准备掩土垒坟。这时,只见黑皮跳到棺材盖上,呜咽着,不肯离去。大哥走过去,含着泪,把它抱下来,这才开始掩土。待到坟墓垒成,大家准备下山,那黑皮还不肯下山,一副十分悲戚的样子。
接下来,按故乡的乡俗,老人入土三天以内,每天天黑,孝子要去坟上点灯,意思是照亮老人回家的路。我和大哥每天傍晚去母亲坟上点灯。每次去时,只见黑皮早已经到坟边,静静地守在那里。待我们点完灯下山,还不见回来。到了很晚,才见它回家。
母亲安葬后,父亲十分孤独。黑皮每天陪着父亲,父亲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父亲说,黑皮不是一般的狗,它通人性,是一只义犬。
责任编辑:曹景峰
美术绘画:毕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