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回归初中英语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km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与默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形式。但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重默读、弃朗读”的现象。朗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本文认为阅读课读中阶段适时进行朗读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走进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促进学生听、说、写技能的提高,并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文章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的读中阶段适时开展朗读。
  关键词:初中英语;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29-1
  朗读,是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一种最活跃、最直观、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英语能力。如何让朗读常驻中学英语课堂呢?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进行大量的反复的朗读训练,特别是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对于打破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初学英语的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朗读所学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型、段落、名言名句,优秀的英文小诗和短文等。如:七年级下学期Unit8 Pets的reading是两首有关宠物的诗歌,我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跟读、仿读,让学生充分体验诗歌的韵律之美、语言之美。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大部分学生在不经意之中能将两首小诗背诵出来。由此可见,经过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流利地朗读英语课文,这就会给他们“我也会英语”的成功的感觉,树立并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二、强化记忆培养语感
  美国语言学家奈达说过:“学习英语要泡在‘听’和‘说’里面,如果想在语言搭配等方面建立可靠的语感,就要毫无选择地对成千上万的词句反复听、反复说,没有别的办法可替代。”
  首先,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在大声朗读时,它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產生的记忆效果可以延续几年,几十年甚至终生。由此可见,朗读是记忆的一种有效途径,朗读还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要想较好地朗读一篇短文,必须对它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知识有理解。如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若这个句子读熟了,学生就会记住词组look forward to doing的用法,而不是看到to后面就一定是加动词原形,以及hear from sb的含义。
  其次,学习需要记忆,尤其是英语学习需要重复记忆。“重复是记忆之母”。如朗读一个对话、一篇短文,读得多了、熟了,就可以自然地在朗读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掌握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坚持朗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做到正确地运用语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三、磨练口语增强表达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年来英语测试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调整,从以往侧重语法、词汇的检测过渡到侧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评。以往,许多学生学习外语只精通题海战术,不肯开口,不愿多读,耳不明,嘴不勤,“哑巴”英语现象非常普遍。著名外语专家许国璋说过,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强记、勤写、苦练,自有水到渠成之日。这就告诉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要重视朗读,在朗读时,关注短语和习惯用法,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句的用法和区别,再通过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训练,就逐渐可以用地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说,经常注意朗读的学生是不会将“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译成“How much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
  结合初中学生记忆力的特点,有表情的朗读要比不出声的默读在效果上强许多倍。正确、流畅地朗读英语段落、篇章,能培养、锻炼学生在语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复述能力以及连贯地自由表达和口头作文能力。因此,正确有效的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说出一口标准的、流利的英语口语。
  四、提高听力发展思维
  Julia Dobson指出,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提高听说能力的途径。不大声朗读,就体会不到各个音素的差异及语流中语音的变化。错误的语音语调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在头脑中扎根,无疑会影响听说。
  每年四月的小中考,英语听力、口语分值达30分,其中,听力占20分,这让众多的初三英语教师在最后的几个月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反观初一、初二的听力教学,每个单元仅仅一次课的听力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的需求。在听力课上,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学生听不懂他们本来就熟悉的词、句子,而如果把这些词句写出来,学生读起来却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脑子里只储存着通过眼睛输入的英语单词的形的信息,却没有将有声信息通过耳朵同时与形的信息融合。如果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注重朗读教学,必定会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长期的朗读训练过程中,在不断的大量的听觉刺激的作用下,学生的大脑会不自觉的建立起一套英语的声音信号系统。学生在熟悉了英语的发音习惯和特点后,就能够在听力练习和测试以及实际应用中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辨音能力。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既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与《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合,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技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能力。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被感知的公共危机与组织“受害者”现代社会的现实进程正在宣告:“风险”与“危机”已不再是学院派的理论批判工具或警示性预言,而切实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特点。它不仅描绘了一幅令人担忧的未来图景,更是迫使人经历一种当下的压力体验。无论由自然灾害、人为事故、公共卫生事件还是公共安全事件所引发,公共危机作为风险社会的实践性后果[1]越来越依赖于一整套系统的公共准备和公共行政来加以应对,从而化解其对现有秩序的震荡,降低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暴露。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一路上不断选择建设新的根据地的具体地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被迫放弃了这一设想.红军长征途经地区与其选择建设新
民族国家最先形成于欧洲,其后扩散至全球.对于民族和国家这两概念的“交织”与逻辑先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讨论.民族国家的内涵是现代性,在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国际移民的流
会议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而中国国内疫情防控第一阶段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现在的主要任务是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特大城市将要承受更大的压力,随着国际航班的逐渐恢复,势必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从国际疫情发展态势来看,预计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据深圳外事部门统计,2019年在深圳常住的外籍人士有3.1万。深圳作为疫情期间入境人员主要接收城市之一,入境人员主要来自欧美国家,除旅居华人、留学生外,大多外籍人士都是在深圳工作居住的居民。除深圳宝安机场外,共有六个陆路口岸、两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大量朝鲜移民迁入中国通化地区,他们不仅给通化地区带来了水田种植技术,而且积极参与通化地区人民反日运动,对通化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
  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包括资源体系建设、利用体系建设和安全体系建设。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资源体系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利用体系是档案工